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信阳王府 ...

  •   三皇子大婚第二日。太液池。皇帝把手上一块一半的玉玦珍重地放到荷包里,揣入怀内。良久,他才回到御书房。不过一个时辰,一排排太监整整齐齐地出宫奔赴各府。

      武宁侯府,武宁候赵俨辞官。武宁候世子赵子卿正式承爵。

      二皇子受封安阳王,二皇子妃受封安阳王妃。

      三皇子受封信阳王,三皇子妃清源郡主受封信阳王妃。

      四皇子受封皇太子,入主东宫。

      至此,开国以来动乱不堪的环境初步安定下来。整个帝国开始修生养息,由武斗转为文治。

      灵泉宫,赵贵妃一病不起。各种珍稀的补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宫内。帝后每日派人问候。事实上,除了尊重,帝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给赵贵妃的了。然而再好的药,医得了病医不了心。于是赵贵妃的病,更加严重。

      宫妃们见中宫之位已定,少不得去皇后那里伺候着,一时之间,甘泉宫都是莺莺燕燕。这边赵贵妃一碗一碗药倒进肚子里,另外一边,其余宫妃也是一碗一碗的补药灌下去。看到不受宠的二皇子都离宫建府,便想着也有个一儿半女,以后有个依傍。

      清源是新妇,自然不辞辛苦,每日进宫看望赵贵妃,亲侍汤药。赵贵妃本就不喜欢这个媳妇,每日见着更加心烦,一会儿要喝药,一会儿要吃点心,把清源支使地团团转。所以清源每日回王府,也没有气力好好服侍信阳王。短短两三日,清源便瘦了一圈。

      陈贵妃鲜少踏足灵泉宫,为了见自己的养女,只得强忍着不适亲自过来灵泉宫看自己的仇人。乍一见清源,只见她满脸憔悴,少女时的红润已然消失不见。

      清源手里端着药碗,正一勺一勺地喂赵贵妃。旁边两排的宫女,没有一人搭手。清源喂完了药,转身就绞了帕子给赵贵妃把嘴角擦净。擦完嘴,立刻就拿了蜜饯放到赵贵妃口中。看着,都是做惯的样子。往日做姑娘时,清源哪里做过这些,如今都是自己亲历亲为。

      陈贵妃看得心头大怒,旁边伺候的大丫头侍剑忙拽住她的衣袖。陈贵妃立马明白过来,媳妇伺候婆婆,本就是应该的,这时发作,为难的还是清源丫头。陈贵妃生生压下心头的气,勉强坐着陪赵贵妃说了几句闲话。赵贵妃见陈贵妃在旁边,更显娇弱,愈发拿乔,一会儿让清源做这个,一会儿让清源做那个。清源半点怨言也没有,竟一点脾气也没有,听凭赵贵妃的吩咐做事。陈贵妃越做越难过,略坐一会儿就离开了。

      路上,陈贵妃回宫后,越想越气,思索良久,着人去打听皇帝的行踪。就等不见消息,陈贵妃扭头去了皇后宫中去。皇后正施施然侍弄花草,刚打发了一群莺莺燕燕,此时分外舒适。听到通传,皇后有些疑惑,忙把陈贵妃请进来,还是穿着家常的衣服,表示亲近。陈贵妃见着皇后,脸上便堆起了暖暖的笑容。茶毕,陈贵妃轻笑道:这清源丫头嫁了人,倒是孝顺的紧。

      皇后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清源丫头确实辛苦。新婚燕尔,倒是不容易。”说着,瞧了陈贵妃一眼,幽幽道:这二皇子虽不得宠,却让陛下得了第一个孙女儿。虽说成亲的时候没封王,这回却也没拉下。这人啊,就是得有点念想,病才能好得快。

      陈贵妃听了心里一动,虽不愿清源替赵贵妃的儿子生子,可是生下来却也是自己的外孙。心念急转,又坐不下去,却又不愿意直接去赵贵妃那里去点醒她。眉头便蓄了一丝愁绪。

      皇后笑道:"你就成日里操这些心,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想要插手也是不能够的,不如且放宽心。都是年轻人,不多时,给你添个小孙子小孙女,你就在宫里等着含饴弄孙吧。"

