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风波 ...

  •   诚如林征堑所料,虽然困难,通达六百亿的项目资金还是很快就到位了,但是项目却依然不能进行。汇出资金失踪后,鸿城商业罪案科第一时间就接手此案的调查。此海外投资项目的资金都汇集在专门账号资金内,资金流出至少经过两道手续和签名,头一道是具体经办人核实所需金额数目,使用原因,汇出方接受方信息,审批人授权等等之后签字,交由项目财务经理核实签字,如果金额超过百万,还需项目经理核实签字,如果超过千万,则还需项目总经理核实签字,上亿的金额则需交由经手董事签字。这一笔出账,说来奇怪,只有经办人和董事签字,中间三道手续没有任何存根可查。

      更为奇怪的是,这笔钱的出账在系统中没有任何记录,完全是凭空消失了。

      这种种迹象表明通达内部极有可能有内鬼,廉政署因此也介入此案。在真相查明之前,任何资金流动都有可能再次出同样问题,为了避免投资人的资金继续消失,鸿城市级政府通过法院下了资产冻结令,在专案组有定论之前,该项目的资金不得对外流动。

      项目不能启动,对通达十分不利,一方面违约金按天计算,多拖一天就多一笔支出,第二是消息满天飞,项目一日不能启动,通达就一天没有可信的证据拿给公众辟谣,兑现潮会越演越烈,直到无法收拾的一步。

      对于通达来说,当务之急是定案。

      内部调查,先从资金经手人开始,这笔汇出款项的具体经办人在通达察觉资金失踪之前就告假,一直下落不明,不知道是畏罪潜逃,还是被人谋害了。该项目的两个财务经理都否认有经手此事,有权签字的项目经理和总经理则含糊其辞。唯一有证据经手此事的,是经手董事,林授业。

      林授业一口咬定他签字时,确实看到财务经理,项目经理和总经理的签名,但是他拿不出证据。

      更可疑的是,林征堑取出交给洛孜瑜的本票居然在林授业办公室里找到。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林授业被人陷害的可能,但是证据对他不利。商业罪案科最终将他带走,临时拘留,方便盘问,以防潜逃。

      这关头上,一直对通达此次风波保持沉默的朝露突然发了一期访谈特刊。访谈特刊的对象之一是此次炒作通达股票的海外财团主要负责人。文章洋洋千言,非常详尽地介绍了这个集团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夸大扭曲事实,误导股民,用大量资金操作股市,疯狂托高或压低股价以谋求暴利的常用手法。

      特刊亦对通达在此次风波中遭遇的各种阻力,以及应对措施所做访谈进行了详细报道,包括通达如何在不利环境下短时间内凑齐六百亿的资金筹措能力,用大量数据事实证明了通达雄厚资金,应变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依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力证明了所谓即将倒闭的谣传并无事实依据。

      特刊还采访了三位首席金融分析师,报导他们对通达目前状况,未来展望的详尽解析,三位分析师对目前状态下的通达均持乐观态度,对股票在当前风波影响未结束前市价的评估在八十到九十新币之间。

      特刊还对通达这个海外投资项目做了解析,指出通达迄今为止真正的损失只有千万,并非外界所传的千亿。千万新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笔大钱,对于通达来说不过是每年正常坏账的数目,根本不值一提。这个项目投资大,回报也丰厚,一旦启动运行,就马上回带来收益,每年百亿至千亿回报,预计十到十五年就能收回投资额,这个项目启动当年将会将通达股票价格推高至一百以上,十年之内会冲破一百六十大关,逼近两百。

      特刊最后采访的,自然是市政府项目监控局,鸿城商业罪案科和廉政署,对案情进展,冻结令何时解除也做出了报道。

      文章还披露,海外财团在最初卖空通达之后,已经在股民狂抛热潮中默默收购大量通达股票,坐等通达股票回升,该财团预计通达在未来三个月之内会涨回六十到八十的价位。

      朝露发行全球,在中都极具影响力,若干年前成功操控鸿城市长竞选就是一个很好例子。这份期刊一出,通达股票下跌趋势在当天止住,第二天就回头上扬。

      同一天,通达公布收购通达股票计划,在未来八个月内,分四期以高于目前市场价格以及预期价格的方式回收通达股票。通知发往所有持股人,让持股人在一个月内回复通达,在哪个期限内返回多少股票给通达,以便批量处理。

