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自从那日和闻诩划清界限后,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不仅从未出现在戚瑶面前,甚至连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也没听到过。

      这段时间是戚瑶来到侯府后最舒心的日子。

      每日从雁安院请安回来后,她都会偷偷地和竹月她们一起收拾行囊,该带走的东西都提前收到箱笼内。

      除了闻诩没人知道她不打算回来,为了不引起大家怀疑,戚瑶并不打算将所有东西都带走,只带了对她比较重要的东西。等她回汝阳处理好后续事宜,就由姜嬷嬷她们带着剩余东西回去。

      侯府众人忙闻谵婚事,清荷小筑内忙着搬家。

      一直到闻谵成亲前一日,戚瑶这边才收拾妥当。

      这日下午雁安院传了消息,让大家都去雁安院用晚膳,同时有件事情要告知大家。

      戚瑶知道老夫人是定下了去汝阳的日子。

      这次家宴闻老夫人极其看重,戚瑶到的时候她还在梳妆。

      坐在镜前的闻老夫人阖着双眼,戚瑶并未惊动她,悄悄走到她身后,从丫鬟手中接过嵌着红宝石的额带,轻手轻脚地为老夫人戴上。

      早在戚瑶靠近的时候,闻老夫人就有所察觉,她笑呵呵地睁开眼睛,从镜中看向戚瑶。

      为老夫人戴好额带以后,戚瑶扶着她起身,“我扶着外祖母出去。”

      不过是片刻功夫,外间已坐着两人。

      闻诩坐在靠着门的位置,他随着侯夫人起身,恭敬同闻老夫人行礼问安。

      “祖母。”

      戚瑶就站在老夫人身侧,他目不斜视半个眼神都没给戚瑶。

      戚瑶同侯夫人行礼时也是这般,不看闻诩也不问好。

      两人宛若形同陌路,谁也不稀得理谁。

      侯夫人看在眼里只觉得奇怪,倒也没有多想。反正闻诩性格就是这样,不开心时沉着一张脸好像旁人欠他银子一样。

      等二房众人来后,众人落座。

      每次家宴戚瑶都坐在老夫人身侧,她身侧是侯夫人和二夫人。在老夫人的另一侧是个空位,留给远在战场的侯爷,再往下是二老爷和闻家三兄弟。

      只是今日家宴本就是为了闻谵明日成亲才聚在一起,所以今日是闻谵坐在老夫人另一侧,其余人往下挪了一个位置。

      这么一换,戚瑶对面就是闻诩。

      落座时戚瑶瞟了眼对面,在他抬眸时戚瑶连忙收回视线,在心中默语。

      几日不见他好像瘦了。

      戚瑶的视线躲避让闻诩心中一堵,他扯了扯嘴角眼底带着嘲意,大可不必这般避他。他又不是没有尊严,好意被那般践踏,日后再也不会理她。

      想回汝阳,她尽管回好了。

      这辈子都不会想她。

      两人之间的矛盾无人察觉,饭桌上其乐融融。

      闻老夫人先替闻谵夹块佛手金卷,目光怜爱:“祖母知道这桩亲事的来由委屈了你,但陈姑娘也是个可怜人,是正经的官家小姐。明日她进了门,你要好好待她,夫妻齐心才能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祖母名下还有几处房产,隔壁巷子那处的房契我待会让嬷嬷拿给你。”

      一旁的戚瑶神情懵懂,她吃着侯夫人夹的菜,冲着侯夫人笑。

      侯夫人又笑着为她舀了碗汤。

      两人宛若置身事外,丝毫没在意老夫人赠与闻谵的房屋。

      李氏却越听越着急,她不断地冲着二老爷使眼神。

      先前老夫人给闻谵添那么多聘礼就算了,但隔壁巷子的院子她眼馋了好几年,还想着到时候分家从老夫人那里讨走。

      庶长子先出生,二老爷也知道自己有愧于李氏,所以这么多年他从未因为闻谵的事情同李氏红过脸。直到李氏瞒着他定下这桩亲事,他是真的对李氏寒了心。

      再则说了,都是闻家血脉给谁都是一样的。

      不不在乎的二老爷忽略李氏暗示,自顾自吃着饭。

      闻谵连忙放下筷子,婉拒老夫人:“祖母,房契太过贵重,孙儿不……”

      他知道祖母想补偿自己,可是这桩亲事他并没有觉得勉强。从小他就知道母亲不喜自己,拒绝陈家还会有更糟心的下一家,倒不如坦然接受这桩亲事。

      而且亲事刚定下的时候祖母就私下同他谈过。

      那时他就说过,他不在意。

      闻老夫人阻止他继续往下说:“你打小就孝顺、懂事,祖母都知晓,这都是你应得的。”

