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百慕大之谜5 ...
-
“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们也不再有心情旅行,第二天就坐着火车返程了。” 季寒顿了顿,继续讲道,“不过这个作家却一直挂念着沉船,后来他通过朋友得知,有救援队在沉船地区域打捞过,确什么也没找到,湖底毫无沉船痕迹,只有厚厚的泥沙。”
邻座几个听故事的,同时打了个冷战。
豁牙子也觉得有点冷,“跟百慕大金字塔一样,是个作家编造的故事吧?”
“这个作家很出名,写纪实文学的。”季寒笑着说道:“作为回忆录中其它的事情,都有据可查,以他当时在文学界的地位,是不会专门编个恐怖故事哗众取宠的。”
豁牙子自顾自的给了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一定是文学夸张了。”
季寒神秘兮兮的拦着豁牙子,贴他耳边问,“为什么不能是真的?”
“难道真有这样的事儿?”别说豁牙子是警察不应该迷信,一个从小就生长在山海街道的警察,一个现在仍然隶属于山海街道的警察,对这些鬼怪故事,还是信的。
“真实的故事。”鸡窝头此时已经吃完了第二碗米饺,擦了擦嘴,“船是真的沉了,但有没有那对祖孙确不一定。如果真有那对祖孙,恐怕那个小孙孙也是你们的邻居了。”
“确实。”季寒笑了笑,低头吃饭,没有再多说什么。
如果真有那个小孙孙,他的能力应该就是预测未来,见到的恐怕是乘船的人未来的模样,而这种能力在山海并不少见,拥有这样能力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大妖的后代,而山海的话题在这个人多的小店肯定是不能继续下去。
“沉船!真有沉船?”豁牙子转移话题道:“沉船为什么毫无征兆,还冒黑烟啊!而且船上的人也没求救?”
“溶洞坍塌,溶洞内石壁上干燥的矿物遇水产生大量黑色烟雾,这只是正常的化学反应。”鸡窝头解释道,“遇到紧急事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都会有短暂的应激反应,所以当时船上的人一开始没呼救,是过度惊吓,或是迷茫没反应过来,因此没来的及呼救,而不是主动不去呼救。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遇到极度危险,第一反应,是没有反应!”
鸡窝头喝了口汤,继续道:“溶洞中空,原本封闭层破碎,由于空去和水的压强不同,导致溶洞成为一个向内吸引水的吸水器,水流会加速进入,一瞬间船被强大外力吸入溶洞中,而后很快被湖水里的细砂掩埋,而在船上的人,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随着船体进入溶洞,一起长眠。”
豁牙子听了这么科学的解释,心情似乎放松了下来,开始专心的吃自己的米饺。
远处码头响起一声汽笛声,一艘老式的渡船缓缓驶向江心。站在码头上的无法登船的人群,直到望不见远方的渡轮,才慢慢散去。江上平静地水面,在一轮落日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红晕。
邻桌的几个人似乎在小声的讨论着,留在码头迟迟不走的人群是否不道德,他们是不是在等着看沉船才迟迟不肯离开的。
这些话,正巧被送餐的老板娘听见,“不是啦,码头也已经被私人承包了,最后一趟渡轮走后会有请来的演员表演,就是那个作家和小孩儿的故事。”
众人听了,开始骂起承包码头的人缺德,发死人财!不过说着说着,就开始讨论明天什么时候去坐一趟渡轮,晚上看完表演还来得及来不及赶火车。
三人吃完结账,准备到码头看看,正遇到散去的人群走过,最后面几个复古装扮的学生和牵着小孙孙的老人,让人一时似是回到了几十年前。
站在码头边,望着已经洒满血色的江面,豁牙子有些不解,“发生过这么离奇的事故,现在的人不但争相坐船,还竟然有了表演?”
“好奇心害死的可不只有猫,还有你这样的人!”鸡窝头不屑的看了一眼豁牙子,“坐船的人多是被恐怖故事吸引的游客,有了受众,根据受众开发周边项目,每个景区都会这么做。”
豁牙子还是不可置信,“可也不能拿生命去冒险啊!”
“这已经成为传说!大多游客对传说都是好奇,相信的不多,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生命危险。而知道事情真相的船工,更不用担心。这个渡口位置移动了,多年前对PY及附近长江流域进行了勘查,新的航线避开了溶洞区域、磁场异常区,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如有异常天气会第一时间通知航线在该航段的船只靠岸躲避,确保了航线安全,近几年也再没发生过什么沉船事件。”说完,鸡窝头喝了最后一口汤,潇洒的起身,带着两个学生往镇上走。
豁牙子仍有些不解,“也就是说,船会沉是因为溶洞、磁场、天气?”
