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五章 ...
-
自史思明攻陷洛阳,唐军与燕军互有胜败,战事一度胶着。就算是在西都长安,百姓也惶惶不安,更别说坐在皇位上的天子了。
李亨气愤地掼下一封奏章,倏然起身,点着站在玉阶下的一众臣子痛骂:“废物,皆是废物!一个史思明你们也应付不了!好好好!朕亲自出征,取他史思明的人头来!”
“圣人万万不可啊!”李辅国当先跪地,以头抢地,泪流满面,焦急劝说李亨莫要冒险。
太子李豫素来厌恶李辅国,然此时他亦上前进言父亲不可涉险。
李亨怒视太子与李辅国二人,忽而一声冷笑:“那你们给朕推荐个能打胜仗的人来!”
李豫心中一喜,郭子仪自战败后一直未受李亨重用,此时正是大好时机,他刚要开口,却听得李辅国抢先一步道:“此些年神策军一直护卫宫城,然则其自建立起就是戍边军队,为大唐抵御内忧外患。这些年来,叛军多与朔方军作战,已知晓朔方军行军策略,若圣人重新启用神策军,给叛军出其不意之击,我军必然大胜!”李辅国一面说,眼角余光瞥向面色愤然的李豫。建宁王李倓自冀州失守之后便消失不见,李辅国本还担心李倓在暗中观察于他,可这大半年,李倓毫无音讯,而太子诸多所为皆无李倓幕后指使,李辅国便也渐渐放下心来。神策军乃他手握之军,若是能够战胜史思明的叛军,他在李亨眼中定然胜过李豫,到时他何须再忌惮一个已死的建宁王?
李亨环视一眼殿上诸臣,而后问道:“诸爱卿觉得如何?”
如今李辅国在朝堂之上如日中天,除了太子和郭子仪之外哪还有人敢与之正面为敌。诸大臣皆言可以行之,李亨思虑片刻,遂点头准了李辅国的计策。
李豫覆在袖中的双拳紧紧握住,自李倓消失之后,这大半年来,他在朝堂之上不仅处处受李辅国掣肘,就连张皇后也在吹李亨的枕边风,如今他一大臂膀郭子仪被李亨弃之不用,另一大助力又杳无音信,他曾修书去长歌门要召李泌回去,那老狐狸却回信言时机未到。到底何时才是好时机?
郭子仪摆了摆手让来传信的人退下,而后飒然起身,脸上露出的却是苦笑。南亦远望见郭子仪神色,搁下茶杯关切地问道:“太子举荐失败了?”自他与皇甫濯来到长安,太子李豫便与郭子仪商量,让长孙忘情、皇甫濯和南亦远三人入住郭子仪府中。郭子仪自然答应,有这三人在,郭子仪在西都的闲散生活倒也精彩了些,总比一人待在长安要好。
昨日太子亲自登门,言明日要在朝堂上举荐郭子仪,重新让郭子仪挂帅。早朝刚下一个时辰,替李豫送信的人便来了,然而并不是好消息。
“李光弼大人如今驻扎在河阳,朝廷之中可用的将领屈指可数,元帅这些年来屡立战功,一次落败就被圣人弃之不用,圣人也未免太记仇了!”皇甫濯捏紧茶杯,朝廷的所为在十年前苍云军就已然看清,当年太上皇听信安禄山之言,认为雁门关苍云军落败乃是薛直指挥不力,就算郭子仪与颜真卿替薛直和苍云军求情,玄宗也不再信任苍云。如今,李亨也与他的父亲一样,不再信任曾经为李唐卖命的郭子仪。
郭子仪仰头望着蔚蓝天空,却摇了摇头:“圣人并非记仇,只是他怕了。”
“怕他的江山被史思明夺去吗?”南亦远冷笑,“他怎么就不替百姓担惊受怕。”
“圣人怕的不是江山被夺,而是怕他会被百姓,被后世人痛骂。”郭子仪转过身,驰骋沙场的将军也上了年岁,脸上落下了岁月痕迹,两鬓头发花白,让人看了不忍。
南亦远将剩下的话狠狠地咽了下去,看着面前这位将军,他什么气愤的话也无法说出来。
“那圣人启用的人又是谁?”皇甫濯将话题揭过。
郭子仪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皇甫濯,似有顾虑,他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告知了皇甫濯:“神策军。”
皇甫濯眼眸骤然收紧,没想到,一向戍卫皇城的神策军居然也被启用了,而且还是代替郭子仪的朔方军与史思明的叛军作战。皇甫濯眉头紧敛,十年前雁门关之役,神策军也使了手段,这笔血仇除了要向叛军讨要外,还有神策军的这笔账!可是,如今情势,他又不得不希望神策军取胜,在大义与私仇面前,皇甫濯只能选择大义。
“是李辅国的意思?”这一年多来,南亦远深处朝局漩涡之中,他敏锐地嗅到了落下这一子的棋手是谁,能将神策军推向台面,也只有一手遮天的李辅国了。
郭子仪点头,他此时也是满腹愁绪。大半年前,驻守冀州的李倓忽然回到长安,只留一封书信与李豫,言他与人有约,待时局难控之时,他自然会回来。如今,时局已到了李豫和郭子仪都无法掌控的时候了,这位建宁王为何还不出现?
“郭帅怎么看?”南亦远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一边看着郭子仪问道。
郭子仪负手,叹息一声道:“圣人旨意已下,只能静观其变了。”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李辅国竟然愈发胆大妄为。
上元元年七月,李辅国为巩固恩宠,进言李亨太上皇等人密谋复辟,李亨震怒,迁太上皇于太极宫,流放高力士等人。李辅国只留老弱数十人服侍太上皇。颜真卿上书李亨请问太上皇起居,李辅国竟将颜真卿贬谪。
颜真卿乃万花名士,素与万花谷主东方宇轩交好,裴玄卿闻讯立即赶往颜真卿府邸探问,皇甫濯因颜真卿当年之恩,亦向颜真卿道别,南亦远随皇甫濯而至。
颜真卿宅邸内陈设简单,唯书墨堆积,让人感叹不已。颜真卿正在收拾书墨,见几位小辈前来,亲自去迎,又邀四人入座。
裴玄卿为颜真卿遭遇愤然:“当今天子实在糊涂,纵然太上皇诸多不对,也不该因外人谗言,而将太上皇从兴庆宫迁出,而先生不过是尽臣子本分,难道这也有罪?”
颜真卿捋须叹道:“朝中一人独大,我领百官上书也被圣人贬斥,如今离开长安,兴许倒也自在。不过,若圣人再一味听信李辅国之言,只怕江山危矣。”
“难道真无办法阻止李辅国了吗?”南亦远问道。
颜真卿眼中闪过一道光,他望向南亦远道:“听闻长源公如今蛰居长歌门,不知长源公何时修成道心,再临长安?”
南亦远心中一凛,他听出了颜真卿的话外之意。不过,郭子仪曾与他说过,李泌至今仍不肯出仕,能劝动李泌的,也只有——长歌门主杨逸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