      二老爷装看不见,闻谨又不敢在老夫人面前放肆。

      李氏终于忍不住:“母亲,闻谵还小,不如把那房契交给儿媳,儿媳先替他管理着。”

      埋头吃饭的戚瑶闻言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她。

      如此厚颜之人,罕见。

      闻老夫人笑意不减,仿佛没听到李氏的话,继续同闻谵道:“祖母也不知能陪你们多久,待祖母百年后你就带着妻儿搬去那处,免得被人欺负、被人嫌。”

      话里话外之意都是在说李氏。

      李氏宛若被当众打了一巴掌,她瞬间红了眼眶,越想越觉得心中憋屈。

      二老爷终于开口:“母亲身体健朗,定能长命百岁。再则,哪有父母在就分家的道理。”

      若是老夫人一去二房也跟着分家,那不是摆明说李氏苛待庶子,他也跟着脸上没有光彩。

      “就按照我说的来。”闻老夫人看了眼李氏,又道:“他们兄弟三人都是闻家血脉,我谁都不会亏待,有些人别把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到我脸上。”

      早在老夫人说完房契,嬷嬷就拿着一个盒子站在她身后。

      老夫人接过房契塞给闻谵,“你若是再推脱,祖母可就不管你了。”

      闻谵抱着盒子,讲不出话。

      房契并未加进礼单,而是挑明了说,这样就算往后没有祖母的庇佑,他还能自立门户。

      二老爷也知晓让闻谵另立门户比跟着他好,按照李氏的性子,她不满闻谵也定会为难闻谵妻子,后院的事情他又无法插手。

      想到这里,二老爷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老夫人的话。

      二房没意见,大房更不会有意见。

      见众人不再出声,闻老夫人才将自己近日来的打算说出来:“还有一事,待谵儿回门礼送过后,我要去趟汝阳。”

      闻诩像是想到了什么,骤然抬头看向了戚瑶。

      那日他只听到戚瑶说“我们”,他以为是戚瑶要领着自己人回汝阳,原来这个“我们”指的是祖母和她。

      这是不是说明,她会回来。

      这个想法刚涌出就被闻诩推翻,那天她的态度不是已经说明了吗?

      她不会回来的。

      侯夫人和戚瑶是一早就知道的,所以并没有特别诧异。

      正是因为侯夫人不诧异,所以她完完整整地看到了闻诩脸上的情绪交错。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戚瑶,却发现戚瑶低着头,一直拿筷子在戳自己碗里的四喜丸子。

      同时侯夫人想起今晚两人的举止。

      虽说举止处处合理,但正是因为太合理,才显得奇怪。

      自己儿子她最清楚不过,往日见到戚瑶,叭叭说个不停。今晚却臭着脸格外宁静,一瞧就是两人闹了别扭。

      侯夫人曾经有过让戚瑶当自己儿媳的想法。

      她自己出身不高,挑儿媳自然不是单单看对方的家世,她更看重对方的品性和能力。只是闻诩性子有多混她太清楚,她怕戚瑶管控不住他。

      今晚一瞧,或许这个想法也不是不可能。

      与此同时,二老爷正在苦心积虑地劝老夫人打消念头:“汝阳千里之遥,您这身子怎么扛得住?不行,我不同意。”

      “我意已决。”

      老夫人态度坚定,二老爷本就嘴笨,无措地看向侯夫人,“大嫂,倒是劝劝母亲,汝阳一路要颠簸一个月,这……”

      侯夫人还在看着戚瑶笑,突然意识到众人都在看自己,她连忙收起脸上的笑意,茫然道:“什么?”

      说完又想起刚刚依稀间听到的话,她清了清嗓子:“母亲挂念阿越,当年一别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我同府医谈过此事,虽然西京距离汝阳千里之远,但要是走水路的话倒也问题不大。”

      提起亡女,闻老夫人神情就黯淡几分。

      二老爷见状哪还忍心阻拦,若不是公务缠身,他都想亲自去汝阳给小妹烧点纸。

      “届时让母亲带着府医,还有诩儿和瑶瑶相伴,母亲不会有事的。”

      早在侯夫人同意老夫人去汝阳的时候,就想过让闻诩跟着一同去。但是那时她不清楚闻诩这混性子能不能答应,准备直接捆了扔船上。今晚瞧见二人相互别扭,她干脆直接说出来试探试探闻诩。

      顶着闻诩那道灼热视线戚瑶本就如坐针毡,听到侯夫人的话更是惊得筷子从手里滑落。

      闻诩下意识想拒绝,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强行给自己找理由。祖母年迈需要他的照顾,他又不是为了送她,总不能这样还要被骂。

      见闻诩没拒绝,侯夫人眼底笑意更深,她转头看向戚瑶,“他们第一次去汝阳,要多麻烦瑶瑶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