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
-
柳长江回来的目的,还是在清明这天祭拜。当然,这种事都是偷着干。他就是让儿媳妇于秋准备点祭品,给祖先摆上,偷着烧两柱香,祭拜一下;还要祭拜媳妇和未出世的孩子。
在城里的话,也能偷着祭拜,但他总赶紧城里离着老祖宗远些,所以,他才回老宅来办这些事。
虽说柳长江是老革命,但他还是有点迷信。尤其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妻子,还有她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总不会忘记给他娘俩祭拜,让他娘俩下辈子投个好胎,不缺吃少喝;在瓦盆里偷偷给他们多烧点纸钱,不缺钱花。
他能为逝去的娘俩做到的,也就这些了,这就是他每年清明回来的重要原因。
于秋在家人的帮助下,很快收拾好屋子。眼看快要到中午了,她开始点火做饭。
虽然家里不经常住人,但是柴火啥的不缺。每年秋末,柳来顺都会准备一些木柴,省得回来住时,还得现去拾柴火。
当祭品的馒头和水饺已经提前准备好,于秋又炖了肉,做了个凉拌菠菜,等会儿这些都要当祭品,祭拜完之后,他们就可以吃掉。
虽然他们一家在县城工作,平时也很少吃到这么好的饭食,这些在每年都是提前准备好。
于秋是镇上长大的,对烧火做饭驾轻就熟,很快就准备好饭菜做祭品。
西屋里,柳长江先祭拜先人,再祭拜死去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他把于秋早已准备好的贡品摆上,有三个大白馒头、一盘点心、一碗水饺、一碗炖肉、一碗素菜,还有酒水。
柳来顺找了个瓦罐,用来烧纸;还用茶碗装了沙土,插上香,摆到供桌上。
柳长江先祭拜祖先,供上酒水,又让柳来顺和柳杰磕了三个头。
柳长江每年这天心情都会格外低沉,因为他非常想念过世的妻子和孩子。他默默烧纸,心里念念有词,祝福早已逝去的妻儿,希望他们下辈子投个好胎,去享福。
今天天气不算很好,从早上就没露出太阳,可能是老天也感应到人们心中的悲伤,一直阴着脸。
等祭拜完事,于秋把祭品端上饭桌。柳来顺烧纸的瓦盆和烧香的茶碗都处理干净,以防万一。
其实,就算查的严,在乡镇或农村,也有很多老人偷偷祭拜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这是他们多年的一种心理慰籍,是怀念逝去的亲人的一种方式,轻易不能放下。
就算上面管得严,下面也是偷偷进行,只是没有摆在明面上罢了。
等他们祭拜完事,一家人就开始吃午饭。
见柳长江心情不太好,于秋把重新热好的水饺端上来,放到他跟前,“爹,您吃饭吧。”
“我一个老头子,吃啥都行,饺子也不多,让几个孩子分着吃了吧。”柳长江以前打仗时,受过不少罪,过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他疼孩子,有好吃的东西首先想着给孩子吃。
而且民间有个说法,就是吃了祭品之后,能保平安,少生病等说法,所以在祭拜完后,祭品都会分给孩子吃。
“这不是还有馒头和肉吗,够他们吃的。爹,您把水饺吃了吧,我都热过了。”于秋在大锅底添了一把火,几分钟就把水饺热好了。
柳苗和柳芽都劝爷爷,“爷爷,您吃吧,您要是不吃,我们也不吃。”
柳杰也乖巧地说:“爷爷,咱们一起吃肉。”
“好,一起吃。”
看着围在桌边的儿女孙,柳长江不再那么感伤,开始吃起饭来。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吃,一家人是吃不好饭的。
馒头、水饺、肉,都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如今吃到嘴里,算是改善饭食了。一家人,你给我夹一筷子,我给你夹一筷子,和和乐乐吃了饭。
他们刚吃完饭,柳军就奉爷爷的命来了。
“二爷爷,我爷听说您回来了,让我来问问家里缺什么东西吗,要是缺啥,先在我家拿。”
“不缺啥东西。你吃饭了吗,小军?”柳爷爷问。
“吃了。”柳军摸摸自己的脑瓜,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
柳军是柳来福的大儿子,今年都十七岁了,也是大小伙子了,看着有点腼腆。
接下来,不善言辞的柳军不知道该说啥,只好留下一句:“二爷爷,没事我就回去了?”