季寒在一旁搭话,“对。你不是对PY做过了解吗?火车上跟女孩子们讲的头头是道。”
“呵呵”豁牙子笑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临时抱佛脚。”
季寒学习上一般,但脑子还是好的,虽说不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但看资料的速度绝对不慢,而且重点抓的准。临走前的一个晚上,他不但看完了鸡窝头给的资料,还找出以前自己整理过的相关资料,两相结合找了重点。因此,对Py湖的相关知识储备,是甩了豁牙子几条街。未免无聊,溜溜达达的,他给豁牙子讲起了PY湖的传说。
PY湖一带经常发生沉船事故,不过起源似乎都归总到了一个离奇的传说。相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次朱元璋败退湖边,湖水挡住去路,湖边舟破,无舵难行。危急关头,忽有一只巨鼋游来衔船为舵,搭救朱元璋渡湖。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不忘旧恩,封巨鼋为“元将军”,在湖边建“定江王庙”,百姓称为“老爷庙”。
古往今来,民间传说就是这只千斤鼋精兴妖作怪。为此,船只行经这里,船工们都要上岸焚香烧纸,杀牲畜祭奠。神殿前有一只小石 ,头嘴朝天,专喝被剁头砍颈的鸡鸭猪羊的鲜血,人们乞求元将军的保佑,想在神王爷的庇护下,上下行船顺风顺水。也是从此开始,鄱阳湖有了众多的传说。
因为看到这些,季寒总觉得跟山海有关系,所以比较注意,在这方面留意了些。可惜,他必定失望了,因为朱元璋、巨鼋和山海都没什么关系。
之所以明朝后才有众多诡异事件,是因为特殊水文条件,隋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地处长江中下游之间的鄱阳湖地区水域快速发展才有了鄱阳湖北湖区,而在隋唐以后湖泊继续迅速扩展,明初南湖区才基本成型。也就是说白了,隋唐之前虽说有湖,但湖不大,又是九江入口,名字今天一个明天一个,压根就不叫PY湖;隋唐之后有湖了,比较大;继续慢慢发展,百年之后,明初才成了现如今的PY湖。
湖都没有,哪里来的各种传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传说起于明代,而明代朱元璋的名讳最是响亮,又赶上真的有那么一场水战发生在该区域,加之建国的帝王为了统治总要杜撰出一些离奇的光辉事迹,有的梦蛇不够还要屠龙,到了老朱这儿,传说中救人的巨鼋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但,不管如何,老爷庙都是名副其实的古建,值得一观。
鸡窝头以前去过老爷庙,认得路,穿过镇子,临湖的另一边就能看到,几人商量了一下,准备趁着天没黑去看看。
路上豁牙子一直说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只要用千度搜索资料就能解开的谜团,在人们之间确只留传说?
季寒难得的叹气,“不过利益二字,利用人们猎奇心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大发横财。”
为什么书商引入书籍的时候,只引进了百慕大三角的各种诡异传说,因为不解之谜、神秘失踪、时空穿越吸引人啊,越是解不开,越引发猜测,越是离奇,越有好的销量。而解开的谜团,谁还有兴趣探知?
为什么码头传闻不辟谣,不解密?有过吧,不过谁还记得真实的原因?
“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儿,”鸡窝头总有不同观点“拿码头来说吧,几年前就修了跨江大桥,这里的居民都坐车了,原本要一个小时的船程,现在十几分钟就过去了。时代发展,码头渐渐不复以往的繁忙,如果不是靠这个传说,那一辈子靠渡船过活的船工就会丢了工作;那家祖传下来的米饺店也该关门大吉了。”
三人漫步在镇上,虽说不是古镇,但建筑也是有些年头的与众多沿江的大城市不同,这里保留了时间的痕迹。八月天气本该炎热,可镇子的傍晚却是凉爽的,一阵阵夹杂着浓浓水汽的风,走过斜穿小镇的步行道,远处有一小山,浓郁绿色的包裹中,一间庙宇隐约其中。
鸡窝头带着点疑惑,自言自语,“这庙不是以前的庙了。”
季寒紧走两步,来到一个小摊前,跟个老大爷买了一小盒炸小银鱼,问道:“那就是老爷庙吧。”
老大爷满怀自豪的说:“是啊,正在改造,四周都要用石头砌高,留一条石阶,深入水中,每年祭祀时使用。我们这儿啊,老爷庙可神了……”
而此时映衬着老大爷木质推车的背景,是刻在远方石头上的五个血红大字“东—方—百—慕—大”。
三个人望着血红的大字,齐齐的摇摇头,拜拜手,伴着老大爷未停的嗓音,转身向招待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