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七秀与少林二 ...

  •   第二天,夜雨初歇,晴空如洗。
      洛阳城门甫开,一骑快马飞驰而出,向南直奔风雨镇。经过一夜风雨,道路泥泞,亏得阿绣骑术好,马匹神骏,速度竟丝毫没有阻滞,刚过辰时,就看到镇口高大的牌楼。
      这日正逢集市,镇内涌来四乡八镇的乡民,热闹非常。阿绣一路驰骋,闻到是食物香气,方觉腹中饥饿,恰看到一家饭馆,便走进去填饱肚子,刚一出来,就听一侧的巷子里传来呼和怒骂之声,她循声而去,发现街角处有个肥硕的厨子口中骂骂咧咧,脚踩着个孩子,挥着醋钵大小的拳头就要往下砸。那小孩此时缩成一团,抱着一块肉正啃。地上泥水浑浊,涂了孩子一头一脸,身上也湿漉漉的的,看起来十分可怜。
      阿绣心生恻隐,脚下一动,人已到那厨子身前,屈指轻拂,卸了他的臂力。那厨子打得兴起,只觉眼前一花,见一粉衣少女如九天飞仙般落于身前,只微微一动,手臂再也抬不起来,心下骇然,怒道:“哪里来的女强盗,竟然帮着小贼?”
      “他这么小的孩子,纵使吃了你的东西,你又何必伤人性命啊?”
      那厨子道:“你说得轻巧,他整整吃了五斤猪肉,十个馒头,还抢了半扇羊腿。这店又不是我开的,丢了东西,主家必然找我,若是因此坏了我的名声,日后如何生活。”
      地上的孩子不管二人争辩,依然大口咀嚼。
      阿绣看了一眼,掏出装钱的秀囊,道:“他吃了多少,由我来赔。”
      厨子闻言大喜,接过银子,走了进去。
      阿绣蹲下身,扶起那小孩,又用布巾为他拭去泥水,这才看清对方是个圆脸大眼,颇为可爱的小和尚,模样似曾相识。
      阿绣一呆,继而失落一笑,心道:都过去八年了,他也有十四岁了吧,怎么还会是如此童稚模样?可心中还是不自觉地怜惜起面前这个孩子,查看他并无异常后,心中虽觉怪异,可还是柔声道:“你叫什么?怎么只有你一个在这里?你师父呢?”
      小和尚嘴塞得满满的,只是拼命咀嚼,一双大眼盯着阿绣看。
      阿绣等了会儿,见小和尚不言语,又道:“下次人家打你,你就赶紧跑,别傻呆呆地只顾着吃啊。”说着,她将秀囊打开,看了看,又抽紧绳子,塞到小和尚怀里,道:“我还是事情,不能送你回去,这里有些银子,你拿着,想买什么吃就买,别再这样偷别人东西了啊。吃饱了就赶紧去你师父去。”说完,摸了摸小和尚的头,转身离去。
      小和尚目送少女离开,才吞下满口的食物,歪着头想了想,喃喃道:“这个姐姐,我好像是见过的。”待要细想,又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了……
      阿绣离开巷子,骑上马,去北帝庙看了那印着楚小二鲜血的血印石,只觉心口一阵气血翻涌。她握紧手中的双剑,骑马奔着宋家南天别院而去,还没到门口,就觉出异样——南天别院大门敞开,门内喊声震天,门外远远地围着一群人张望,脸上或现恐惧,或显怜悯,倒是无人敢靠近。少女飘身下马,挤进人群,才发觉南天别院大门破损,门槛外躺着几个家丁,血流不住,眼见是不成了……门内也有数个倒在地上的人,看打扮有些是家丁,有些则一看就是练家子。忽然,阿绣眉头一皱,越众而出,向着里面走。有人见她样貌秀美温和,伸手想拦,却发觉这少女仿佛临风柳絮一般,捉摸不定,几个起落间,已到了大门之内,且姿态优美至极……
      阿绣左右张望,脚步不停,径直向里走,倏然听得后院有兵刃交击之声,忙提气飞纵,跃上屋脊,就见后面院子里,白衣染血的男子单脚支地,一手抱着个女子,另一手舞动长剑,矫若游龙。可阿绣立时认出这人正是洛阳见过的白衣孟尝陶寒亭。此时,陶寒亭剑招虽然凌厉,却已经是强弩之末,危在旦夕之间。
      阿绣热血翻涌,心道:这人真不愧是白衣孟尝之名!若能与他并肩一战,也不算是坠了七秀坊的名声。想到这儿,阿绣抽双剑,飞身而下,落在陶寒亭近旁,左手剑挡去飞来的暗器,右手剑直刺一人下腹,瞬间解了陶寒亭的危局。陶寒亭抱着妻子后退一步,倚在一棵花树上,眼角余光看到这少女剑术灵动洒脱,起处若云涌雷动,收处如细柳扶风,精妙无双,暗暗赞了一声好,手中长剑起落间,又刺伤一人……
      也许是宋南天平日里自知作恶多端,害怕人报仇,所以收了数十门客。如今这些门客见阿绣与陶寒亭剑法精妙,本已心生退意,不料躲在屋子里的宋家公子宋笑声,见来的仇家一死一伤,只剩一个美貌少女,竟跑了出来,呼喝道:“大家一起上啊,把那个男的杀了,把这个女的抓住!”话音未落,一道黑影疾驰而至,落在宋笑声肩上。宋笑声惨叫一声,头颅缺了半边,鲜血崩现。不等宋笑声栽倒,那团黑影已跃到半空,倏忽一个转折,竟斜飞而落,快如闪电一般在门客间穿梭,只几个往复,院中人纷纷倒地不起。那团黑影在阿绣身边蓦然停住,伸出一双手,捂住阿绣的胳膊。
      “是你?”阿绣低头俯视,讶然看着只到自己胸腹之间的小和尚。
      小和尚手上似乎涂了药,不一会儿阿绣手臂上的伤口便止了血。
      陶寒亭此时力竭,扑通一声坐在地上,丢下长剑,抱着妻子痛哭起来。
      阿绣见了,也忍不住红了眼。
      小和尚只是歪着头,不解地看着他们片刻,忽然说道:“你是要在这里看他哭,还是要走掉?”
