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一部·4帝统之争·韦航1 ...

  •   第一部·4帝统之争·韦航1

      高郢身上,似乎起了什么变化。
      我不得而知的变化。
      从京城至相康,我与他同车而行。
      这一路上,少有的平和。
      不经意间,总能捕捉到皇帝偷偷看着我的眼神,目光里充满疑惑不解。
      然而我转头看他的时候,他却总是别过头去,态度傲慢。
      这于我是新奇的体验。
      对于高郢,我也有说不得的一种感觉,那夜发生了什么即使没有清晰的记忆,但我也明白我和他之间发生了一些事。
      以前全无牵扯的两个人,如今却有了一点联系。
      我可以不当一回事,可高郢却不能。
      每次看到他盯着我脸红时,我都想敲他一记,我并不想记得那些事情,为何他老是要来提醒我呢?
      路上我看到皇帝很是哀伤的神色,透过车窗,我与他同时看到了饥渴交迫的灾民,哀鸿遍野。
      总以游猎为乐的皇帝问我为什么。
      “为什么朕总是看不到这些?为什么这些事,朕从来不知道?”
      好天真的问话,注视那青涩的面孔我不禁苦笑。
      “谁会让你看这些?”
      “我不是没去过民间!”他不服气。
      “皇帝出行需清道,你看到的自然是承平景象,那不是真实的民间。”
      生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这些孩子懂得什么是民生疾苦,又怎知道百姓为生存而奔波有多艰难。
      父亲希望我明白的,便是这些,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当年他为何要十四岁的我上边陲战场。
      玉不琢磨不成器。
      高郢看了看我,低下头,口吻略微有些迟疑。
      “我是不是很没用……”
      “在如今这样的情形下,本也应是这样。”我安慰他,不过他并不感激。
      他气势汹汹,瞪了我一眼,眼神狠辣。
      “多余的话不必说。”
      既然好心他不接受,那我也没必要继续,继续看奏报。
      而后得知,毅州总管司马益叛乱一事。
      司马益不是等闲之辈,对付他我得周密部署才行,我知道,但就因为如此,才更不能表现出慌乱的神色来。
      朝中的风向向来变得快,没必要自找麻烦。
      亦不能示弱。
      高郢为檄文内容大发雷霆,缘由是他被称为“伪帝”。
      我不明白他为何生气,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也不会为里面称呼我为乱臣贼子而恼怒。
      谁掌权谁取得胜利,谁便可成正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真实与记忆都会消散,而后渐渐湮没无声。
      一朝天子一朝臣,三十年风水轮流转。
      就是这么简单。
      我并不为此生气,但司马益此举让他变得更不好对付。
      庄帝没有留下子嗣,继位的是他的弟弟和侄子,就亲疏之分,汉王之子是比高郢来得近些。
      当年他亦是茂贞选夫的人选之一。
      茂贞选择了高郢。
      高郢便成皇帝。
      我没有见过伪帝高锐,据说这年轻人沉静内敛,很会做人。
      消息纷扰传来,有一种说法,高锐并不情愿当皇帝。这样的事,总是不由他们做主。
      高郢却与我看法不同。
      “骑虎难下,说什么情愿不情愿?不想死就得从命,屈服了何必再言清高?”他似乎有些不屑。
      这话也可以对他自己说,我好笑的想。
      司马益这样的做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想取得站在中立位置上的元老重臣们支持。
      只要对他们的利益有关,那些现在肯支持我或者保持沉默的大臣们动向难测。
      司马益为元老们的倒戈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我没有这么傻,傻得相信这世上有永远的朋友。
      假若高郢的存在对我不利,那便得废他另立新帝,我没有隐瞒我的想法,高郢却告诉我说,他想当皇帝。
      “皇帝就是我,没有其他人。”
      少年沉沉的说着,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迷茫。
      他说他要随我一同去征讨司马益。
      我允许了这件事。
      和以往将出远门前一样,照例我前往拜访茂贞。
      这天我遇见了崇武,他正与茂贞谈笑风生,茂贞身边只有两侍从,还是从韦家带进宫的人。
