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先讲一桩宗正年间的秘闻冤案。

      冀大人为官两袖清风,曾为江南百姓谋了不少福祉,拓开河道、削减赋税、裁撤冗员,一桩桩政绩上达天听之后如石沉大海再无音信。同年六月,冀大人却因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判抄家斩首,首辅大人千里迢迢赶往江南监斩。

      七月初九这日,天空中风云滚滚,万民于断头台前请命。

      首辅面色威严不为所动,那一品官服上绣着的仙鹤极为端正,他只问了一句:“台下囚犯可有遗言?”

      而这位冀大人却仰天大笑三声,“贪官积玉堆金,吾半生贫苦竟也算污吏一枚。”说完便顺着刽子手的长刀引颈自刎,登时鲜血四溢,在场百姓无不涕泗横流。

      冀大人在世之时尚且有一妻一子,官兵涌进冀府之后却发现里头早已空无一人,蒿草都已经长高了三尺。

      故事讲到此处却戛然而止。罗夫子口才极好,将这场面渲染得恢弘壮阔,实在是引人入胜。对面那白胡子老头儿急急忙忙地问:“那后续如何了?”

      罗夫子不急不慌地尝了一口茶,却道:“赵先生,您快去教书吧,时辰到啦。”

      这可真是让赵夫子心中瘙痒难耐,到底学生那里耽搁不得,他也只能提着袖子拿着书往书房中去了。这位冀先生的事迹他也曾有所耳闻,不过到底知道的不清楚,罗夫子讲起来却跟亲眼见到一般,怎能不让他心中火烧。

      赵老夫子急急忙忙地感到了书房,却看学生们还在撩猫逗狗,这下子可是怒从中来。

      “还不快回去坐好。”他说这话,一边将戒尺在书桌上拍得啪啪作响。

      学生们见状都纷纷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赵先生这才掀开了书本。

      南山村的私塾有了两个班次——甲班和乙班,分别由罗夫子和赵夫子轮流授课。甲班的学生已经开始准备童子试,乙班的学生则只是胡乱习一些字,等到积累够了,再通过测验升上甲班。

      赵老夫子上课尤为枯燥,不过半个时辰,学生们便已经昏昏欲睡,少有几个还仍在坚持。他的课也非常简单,只要求他念一句,学生读一句,再熟读背过即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清脆稚嫩的童声从山腰一方茅庐里传出,里面是十几个稚童再往外是一片葱荣峻茂的树林,山脚的清涧一直流到村尾,每亩田地都欣欣向荣。

      老夫子一手捻着泛白的须髯,一手持着泛黄的书卷,垂着眼悠悠道:“赵八方,你且说说这是哪位先贤的箴言那?”

      私塾里忽然静了下来,前排的小子按捺不住地往后张望,正看见赵八方正趴在窗户底下呼呼大睡,口水都流了一书卷,几个人窃窃地笑了起来。

      赵八方后面的姑娘拿着笔杆子不停地戳他脊梁骨,声音放轻:“八方……八方……夫子叫你起来回话。”

      那姑娘还没来得及把笔杆子收回,赵八方腾地一下站起来,一双眼睛迷迷瞪瞪的,嘴边还带着一趟口水:“嗯?”

      “哈哈哈……”

      半大的小子们看着他白花花湿腻腻的嘴角都笑得前仰后合,

      老夫子眉头紧蹙,抬眼看了看赵八方的嘴角,心里已经有了底,“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先站着醒醒盹儿罢。”

      赵八方蔫蔫儿地还没清醒就被夫子骂了,一边暗道自己倒霉,一边点头应了不情不愿地站起来。

      尧镇里独一份的私塾就盖在南山村钟翠山山腰上,四面的孩子们都来这儿读书,女孩子也一样,殷实点儿的把女孩儿放私塾里面习习字,往后还能嫁个好人家。只不过她们只得在乙班闲晃,甲班是万万不收的。

      沈梨扶额问赵八方,“你怎的今天又那么困?”

