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四章:无法改变的结局(七) ...


  •   在地震刚刚发生,盖父和小盖聂还没有离开[城墙]之时。

      盖家,盖母和幼子正待在盖母与盖父的屋里,当时,地面、房子都在震动,桌案移位,书架上的书简唏哩哗啦往下掉。

      盖母在此之前从未遇到过地震,吓的有些懵了,好在,她很快反应过来,抱起盖安-躲到了屋子的一处墙角。

      随着地震越来越强烈,书架倒了,橱柜摇晃,床榻也在动,好像下一刻,房顶便会掉下来。

      盖母越来越害怕,无意识中收紧了抱着盖安的手臂,勒得襁褓中的小盖安呜呜直哭,却也正是小盖安的哭声,将盖母从恐慌中惊醒,赶紧松了松抱着盖安的手臂。

      缩在角落里,环顾摇摇欲坠的房子,盖母意识到-不能继续待在屋里了,她站起来往屋外跑,哪知因为腿软,地面又在晃动,还没跑几步,脚一崴,盖母人往地面摔去,好在一直牢牢抱着盖安没有松手,孩子没摔着,盖母却侧身摔倒,手肘磕在了地面上。

      脚腕疼,腿发软,手肘钻心的疼,地面震动还在持续,房子晃的越来越厉害!

      盖母脸上没有半点血色,额头满是因疼痛而出的冷汗,慢慢挣扎着站起,因还抱着孩子,不能用手撑地,又要注意不能摔着孩子,盖母站起时,有一点艰难,不过好在还是站起来了。

      一瘸一拐一步一挪,盖母挪到门前,靠肩膀和没有磕伤的右手肘,一点一点打开屋门,再慢慢踏出屋门,盖母倒是想快点跑出屋子,奈何腿软,脚又崴了,跑不起来。

      等盖母好不容易挪到屋外,又走远了几步,身后,房子“轰隆——哗啦啦——”塌了!带起的风、扬起的尘土-直扑向盖母后背,盖母没敢回头,又尽量加快脚步-远离已塌了的房子,走到院子-中-央,停下,环顾四周……

      厢房塌了、主屋塌了,院中那棵老树没有倒下,院墙塌了……这倒方便盖母看到院外的情形——目力所及之处,屋、墙、棚,全倒了!

      盖母慢慢坐倒在地,一边哄着哭个不停的小盖安,自己也掉了眼泪。

      ……

      盖家,家境富裕,宅子建得自是结实,但也比不得[城墙]坚固,连[城墙]都在地震中塌了,盖家的房子又怎么可能幸免?当然是与周围屋舍一样,变成了一片废墟。

      盖父背着长子,冲进早塌了的自家宅门,放下了长子,父子二人没有在外院逗留,而是直奔盖母和盖安所在的院落,远远的,看见盖母狼狈的坐在院中的地上。

      “母亲!”

      随着十三岁的盖聂这一声呼喊,盖母抬起头看向小盖聂的方向,同时,盖父已到了盖母身边。

      盖父单膝跪地,一手揽着妻子的肩膀,一手轻轻为妻子擦去脸上的灰尘,柔声问:“有没有受伤?”

      靠在盖父怀中,无比的安全感,让盖母一直紧绷的精神,完全放松下来,轻声对盖父说:“先看看小安。”

      从屋里跑出来后,盖母为小盖安检查过了,没发现幼子身上有伤,可盖母不懂医术,担心幼子身上如果有她看不出的伤,留下隐患可不好。

      看向也已跑了过来-跪坐在盖母身边的长子,盖父说:“聂儿,先扶着你母亲。”

      小盖聂依言扶着盖母,盖父空出手,将才出生三个月的幼子-从盖母手中接过来,小心抱着,解开襁褓。

      幼子身体弱,受不得凉,盖父快速而仔细的为幼子检查身体,可小盖安还是连续打起了喷嚏,每打一个喷嚏,小小的身体便颤抖一下,说不出的可怜,难受的眼看着要哭出来时,盖父迅速为幼子包好了襁褓,直到幼子不那么难受了,才将幼子交给长子。

