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二十七章 人来人往 1 ...
-
九月六日,汴梁大学的报到日。
明快而振奋人心的---类似于“迎新春”“健儿进行曲”之类的音乐一曲接一曲地,从汴大的校园上空蔓延到校门外几十米,朝气蓬勃的,热烈昂扬的迎新气氛,飘荡在校园周围的空气里。牵着孩子走过的父母,几乎个个都会指着一辆辆在南门前停住的校车,从校车上提着行李走下来的17,8岁少年对自己的孩子说,看看,那都是大宋的精英,你要是想有跟他们一样走进去的一天,就得好好学习,少看电视少打游戏。
那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少打了游戏少看了电视的少年们,以带着得色的微笑或者不以为意的矜持面对着路人投过来的目光,在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叔叔伯伯堂姐堂弟的簇拥下,陆续地走进汴大的南门。许多路人模样的人,会从四面八方貌似悠闲地无意地经过校车前,撞一下“精英”亲友团的成员,一句快速但是清晰的“住旅馆不住?比招待处便宜5块,两间以上送早点,三天以上给打折”夹在连连的“对不起”之中,娴熟地冒出来。---也许就成功地夹在了亲友团之间,进了汴大。
林荫道两旁,已经成为红旗与彩旗的海洋,杨康作为迎新的老生之一,站在标着“生物学院”的红幅之下,以热情的微笑和接过行李的有力的手臂,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作为他们以后四年的家---汴大---的温暖。
扬康原本是不会凑这个热闹的,只是学生会主席大大地给他戴了顶漂亮的高帽,说之所以要他站在这里,是要给新入学的学妹一种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渴望。杨康笑嘻嘻地问,“是让我去做个花瓶?”“是玉树。”主席纠正道,“你想,学妹们如果第一眼见到的都是尹志平赵志敬甚至被合称‘桃谷六仙’的几位英雄,肯定会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大打折扣。”当然,高帽之外,主席给了他五张周末时候院士讲座的“签到证”---这个一张票俩点儿,10个点儿一个选修学分,杨康离毕业要求正好还差一个学分。
化学系的摊位就在生物系的正对面,杨康等着面前的新生趴在桌子上填表,无聊地平视前方发呆的时候,经常恰恰好地在过往人流的间隙看见穆念慈,而每一次看见她,尤其是她正好地抬起头,似乎也在向这边看过来的时候,杨康都会有短暂的疑惑,疑惑于自己视线之中的这个短发的女孩子,是不是认识了快十年的穆念慈。
其实,穆念慈不过是剪短了头发而已----上学年考完最后一门之后剪的。她联系到了在保洁公司大连府的分公司的暑假实习机会,说剪头发只是想要显得成熟干练些。说这话的时候,她笑了笑。杨康手拿着合路雪冰淇淋蛋筒,本来准备递给她,这时在半途停了好一阵。穆念慈的那个笑容突然让他有几分不安,某种杨康很熟悉很习惯的东西,不见了。具体是什么,他说不出来,也并不打算费力气仔细地想。
那天穆念慈跟他一起去医院给完颜鸿烈办转院手续----他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只是右手和右脚还不灵便,要转到康复中心作康复治疗。他们两个忙了一下午,把完颜鸿烈从汴医三院接出来,联系上了康复中心,把他送进去安置好。完颜鸿烈一直在絮絮叨叨地嘱咐杨康天热了,开空调不要开得温度太低,夜里不要开一通宵----你妈糊涂,你晚上睡觉前去提醒她,定时,别开一夜。别忘了煮一大锅绿豆汤冰上,用高压锅要小心,别一边打游戏一边玩儿,然后又第n次地把如何用高压锅若何煮绿豆汤跟杨康说了一遍,直到穆念慈说,伯伯你放心,我帮他弄好了就是。完颜鸿烈抓着穆念慈的手说,这些日子真是麻烦了你。。。。。。穆念慈笑着打断他,伯伯,您客气什么?我们一起长大的,也真快跟兄弟姐妹一样了。杨康听见兄弟姐妹这四个字的时候,又迷惑了一下,瞥了穆念慈一眼,见她好脾气地,好像哄一个小孩子似的笑着听着完颜鸿烈继续地唠,并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暑假的近两个月,穆念慈都在大连,她打过电话给杨康,问他爸爸的康复情况,嘱咐他别要打游戏打得太晚嘱咐他陪着完颜鸿烈做完康复别懒得吃饭又凑合着啃干吃面,嘱咐他吃缓冲胃酸的药片。每次她要挂断的时候,杨康都会突然觉得好像还有很多话没有说,然而对面已经是挂断的长音了。有一次杨康拿着已经被从远端挂断的电话,坐在白驼山药业公司自己的办公桌前盯着电脑屏幕发愣,旁边的同事伸过头来问,“女朋友的电话?”
扬康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他跟穆念慈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
于是那同事很神秘地看着他道,“恋爱中的女人如果说完‘必要’说的话就很干脆地挂断,那么一定有问题了。要不然,她讲完了一定会不说话也舍不得挂掉,等着你说几句她想听的。”
扬康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接着写他的程序。可是这人说的话居然在他的耳朵里转了几转,甚至让他忍不住想起来,从前穆念慈打电话,确实在挂断之前,会沉默一阵子的。至少,在他挂断之前,他不会听见那一声滴的长音。
今天,迎新的校园里,是杨康在一整个暑假之后,第一次再看见穆念慈。
不知道是不是突然间给脑袋和脖子减轻了负担,剪了短发的穆念慈似乎没有了总是低头的习惯;不再有垂下来的头发半掩着消瘦的脸颊,她的颧骨显得突出,整张脸的线条异常地清晰。
今天的天气太好了,杨康想,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的几天,阳光都特别的明媚。这样的阳光照在穆念慈的脸上,让她的每一个表情,都特别清晰鲜明---却跟杨康记忆库中“穆念慈”三个字差了一点,不能完全地吻合。
杨康觉得有点头晕,大概是被太阳晒得过于久了,低头看表,11点45,工作餐已经陆续送来,照例是鸡腿肉丝两个青菜,或者是猪肉粉条加两个青菜,配上一瓶冰红茶。杨康拿起一瓶冰红茶,一边拧盖子,一边朝对面的化学系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