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叠阵 ...
-
趁着蒙军尚未赶至,二十名丐帮弟子组成的高级斥候已经出城摸向外围。莫愁和另十名精挑细选的丐帮高手带着松油、火石以及少量干粮等物也出城驻扎在离城池不远的摩云岭上,等待斥候回报。
摩云岭在西和州西边,地势非常险峻,按理说宋军应在此地设置堡垒,与西和州成掎角之势,互相拱卫才对。但宋军不知何故,并未在此地设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间阴冷,鸟啼声都显得凄清。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们没有生火,一日三顿都是啃着冷硬的干粮,喝着冰凉的水。
终于,远远地听到了阵阵马蹄声,整齐划一,有如雷鸣。大地为之颤抖。
蒙军来了!
这是莫愁第一次经历真正的战场。当那马蹄声清晰地传入耳朵时,她就已经确认了一个事实:在这人山马海之中,就算武功再高,也断然没有生路。
她看着丐帮高手们发白的面色,自己的手也在微微地抖。
此时的蒙军已经横扫欧亚大陆,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割城占地宛如摧枯拉朽。莫愁并不怀疑,现在的这支宋军,根本没有跟蒙古大军正面相抗的能力。
所以只有想办法出奇制胜。然而出奇制胜谈何容易?
虽然读了《武穆遗书》,但大概是莫愁在军事方面并没多少天赋的缘故,莫愁对战争依然是一知半解。《武穆遗书》中有相当篇幅讲的是如何收军心,如何练士卒,这些显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现在根本用不上。至于战阵方面,岳飞擅长的是野战。他手下有一支精湛的骑兵,可以跟金兵正面抗衡。这显然也与今天的状况并不相符。
总之,看过《武穆遗书》之后,莫愁对郭靖很是佩服。能靠这薄薄一本兵书成为一代名将,实在是厉害得很,至少她自己就做不到。谁说他傻?大概他的技艺点都点在了军事上吧。
她想了很久,也只想出了烧掉敌人粮仓这个计策。来源么,说来惭愧,还是她前世看过的三国演义。曹操与袁绍对战时,烧掉了乌巢,袁绍因此军心大乱。这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她印象颇为深刻。
然而很快斥候回报,给她带来了一个很不幸的消息。
简单来说,就是——蒙军似乎并没有粮仓。
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莫愁一想到最初自己犯的这个想当然的错误,就忍不住摇头苦笑。
蒙军的战马有相当一部分是母马,因此可以为士兵提供充足的马奶,挤出后放入皮囊,每个士兵都随身携带。另外还有风干肉,也就是著名的“成吉思汗军粮”,把牛肉风干捣碎之后装入皮囊,亦是单兵携带。也就是说,蒙古大军并没有运粮队,也没有粮仓,他们自带食物,自己吃自己的。吃不够了就抢,骑到哪儿抢到哪儿。他们自带的粮食有多少呢?据说,是一人带五匹马,外加足足可供六个月的食物。
所以你怎么烧粮仓?
大家面面相觑了许久,莫愁咬牙道:“如果潜行进中军的话,有没有可能抓到主帅?”
他们毕竟是武林高手啊,连皇宫都可以进,没道理中军进不去吧?
但中军还真有可能进不去。
皇宫~内院虽然庭院深深,防守也算森严,但到底地方太大,建筑太多,可供躲藏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但中军营帐怎么办?大帐篷一个,周围全是兵士,密密麻麻。请问你要怎么靠近?施障眼法吗?
莫愁发现自己无计可施。
来回思索了许久,她开口道:“你们分散到其余四州,组织百姓退守三关。回去之后立即向成都府求援。”
“那……姑娘你呢?”
“我潜回西和州,帮助守城。”她说,“虽然暂时拿蒙军没办法,但尽量守住城,让蒙军拿我们也没办法还是可能的。”
“我们也跟姑娘回去!”
“你们留在外面更有用。何况你们不必担心。蒙军怕热也怕阴雨潮~湿,一旦连着下雨道路泥泞,不管是马匹还是弓箭都会受到影响。再过几月便是梅雨季节,到时若是久攻不下,相信蒙军会撤退的。”
话是这么说,可谁都清楚回去根本就是九死一生。
几经劝说,他们终于同意离开。临走之前,领头的黎生竟跪下了,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今日一别,不知还有无机会再见姑娘。姑娘心系大宋百姓,甘冒奇险,比之男儿百倍胜之,黎生惭愧无地。”
莫愁吓了一跳,忙扶了他们起来:“你们都是忠义之士铮铮男儿,何须多礼。倒是莫愁有一事相求。若是见到贵帮帮主,请替莫愁带一句话。”
黎生又躬身一揖:“请姑娘告知。黎生一定带到。”
莫愁道:“如今蒙军正攻蜀口,但大宋薄弱之处并非单单蜀口而已。请黎兄弟告诉郭帮主,莫愁请他坐镇襄阳。襄阳亦是要害之地,蒙军早晚会发觉此事。请他不论何故,万万守住襄阳!”