于秋早已把上供的点心重新包好,拿出来塞到柳军手里,“既然你过来了,就把这包点心拿回去给你爷奶吃。”
再怎么样,柳长河和刘桂花都是丈夫的亲爹妈,处起来要比普通大伯亲近些,每次回来都给老两口捎点吃的或用的,算是来顺的一份心意,于秋这方面做得不错。
柳爷爷知道这些,从没阻止过。看儿子儿媳孝顺,他心里更高兴。再说那也不是外人,是他亲哥哥,他一直记得大哥把儿子过继给他的情分。
虽然,就算不过继亲侄子来顺,柳长江也可能有别的孩子过继。不管大嫂什么目的,他柳长江记得大哥的情分。
所以,柳家兄弟的情分都不错,只有刘桂花自己瞎蹦跶,只要柳长河坚持,其他人的小心思,不足为虑。
于秋麻利收拾完家里,提出去娘家一趟。
提起于家,不得不说说于家的事。
于秋家和柳家同在白马镇上,只是柳家住在街里,于家住的院子有点偏,在镇子的大东头。
于家老两口一共生了三个闺女,大闺女就是于秋,二闺女是于夏,三闺女叫于春,她们的名字里带着出生的季节。
温柔的于秋嫁给了同镇的柳来顺;于夏性子火辣,嘴巴利,敢说敢干,被没有儿子的老两口留在家里,招了上门女婿;最有眼色的三闺女于春也嫁到了镇上,离娘家近,经常回来。
招上门女婿这事,三个闺女没出嫁之前,家里头商量过多次,是于夏主动要求招赘的。她觉得自己脾气大,不想去婆家受气,就主动留在家里给父母养老。
于夏招赘的对象是甜水村的李四柱,家里头弟兄六个,就算各个勤劳,家里条件也很差。尤其是一个个长大,到了结婚年龄,家里陆续给三个儿子娶了媳妇,底下的再也拿不出彩礼,家里的房子眼看也住不下,爹娘给他们娶不上媳妇,只好自己谋出路。
李四柱长相憨厚,身材高大,干活有一把子力气,虽然不咋会说话,但是被于夏相中了,就把他招赘。
如今两口子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有仨孩子,两男一女,大儿子叫于双庆,二女儿叫于双双,小儿子叫于双喜。
柳来顺和于秋在感情上时髦了一把,他们算是自由恋爱结的婚,两人婚前就互相有好感。那时柳来顺看上温柔贤惠的于秋,经常借着挑水的由头帮忙,最后把于秋拐回家。
当然,虽然两人婚前有感情,但还是按照婚姻习俗完成的婚礼。柳家请了媒人去于家提亲,等于家同意婚事,于秋才嫁过来。
他们夫妻两女一儿,有柳苗、柳芽、柳杰三个孩子。
于春则嫁给镇上的冯茂才,有冯玉华和冯玉国两个孩子。
“来顺,我带孩子回娘家去看看,你去吗?”于秋问丈夫。
“当然去了,咱们一家都去。”柳来顺毫不犹豫地说。
他们夫妻感情好,柳来顺一般不会拒绝媳妇的小要求。再说,陪媳妇回娘家是给媳妇涨面子的事,他愿意给媳妇做脸。
于秋把回娘家的东西准备出来,有她给爹妈买的一斤长寿糕、一条肉、和一小捆海带。回娘家真没什么好拿的,于秋只好拿点家里稀罕的。
海带对乡镇或村里上的人来说,算是稀罕物,因为他们这里不靠海,海货轻易见不着,也就是在城里上班的工人,有时赶上副食百货有卖的,能买点回来。
一家人早就出门就换好了衣服,现在还立立整整的,不用再收拾,他们跟柳爷爷告别一声,直接就出了门。
于秋娘家不远,走路几分钟就走到了。
因为他们一个月左右才回来一次,柳杰对镇上感觉非常新鲜,不停问这问那。
柳芽也对现在的镇上好奇。她发现,这时的镇上没有一座小二楼,全部是平房。不管是学校还是镇政府。
“爸爸,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里面摆着那么多大缸?”柳杰指着他们路过的一个大院子问。
“这里是卖酱油、醋的地方,那些大缸里盛的都是酱油和醋。这里也卖甜酱、豆瓣酱、咸菜。”柳来顺说。
柳芽记得这个地方,她还曾经来这里面买过咸菜,一种带芝麻的辣萝卜丝,买回去炒着吃很下饭。
柳杰只觉得这里面的大缸多,很好玩的样子。
一家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于家。
这时候是上工干活的点,家里只有柳芽姥姥和于双双在,其他人干活去了。
一进门,柳杰就大声喊:“姥姥,我来啦!”
柳来顺还有几个孩子都赶紧跟于姥姥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