      杨崇武说着市井流传的笑话,茂贞笑得有若花开,她的眼眸有异样的神采飞扬,而她注视的对象是她眼前的男人。
      我已许久没看到她这样专注的眼神,她养的小猫不停的蹭着她的裙摆想引起她的注意,而茂贞却没有发现。
      我的好友与我的妹妹眼神相对,那种目光我很熟悉,是男人注视女人的目光。
      他,想要我的妹妹,对我的妹妹感兴趣。
      这天我进来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没有让人通报,茂贞这儿如同我另一个家。
      看到这样一幕场景并不在我预料之中。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两个人竟已熟悉至此。
      我嘱托崇武保护妹妹,没让他来勾引茂贞。
      见到我崇武有一瞬间的慌乱,茂贞无所觉察,对我到来很高兴。
      “你该走了。”我对崇武说,他知趣,立刻告退。
      崇武走了以后,我问茂贞,他与她何时变得这样熟。
      “就最近,这一路上多亏有杨将军,我才没这么无聊。”
      “他毕竟是有家室的男人,你有你的身份,和他还是要注意避嫌。”
      茂贞蹙眉,对我的劝说异常反感。
      “我已不是小孩子了,犯不着你来管我。不管你怎么说,我喜欢杨将军,就是要和他见面。”
      我叹息,裂痕始终存在,不管我现在对茂贞如何,她都牢牢记得,当年是我背弃了她,她总要和我唱反调,尽管我是为了她好。
      我告诉她我要出远门了。
      茂贞一怔,抱起依然在她脚边挨蹭的猫,这是她慌乱时一向会做的动作。
      “去哪?”
      “弘州……它距离毅州很近。”
      茂贞惊讶的看着我,手一松,猫从她的怀里轻巧的跃下地,一溜烟跑了。
      “亲征?”
      “嗯。”
      她沉默了半晌,皱眉思索,而后说。
      “这不妥。”
      “有何不妥?”
      “你若离开此地后,后方再起动荡,那就连个栖身之所都没了。兄长,你可要考虑清楚,大伯不会就此罢休。”
      有些事我不瞒茂贞,如今我的兄弟姊妹,也只有茂贞勉强算得上我的帮手。
      然而今日我却有些诧异,诧异茂贞的眼光。
      这些事,她怎会想到?
      但我也是忽略了。
      “崇武与你提过此事吗?”我漫不经心的问出疑惑,茂贞眼光一闪,避开我的眼睛。
      “是与不是,有什么关系?”
      我笑笑,没答她的话。
      “你说的是,这事我欠考虑,当务之急,还得坐镇相康。”
      说完这句,我便要走了。
      茂贞没有起身送我,每次相见过后,兄妹之间益发生疏,可是我们谁都无能为力。
      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杨崇武。
      他坐在殿前的石阶上,一面检视,一面用软布擦拭手中的环背刀。
      看到我,他起身,迎上,微微笑了起来,语气很是恭敬。
      “韦相。”
      我皱眉,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称呼,虽然我身为尚书左仆射,以加官兼宰相,说来也没有不对。
      父亲生前担任尚书令一职,在朝中,三省长官兼宰相,这是最有实权的官之一。父亲死后,大伯与我争夺父亲的职位,对此我选择了退让,继任尚书令的人是我的大伯,但大伯父也只是表面上风光罢了。
      只有一个人的大伯,不懂得许多事,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做不成。无论是多么智勇双全的名将,即使号称“无敌”,但在战场上,一个没有兵的将领,等待着他的只有死。
      况且父亲能够得以专权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身为尚书令,而是九位宰相中的六位,都与父亲志同道合。
      所有军国大事,都由宰相联席开会决定,尚书令所做的工作,只有执行,左仆射也一样。
      父亲生前已下令,尚书令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入宰相行列,大伯当上尚书令,无加授,也当不成宰相。
      只是这是父亲的遗训,待到大伯因为我的退让而得意洋洋时,我才抽出了这份遗训,尚书令不再为宰相,而身为尚书左仆射的我,却还是宰相。
      瞧着大伯铁青的面孔,我很是愉悦,父亲做事总预留一着,看来是对的。
      我退让的理由并非我怕他,只是树大招风,太出风头,于我没好处。
      常言道棒打出头鸟,有他在我上面遮风挡雨,何乐而不为?
      我对担任尚书左仆射没意见,旁人爱怎么称呼我,我也没意见,可杨崇武也这样必恭必敬的唤我,我却有生受不起的感觉。
      “这儿没外人,不必客气!”
