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2章 ...

  •   何毅算了算,他没有当长辈的娘,同母长姐也已经出嫁,所以只剩下两个同母姐姐。他们分到手的家产,一共两份,共200文、一亩四分地。这么点东西少的可怜,不过总比七娘好一些,她就一个女儿自己又是姨娘,所以她才分了一份而已。
      七娘想要与何毅他们合伙过日子,这样她可以养活没有长辈的何毅,何毅长大后赡养她,但何毅可不愿意跟她在一块过日子。于是被拒绝的七娘只好求了二娘,与二娘在一块过日子,但是三娘、五娘与六娘的请求,他却无法拒绝。

      这也是士族分家的特色了吧!分家不分业,分业不分居,或者说逐男而居。最上一辈的男人死后,就要分家,其嫡长子继任家主,其他子嗣一概分出去。男人有几个儿子,就分成几个新家,儿子为新家的家主,儿子生母为新家的老太太。
      比如李家,李父李荥有三个儿子,所以他死后李家就分成了三个。其嫡长子为本家,也是他这一脉的嫡支,庶二子与庶三子为分家,也叫分支。当然,他们压根算不上嫡系,别说李姓大家族,就是在这李家村,最多也只能算是旁支而已。只不过关系比较近,而且嫡支早已没落多年,只是空有一个族长的名头而已。

      何毅是庶子,所以他被分出去后,可以由族长为其在族谱上另立一家。但是庶女不行,她们只能依附在兄弟名下,并入她们的兄弟家里,否则视为自动脱离家族,以后便不能再以士族之女自称,只能算普通农户。
      士族与农户的地位,差别很大。别的不说,士族之女参加大选无论再差都是士绅,初始身份是准宫妃,农户再好都只能算是乡绅,初始身份是准女官。士族另一个优势是,有族学,族谱上有名字的适龄儿童,无论男女都能去上。农户只能上村学,有钱的才可以上私塾。别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为了未来考虑,她们都会选择并入兄弟的新家中。这就是士族中,分家不分业、分业不分居的由来。

      何毅可以拒绝的六娘,却拒绝不了对他极好的庶十二姐李思,而李思是六娘的长女。同理,三娘、五娘她们的女儿,这三年也帮了她不少,所以他还真无法强行拒绝。最后与同母二姐,也就是李宜商量过后,就接纳了三娘、五娘和六娘。
      三娘与五娘不止位份相同,处境也一样,都是有三个女儿,且排行也都是相邻的。庶四姐与庶五姐早年就给人做了侍妾,庶八姐与庶九姐这次出孝,被嫡长兄匆匆忙忙嫁给别人做姨娘。庶十三姐与庶十四姐,年龄都是9岁。
      六娘不是本地人,是十几年前逃荒流落到这里的难民,被父亲救下后就做了父亲的婢女,后来有了身孕,就成了姨娘。她也是有三个女儿,但年龄都比较小,庶十二姐李思10岁,庶十五姐7岁、庶十七姐5岁。加上自己的同母姐姐,13岁的庶十姐李宜、6岁的庶十六姐,一共是三个长辈、七个姐姐,共有七百文钱、四亩九分地。

      算清楚了以后,何毅就去找嫡长兄核对钱、田,完了之后,把二娘七娘她们挑剩下的锅碗瓢盆、铺盖、粮食,还有她们各自的私人物品拿走,这就算分完家了。何毅临走前,嫡长兄提醒他,等安顿好了以后,别忘记回去把祖传的书籍抄一份带走。这也是儿子才有的待遇啊!
      住的地方不用担心,他可以从族里那些无主的房子中,挑一处居住。而这样的房子并不少,都是男人死后,家里没有儿子,也没有嫡女,所以等老妻死后,就成了无主之物。当然并不是无偿居住的,看房子情况,每月给族里一些钱或者是帮族里做些活抵房钱。

      因为人多又没钱,所以他们选了五间连在一起的茅草屋,每月五十文房钱。五间屋子,四家一家一间,一间是厨房加柴房,当夜众人皆是辗转难眠。第二天起来,看见彼此脸上的黑眼圈,都笑了。
      吃完早饭后,庶十姐带着何毅去了族长家,恰好碰见庶二兄,想想两人的目的一样,碰见也就不奇怪了。族长先带着他们几人,让县衙办好分家文书、新户籍,表示他们现在已是名正言顺的一家之主后,才又带着他们回村,打开祠堂在族谱上,记录下他们的新家庭成员。