      “小安没事。”盖父说完,又再一次问了妻子有没有哪里受伤,得到了盖母的回答,盖父为盖母看脚踝和手肘的伤。

      ……

      盖家所在的【赵国】这座中等[城邑],分[内城]和[外城]。

      当日,盖祖父、盖父、十三岁的盖聂被安排一同驻守[外城]的[西城墙],

      而盖家一众男仆-并不在[外城]的[西城墙],他们是被分散到了其它方向的[城墙]上,并没有集中在一起。

      至于盖祖母和盖家的婢女们,则一同在[外城]的[南城墙]下。

      地震刚发生时,盖祖母和盖家婢女们,正在与其他女子一同-为士兵们准备食物,在之后的混乱中,有人发现[城墙]开了裂缝,盖祖母意识到[城墙]可能会塌,便领着盖家的婢女们远离[城墙]。

      盖家其中一个婢女看到[城墙]下,有很多人-趁乱去抢为士兵们准备的粮食,便想着也返回去抢,又不敢自己一个人去,便对盖祖母禀明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婢女,也是为了盖家上上下下所有人着想,毕竟,盖家和城中其他住户一样,大部分粮食都为了守城而上缴了,现在不趁乱抢一些粮食,盖家这么多口人,以后吃什么?

      盖祖母当时对这个婢女说:“若是你想尝一尝-被塌了的[城墙]活埋是什么滋味,便也去抢粮食吧。”

      这个婢女,到底没敢真回[城墙]下面去抢粮食。

      虽说盖祖母和一众盖家婢女都是女子,但她们十一人互相挽着胳膊,倒也没有被混乱的人群冲散,也没有被撞倒或受伤。

      可等跑到稍远处后,盖祖母却不走了,说要等盖祖父,她笃定了盖祖父一定会来找她,若是再走远些,盖祖父恐怕找不到她了。

      过了一些时候,盖祖父果然找了来,一起回家。

      到了已成废墟的家,再进到儿子、儿媳平日住的院子,盖祖父、盖祖母看见儿子、儿媳抱着小盖安并排坐在一截木头上,旁边堆着几个箱子-和装着东西的布袋。

      十三岁的盖聂则拿着一根木棍,在倒塌的[西偏房]废墟里翻找着。

      盖父、盖母见父母二老回来了,立刻站起身。

      见孩子们都在,盖祖父松了口气。没看见老管家和一众男仆,盖祖父黯然叹息,心里清楚这个时候他们还没能回来,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虽然儿子、儿媳看上去气色还好,盖祖父还是问:“你们没受伤吧?”

      盖祖母接着问:“聂儿在做什么?”

      盖父一边将自己夫妻俩刚刚坐着的位置让出来——给两位老人家坐,一边说:“我们没事,聂儿在挖粮食呢,西偏房一塌,吃的全压在下面了。”

      盖祖母吩咐婢女们:“你们过去,翻翻看废墟里还有什么能用、能吃的,都挖出来。”转身又语气温和的对长孙说:“聂儿,快过来。”

      婢女们遵照盖祖母的吩咐,去到西偏房那边,小盖聂把手中的木棍-递给走到他身边的一个婢女,自己回到盖祖母跟前。一家人还没说几句话,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地面,又开始晃动,比不久前震塌[城墙]时-更加剧烈!

      ……

      盖家所在的【赵国】这座中等[城邑]的西北方向,横亘着一片[西]至[东北]走向的山脉,山势蜿蜒起伏。在山的另一侧,有一片湖,湖面高度-处于半山腰的位置,湖底几乎与地面持平,这是一片「地上湖」!

