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边关死讯 ...

  •   伸颈向刀下也不需要可怜,为你牺牲我可以无泪也无言
      刀光剑影下引歌碧血长天,前世今生这恩怨几多能了断
      问句天,义孝难全,义有千斤使我两肩都已酸
      望我天,立此誓言,万世千秋风雨交加情谊未损
      狂傲丹心方寸地足可以划船,心高不见兮可撑天
      横卧千山千里路兵荒百万年,呆望千世乱
      流热血伸张正义吼天喝月时,举刀一快兮雾削断
      横目清风撕片段抛于你面前,随势去云烟
      侠客流浪一生盼想人向善

      纵使宋仁宗年间辽边境战事不断,但是朝延中武有天波府杨家将、文有开封府包拯,共同护卫宋室,百姓生活尚算安定,民心所向,虽有外忧,却未有内患,宋帝赵祯亦能安心料理国事。
      在东京汴梁城门口,一群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正在城门口望着延伸的郊外官道等待着。原来一个月前包拯受命赵祯到淮南代天巡察民情,如今一个月期已过,百姓听闻包拯将在今天回到京师,这些百姓一大早就自发聚集在城门外等候着。
       果然不久,便从官道上隐隐传来了阵阵的开路金锣声,护城守军哨兵远眺察视,果真看见一队人马正从官道上行来,金锣开路,四块红漆烫金“肃静”“回避”喝道显威,便知是代天巡察的队伍,马上吹响号角以示相迎。
      队伍中行有一官架马车,车内之人身穿黑色龙图官服,相貌魁梧,有一股令人不寒而凛的气势,最明显的是那黑黝的皮肤,以及额头上那道月牙状疤痕,见此便知该人正是人称“青天”的开封府尹包拯,马车行于官道多时,路途颠簸却依然稳坐如钟,目光锐利毫无疲态。
      “包大人回来了!”人群中一声响起,百姓便激动地一哄而上。
      一袭红衣官服早已从巡守车队中策骑而上,虽经长途跋涉却风尘不染,两道剑眉斜飞入鬃,目若寒星,透出几许灵动英气,眉宇之间一派温润,将飞扬傲气淡淡敛去,可见是个俊朗青年,原本高大的身躯在阳光下更显挺拔。此人正是包拯手下第一武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有“御猫”之称的展昭。
      展昭早已料到消息传回京师便会有百姓出城相迎,这样的事情已经见多不怪了,虽然百姓都是因为拥戴包大人才出如此激动,但是瞧见百姓朝包拯官驾冲来,还须严阵以待,立马回首大声下令:“百姓情绪高涨,为免得包大人座驾受惊,王朝、马汉保护包大人,张龙赵虎在包大人座驾前担任保护,不准百姓靠近,免生意外!”
      此时展昭虽未至而立之年,但早年已在江湖行走行侠仗义得“南侠”美誉,自三年前御前献艺入朝为官相助包拯左右,办事越是冷静稳重、更显老练精干,正所谓年轻有为,更是得到开封府上下尊重敬佩。四大侍卫齐声得令坚守岗位,将百姓挡在了车队之外。
      这时从车队中走出一白面书生,年约四十,蓄着羊须胡身着素灰布衣,身材瘦弱,正是包拯身边的第一谋士、开封府主簿公孙策。
      公孙策迎上向百姓劝吁:“各位老百姓请听我公孙策一言,各位爱护包大人之心在下非常的了解,可是如果你们这么混乱的话,会对包大人造成非常的不便,这种情况也非你们所顾。”
      百姓听了公孙策的话,都停了下来,却没有散去的打算。这时一名老妇从人群中走出,激动地说:“公孙先生,包大人离开汴梁这么多时间,乡亲父老心里都很想念他,我们今天到这儿来,只是……只是想见包大人一面,见包大人一面……”身后的百姓都十分赞同地点着头。
      “公孙先生,本府与他们一见就是。”包拯瞧见百姓一早便在城门等候,心中十分感概,便从车中站立抖了抖衣摆,正身而下。百姓们看到包大人如此亲民,个个都激动不已。
      此时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捧着一碗水走上前,包拯见状不由地脸露怜惜之情:“小妹妹,你想干什么啊?”
      小女孩把碗端到包拯面前,战战兢兢地说道:“包爷爷,天这么热你一定很口渴,所以我准备了水给你喝。”
      “这……”包拯顿了一顿。
      小女孩继续说:“包爷爷,我听奶奶说你是个好官,我想送东西给你,可是我们家里什么都没有,我只好送你水喝。”
      老妇见状忙说:“包大人,小孙女不懂事,你千万别见笑啊。”
      包拯看着这对祖孙,又看看面前迎接的百姓,感叹着国家战局不稳,天灾不断,黎民最是受苦,但是百姓虽然贫苦,却是依然待人真诚,今天百姓如此相待自己,必是对自己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想到这里,包拯和颜说道:“老人家,您太客气了,包拯十鞠汗颜,这甘露包拯拜领了!”
      说罢双手接过小女孩手中的碗,将碗中清水一饮而尽,又微笑着将空碗双手送回小女孩的小手中:“多谢!”小女孩望了望包拯,又看了看手中的碗,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马上一人身穿将领盔甲,头发却甚是散乱,脸上胡渣更显倦容。此人策骑似是一心赶路而无留意路边一切,绝尘而去。包拯一征,转身问道:“公孙先生,这个人好像是……”
      “回禀大人,这个人应该是杨宗保,杨将军!”公孙策说道。
      “杨家将不是与庞元帅在边境与辽兵交战吗?杨宗保为何会在汴梁城出现?”包拯刚才也认出了是杨宗保,但是此时此刻杨宗保在这官道上出现实觉意外,不由自语道。
      这时展昭发现又有一骑从同一方向奔来,马上向包拯汇报: “大人,边关有信差回!”
      信差已经看见车队,已拉紧马缰放慢了速度,公孙策上前一步将其拦住,双手作揖:“壮士,这位是开封府尹包大人!请问阁下从何方而来?”
      信差也双手一拱:“回大人,我从边关带消息回来!”
      包拯问:“什么消息?”
      信差答道:“回包大人,我军与辽人交战大胜,庞元帅正班师回朝。”
      “这位军帅,请问还有其他消息吗?”公孙策刚见杨宗保神色严重,路经车队却如不见,心想边疆必有事态发生。
      信差想了想,正色答道:“有,天波府杨延昭将军已战死天狼山。”
      听罢,开封府众人大感震惊,可惜伤感之余包拯心中有种不安由然而生。

