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心思-变数 ...


  •   十几天前,当商王的三十七名护卫还在【九峰山】内青石铺就的“湖底”且乌云开始汇聚【九峰山】上空那一瞬间,不单单只有护卫长北楀心升不安,各方隐士,以及修炼有所成就的巫、史、祝、师,皆心有所感,纷纷占卜观星,结论惊人一至——【变数】将现世!

      【变数】将现世,且将出现在[朝歌]附近——效力于姬发的大巫,将这一占卜结果禀报予姬发,同时,吕尚断定【变数】出于【九峰山】。

      姬发不敢怠慢,立刻请吕尚、大巫共同率领三百士卒前往【九峰山】一探究竟,吕尚自然从命。而在出发之前,吕尚还向姬发提出带子禄一同前往【九峰山】。

      姬发不允。

      只因子禄在大巫的【摄魂术】控制之下,将商王族秘藏【太古帛书】之事全都招了出来,即便是青岩与商太-祖之间的约定,也一并全说了。

      姬发又从吕尚、大巫两人口中得知确有【青岩】此人,故而,姬发对吕尚言道:“子禄一旦去了【九峰山】,而青岩恰巧正在【九峰山】的话,恐子禄会被青岩救走,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青岩寿数长达七百余岁,修为高深莫测,若想救走子禄,或要带走商王子受所有子女,甚至诛杀姬发等人,更甚至于全歼姬发军队,简直轻而易举,无论如何防范,都无济于事,姬发怎会不明白?

      不同意吕尚带子禄前去【九峰山】,姬发真正防备的不是青岩,而是吕尚。

      虽然吕尚在商王宫劝降[宫城守军]时,暗中用了【音幻摄魂术】之事并未告诉任何人,但姬发是创【后天八卦】的姬昌之子,身边又有大巫,不可能猜不到吕尚劝降[商王宫城守军]时用了摄魂之法,那么,吕尚会不会悄悄用摄魂之法暗中控制姬发?甚至控制姬发的兄弟取姬发而代之?

      姬发对吕尚心生戒备,吕尚心有所觉,这次【九峰山】之行,姬发令大巫与吕尚一同前往,谁能说没有让大巫监视吕尚之意?

      用【音幻摄魂术】时,吕尚便已想到姬发必会防备他,但对于姬发的防备,吕尚并不放在心上,君臣互相防备实属正常,如果姬发明显表现出对吕尚没有半分戒心,吕尚反而要换一个人辅佐了。

      其实,吕尚向姬发提出带子禄一同去【九峰山】,自有一番道理——

      鹿台秘道出口既然在【九峰山】大山顶湖内,足可证明-之所以多少年来-无人能靠近【九峰山】,必定是青岩在【九峰山】外的森林中布下了[阵法]。吕尚自问连[鹿台秘道入口]之外那个[精巧机关]都无法破解,何况是一位活了七百多年-修为精深的[隐士]所布[阵法]?

      若冒然闯[阵],无异于自寻死路。

      吕尚想带子禄一同前往【九峰山】,正是因为子禄乃[商王族]正统血脉,既然青岩与商王族关系匪浅,眼下,若青岩正巧在【九峰山】,有子禄在,青岩及有可能现身,吕尚一行也可免去闯[阵]之险。

      况且,青岩不会不知【大商】气数已尽,断不会做出违背天意之事,而子禄被俘后,并未受苦,青岩更无理由对吕尚一行人动武。

      唯一可惜的是,青岩及有可能会将子禄带走,并且一定会将出借给大商王族的【太古帛书】收回,但,必定不会拿走【商】得自【夏】的那一部分【太古帛书】。

      毕竟,隐士自有傲骨,青岩寿数长久、洞察世事,怎会贪图不属于自己之物?更何况,说不定青岩早已看过【商】得自【夏】的【太古帛书】了,拿不拿走,无关紧要。

      ——因与姬发之间已暗生了嫌隙,吕尚并未将这番思量告诉姬发,况且,吕尚前去【九峰山】,也有一部分出于私心:寻求长生之法!

      曾教导过吕尚的那位隐士,对吕尚提起过【青岩先生】曾在【九峰山】所在的【云梦山脉】深处修行。

      【云梦山】古时又称【青岩山】,青岩先生的【青岩】这一名号,便是由此而来。

      若有机会,世间少有人不想长生。当年曾教导过吕尚的隐士所留《黄石天书》虽然奥秒无穷,可吕尚并未从中看到、也并未从中领悟出长生之法。如果青岩此时正在【九峰山】,或许便是吕尚寻求长生之法的机会!

