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仙洞 ...


  •   世人求神拜仙,冀望富贵康宁,福寿年高,可毕竟几人能够见到神仙。

      神仙洞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去处。

      听闻,神仙洞四时常花,异草奇葩,珍禽异兽,流涧飞瀑,俨然别有天地,一方世外桃源。然人人趋之向往的却只是洞中的长生丹药。传说,神仙洞中人取花木之生气,蕴奇兽之灵气,采天地之精华,养自身之正气,识铅汞之性命,聚三昧之真火,启炉鼎之神器,炼金石之仙药,食药者,脱凡胎换仙骨,长生不死,变化飞升。

      “实则,世人趋言附会,以讹传讹罢了! 神仙洞所炼的丹药能强身健体,百病不生不假,但炼丹求仙,玄之又玄,神工妙力,为鬼神所忌,实非常人可享之福。千年来唯第一代洞主,开妙窍,窥天机,以三昧真火淬得金丹一枚得以增加300岁寿元,并在300岁上羽化飞升。此后700年,只太羽生而得定三昧真火,虽烧炼之丹药确能驻颜轻身,延年益寿,离金丹大道尚有万里之遥。”金光甩了甩衣袖,在一处极不显眼的峭壁山洞前立定,转身回首,沉吟道:“七夜,我总觉得太羽死的蹊跷。也许猝死只是假象。千百年任来谁不朝思暮想,梦寐以求长生不老。若为求长生,将太羽害死岂非得不偿失,与情理不通。若说内讧,其徒弟昊浚继任洞主,排除异己,虽与常理相悖,可这位昊浚原是孤儿,7岁上被太羽收留,悉心教导照料,太羽对其恩同再造。神仙洞不理世间纷争,并无出世之意,此间自无利益冲突,又何来杀机。若说寻仇,我亦曾派人打探过,他又从不与人有仇,且这仇人怎会任其放出纸鹤求救,不消除后患,我仔细看过这纸鹤上却无半分被术法阻拦过的痕迹,似有故意引我们来此之嫌。”

      七夜抚着背后的一夕,若有所思,谨言道:“依你所言此事必另有隐情,其中绝不简单,还须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以防中了奸人的圈套。”

      这洞口地处偏僻,又在悬崖之地,被藤蔓遮住,非有心之人根本无法注意。透过青萝的罅隙望去,这山洞天然而生,狭窄局促,仅容三四人并排站立。金光用指尖在洞口石壁上画了一道极为繁琐的符文,便示意身后的七夜、流云一同退后几步,静静在一旁等待。

      片刻,洞中轰隆做响,山洞地底蓦地沉了下去,现出一条可容一人穿过的裂缝,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地穴。一道石梯与地底相通,竟是人力开凿而成。裂缝中冒出一个人影,五旬上下,头戴白纶巾,白袍鹤氅,手持浮尘,骨清神爽,对金光等三人作揖行礼,高声道:“贵介盈门,不知所为何事?”

      流云上前递过拜帖,咳嗽一声,抱拳道:“此乃当朝国师,玄心正宗金光宗主,与贵派太羽洞主亦是挚友,听闻其仙逝噩耗,特前来吊唁。”

      老道怔了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随即便言笑自如,肃然起敬,道:“原来是国师大驾,怪不得知晓我洞中联络秘术,请随小道来。”

      石梯下行蜿蜒,直通地底,人工开凿的通道高宽倶是一丈有余,两旁的石壁皆凿孔洞无数,镶嵌卵石大小的夜明珠,珠光宝气,流光溢彩。三人跟着老道在地下行走,并无半分阴森压抑之感。

      出乎意料的是,石梯并不长,仅十丈开外,众人便被一处石壁挡住去路。石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咒。老道走上前,念动符咒,手上化出一道金光射向面前的石壁,“隆隆”一声,石壁破开了一个一人高的孔洞,老道引三人入洞,一束天光从洞顶射入,霞光万道,紫气腾绕。一块又一块的石阶贴着峭壁千仞升了出来,组成一溜天梯,如巨龙腾翔,盘旋曲折,扶摇天际。

      老道拂尘摐壁,唱喏道:“此登仙石梯有阵法加持,含奇门八卦,又暗合杀困二阵,每一步都不容踩错。宗主且小心跟随,切不可迈错。”

      金光点头称是,三人跟随老道,循阶而上,这阵法十分奥妙,飞檐走壁间明明前行了很远又绕回了洞底,至洞底后再往上爬,如此往复了七八个来回。

      七夜借内丹之力,已恢复了三成功力,饶是如此,也有些气喘。

      忽觉眼前一花,众人终达山顶。

      一座石桥飞架在两处奇峰之间,凌空于百米深谷之上。白瀑倾泻,气势磅礴,声若雷鸣,势若长虹。绝壁上到处可见一个个千姿百态,幽雅寂静的洞府。洞中霞光紫雾,灵光祥瑞。每处洞府都有石阶相连,陟阶而下可至山谷。