“是!”
莫愁望着他们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杨康已被她派往山东与李全交涉,若是郭靖能坐镇襄阳,她也便可以放心了。蒙军虽然势大,但这次的主要目标还是金国和西夏,他们应该还有一些时间来准备和布置。
吴玠兄弟的事迹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已经知道得七七八八,他们和岳飞不同,是以步兵对抗骑兵,守的也正是蜀口关隘。虽然蒙军比起金军更加彪悍,但大体上的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
另外,她前世也还参观过钓鱼城,因此对南宋后期在四川大筑山城以防守蒙军还有些印象,射雕里蒙哥汗死在襄阳城下,可正史里他却是死在钓鱼城下的。记得当时导游还说,南宋灭亡之后,钓鱼城还坚守了数年,最后还是守将自己投降的,可见当时山城发挥了多少作用!
虽然不太记得山城具体都是哪些,但想来都是地势险绝,扼守交通要道的地方。这个可以和蓉儿慢慢研究。关键是筑城需要耗费大量财物人力,非得要朝廷配合不可。这却是有些伤脑筋了。
算了,当下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得先回西和州,守住了城再说。
黄蓉一路心急如焚,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西和州。一路上城池残垣断壁,百姓流离失所,看得她银牙紧咬。她分出一部分士卒组织百姓退入三关,自己领着大军与蒙军遥相对峙。
郑损看着对面蒙军的声势,早已吓得腿软,再三劝说她退兵。
“我们实在不是蒙军对手啊!先前皋兰一战,岂是惨败可以形容……郑某已是老朽,可姑娘正当芳华,何必赴这必死之局?”
对面蒙军军容整肃,数万大军安静如一人,弓箭已上弦,齐齐对准宋军,片片铁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黄蓉知道只要一声令下,便是万箭齐发。
她轻轻一笑,道:“她既在这城里,纵是必死之局,我又有何惧之。”
他?郑损心里暗暗琢磨一番,心道莫非这姑娘有情人在这城中服役?或是父亲?兄弟?
不管如何,看来她是绝不肯退的了。
郑损额上冷汗直冒。他原本也曾想过要解西和州之围的,直到接获皋兰一战惨败的消息,才知道自己上前无异是以卵击石。谁知运气差到这种程度,撤退途中偏偏遇见了这么个瘟神……
其实就兵力来说,他这次几乎把帐下兵士全带了出来,足足三万兵士,几乎是蜀境全部兵力的一半,比蒙军要多上不少。何况蒙军还分出了一半兵力继续包围西和州,只剩下大约□□千人与他们对峙。按理说,他不应该慌成这样才对。
可那是蒙军啊!一个人能顶十个宋军的蒙军啊!连麻仲他们都丢了脑袋,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哪个比得上麻仲?
何况他也清楚,手下兵卒士气低得很,训练也非常不足。再说步兵本就不是骑兵的对手……
总而言之,他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满脑子都是一会儿全军溃败该怎么保住自己脑袋。
虽然之前这姑娘布置了半天战阵什么的,看起来倒像是有头有脑。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懂什么战阵,多半是从《武经七书》里头随便抽了一段(咳,虽然他其实连《武经七书》也没认真读过)。对付蒙军?开玩笑呢吧?
黄蓉这次采用的是吴璘的叠阵。每个军阵都是长枪军在最前面,军士坐在地上,将长枪支于身前。后面依次是最强弓、次强弩,这些军士们要跪地备战。最后是神臂弓。骑兵在两侧保护。当敌人突进到阵前百步时,令神臂弓先发射;七十步时,强弓齐射,如此往复,下一个军阵也是如此安排。阵前摆放铁钩连在一起的拒马,一旦有伤亡就由后面的次阵替代。阵型调整时,骑兵由两翼冲到阵前保护,布阵完毕后,骑兵回到两侧。
这叠阵曾经在对金兵的作战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是步兵对骑兵的经典战阵。
黄蓉心中其实也没有太大把握。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指挥作战。但手下将领居然有识货之人。她布置的时候,便有人一脸讶色,小声嘀咕道:“叠阵?”
于是她便把这人提升成副将,让他负责击鼓指挥换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