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一箭双雕 ...

  •   了结了慕容家的事,功臣之家选送入宫的秀女也定了十二月十二日入宫,分别是北门提督之女黎氏、羽林军副都统之妹管氏、都察院御史之女倪氏和京城令尹之女洛氏。

      甄嬛并不奇怪。即便甄远道不与管家、倪家往来,到底人家的功劳还是摆在那里的。皇后亲自择了“福祺祥瑞”四字,封黎氏为福贵人、管氏为祺贵人、倪氏为祥贵人、洛氏为瑞贵人。

      新贵人们的父兄官位品级皆不算高,大抵是玄凌不想再有像皙华夫人这样手握重兵的家族出身的女子入宫了吧。而甄家玉姚定亲、玉娆年幼,又有她在宫里,自是不需要考量的。

      待得第一场雪落时,已是十二月初六。这一日,正是安陵容被封为正五品命妇新平郡君后进宫谢恩的日子,同时,甄嬛的身孕也有了八个月了,甄云氏便带了玉娆一同入宫陪伴。玉姚因为已经定下明年二月二成亲,不能再随便出门,并未前来。

      安陵容并不是孤身一人,因着她又有了三月身孕,所以玄凌特许甄珩一同陪着,只是宁远留在了家中。玉娆此时才十岁,尚未长成,甄嬛也不担心生出事端。

      唯独管家那里,甄嬛实在放心不下,遂私下里让甄云氏带信给甄远道。信中所言,一者,与管家保持距离,尤其暗中留意管溪、管路兄弟的罪证,不求告发,但求自保;二者,甄珩虽身兼文武双职,但务必重文而轻武,甄远道身居尚书位,最好也不要久任,时常流露乞骸骨之意,以免皇上猜忌;三者,与薛、洛两家也不可私交过度,事事小心谨慎方可。

      临别之际,甄嬛更千叮咛万嘱咐,切切不可走上慕容家的老路。她的先见之明,甄远道和甄珩是亲身领略过的,无不听从。甄远道纵使舍不得官位,但和甄家安稳相比,尚书之位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她身在后宫,有许多的不可为不能为,甄家能否躲过这一劫,还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说回后廷,四位新贵人入宫之后,皆住在慕容世兰从前的宓秀宫里。既然她们都是平汝南王时的功臣眷属,那么住进宓秀宫亦是当然,如此才能显示皇上的青眼有加。

      翌日,“福祺祥瑞”四位贵人在皇后的昭阳殿参拜了宫中所有位份在她们之上的妃嫔。甄嬛与端平夫人同列左右首位,往下是悫妃和敬妃,眉庄则与欣贵嫔平齐。

      趁着皇后训示四人,欣贵嫔不禁偷笑道:“人长得倒还不错,只是这封号好喜气。”

      甄嬛闻声望去,见眉庄忙用手按一按欣贵嫔,示意她噤声,随后笑道:“新近的喜事是不少啊。”

      细看之下,这四位新贵人姿容都还算出众。福贵人黎氏喜容可掬、祺贵人管氏容华端妙、祥贵人倪氏眉弯秋月、瑞贵人洛氏傲若寒梅。

      欣贵嫔一一看罢,忍不住又道:“福贵人人如其名长得倒真是一团喜气,有些像方婕妤才进宫的时候。瑞贵人是出尘清新,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祺贵人更美些。”

      欣贵嫔虽然心直口快,看人的眼光倒也精准,眉庄亦温声笑道:“其实祥贵人也甚美,只是…”下面的话不雅,眉庄没有说下去,甄嬛心里却明白她是想说祥贵人的美太精明了,眉梢眼角都是心计。

      人多了,是非也多了。而这宫里的人,永远只会多不会少。为甄家计,看来她要想办法先pass掉祺贵人了。

      不出众人所料,当晚玄凌便召了祺贵人侍寝,大约的确是喜欢的。次日,玄凌就迁了祺贵人去甄嬛原来的棠梨宫居住,住在从前淳儿的居室。瑞贵人是第二位侍寝的,她则是被安置在了眉庄原来的居室,更名疏影堂。

      尽管两家即将结亲,甄嬛仍旧不敢与瑞贵人往来过密,反正她也是出尘的性子,平日里独来独往,只与主位敬妃说些话。

      祺贵人管氏自然是很快投奔了皇后麾下,她还以为甄嬛不知道,几次来未央宫套近乎。依甄嬛如今的位份,是懒得跟她打交道的,但因为有心利用,偶尔她也会见见她,并向玄凌引荐由她侍寝。