      阿绣目露疑惑。
      小和尚挠挠头,为难地解释道:“现在走掉就不用再打了,如果看着他哭,一会儿还会有人来的。”
      阿绣心道:这小和尚难道是说宋家还有援兵?她看了一眼满身血污的陶寒亭,轻声道:“那还是走吧。”
      小和尚一笑,拉着阿绣就走。
      阿绣赶忙一指陶寒亭,说道:“他呢”
      小和尚嫌弃地看着陶寒亭受伤的腿,“他跑不快。”
      阿绣道:“我有马,马跑得比人快。”
      “没我快!”小和尚分辩道。
      “可是可以让他骑马。”阿绣说着,走过去,劝解一番,又说宋家可能有援兵的事。
      陶寒亭收住泪,抱着妻子,勉强起身,恨恨说道:“陶某腿受了伤,不便离开。更何况杀妻之仇,不能不报!”
      阿绣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何况你若留下,只怕是徒然牺牲。”正说着,她一眼瞧见那小和尚牵了两匹马来,忙牵过一匹,道:“难道你忍心让你的妻子死了,还有受宋家迫害不成。”
      陶寒亭悲伤地看了一眼爱妻,闭上眼,断然说道:“走吧。”话落,强撑起身子,将爱妻绑在背后,飞身上马。
      阿绣见状,对小和尚微微一笑,道:“咱们俩一起。”
      小和尚一听,忙把缰绳丢给阿绣,说:“不用,我跑得快。”说完,犹如一道黑影,急掠而去。阿绣急忙上马追赶。
      三人一路疾行,离开风雨镇,不知跑了多远,就见烈日悬空,热气蒸腾。陶寒亭伤口一直血流不止,此时不见追兵,人也渐渐支撑不住,栽下马来。阿绣见势不妙,施展轻功,将人接住,轻轻放下。她给陶寒亭喂了些水。陶寒亭醒了过来,见少女面露焦急之色,苦笑一声,道:“多谢姑娘相救。”
      阿绣笑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陶少侠才是侠义之风。”
      “你认识我。”
      “我在洛阳客栈曾有幸见陶少侠一面。”
      陶寒亭了然,想起当时自己豪气干云,要管人间不平之事,妻子一旁爱慕的神色,不由暗自神伤。
      阿绣见陶寒亭再难骑马支撑,心下焦急。起身四处观望,忽见远处一辆马车慢慢驶来,不由得大喜过望。待到马车到了近前,忽然一跃而起,制住那车夫,道:“别动。”
      车夫大惊,似乎没想到这青天白日,居然有人打劫,忙道:“英雄,这是拉货的车,我这身上也没有银钱,你还是……”
      “我就是要借你的马车一用。”说完,让车夫下车,自己则将陶寒亭夫妻扶到车上。
      那车夫见陶寒亭鲜血淋漓,撇撇嘴。
      阿绣想要将车倒过来,却发现这马并不和自己平日骑得马一样听话,心下焦急,又见那车夫忍俊不禁,不由气恼,板着脸故作凶恶道:“你来赶车,不然……”
      那车夫道:“姑娘,我李三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看人还是有几分的,你不是那凶恶之人,你们几人必是受了恶人的迫害,我们天策府虽然隶属朝廷统领,但也有一颗侠义之心。”说完,李三上前,接过缰绳,将马车驳回,道:“今天,我就做一回好事,送送你们好了。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阿绣看向陶寒亭,道“陶少侠,你要去哪里?”
      陶寒亭道:“我要去洛阳,我师父还在那里,师妹惨死,我要请师父为我们报仇!”
      “我也去洛阳。”阿绣又看了一眼小和尚,道:“你呢?”
      “我和你一起。”小和尚想也不想地说。
      李三道:“我还有一位小兄弟去了风雨镇,他回来找不到我,这东西可运不回去。我说几位,我不能帮了你们,害了自己人啊。”
      陶寒亭道:“那你想怎样。”
      “这几匹马……”李三嘿嘿一笑,“我看烙着宋家的印,既然不是你们的,不如就留下来,他们宋家再厉害,也不敢到天策府找马。”
      陶寒亭应诺。李三将马拴在路旁的树林里,这才回来赶着马车向洛阳而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