      杨家天波府建于汴梁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宋太宗受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倭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尽管天波杨府威武无比,但终究是以杨家将人以性命换来,如今的天波府就只剩下一众孤儿寡妇。当杨延昭战死天狼山的消息由杨宗保带回天波府,天波府又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花厅里杨家主仆众人都跪倒在地上痛哭着,正座后高挂着太宗皇帝御赐的“杨”字帅旗,似乎也在哭泣。
      “婆婆,不要太难过!”说话的正是杨宗保之妻穆桂英,她走到柴熙春身边,双膝轻轻跪下劝道。
      柴熙春拉着穆桂英的手,颤抖着哭道:“桂英,你公公死的很惨哪!”这柴熙春原是五代十国后周皇室之后,陈桥兵变后周皇帝逊位于宋太祖,太祖长子八贤王赵德芳认其为王妹柴熙春,由此柴熙春亦得郡主称谓。柴熙春自十六岁嫁给杨延昭至今三十余年,生得杨宗保这一杨家第三代独子。夫妻俩虽是聚少离多,却也甚是恩爱,如今夫妻二人阴阳相隔,柴熙春真觉生不如死。
      “庞龙,你也算是好事多为了!” 穆桂英见婆婆伤心如此,不禁咬紧牙关狠狠地说道。
      杨宗保一回府便就这样跪着,对坐在正座上的祖母佘赛花说:“太君,宗保不孝。”佘赛花有太宗皇帝御封“太君”称号,手持太宗皇帝御赐龙头拐仗,杨府上下至朝廷内外都一律以“太君”尊称。“我知道庞龙的阴谋之后,我马上赶回来向皇上启奏,可是……我未能与爹一起以身殉国,请太君原谅!”杨宗保低下头。
      佘赛花生有七子二女,现在只剩杨八妹杨琪、九妹杨瑛、众守寡媳妇,及孙子杨宗保、孙媳妇穆桂英、曾孙杨文广,不禁感叹:“宗保,虽然你以身殉国是我们杨家的传统,但是杨家已经枝叶飘零,多一个人回来总是好事,大家起来吧!我自入杨家至今已六十个春秋,同桌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总是白头人送黑头人呢?”说着身子突然双眼一花,身子向旁边倒去。
      “太君!”众人见状忙上前扶住佘赛花,让她坐在椅子上,杨文广跪在佘赛花跟前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佘赛花热泪盈眶地望着曾孙子,心情才稍稍平稳下来。
      七郎之死,全府最伤心的是佘赛花,杨琪替佘赛花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太君,你不要太难过啊,六哥虽然被奸人所害,但总算是杀敌殉国啊。”
      这时穆桂英突然说:“相公,不如就等庞龙回来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将他……”
      “是啊,爹!”杨文广也应道。
      杨宗保知道穆桂英出身于穆柯寨,做事不喜受规矩条框左右,而杨文广则年幼涉未深,从小又是与穆桂英亲近,相比自己,习性更与穆桂英相近。杨宗保对于两人的想法虽不意外却是立即反对:“文广、桂英,这不是私仇,我们绝不能私下杀庞龙,我们一定要把他正以国法,才对得起死去的将士。”说罢便吩咐老管家杨洪准备灵堂。接着杨宗保回头向面前众长辈说道:“等我们拜祭完爹之后再上朝面圣!”
      虽然杨宗保否决了穆桂英的提议,但是杨文广心中却甚为不忿,一心只想要杀了庞龙为爷爷报仇,于是乘着众人忙着准备灵堂之际,拿着爷爷送的生日礼物断情剑,悄悄地出了府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