      祺贵人大喜过望,只以为甄嬛被她所骗,却不知被骗得团团转的正是她自己。

      依照玄凌本意,是想按仪制在侍寝后为新贵人们晋封,不想却是皇后以慕容氏当初也为功臣之女入宫,结果恃功而骄为由,出面拦了下来,只得作罢。

      虽不能加封,新贵人的恩宠却是不衰的。原本是以祥贵人最为得宠,但她总是撺掇玄凌惩戒慕容世兰,惹得玄凌不快,渐渐又厌烦了她,只召其他三位贵人陪伴。而这其中,由于甄嬛举荐的缘故,总是祺贵人受宠多些。

      快到年下了,大雪一直下了十来日,也未有放晴的迹象,新年的气息却是越来越重了。各宫各院都忙着添置衣裳、打扫宫苑,未央宫也是一般的忙碌喜庆。

      掐算着日子,甄嬛料想端平夫人快动手了,便叫小允子留心观察着,果然发现已有人在外头窥视柔仪殿,正是慕容世兰的贴身内监,随身还带有火石一类,意图不轨。她便吩咐了小允子不许打草惊蛇,私下小心举动即可。

      转念一想,与其时时提防着祺贵人日后为祸,倒不如这就借了端平夫人的手,连管氏也一并除去。

      当晚,甄嬛去披香殿拜访了端平夫人,恳谈良久,回去又召了温实初过来。次日晚间给皇后请安时,她见皇后把玩着一串红玉珠——其实是红麝香珠,只作不识,笑说:“皇后这串玉珠稀奇得紧,定是为祺贵人生辰准备的吧?”

      祺贵人生辰是在年下,十二月二十五日,合宫都在筹备新年,并无人会为她庆祝。因此皇后听了也只是愣了一愣,方微微笑道:“正是呢。只是这几日忙着,不曾有空让人送去。”说着便命绣夏将项链赐与祺贵人。

      得到皇后的赏赐,祺贵人当然喜不自胜,大礼叩首向皇后谢恩。

      甄嬛于是温和笑道:“本宫新得了一座尺高的珊瑚盆景,原想前日给祺贵人的,忙碌起来也忘了。正巧,待会儿你与本宫一同回柔仪殿去拿吧,也看看你是否喜欢。”

      珊瑚在这个时代是稀罕之物,做成盆景就更是少见了。祺贵人喜不自胜,连忙道:“多谢柔莞夫人垂爱。夫人的东西必定是好的,嫔妾自然喜欢。”

      甄嬛笑了一笑,不置可否。其余如眉庄等人听闻,不免也要依着皇后备些礼物送去,再坐了不多时,便各自散了。

      甄嬛有言在先,自是与祺贵人一前一后往柔仪殿而去,有一搭没一搭地叙话。行至太液池畔,忽见眉庄的步辇追了上来。她瞥了一眼祺贵人,方冲甄嬛笑言:“昨日我说让你来绘制给予泽缝制小衣服的花样子,你怕是都忘记了吧。那可是给他的生辰礼物呢,你这个做母妃的,最知道予泽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若再耽搁,我可就绣不完了。”

      甄嬛假意“哎呦”一声,仿佛方才想起一般,又看看身旁的祺贵人,略带歉意道:“还请祺贵人到本宫内殿稍坐,本宫先去存菊殿一趟,稍后便回。”

      从凤仪宫至未央宫,是要先经过衍庆宫的,也是顺路。祺贵人不好拒绝甄嬛的邀请,便道:“那就叨扰夫人了。”

      甄嬛遂吩咐槿汐先陪祺贵人过去柔仪殿,自己则与眉庄一同去了存菊殿中。一进内殿,眉庄便屏退了侍从,只留下采月和沐黛两个侍奉两人喝茶下棋。

      “花样子我已经准备好了。”眉庄轻轻落下一子,略微疑惑:“你为何想到要把祺贵人一起除去?她虽是皇后的人,颇有心机,到底不是你我的对手。”

      甄嬛懒懒地落了一颗黑子,漫声道:“祺贵人不算什么,我要料理的是管家。”

      眉庄微讶:“管家不是诛杀汝南王的功臣么?我听闻他家的管溪曾有意向玉姚妹妹提亲,只是比洛家迟了些。按理说,即便结不成亲,也不至于结仇的。”