      通达新闻发布之前,已有匿名客户以高于市场价格大量收购通达,通达消息一出,一度出现以市场价格买不到通达股票的情况。

      三大因素相互推持,通达股票直线回升,一周内冲破通达首批收购价,急于将股票套现而同意以三十新币卖给通达的股民后悔不迭,纷纷在市场上继续收购。股市回调的同时,挤兑潮在未形成不可逆转伤害之前很快退散。

      事至于此,这场风波的峰尖对于通达来说已经过去。

      而对于林氏一家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安抚了股民,下一步是要争取市政当局取消禁令。在商业罪案科没有进展的情况下,通达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加强内部管理,每道手续上再添一道锁,最大限度减少内贼得手的可能性,新设更具保障的资金保存账户和流通账户,只等冻结令解除就可以关闭原有账户启用新账户。另一件事,是取消林授业在通达的一切职务,以玩忽职守罪起诉林授业,要求法院下达资产冻结令,冻结林授业名下所有资产,以赔偿通达和股民所承受的损失。

      在起诉书传到林授业手中的第三天,林姚芝收到通知,林授业在拘留所吞药自杀了。

      说是说自杀,不是没有疑点,首先是林授业的药是哪里来的?林授业被拘留后,只允许林姚芝探视过他一次,探视室有监控,并无送药的迹象,而且为何林姚芝会协助林授业自杀,情理上说不通,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林授业早有这个打算,自己备好了药,但是通达起诉唯一的证据只是林授业的签名,并没有胜诉的把握,为了一个还未确凿的失职罪名而自杀,又是一个情理不通。

      在商业罪案科宣布对林授业吞药自杀一事立案调查的当天,又传出在林授业的手掌机上发现一个未发邮件,邮件声称林授业对利用职业之便,瞒着家人参与非法转移通达项目巨额资金的行为表示后悔和歉意,因怕通达追查牵连家属,所以准备自杀谢罪,希望通达能从宽处理,不要把林氏其他人牵扯进来。

      这个消息流出后不久,林授业自杀一案草草了结,束之高阁。

      通达与林氏取得协议,宣布依据法律追讨林授业所欠通达的赔偿,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除因挪动客户资金,涉嫌协助林授业非法转移资金,取消林征堑进入董事局资格之外,其他家属职位照旧,资产不受牵连。

      通达的这种高姿态完全是为了在案情水落石出之前暂时安稳住林氏一族,避免林姚芝,林征杰追根究底,出现不必要的鱼死网破之局面。通达管理层对林授业的起诉完全是出于牺牲个体,保护公司利益之考虑,并非真的认为林授业是罪魁祸首。试想象林授业这样的资深行家,若要参与巨款贪污,怎么会不做好充足防范准备,而是留下明显不利自己的证据?简单来说,凭他的身份地位,叫手下经理,总经理签个名,谁会不签?那样起码手续齐全。如果是出于避人耳目不要其他人介入,那么根本也不用留下自己的签名。再有就是事发之后三个多星期自由的时间,不疏散名下财产,或者象经办人一样玩失踪,却坐以待毙,也实在解释不通。这里诸多的疑点,要是家属深究起来,通达其它损失不好估,起码这个项目还是不能启动。

      林授业这一走,资产损失一半不去说它,林氏在通达的显赫地位业已成为过去,为保住眼前的地位和资产,不得不和通达做出妥协,林姚芝一肚子的冤屈怨恨没处出,全都撒在林征堑头上。出事期间,人人都在为筹款奔忙,连秋语歌的父母都通过在京关系进行疏通,就林征堑一个胳膊是向外的,急巴巴地把钱给人送出去。林授业遗体送回林宅的那天,林征堑回去吊唁,被林姚芝骂得狗血喷头,几乎是被扫出家门。林姚芝声称没生过林征堑这样的儿子,从此和他断绝母子关系。

      绮丝雨就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期生下了一个女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