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楔子: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京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幽幽禁宫,红墙巍巍,金色的琉璃瓦上早已厚厚覆了一层白雪。都说瑞雪照丰年,可这被裹上银妆的皇城却是如此一派萧索清冷之气。
风吹起,雪入怀,宫女太监们都埋头急走。偌大的地方却难见到人影,唯独正殿大安殿外一袭绛紫衣袍在这一片素白之中却是分外耀眼。
那瘦削的身影就这样跪在寒风瑟瑟之中,清秀的脸颊此时全无半点血色,白的就如那膝下的雪。领口那一圈绒毛做成的围脖似乎过于大了些,不然也不会不时有被风迎面吹来的雪花落入领内,全然不化,贴着白皙的颈项堆积起来。
“皇上,公孙大人已经在殿外跪了一个时辰了,大人素来畏寒,身子又弱,只怕再跪下去...”
赵祯缓缓摩挲着龙椅扶手上昂首欲飞的雕金盘龙,不易察觉的一声叹息,道:“让他进来罢。”
“老奴尊旨。”
“等等,命人再搬两鼎暖炉来。”
-------------------
每年深秋还未入冬时,公孙策就会穿上羽绒的夹袄,披上斗篷把自己盖个结实。第一次穿的单薄的官服,跪在这皑皑雪中,还以为这次自己一定会被冻死,身体在风中止不住瑟瑟发抖,手指,脚趾,膝盖由冷到麻木,仿佛那都不是自己的了。若不是心头还有一丝温暖的脉搏跳动,公孙策几乎要怀疑自己其实只是这雪中的一座冰雕,会随着风雪渐长,会随着春阳消融。
渐渐的寒冷的感觉随着自己的感官一起消失,连同一起消失的还有畏惧,战栗,瑟缩。
是不是这便是死之前的感觉?
无惧,无畏。
或许死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却意外的让灵台那么清明,心亦是如此平静。
包拯?你跳下悬崖的那一刻是不是也如同我现在一般的感觉?
拈花微笑,一朝顿悟。
公孙策微微扬起嘴角,却因为肌肉僵直,所以这一笑只是笑在他意识里。
“哎哟,公孙大人,您瞧您这是做什么呢?您这不是惹皇上心疼嘛!”陈公公典着步子小跑着过来,尖声细气的声音拉回公孙策游离的魂魄。
“别跪啦,皇上答应见你啦。”陈公公想要拉起他,却扯得公孙策全身骨头折断一般的疼,好不容易才站直。
“多...多谢...公公。”上下牙齿就不停的打碰,公孙策几乎都不能说话。
陈公公一边扶着公孙策,一边帮他清理身上的落雪,免得进了内室雪化了,湿了衣服。
--------------------
“你当真要走?”
“请皇上成全。”
“包拯走了,你也要走?你就真的忍心留下朕一个人”赵祯缓步走过来,续而坐在了公孙策面前的台阶上。刚刚能直视公孙策的眼睛。
公孙策有些错愕的看着赵祯,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分明是忧伤,微蹙的眉头又带着些许期盼。
“包拯与臣在太庙公审皇上,虽圣人有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我二人毕竟有辱君上,有违纲常,实属大逆不道。”公孙策说罢,磕了一个人头,便再没有抬起头来。
“包拯死了,难道还不够?”赵祯的眉头蹙紧,暗里咬了咬牙。
“臣本也应该一死,只是包拯临死前嘱咐与臣要好好照顾他的母亲,臣才恳求皇上恕臣一死,削官为民。”
“笑话!难道一个平民能比朝廷二品大员更有能力照顾人?”
“臣若继续在朝,大殿之上,皇上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自处?”
“你!!......大胆!!!”赵祯明显的恼了,一起身一拂袖,背对公孙策,胸口起伏难平。
“皇上息怒,臣万死。”
“不要说死!”赵祯厉声道,深深的吸气,又深深的吐气,仿佛在压抑什么。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明黄的幔帐之后,那负手背立的人影浸透在了一片昏暗之中,模糊了轮廓,显得如此的...寂寞。偌大的大安殿,除了四方暖炉里偶尔爆出的一声噼啪声,再无他响,时间慢下来,慢的仿佛能抓住它的行藏。
两个人,立着,跪着,就这样僵持着。
“那你的抱负呢?”终是赵祯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却已无怒气,幽幽然如叹息,或者这根本是最后的一丝希望。
公孙策闻言,心中一动,抬头却对上赵祯的眼睛,心中却又是一颤,堂堂大宋天子,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会用如此哀怨的眼神看着他。
“臣...”一时间,公孙策的喉咙好象被什么堵住似的。
“皇上错爱,只是我大宋天朝,人才济济,实不少公孙一人,何况臣之抱负与皇上颜面比起来,又何足挂齿。”
“借口!全部是借口!你是在恨朕,恨朕逼死了包拯!!”赵祯突然怒气冲冲的指着公孙策吼道。
“皇上息怒,臣不敢。”公孙策说完便一直磕头。
--------------
“你走罢。”
既然你要飞,那我便放了你,外面的世界无争,无忧,可任凭你悲春伤秋,风花雪月,这禁锢的牢笼栓我一人已足以,生在这宫墙内,便只好葬在这禁城中,我又何必拉你陪葬呢?
“谢主...隆恩。”
掌灯时分,天已全暗,黑暗笼罩下的背影只依稀辨得轮廓,在那空旷宫殿的尽头,绝世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