      甄嬛微微摇头,道:“并非如此。实因祺贵人的兄长嫉妒哥哥得皇上重用,欲借哥哥曾投靠取信汝南王之事诬陷哥哥。幸亏哥哥问心无愧,又先拿到了管家收受贿赂的罪证,这才罢了。可惜收受贿赂罪名不算太重,正巧端平夫人有意了结了慕容氏,我便借刀杀人了。”

      眉庄细忖良久,点头沉吟道:“却也是好计策,一箭双雕。一切又都是那贱人担着名……只是可惜,祺贵人到底还年轻。”

      “她既投入皇后的阵营,与咱们争个你死我活也是迟早的事。”甄嬛安静地落下一子,“到那时料理她,可就难了。”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殿外忽然传来呼救的吵闹声,须臾便见眉庄的宫女采星惊慌失措地过来禀报:“柔仪殿走水了!”

      甄嬛与眉庄对视一眼,都适时地露出惊恐的表情,在各自宫女的簇拥下往柔仪殿而去。眼瞧着还有几十步的地方,便见一群内监挡住,为首的连声劝道:“还请两位娘娘止步,以免伤了贵体。”

      不时有内监和宫女的哭喊传来,甄嬛惊呼一声,只作震悚之状,脚下陡然一滑,直直地倒在沐黛身上晕厥过去。眉庄大惊失色,连忙唤道:“快去宣太医!”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存菊殿中。玄凌一脸担忧地守在床边,后面则是皇后、端平夫人、敬妃、眉庄等人。见她醒来,玄凌连忙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甄嬛喉中干涩,一时难以开口,便听旁边跪着的温实初恭敬道:“夫人是受了惊吓,又险些滑倒以致胎气动荡,仍需好生将养些时日。”

      皇后略略放心道:“这便是最好了,可惜……”玄凌立刻斜了皇后一眼,她连忙噤声。

      却是甄嬛清了清嗓子,哀哀问道:“臣妾记得晕倒之前听说柔仪殿走水了,如今怎么样了?幸好予泽今日一直在存菊殿与予沐同住,未被波及,否则……”

      玄凌皱了皱眉,半晌方叹道:“只是后殿起火。祺贵人不知为何,被发现烧死在殿中,她的宫女像是弃主而逃,也死在内殿门口。”他看向甄嬛的眼神有些疑惑,问:“祺贵人为何会在你宫中,而你却从存菊殿来?”

      甄嬛先是眼圈一红,只说对不起祺贵人,片刻方将事情娓娓道来,又说:“臣妾本是已离了存菊殿,不想在半路被内监拦住,若是臣妾没有去存菊殿,只怕……”

      只怕也要葬身火海了。玄凌细想之后又急又怒,向身后众人喝道:“好好的怎么会走水?未央宫里的掌事内监呢?”

      守在门口的小允子听得玄凌喝问,忙不迭跑了过去,道:“皇上恕罪。都是奴才当差不小心。不过纵火的人已经抓到了,正等着发落。”

      玄凌闻得“纵火”二字,神色一变,道:“是有人蓄意纵火?还不带上来!”

      随即一个小太监被御前侍卫押了上来,正是服侍慕容选侍的肃喜,事发时他在未央宫外鬼鬼祟祟,并在他身上搜出了打火石和火油。人赃并获,纵然他矢口否认拼命喊冤,也无人肯相信他没有纵火。

      玄凌的神色变了又变,甄嬛靠在他怀里,抚着肚子抽泣道:“臣妾也不晓得哪里得罪了这位公公,竟遭如此报复,要臣妾宫毁人亡、一尸两命。幸而奴才们发现得早,否则臣妾就没命见皇上了。可怜祺贵人……”

      玄凌冷声道:“区区奴才哪里有这个熊心豹子胆?慕容氏一向狠辣,倒是朕小觑了她。”

      祥贵人一向不喜欢慕容世兰,闻得事情经过,不由得又惊又怕,向玄凌道:“柔莞夫人和祺贵人的兄长都是平定汝南王之乱的有功之臣,臣妾又听闻慕容选侍向来与柔莞夫人不睦。如今被贬黜,自然深以柔莞夫人为恨。要不小小一个内监为何要火烧柔仪殿?必定是有人主使的。请皇上明查!”