      按规矩,何毅是新家的一家之主,所以他生母就成了他家里老太太,而他父亲原来的妾室,就要重新定位份,他的兄弟姐妹、儿女也要重新排序。当然这只限于跟他在同一家人需要如此,不同一家,自然不用在一块排序。
      所以族长询问何毅意见后,在族谱上给何毅的新李家重新记录。等这些琐事都办完后,庶二兄头也不回的走了,何毅无奈的对不忿的李宜笑了笑,他们两个也回家了。回家后,何毅把新身份告诉她们,并且让她们都改口了。
      新身份如下:
      已故四娘改为家中大娘,原为父亲侍妾的三娘、五娘改为家中二娘、三娘,原为父亲姨娘的六娘改为家中四娘。
      四位长辈已出嫁的女儿,日后回娘家也是回这里,所以她们原本的排行作废,但因为并非新家成员,所以称呼为姐姐就行了,不算入新家排行内。

      同母二姐为嫡长姐,庶十二姐、庶十三姐、庶十四姐、庶十五姐由大到小改为庶二姐、庶三姐、庶四姐、庶五姐,同母三姐为嫡六姐,庶十七姐为庶七姐。

      何毅也就是李澄,为新家家主。同时,他的游戏面板,也改为:
      姓名:李澄,字明心(曾用名何毅、何平、郝福)
      年龄:3岁(剩余寿命0)
      身份:易王朝李家旁系旁支家主
      等级:无
      后院:无
      子嗣:无
      评价:大字不识的文盲
      称号:无
      技能:无
      道具:长命锁一个
      状态:先天不足

      看着那刺眼的评价栏,何毅叹了口气,决定明天就去族学上课去,虽然族学所谓的适龄,指的都是5岁。而且不光何毅自己,除了十三岁要相看人家,在家待嫁的嫡长姐外,其他庶姐嫡姐都得去上课。
      依照族学的规定,学堂分天地玄黄四级。黄级是启蒙班,凡族谱有名者皆可上,十二岁之后,女子无天分者退学待嫁,男子可转入玄班。所以才10岁的庶二姐李思,就算以前从未上过学,这时候也能去上课。
      何毅的决定,让三位长辈都很高兴,她们愿意依附在何毅名下,求得不就是这个么?尤其是六娘,哦不对现在是四娘了,因为她是姨娘的缘故,所以她的三个女儿都不能入学,所以最为拥护何毅的决定。只要能让她三个女儿入学,哪怕让她立时去死都行。

      依照士族普遍的习惯,娶妻嫁女都有规矩,他们重视才学,也不轻视武功,能为人正妻的,必须身有功名,无论文武。读书习武的女人可为侧室,无才有貌的女人只能当妾室,若是无才也无貌,能成为通房就不错了。
      当然对于不够资格纳良妾的男人来说,大房就是正妻、侍妾就相当侧室、姨娘就是妾室、通房就是丫鬟。所以,同是庶女出身,有童生功名的庶六姐就能嫁为正妻,没有功名的庶八姐、庶九姐,就成了人家的妾室。所以对于让庶姐们都去上课的何毅,三个长辈才会很高兴。

      李家族学就在村头,除了是族学外,也身兼村学的身份。除了李家族人外,十里八村有志向学的孩童他也收,只不过一个不收钱、一个收钱而已。因此族学很大,黄级班两个、玄级班两个、地级班一个、天级班一个。
      何毅一行六、七个孩童到了那儿,包括何毅都先被考了一遍,然后分进了两个不同的黄级班。何毅的所在的黄级班,都是七岁一下的孩童,七岁的庶五姐、6岁的嫡六姐、5岁的庶七姐也都被分到了这里。是男女混坐,似乎是根据学习进度分的,何毅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
      下课后,何毅特地跑到另一个黄级班,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玄级班他不知道,两个黄级班实际上是根据年纪分的,一个是不用男女分坐避嫌的七岁以下的黄级班,一个是男女分坐的七岁以上的黄级班。有点意思啊!

      满足了好奇心后,何毅又一轮学习生涯开始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重复长大、上学、科举了,堪称轻车熟路,纵然三次学习的知识都差异,但也是越来越熟练。因此他的学习进度,远超同龄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先生眼中的天纵英才。
      就算家贫又如何?他照样碾压那些所谓的富家子弟,不过八岁,就达到了参加县试的标准,让人赞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2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