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016章 浅语解说 ...

  •   木匠被衙役带来的时候,已过三更,宁浅语正用胳膊支着下巴打瞌睡。
      王弦之没让县令立刻叫醒她,而让木匠按照宁浅语先前所说,画好画,又等了一刻钟才叫醒她。
      宁浅语感到十分抱歉。但这的确不能怪她。没有穿越之前,她熬夜通宵甚至连续48小时看书工作都毫无问题。可穿越之后,这具身体虽然年轻些、胖些,但身体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加上今天过得太充实,宁浅语不累都不行。
      醒来过后,宁浅语低血糖迷茫了一小会儿,搞清现状才开始慢慢地看起画来。
      木匠的画看上去比张某夫妻二人的画要工整些,笔迹不像张某夫妇二人那般轻一笔、重一笔的。
      宁浅语边看边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你读过书?”
      县令早就交代过木匠要听小姑娘的,所以宁浅语一问,木匠就立刻回答道:“幼时在村里的学堂待过几个月。”
      宁浅语头都没抬,依旧气定神闲地说:“几个月也算读过圣贤书。那么,你应当知道不问自取是为偷。你偷了张某的银子,可知犯了法?”
      木匠脸色变了变,愤然道:“姑娘年纪轻轻,怎么就爱胡说八道呢?”
      宁浅语稍稍抬眼看了一下木匠,见他脸上毫无认罪的颜色,笃定地说道:“你拿了张某攒下的……我看看,九十多两银子,藏在家中狗窝里。我可有说错?”
      县令大人“哐”地一声重重地将茶杯放到桌子上,脸色铁青。他从未告诉我宁姑娘张某丢了多少银子。官府也没查出银子的下落。宁姑娘是如何得知的?他太惊奇、太激动。可他身为堂堂县令大人,不可以做出失态的事情,所以他只能借助放回茶杯的举动,稍稍平复心中的澎湃激荡。
      一直在旁听的张某和叶氏也有不同程度的惊讶。
      木匠见银子的下落被知道了,心下立马慌了神,狡辩道:“你,你胡说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我家狗窝里藏了银子?”
      宁浅语又道:“还要麻烦县令大人派人去一趟木匠家,找找银子。”
      “陈捕头,你带人立刻去。”县令的声音有些颤抖。
      陈捕头就是宁浅语和王弦之在路上碰见的那位衙役头头。
      宁浅语见陈捕头马上要走,嘱咐了一句:“狗窝里有些,炉灶下有些,墙壁里也有一些。”略微停顿了一下,宁浅语补充了一句,“陈捕头要是有空,屋里其他地方也可以搜一搜,兴许有意外的发现。”
      陈捕头怀揣着满肚子疑问走了。
      木匠黑着脸,近乎语无伦次地质问道:“你们没有证据就要搜我的家,县令大人,这这这不合法度。”
      “这……”县令有些为难。
      “你还知道法度?”宁浅语好笑地看着木匠,“你知道法度就不该骗了张某的母亲,还偷了张某的银子。”
      “你,你,你胡说什么?”
      宁浅语道:“胡说不胡说,等陈捕头搜出银子和女人的私有之物,自然会证实。”
      县令大人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好奇,一本正经地说道:“宁姑娘不妨说一说你是如何破案的,也好让这愚民心服口服。”
      宁浅语笑了一声,不隐瞒地说道:“这木匠可真是一个人渣啊。我原本以为只是一件简单的失窃案,没想到还会牵扯出诈骗、敲诈、勒索。”
      县令大人更好奇了。王弦之却很淡定。
      宁浅语怕一股脑全说了,吓着不懂什么叫心理测验的古人,也给自己找来祸端。所以斟酌了一下词句,说道:“其实说来很简单。我能通过特定的画看穿作画人的心思。”其实不用特定也能看出来。
      “哦?这么神奇?”县令大人目光灼灼,一脸求知。
      宁浅语笑道:“我说我是九天的神仙,附身在宁圆圆身上偶而能用法力勘破人心,大人信吗?”
      县令大人一脸迷茫。
      宁浅语道:“大人可以派人去查一查三家村宁圆圆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知道了。我还是先说说我是怎么看出来的吧。”
      县令与王弦之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宁浅语缓缓说道:“首先是张某的图画,中规中矩,看得出是个不善于撒谎的人。三十岁之前不务正业,人生没有目标,还会打妻子。三十岁之后,应当是发生过什么事吧?痛改前非,变了个人一样。对吗?”
      在心理画的测验中,一棵树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格。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一定能从一棵树看出绘画者的成长经历。若再精通一些,专家还能看出对绘画者影响较大的事件发生的确切年龄。当然,一棵树还能还出绘画者的爱好、性格、有无犯罪的可能等等。
      县令也随宁浅语看向张某。
      张某拜了拜县令大人,又冲宁浅语磕了个头,说道:“我相信姑娘是神仙下凡。姑娘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以前不是人,苦了妻子。哎。”
      “相公……”叶氏戚戚地看着张某。
      “别担心。”张某安慰了一下妻子,说道,“三十岁时,家中的确发生变故,我才会去临县干活。没想到一去就是十一年……”
      宁浅语听着张某讲述十一年经历,没有半点不耐烦。对于一个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人来说,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性格变化近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只会越听越精神,绝不会觉得无趣。
      张某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三十岁之前不学无术,吃喝嫖赌样样都做,想要改变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十年来改邪归正的确不容易。
      等到张某说完自己的十年经历,叶氏已经泣不成声。那日丈夫归家,时间短暂,只是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如何,并没有提到他的十年。叶氏也是今日才知丈夫也受了那么多苦。
      若是放任叶氏哭下去,估计很快就天亮了。
      宁浅语见时间差不多了,就打断叶氏的哭声,说道:“说完你相公,我来说说叶大姐吧。叶大姐的画也是中规中矩的,看得出叶大姐平时为人和善,日子虽苦,但坚强地支撑起一个家庭。如你先前所说,十三岁以前生活幸福,十三岁到十八岁过得痛苦些。后来嫁人,日子也不好过,但你心中一直对你相公抱有期待,相信他会好,一直都没有变过。十一年前你相公突然去了临县,你便万念俱灰,除了承担责任照顾婆婆,维持生计,根本提不出一丝旁的兴趣。所以我说你这些年绝不可能与旁人有染。”
      宁浅语挑了一部分说,却没有说全。她看出叶氏身世坎坷,本就对生活没有太多期待。嫁人之后,遇人不淑,唯一希望便是所托之人能带给自己往日的幸福,所以无论张某做得多出格,她都可以原谅。可是,张某突然走了,她的潜意识便觉得人生再无幸福的可能,没自杀已经是奇迹。
      叶氏的泪水已经止住了,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宁浅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016章 浅语解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