      苦笑,我对他苦笑。
      “毕竟在宫中,按常理,文官武将当避嫌。”
      杨崇武轻描淡写。
      我默然,也是,作为皇帝近卫,这人身份究竟特殊。
      看着他,我心中五味沉杂。
      我与他的初遇,在我十四岁的时候,那时我刚任亲府中郎将,那时他还仅仅是右卫的胄曹参军事,管理本军的军械与处罚。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是谁,十四岁的时候,我就被父亲送上了战场,十四岁的时候我杀了第一个人,看到敌人的尸体,看到他在我面前被劈成两半,我忍不住恶心欲呕。
      在肉搏的时候,任何的迟疑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危险,如果那天杨崇武不在场,也许我也会象我先前杀的那人一样被劈成两半。
      “杀人的时候,不能有任何迟疑。要吐等回营再吐!”
      在我趴在马上吐得昏沉,他的环背刀却已砍上欲偷袭的敌人颈部,当一个人头在我眼前生生落地,鲜血溅上了我与他的脸,他视若无睹,对我这么说。
      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杨崇武,那天他冷酷的面容象利刃一样切入到我的眼前。
      背后的盔甲被长刀划破,风拂来,在深秋的季节里有着透心的凉。
      他从死人身上扒了件衣服给我,我吃惊的看着他。
      他说,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人的想法竟然与我一样!
      庆功宴上,他无份,我却有份,可我对他更感兴趣,于是我偷偷溜出来寻他。
      却发现他在吐,营地之外,他一个人吐得力竭,坐倒在地。
      而我那时却已不再有所感觉,有些事,尤其是让我感到悲伤难受的事,我会把它们藏起来,不去想。
      也许是不好意思,年纪比我大上许多的青年看到我,第一反应是背过身去。
      男人并不喜欢被人看到弱点,我也一样。
      原本打算离开,却因为他的一句话,我又停住了脚步。
      “你吐完了?小子。”
      小子?我长这么大,还没人敢这么叫我。
      我皱眉,一拳轰上他的腹部,看他呻吟着倾倒在地上,我笑笑。
      “杀一个是杀,杀一百个也是杀,假如心存妇人之仁,何必上战场来?”
      我坐在他身边,等他爬起,递给他水囊和锦帕。
      他诧异的看了我半晌,接过水囊,将锦帕丢还给我,举起水囊仰首喝了一大口,又闷声不语好一会,方才叹道。
      “不错,要是还打算要良心,我又何必来!”
      他说,他是杨崇武,今年十九,第一次上战场。我笑笑,说我是韦航,今年十四,也是第一次上战场。
      他大吃一惊。
      “十四岁,也太早了吧!你是孤儿?没饭吃才来的?长得那么瘦小做这么想不开?”
      一连串的问题丢了出来,我越听眉头越耸高,在我无言的目光下,他终于闭嘴,结束了一堆荒谬的推断。
      真是,虽然我还没脱下那身普通士兵所穿的衣物,但他的猜测也未免太离谱了。
      我说,是我爹送我来的,他说,男儿要在朝中树立威信,建立军功是最好的方法。
      他对父亲的做法很是赞赏。
      他说,他和我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建立不世功业。
      “男子汉大丈夫,生当万户侯,死亦做鬼雄。总有一天,我当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放声长笑,豪爽的对我这么说,目光中不仅饱含希望,还有野心。
      那时他不晓得,我年纪虽小,官阶与他相比,却是天上人间,云泥之别。
      我笑笑,没告诉他其实我和他不一样,他是自愿来的,可我不是,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父亲再疼我,却也不愿意养一个废物。
      他自认英杰,自然要他的儿子和他一样,不能达成他心愿的,便弃之。父亲的儿子众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母亲疯了经年,她不认得父亲,独自居住在一间小小的阁楼。
      再深浓的爱情也禁不得无数次的失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也会改变。有时我看着父亲凝望母亲的眼神,我不明白父亲对母亲,究竟是爱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
      父亲有时会自问,有时也会问我,你娘那么坚强,为何也会疯了?