      甄嬛仍是瑟缩着在玄凌怀里哭个不停,悲戚道:“慕容选侍就算不满也只是对臣妾,不想却连累了祺贵人,都是臣妾的不是。”

      玄凌遂安慰她道:“哪里是你的不是呢。朕本不想做得太绝,想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谁料她反而更加毒辣,连人命都出了。罢了!”他眉心挑动,向李长道:“告诉皇后和敬妃,连夜审问慕容氏,若经属实,即刻打入冷宫赐死,不必来回朕了。”

      甄嬛暗暗侧首,见眉庄嘴角凝了一丝冷笑,亦从心底冷笑出来,只觉得痛快不已。而皇后和敬妃从来与慕容世兰为敌,落入她们手中,即便她没有指使纵火也会证据确凿,何况现在“铁证如山”呢。

      快要新年了,审议慕容世兰之事不宜拖到年后,怕是不吉利。且肃喜刚被亲审,就招了是慕容世兰指使,因而皇后和敬妃当机立断连夜审了慕容世兰,将她废入冷宫。

      皇后对祺贵人的死也曾有过疑心,但一则她只余一具焦尸,并无证据,二则玄凌怕寒了功臣之心,只对外宣称祺贵人是失足摔死,命人以贵嫔之礼下葬,不准宣扬,皇后也只能作罢。

      就如书中所言,如果不让玄凌见到祺贵人之死,他永远不会知道焚火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只有见到祺贵人惨状,玄凌才会想到若是烧在甄嬛身上,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更加对慕容世兰恨之入骨。

      不过两日光景,皇后便当着合宫嫔妃下了懿旨,赐死慕容氏,以儆效尤。宫中众人皆对慕容世兰怨尤已久,皇后此举,却是大快人心,众人纷纷称皇后“治内有方”。

      到底顾及后宫事不宜外扬,也为了贤德之名,皇后留了慕容世兰全尸,赐她自尽。慕容世兰却不肯就死,非要等玄凌的旨意,直到甄嬛派人去告知了她昔年小产和欢宜香之事,黄昏一过,冷宫才传来了慕容世兰自裁的消息。

      她的死湮没在新年的喜庆里,无人问津,亦无人提及。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宠妃在死后只得到了一个“顺”字作为谥号,没有任何追封和葬礼,草草安葬在了埋葬宫女内监的乱葬岗。

      却是端平夫人在听到慕容世兰这个谥号后轻笑出声,向甄嬛等人道:“顺?她何曾‘温顺’过,这谥号真让人觉得讽刺。”

      然而逝者已矣,纠结一个谥号并无意义。

      因着慕容世兰的故去,这个新年,众妃嫔格外欢欣自在,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端平夫人的身体也渐渐转好,开始陆续在一些新年的欢宴上出席,弥补了从前皙华夫人的空缺,在一后两夫人的简单格局之下,后宫的生活异常平静。

      过了正月十五,前朝开始陆陆续续处理汝南王和慕容氏的琐碎事务。甄嬛一早传了话出去给甄远道,切不可为汝南王子嗣及有关之臣求情,玄凌问起,也只说任凭皇上处置。

      玄凌自然也是要面子的人,最终下旨封了予泊继任汝南王,虽是虚爵,也总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几分。

      转眼便是二月二,“龙抬头”,天似乎有要放晴的迹象。玄凌在皇后宫中小坐,亦召了甄嬛和眉庄去陪着说话。两人便带上了予泽和予沐,一来孩子正是满了周岁爱闹腾的时候,离不开母亲,二来也是让玄凌见见他们,多讨几分父皇的喜爱。

      一路说说笑笑地进门,早有知趣的宫女挑起了帘子让二人进去。一入暖阁,只觉得有暖气“轰”一声涌上脸来,热热的舒服。

      玄凌正与皇后围着火炉,敲了小核桃吃着说话,一见了活泼好动的两位皇子极为高兴,笑道:“予泽和予沐长得倒快,这会子都能走路了。”

      皇后亦柔声道:“二殿下大些,生的结实。三殿下到底小了几个月,还是当心些才是。”

      眉庄颔首应下,转而温婉道:“予沐还不满周岁,没有予泽强壮。温太医说小孩子太早学步伤筋骨,让等到过了周岁再学。”

      玄凌点点头,道:“温太医的医术是太医院数一数二的,必定不错。过些日子提点章弥也要告老还乡,朕便让他接了提点之职吧。”

      甄嬛但笑不语,只见皇后略顿了顿,舒然笑道:“皇上还惦记着太医院职位呢。臣妾倒想起,因前两年宫中多有变故,皇上延迟了选秀,如今宫中妃嫔之位也多有空缺,皇上可有意选几位妹妹填一填缺么?”