      前头的赵八方畏畏缩缩地看了看夫子,小声回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夫子念叨起来跟苍蝇相似……”

      茅庐外处处皆闻鸟鸣声,微风轻轻吹拂。

      等到赵八方的腿站得酸痛难忍的时候,私塾里这才算放了学。

      南山村就在钟翠山脚下,几个孩子们自然一同回家。

      “阿梨,收拾好了没有?”王家的小玉已经站在私塾门口的垂髫柳树底下喊了。

      沈梨把文房四宝各自归位,整理了自己的桌子便急急忙忙地提着裙子出来,“来了来了。”

      三月阳春,尧镇已是万物峥嵘。

      此处百姓大多务农为生,少有几户富贵家人,只从孩子们的穿着便能看出来,他们身上多是粗布麻衣,只有一个墨发黑瞳的少年非常显眼。

      赵八方他们男生在最前头勾肩搭背,那个少年却并不和他们凑在一起,只是缓缓地跟在后面,这下他便在众人之中显得尤为稳重,他墨绿色的发带飘扬在身后,非常潇洒隽秀。

      后面两个姑娘正说着话,宁墨远忽然之间回头来,将两块淡黄色的糖贻塞到沈梨手里,“梨儿……给你们。”

      少年唇红齿白,身上华服蟒袍恍若谪仙人,微冷气质与山风同辉。

      沈梨看着精致的纸包有些犹豫,这样的糖贻在庄户人家里是非常难得的,她方要推脱回去,王小玉已经一把接过一块糖贻欢欢喜喜地放进了嘴里。

      “多谢宁小秀才了。”

      沈梨见状无奈,也只能道谢,“多谢墨远。”

      宁墨远也不回头,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

      夕阳已然沉在了山间夹缝之中,飞鸟早已经休憩在山林中,孩子们在山脚下分散开来,如雾气一般融入了千家万户。

      天色已经很暗了,沈梨今天才换上了新裙袄,她一步一步走的小心翼翼,恨不能将裙摆提起来不沾上一点土,可阡陌交通之上,裙角难免蒙上灰尘。

      已经是掌灯时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

      沈梨推开院门进去便闻到了一鼻子鱼香,她心中一喜,大约是爹爹今日又钓了鱼回来,给母女两个打打牙祭。沈家祖上三代都是猎户,再兼有耕种土地,在村中应当算是小富之家。

      院内陈设简单,一条石子路从灶间儿到正房,房角下有几株凤仙花开得正旺,靠墙有一株硕大的桃树,此时不过是长了一些花骨朵。

      沈母将一锅糖醋鱼端到方桌上,便一手一个端了两条长凳,正见女儿回家来。

      “梨儿回来了,快来用饭罢,你爹爹今日钓了一条鱼回来。”她眉眼含笑着说。

      小妇人瞧着还年轻,不过三十岁的光景,身上是半旧不新的偏红棉布裙,头上戴着素金的簪子,面容姣好,身段玲珑。

      沈梨小跑着进屋去,闻着香喷喷的鱼肉,便攀着沈母的胳膊撒起娇来,“我早在门口就闻见香味儿了,娘的手艺可真好。”

      整个村中灶上功夫好的妇人虽然不多,沈母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菜肴调味方面更是有不为人知的诀窍,因此养的沈氏父女二人白白嫩嫩的。

      堂上几把圈椅平日里他们倒是不坐,只等待客时用,两旁的落地瓷瓶里插了几株桃花骨朵,等着日后开了给屋子里添添富贵气。墙上挂着沈善文打猎时用的铁弓箭镂,倒也非常温馨。

      恰巧沈善文换了衣服从西屋出来,听了这话,一边捋了捋衣领一边挑眉笑道:“我们梨儿一下学回来,就得先给她娘灌上一盅迷魂汤儿。”

      沈善文是猎户出身,即便是换上了青色常服,仍然可见身上的肌肉孔武有力,他眼神犀利,不过笑起来就和善许多,也不会给人压力。

      “我可没胡说,娘手艺就是好嘛!”沈梨娇声道,俏生生的小脸儿微微扬起,小女儿家的秀气就立马显现了出来。

      夫妻两个相视一看,也眉开眼笑起来,他们数年来膝下只有一女,可一家子还是幸福美满,更鲜有争执吵闹。

      沈母的手艺果真是顶顶好的,一块鱼肉入口即化,味蕾之中尽是鲜香滑嫩,一顿饭吃得一家三口心满意足。

      入夜之后,繁星驱月。

      沈善文和妻子已经早早吹了灯上床休息,罗帐之后夫妻之间有些秘语,且从不曾在女儿面前讲过。

      “……纪兄早些年曾在山中救了我一命……”沈善文搂着妻子,声音模模糊糊的,“他们孤儿寡母在外漂白多年……山里的房子实在太不周正,叫他们受这个苦,我于心不忍……”

      “善文,你要救济他们这是应该的……咱们也应当问问母子俩的意见……我绝不反对。”

      二人又细语了片刻,只听沈善文长叹了一句,这一天才算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