      「地上湖」与[城邑]之间的这座[西]、[东北]走势的山脉上,有一段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凹陷,「地上湖」湖水-正好从这个两峰之间的凹陷处溢出,形成朝向[城邑]的[小瀑布],瀑布下是[水潭],[水潭]与流入[城邑]的一条河相连,是这条河的水源之一,而这条河,则是[城邑]和周边村庄用水的主要来源。

      第一次地震不仅使[城邑]变成了一片废墟,更使[城邑]外[西北]方向横亘着的-这座山脉的土石松动,好在万幸没有发生大范围山体塌方,只是山上朝向[城邑]的那个[小瀑布],被两边山峰落下的泥沙和大块山石堵住了。

      可是,堵住[小瀑布]的土石十分松散,并且在第一次地震时,[小瀑布]覆盖下的山体也已变得松动了,再加上第二次地震比第一次地震的程度更为剧烈,堵住[小瀑布]的松散土、石往[小瀑布]下的[水潭]滚落。

      同时,山体出现了塌方!形成[小瀑布]的那两座山峰之间的凹陷-整体往下塌!

      山脉另一侧「地上湖」足以-淹-没-整座[城邑]的巨量湖水,裹挟着泥沙、山石以及山峰上滚落的-连根拔起的树,从这个被-地震-豁开了的缺口,自上而下,砸入[水潭],大的山石沉入水潭底部,泥沙、断树等则顺着与[水潭]相接的那条河的流向,朝着[城邑]滚滚而去!

      [城邑]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在低处,水往低处流,而[城邑]的[城墙]已在不久前的第一次地震中倒塌,变成了一堆石块和土沙,根本挡不住从[西北]方向山上汹涌而来-并携带有大量泥沙、断树的洪流——泥石流。

      比第一次地震更剧烈的-第二次地震还未停止,[泥石流]冲入了已成废墟的[城邑],带走了废墟中的沙、土、塌了的木制房梁、铺设房顶的茅草、各种杂物,也卷起了废墟中的尸体。

      活着的人们,想要逃跑,但徒步奔跑-不可能比[泥石流]的速度更快,唯一的生存希望-是爬到树上去,

      然而[城邑]之中树木稀少,恰巧站在树附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即便正巧站在一棵树的旁边,可是在地震和[泥石流]的双重威胁之下,能够保持镇定、能够想到上树,并且能够成功爬到树上去的人,更少了。

      即便爬到了树上,若是这棵树恰巧不够粗壮,未必经受得住[泥石流]的冲击,那么,在这棵不够粗壮的树上的人,自然也是危险万分。

      在第一次地震中-侥幸存活的人们,又有大部分-在第二次地震中被[泥石流]淹没,卷走。

      ……

      已变成废墟的盖家,幸存的盖家之人-全部聚在盖父、盖母平日住的院落里,当看见远处[泥石流]滚滚而来时,盖祖父抓着靠自己最近的盖祖母-和十三岁的长孙盖聂,一跃而起,落到院中那棵-枝干虬劲-的老树上,安顿好了老妻和长孙,这才又跳下树,去救还在树下的盖家婢女们。

      盖父也和盖祖父一样,先将抱着幼子的妻子-带上院中那棵老树,然后再救婢女们。

      盖家的十个婢女全都聚在老树下,盖祖父、盖父一次也只能分别带两个人上树,婢女中机灵又镇定的自行爬树,但她们从没爬过树,又穿着不利于攀爬的【深衣】,眼看着[泥石流]越来越逼近,心里一慌,再难镇定,更爬不到树上了。

      [泥石流]的速度很快,当冲到院中枝干虬劲的老树下面时,盖祖父、盖父只来得及将四名婢女带到了树上,再加上盖祖母和十三岁的盖聂-连拉带拽救的两个,合起来有六个婢女得救,

      另外四个婢女中,三个被[泥石流]冲走,一个双手抱着树枝连结着树杆的部分,吊在了半空中,吓的大声尖叫,手一松,眼看要掉下树去,万幸被离她最近的小盖聂抓住了手腕。

      十三岁的盖聂-是双腿攀住了向外伸出的粗树枝,头朝下倒吊在树枝上,自身也处于-有可能掉下树去的危险之中,才险险抓住了这个婢女的手腕,用力将这个婢女往上提。

      地震还在继续,小盖聂这个姿势,实在很容易掉下树-落进奔涌的[泥石流]中。

      刚放下手中抓着的两个婢女,盖祖父便听见旁边妻子惊呼“聂儿!”