      玄凌慢慢咀着块核桃肉,道:“皇后且说来听听。”

      皇后如数家珍:“按照后宫的仪制,应当有贵淑贤德四妃各一,二夫人、三妃、昭仪等九嫔各一,五贵嫔,其余则无定数。如今三妃有二,且还无妨。九嫔里只剩一个李修容。贵淑贤德四妃虽有空缺,但位分极高,可以慢慢来,而夫人之位已满,只九嫔与五贵嫔着实该添了。”

      玄凌“唔”了一声道:“九嫔里其他的也就罢了,昭仪是定要立一位的,为九嫔之首。”

      当初甄嬛封昭仪,便是原来的陆昭仪看出了玄凌的圣心,以才德不足为由自请降为贵嫔,别居偏僻宫宇。后来甄嬛再晋位份,她也不曾复位,九嫔之首就一直空置了下来。

      皇后自然希望九嫔之首可以是自己的人,但眼下她身边并无能担当此位者,便只得岔开话题,说道:“贵嫔以下亦有许多位分还空着。”

      玄凌扫了一眼安静听着的眉庄,沉吟道:“惠贵嫔端庄得体,又生育皇三子有功,可以晋一晋了。”他想了想,忽然问问:“三妃只有两个么?”

      眉庄明白他言下之意,忙道:“臣妾资历尚浅…”

      皇后笑容满面打断她道:“这倒不是资历不资历的话,不是人人在宫中熬成一把老骨头就能封妃的。惠贵嫔德行出众,又是三殿下生母,后宫众人自然是没有话说的,只……”

      甄嬛盈盈一笑,执了眉庄的手向玄凌笑道:“前几日臣妾去给太后请安,太后还说眉姐姐生了三殿下却只在贵嫔之位,怕旁人小瞧了皇子。臣妾本是与眉姐姐一同进宫,却受皇上垂怜忝居高位,心中时常不安。”

      “你无需不安。本来妃嫔晋封多是因生子之故,你如今即将为朕生下第二个孩子,依例晋封并无不妥。”玄凌抛了一颗栗子在火中,爆出清香的脆响,拍了拍手道:“三妃缺一,便晋惠贵嫔为惠妃吧,她一向侍奉太后有功,又是皇子之母,封妃也在情理之中。”

      事已至此,皇后也只能说好,眉庄仍是那般落落大方地下跪谢恩,甄嬛则满面皆是微笑,道:“眉姐姐大喜。”又向玄凌道:“方才皇后娘娘说昭仪之位不宜空缺,不知皇上属意何人?说起来贵嫔之位上还剩下欣贵嫔姐姐,再就是新入宫的三位妹妹承宠良久,也该有所封赏了。”

      玄凌略略沉思片刻,方温言道:“嬛嬛倒是提醒了朕,新年都过了,不如就按皇后说的,将那些德望俱佳的嫔妃都晋了位份。欣贵嫔生育皇长女,就封为昭仪吧。福、瑞、祥三位贵人都晋为嫔,德仪刘氏素来敦厚,就晋为容华。余下的皇后做主吧,一应封号、位份,都不必回了。”

      皇后含笑答应,在玄凌面前,即使再不心甘情愿,她也永远那么雍容和蔼,端庄温文,有母仪天下的祥和气韵。

      第二日,皇后的凤诏晓谕六宫:册惠贵嫔沈眉庄为惠妃,欣贵嫔吕盈风为昭仪,德仪刘令娴为容华,韵嫔赵仙蕙为芬仪,睦嫔汪轩媖为顺仪,福贵人黎萦为福嫔,瑞贵人洛临真为瑞嫔,祥贵人倪菡芳为祥嫔。

      这次晋封说不上大封六宫,受封的也多是正三品下的嫔妃,但人数上来说确实算是玄凌登基以来之最了。玄凌说一句余下的皇后做主,皇后也是半点没客气,广施恩惠,将赵芬仪和祥嫔顺势拉入自己的阵营。

      目今,新人已入宫数月,除却祺贵人管氏亡故,祥嫔渐渐被冷落,福嫔因姿色稍逊而不甚得宠,此时最为得宠的,莫过于瑞嫔洛氏。她姿态清雅,目无下尘,虽不太献媚争宠,却也正因此颇得玄凌欣赏。

      新的宫中格局已然形成,随之而来的则是新一轮的血腥风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一箭双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