      谷内云雾缭绕,山涧淙淙,风清气正,龙盘凤翥,鹤舞鹿鸣,翠竹碧梧,奇草异香,珍卉竞艳。隐现村落一座,青堂瓦舍,炊烟渺渺,梯田层迭,鸡犬相闻,恍然一世外桃源。

      三人随老道拾阶而下,未至村口已有数十人前来迎接。众人中除本族弟子素白道袍,余者都身穿白孝服,头戴白孝巾。为首一双十青年眼底浮肿,披麻戴孝,气宇轩昂,清隽秀雅,不卑不踞向金光长揖道:“在下神仙洞太羽洞主坐下弟子昊浚,不知宗主驾临吊唁,哀荣备至。师尊若泉下有知,亦当含笑了。”

      众人彼此介绍,寒暄客套一番,昊浚便引三人至灵堂吊唁。

      这太羽的灵堂安置在一巨型石洞中,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洞口挂一对白纸高照灯笼。洞前一石突起, 平整如案桌,上备鹿裘棉鞋数件。整个神仙洞四季皆春,然此洞口却寒气逼人,阴风阵阵,已有那不懂术法的道士取了鹿裘穿戴。洞口有两个垂笤的小道童取了鹿裘迎上来,金光看了看七夜,七夜摇头示意无妨,金光便摇头笑着谢过二道童的好意。

      三人运功祛除着身上的寒气,昊浚便引道进入石洞。

      洞内石壁上粒粒白霜清晰可见,寒风侵肌,如冰天雪窖。灵堂正中设冰棺一副,剔透晶莹,太羽的尸身被端端正正的放在里头,尚未盖棺。有几个道士跪在地上正在唱经,三人向亡灵三叩首,流云奉上祭品礼金。昊浚与一众弟子陪祭,磕头回礼。一时灵堂内外放声恸哭,涕泗横流。

      金光见这灵堂调处,井井有绪,且这一众弟子面上悲伤之色,不似作伪,心便沉了下去,再是处变不惊,亦止不住红了眼眶。他稳了稳心神,围着冰棺转了数圈,静观默察,棺中人那眉眼确是太羽不假,只是总觉不妥。藏在袖中的手正欲偷偷掐诀,七夜从旁轻轻撞了他一下,指了指自己,示意已有答案。

      答礼毕,昊浚请三人至正厅用茶。

      金光推辞道:“本座与尊师乃至交,无需客套。故人已逝,人亡物在,本座想至太羽洞府中瞻仰一下,以解念旧之情。”

      昊浚诺诺连声,领了三人来至太羽洞中。这洞府内外,收拾得十分洁净,床帐被褥、桌椅器用,质朴异常。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仙人炼丹图,丹霞云雾,蓬莱仙境,一芳年华月的道士,身着百鸟来朝绛衣,在苍松翠柏间结鼎炼丹,那青铜大鼎铸龙纹凤篆,鼎中一缕缕赤火冒出,想来也不是凡器。道士杏靥桃腮,满脸春风,似乎金丹即将大成。

      金光咦了一声,这道士分明就是太羽。

      昊浚已抢先道:“这是在下为师尊画的炼丹图。”

      金光啧啧赞道:“此画甚好。”

      众人在屋中走了一圈,昊浚便告了声罪,找了两个道童送三人至客房歇息,自去灵堂守孝。

      流云见这两个道童正是方才递鹿裘的童子,故意引着二人说话,顺便打探些消息。

      直至客房,三人净了手,饮了茶水,吃了点心,送走了两个道童。流云往门外探了探头,又凝神用神识向四周扫了一下,这才轻轻掩上房门。

      流云蹙眉思索,道:“听这两个道童的意思,昊浚对太羽素来忠心耿耿,虽冷漠沉稳,与众人也算相处融洽。但太羽为何死在闭关炼丹中途,毕竟无人知晓,因此有族人不服倒也说的过去。今日在场之人均看昊浚颜色行事,且并无甚德高望重之辈,看来太羽族中重要人物均已遭了毒手。然而昊浚在其死后排除异己,倒似乎只是为了听从太羽的遗愿。”

      金光曲指轻轻磕着桌面,看了看七夜,问道:“此事你如何看待?”

      七夜神情庄重,肃然道:“此事唯我身体力行,自是毋庸置疑,那躺在冰棺中的只是一个缺了魂魄的尸体。太羽的魂魄要么是魂飞魄散了,要么是被人禁锢了,看这情形似乎是后者的可能居多。”

      金光手抚着下颌,深思道:“本座觉得那幅炼丹图亦有问题,天下只太羽能使三昧真火炼药,虽密不传六耳,这昊浚可是太羽亲传弟子,怎会不知。那丹炉之火本应是澄净蓝色,如今却是赤火红色,本座总觉这火焰妖冶佚荡、诡异邪恶,隐含血色杀意,非修道之人所为。今夜本座再去太羽房中一探究竟。”

      七夜,流云倶是一惊。

      七夜急忙起身,扯了金光衣袖,劝阻道:“此事还是让流云代劳的好。”

      流云摸了摸鼻子,咳嗽一声,无如频频点头,自告奋勇前去密查。

      金光不着痕迹的扯出衣袖,剑眉剔竖,坚拒道:“本座与太羽相熟,寻找蛛丝马迹岂非更得心应手。难不成本座还会误事?”

      七夜忧心如捣,却无计可施,且事态紧急,亦只好如此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仙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