      陈贵妃略略有了点笑意:"还是姐姐您想的明白。"

      皇后微微一笑,起身扶着陈贵妃的手进了自己后殿的园子,亲自选了一朵开得正好的石榴花。仔细地修剪了枝叶,左右看看无事,唤了立秋过来,"把这朵石榴花找一个素雅的瓷瓶供起来,赐给信阳王妃,就说赏给她的,她伺候婆婆一片孝心,本宫非常欣慰。"立秋领命而去。

      陈贵妃笑道:"我的好姐姐,您怎么每次都有法子。"

      皇后浅浅一笑:"都是慢慢磨出来的。妹妹要是不开心,只管来找我就是。咱们姐妹许多年,有什么不能说的。"

      陈贵妃心里一暖,,脸上愈发明艳起来,一时太监过来传话,说是陛下中午过来用膳,陈贵妃脸上一冷,便匆匆告辞而去。

      皇后也不换衣服,仍然摆弄自己的花草,只让立冬去厨房忙活去。

      缸里面养的白莲开的正好,莲花底下有悠悠然游动的小鱼。皇后让立夏找来一个两尺见方的圆形青瓷水盆,里面盛上水,把洁白的花放上去,有一种静谧之美。

      立夏看了,喜欢极了,笑道:“娘娘,奴婢看着这花,里面就静下来了。"

      皇后笑道:你喜欢,自己剪一朵放到自己屋里去,屋里不用焚香。这一盆,着人送你清荷姐姐去。

      立夏答应了下去。

      灵泉宫。赵贵妃见了皇后送来的花,心中一动。石榴是多子的意思。自己如今拘着媳妇,这孙子什么时候能抱上?

      赵贵妃却觉得头脑渐渐清醒,身上也有了些力气。仔细想想,竟还是抱孙子要紧。陛下对老二生的小丫头疼爱的紧,连带着对老二也上了点心思。三儿要是能够早早诞下嫡孙,陛下一定会非常高兴。陛下对三儿一向疼爱有加,偏偏爵位和那贱人生的儿子一样。待陛下驾鹤西去,日后她是要和儿子一起去封地上的,这就彻底离开了权力中心,如何使得?

      这江山是她赵家守卫的,皇后的刘家只不过苟延残喘,再给皇儿娶两个得力的侧妃,这中宫之位,那十岁的黄口小儿那里能做得久。

      很快,从宫里传出口谕,赵贵妃身体转好,信阳王妃不必再进宫侍奉。清源听了,无悲无喜。陪嫁过来的宫女诗云是陪清源一起长大的,向来知冷知热,忙张罗着给清源补身体。信阳王和王妃小别几日,倒是连着去了好几次主院,给足了清源体面。

      但是清源看着他,一点娇羞也没有。那目光哀伤,早就透过他,落到了别处。信阳王是个骄傲玲珑的人,哪里看不出王妃对自己没什么男女之情,也只面上尊敬着。

      赵贵妃念着抱孙子的事情,亲自赐了个嬷嬷下去给清源管家,让她少些劳累。嬷嬷是赵贵妃得力的人,一手教出来的,既有威信又不乏手段。短短数日,信阳王府懒散的风气得以整肃。清源对一切都懒懒的,嫁了这样的人,本以为可以经常见到赵子卿。

      可惜内院外院,似是隔了千山万水。每次只能看见清荷,却见不到赵子卿。清荷倒是很滋润的样子,每次见她都觉得似乎变得更年轻了,明明自己还比清荷小了五岁。每每想到这里,清源心中就有一团浓的化不开的烦闷。

      她又想起母亲说的话来,是清荷先禀了皇后,所以才嫁入侯府的。如果当初是自己先说了呢?如果自己没有顾忌那么多,是不是自己就可以成为如今的武宁侯夫人呢?

      心病就这样埋下。新婚时光转瞬即逝,清源已经失去最好的时机去和信阳王培养感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