      父亲不解,那时我也不解。
      可我是母亲的儿子,母亲疯了,就算父亲不再喜欢她,她也还是我的母亲,我要保护她。我必须得当父亲眼中的好儿子,并且是最得他欢心的一个,若我失去了父亲的宠爱,那母亲和我,都保不得性命。
      我和杨崇武不一样,但有野心的他,其实很让人羡慕。
      做人,总得有个目标,才会觉得安心,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我倒也不是没有目标的,毕竟父亲奋斗了那么久,把一家子能算计的,能利用的都利用上,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我没理由不坚持到底。
      那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是一家人的梦想。
      杨崇武很努力的往上爬,他也有才,我们一直都很要好,但也不是没有分歧。虽然我一直都很欣赏他,也努力提拔他,但他与我不同,没有家族背景,也不象我,有那样一个权倾天下的爹,按照正常的途径,他不会升得这般快。
      我以国士待崇武,可他回报我的是什么?
      勾引茂贞?
      这男人野心不小,茂贞于他,可能只是一块上好可以攀附的饵。
      茂贞的哥哥是我韦航,而韦航掌握着祥。
      然而在目前的情势下面,我不能轻举妄动,尽管我对他非常不满。
      “韦相对叛乱有何因应的对策?”
      我看了他一眼,没打算隐瞒。
      “考虑好了,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哦,那我便放心了。”
      我淡淡一笑,转身离开,到了尚书省,立即召见颜则。
      虽不为官,但颜则为我心腹谋士,为人机巧。
      他似乎刚从外边归来,脸带风尘之色。
      “有什么新的动向?”
      “司马益的说客已至乔太尉处。”
      来得真快,但颜则如此说法,他应是做了安排,我倒不是很担心。
      “你可有应对?”
      “在此之前,颜则已拜访过太尉。左仆射不可安心……”颜则郑重警告。
      “他是什么态度?”
      “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莫非他也要反?”倒是麻烦了,我抚抚额头。
      “这倒不至于,如今人在相康,叛乱便成笼中鸟。乔太尉聪明人,不会这么做。”
      “模棱两可的态度是指?”
      “坐山观虎斗,或是站在左仆射这一边。”
      “依你看法,如何解决?”我只要结果。
      颜则已有腹案。
      “召秦州总管乔沛星夜入京,劝说其父。”
      以情动之,不错,是个好办法,我连连点头。
      “待乔沛有了好消息,我自去乔府拜访。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这些时日,需要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如今在相康的四朝元老重臣,太尉乔威一向中立,对朝中事睁只眼闭只眼,但求明哲保身。
      而另一位与乔威同样对朝政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周司空,为安帝周后之亲族,以国戚而掌权。
      父亲当年受他提拔而有后来的地位,周氏与韦家的关系素来很好,无须担心。
      但如今改变主意打算留在相康,也得告知皇帝。
      想到那人性情,我不禁有点头疼。
      果然他大发雷霆。
      “你是懦夫吗?”
      “不是。”
      这是侮辱,可在那火冒三丈的人嘴里冒出来,我只觉得好笑。
      他定是心急火燎。
      “你怕死……”他瞪我。
      “我开始杀第一个人的时候,你还在吃奶!”
      话才出口已后悔,连我说话都变得不经脑袋,大惊。
      “……”
      他别过头,不理我。
      我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处理公务。
      满室寂静,而后他的声音传来。
      “你,什么时候废帝?”
      我抬头看他,他没有看我,将自己的头脸埋进膝盖,我看不到他的神情。
      “现在不想。”
      “人选不都已经确定了吗?”他又怒了,猛然扑了过来,压在我身上,大声吼。
      “那只是预防万一,你既然担心,就别尽做惹怒我的事。”
      他愣了一下,心不甘情不愿的起身到一边坐好。
      象只毛还没长齐的小老虎……
      脑海里浮出小老虎毛茸茸的样子,嗯,小时候的小动物都是很可爱的。
      正觉得好笑之际,内侍又递来紧急军情。
      东游太守周贺林因拒绝投降司马益,周氏夫妇与其四子二女全部遇害,包括其刚出生的幼子。
      周家绝不会站在司马益一边了。
      然而我知道这消息却不能为之高兴,年过七十的老司空,是否能承受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派去探视的人回报说,得知消息的刹那,司空立时晕厥于地。
      下午老人家便入宫求见惠文皇太后。
      我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当晚,周司空过府,找我一叙。

      (未完,待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