      盖祖父转头一看长孙,赶紧伸手帮忙,把那个婢女提上了树,而小盖聂用力一翻身,坐回了粗树枝上,抬头,看见祖父正狠瞪着自己。

      怪不得盖祖父生气,刚才,小盖聂的动作实在太过危险,只要攀住树枝的双腿-力道稍微一松,他自己便会掉下树去被[泥石流]冲走。不过,小盖聂此举毕竟是为了救人,盖祖父倒也不好开口训斥,瞪了小盖聂一眼便算作罢,转头看向别处。

      得盖祖父和小盖聂搭救提上树的-这个盖家婢女,名叫阿九。

      婢女阿九方才在生死之间徘徊一遭,受惊不小,牢牢扒着老树的粗树枝,一边哭个不停,一边全身发抖,没有人安慰她,大家都在树上,谁都不敢乱动,万一不小心落到树下的[泥石流]中,有死无生。

      距离阿九最近的-名叫珠儿的婢女,腿有些麻了,右脚挪了一下,为了在树上保持平衡,不由往前探了探身,眼往树下一瞄,正好看见树下的[泥石流]飘过几具尸体。

      这几具尸体,一具头颅是扁的,一具只有半个身体,另外几具尸体死状也十分恐怖……珠儿吓得“啊——”一声尖叫,惊惶中,身体失去平衡,为了稳住身形,不由得伸出手臂四处乱挥。

      离珠儿最近的阿九,眼见珠儿的手臂-挥到了自己眼前,不知是害怕自己被珠儿推下树去,还是无意识间的动作——伸手欲拍开珠儿伸过来的手,哪知珠儿顺势一把抓住了阿九的这只手。

      阿九尖叫着-用力想挣脱被珠儿抓住的手,珠儿的身体被带的一晃,也是尖叫一声,另一只手挥舞之时,抓住了离她很近的盖祖母的右衣袖,仿佛抓住了可以救命的东西,用力一拽!

      事故描述起来费时,但实际上发生过程非常快,连锁反应之下,阿九、珠儿、盖祖母往树下摔去!

      小盖聂抓住了盖祖母的左胳膊,而盖祖父弯腰伸手臂一捞,揽住了盖祖母的腰。

      “刺啦——”盖祖母的右衣袖被珠儿扯掉,而珠儿抓着这节衣袖,和阿九尖叫着双双掉下树去,淹没在老树下奔腾的[泥石流]中,

      “妹妹——”在老树上,另一个婢女试图挪到珠儿、阿九摔下树的这边来,这个喊“妹妹”的婢女,叫小玉,是珠儿的姐姐。

      树上不如地面平整,更没有地面宽阔,即便这是一棵老树,树枝粗壮,不会武功的人在上面移动-也随时有掉下去的危险。

      小玉要往珠儿和阿九掉下去的这边来,必须越过盖母坐着的位置,而盖母-怀里还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小盖安,周遭根本没有-多余空间-供她挪动以让开小玉。

      在盖母身边的盖父,伸出一只手按住了小玉的肩膀,阻止小玉挪动,免得盖母被小玉挤下树去,哪知小玉一下抓住-按在自己肩膀上的-盖父的手,哀求道:“求主人救救珠儿!主人,主人——,主人武功那么好,救救珠儿吧——”

      盖父摇了摇头:“太迟了。”

      珠儿和阿九一落到树下,瞬间便被[泥石流]淹没冲走,上哪里去救她们?盖父收回了按住小玉肩膀的手,护住了盖母。

      老树下,是哗哗奔腾的[泥石流]。

      老树上,小玉掉着眼泪,念叨着“珠儿”,其他人都沉默不语。

      过了一阵,地震终于停了,地面[泥石流]还未退去,

      盖祖父抬头望了望-不知何时-已阴沉如铅的天空,与盖父对视一眼,看见了彼此眼中的忧虑。

      天灾,并未结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四章:无法改变的结局(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