      于是,吕尚和大巫,带领三百士卒,各怀心思的上路了。

      --------------------

      当北楀驾船升上【九峰山】内大山顶湖的湖面,而湖水疯狂下落之际,青岩,正虚立于【九峰山】上空,隐藏了身形,暗中观察商王子受仅余的这三十七名护卫。

      至于吕尚,当时正与大巫率领三百士卒行走在【九峰山】外广阔茂密的森林中,他们被[阵法]困住,迷路了……

      吕尚曾飞跃至空中勘察,想自己先行一步去【九峰山】,哪知飞在空中,也会受困于[阵法]。飞的更高了一些企图摆脱[阵法],但到了自身能飞到的极限,也仍旧在[阵法]之内……

      吕尚思量,有可能是中了幻术,也或许飞到超越【九峰山】顶的高度便能脱离[阵法],但,凭吕尚如今修为,根本飞不到那般高度……试过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吕尚无奈只得回到地面。

      --------------------

      何为变数?

      青岩记得自己年少时,师父曾说:“天地之间充满变数,一念之间是非颠倒、一念之间成王败寇、一念之间由生转死、一念之间由逆转顺。”

      青岩的师父又曾说:“过去决定未来。在大势面前祸福难料。自身能力往往抵不过形势所迫。福泽深厚者总有一线生机。”

      可是,青岩的师父还曾说:“有些事乃命中注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想要改变则千难万难,妄图为他人或为自己逆天改命者,必遭天谴!而【变数】一旦降世,天下大势也好,个人命数、运势也罢,改或不改,全凭【变数】。”

      少年青岩很是疑惑:“天地之间充满变数,又为何还有命中注定一说?”

      青岩的师父摇头:“若为师能够说得清楚,早可与本门祖师相媲美了。”

      少年青岩:“既然【变数】可以改变一切,那么谁是【变数】,便由谁决定未来,那【变数】会在何时出现?又如何改变天下大势、个人命运?”

      青岩的师父当时笑道:“既然是【变数】,又怎能预料到它何时出现?但,修为高深者,以及天生具有强-大-灵-性-者,当【变数】即将出现时,必有感应,可惜,察觉到【变数】却也未必是福,而若妄图夺取【变数】,呵呵,也未必能得到它。”

      少年青岩追问:“为什么?”

      青岩的师父当时回答道:“【变数】可能是一物,也可能是一人,可能是飞禽走兽,更或许是「不可见」,甚至它本身具有强大力量,但无论【变数】是什么,其本身也是要应劫的,死劫岂是那般容易过?”

      少年青岩又问:“【变数】既然能够降世,必是上天允许,为什么会有死劫?”

      那时候,青岩的师父反问:“何为上天?”

      七百多年前,少年青岩无法回答师父反问的问题。

      七百年多后的今日,青岩不但即将目睹【变数】临世的那一刻,还见到了不止一个天生具有灵性之人:北楀、王诩、李耳、明祥、巫实、北陈。

      然而,经过十多天的暗中观察,青岩发现,隐隐感应到【变数】的,只有北楀一人。

      在绝大多数生灵眼中的【九峰山】顶是晴朗的,只有修为高深能开天眼,或者天生开了天眼,或者天生灵-性-强的生灵,才能看到【九峰山】上空乌云密布,十几日来乌云不散,但【九峰山】之外的天空,却十分正常。

      而北楀经常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透露出疑惑,说明北楀能够看到【九峰山】上空异象,也许看得并不十分清楚,但一定能看到。

      由此,青岩明白北楀并不知晓【变数】,但在【变数】即将降世时,北楀无意识间有所感应,并能看到【九峰山】上空的乌云,而不管北楀心中对此异象如何理解,他已经做出了应对之策——不急着离开,并让三十六名年轻属下-研习商王子受命令他们保护的【太古帛书】。

      据青岩观察,商王的这三十七名护卫中,原本只有王诩、李耳、以及北楀自己能够活下来。

      但,青岩推测——【变数】即将临世,北楀心有所感,并认为这种感觉是危险的前兆,为了保护属下而让属下们翻阅【太古帛书】,以图从中找到保命之法,北楀此举,给了他另外三十四名属下一线生机。

      可是,北楀自己却显出一股死气,且随着【变数】降世的日期临近,北楀身上这股死气,也越来越重……

      死劫?!

      北楀并非【变数】本身,只是有所感应罢了,而且并不知道【变数】一事,但是……青岩转念一想,北楀虽然看不见【太古帛书】中的传承,但天生灵-性-非-常强大,在【变数】还没有正式临世时,北楀便能够借用【变数】改变身边之人的命运。

      给他人博得一线生机,但也正因如此,北楀与尚未降世的【变数】气机相连,会与【变数】一同应死劫……一念之间由生转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七章:心思-变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