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放灯(二) ...

  •   此时的西坊已是一片人潮灯海,每隔百步便有几丈高的硕大灯轮凌空立起,这些灯轮多是豪富商贾出资所设。因存了争相攀比之心在其中,故而极尽豪奢,灯轮上大都以锦绣妆点,又饰以珠玉,璀璨夺目。
      沿街的胡商酒肆外俱是身形妖娆的美貌胡姬,随着急促的乐声和鼓点飞快旋转。这些胡姬在这上元夜里穿得衣衫单薄,裸露的腰肢纤细柔软,外面只披了一层薄纱,旋转时薄纱轻舞,露出莹然如玉的肌肤,惹得两旁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将路堵得严严实实。
      卫长轩只向那边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倒是杨琰听见热闹的舞乐声,忍不住问道:“卫长轩,是有人在跳舞么?这乐声听着像是西域的曲调。”
      “是,有几名胡姬正在路旁跳胡旋舞,顺便招揽客人进店饮酒。这是酒肆惯用的招数了,今夜集市上的商贩都使尽浑身解数在招揽生意,什么新奇的玩意没有。”卫长轩笑了笑,拉着他沿街向前走。
      前方却是个新搭的大看棚,棚子里黑压压挤满了人,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杨琰又问他:“是什么人在笑?”
      因周围太过嘈杂,卫长轩不得不低下头,贴着杨琰的耳朵说话:“是有人在耍滑稽戏,登台的是都城有名的苍鹘,叫做庆二郎。他口齿伶俐,言谈风趣,每次说话,众人都会大笑。”
      杨琰半知半解地点头:“滑稽戏又是什么?”
      卫长轩楞了一下,忽然想起他从未听过这些市井杂剧,只好解释道:“就是两个人说笑话,扮蠢的那个叫参军,讥讽他的便是苍鹘,两人说几句,唱几句,逗众人一乐而已。”
      杨琰半张着嘴巴,似乎仍不能领会。
      卫长轩干脆携了他的手向看棚走去,有心带他听个热闹。谁知刚走了两步,就听远方天空上忽然响起一声轰雷似的鸣响,却是一枚极其璀璨的烟火从空中坠落,四散着落下。一时众人皆欢呼雀跃,交口道:“皇城上放焰火了!”
      这里离泰安宫仅隔一条护城河,上元夜皇帝照例会命人在城楼上燃放焰火,这些焰火不同于平日民间的焰火,格外精致绚烂,燃起之后,百姓们皆蜂拥着挤到河边去观看。
      卫长轩和杨琰也被人群拥着向护城河的方向挤去,杨琰还从未置身于这样汹涌的人潮中央,心下微有些慌了,他直觉想去握卫长轩的手,然而却摸了个空。他心里猛然一惊,而后却被人一把抱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像是突然变高了,方才沉闷的气息也骤然从面前散去。
      “卫长轩……”他茫然地呼唤了一声。
      卫长轩将他高高地抱着,奋力挤出了人群,四面八方全都是人,他最后只得把杨琰放在一间沿街的铺子门前,用身体将杨琰和蜂拥的人潮隔开。
      “怎么样,有没有磕碰到哪里?”卫长轩问道,而后见杨琰衣冠都还齐整,这才松了口气。
      杨琰的神色却有些怔怔地,低声道:“我刚才还以为,我们要被冲散了……”
      看着他微微失措的样子,卫长轩安抚般摸了摸他的头道:“冲不散的,你放心。”他说完,抓住杨琰腰间垂下的带扣,与自己的带扣系了个结。
      杨琰察觉到他的举动,微有些好笑,却也只弯了弯唇角。此刻隔着河的烟火已经燃放到了极致,几乎盖过满街的灯火,卫长轩仰头看着流光溢彩的天空,微有些感慨似的:“我小的时候,最喜欢挤在街上看别人放烟火。”
      杨琰也半仰着头,听烟火层层散落的声响,轻轻地道:“一定很好看吧……”
      卫长轩蓦然回过头来,只见杨琰神色平静,五颜六色的烟火倒映在他的瞳眸里,如同火焰跳动。
      “也奚,”卫长轩沉默了许久,才叹息般道,“这里虽然热闹,可是看不见还是会很寂寞的吧?”
      杨琰似是一怔,很快又浅然微笑:“你在我身边,我就不会觉得寂寞了,”他说完,抬起手摸到卫长轩的脸上,低声道,“再说,你是我的眼睛啊,你看见不就如同我看见一样么。”
      卫长轩呆了呆,耳边喧嚣的夜晚忽然就安静了,仿佛整条街空得只剩他二人。他们就这样在这热闹的上元夜里,站在一个破旧的铺子前对望,好像转眼间就会流下泪来。

      等到烟火放完,人群逐渐散去,两人拉着手慢慢向闹市中走回。杨琰却不像来时那样兴致高昂地左顾右盼,一路都安静地垂着眼睛。
      “也奚,你在想什么?”卫长轩晃了晃他的手。
      杨琰恍然回过神,没有立刻答话,他扭头看向护城河的方向,身后的空气中还有焰火散去的硫磺气息:“方才放烟火的时候,四处都是欢呼声,我虽然看不见,但也能想见是怎样一幅盛世景象。”他静了静,若有所思地道,“若是先前那场战乱没有平息,此刻的建安即使不曾沦陷,却也是一片萧瑟,哪里会有这样的盛景。杨解怕是也没有机会在泰安宫城墙上接受群臣和百姓的跪拜,卫长轩,如今大昭平和安乐,都是你的功劳。”
      卫长轩有些讶异,很快摇了摇头:“不,也奚,真正挽救大昭的人不是我,而是你。”他低声道,“若不是你率大军击退了燕虞,这里的上元灯会和方才城楼上燃放的烟火,都将不复存在,就连我恐怕也不能站在这里。”
      杨琰转回头来,抬起眼睛望向他,一时神色复杂。
      卫长轩看着他的脸色,轻声道:“我知道,自从你归朝,便被尊为太傅,上都护,大将军,如今你已是大昭朝中第一人,可说起来终究还是杨解的臣子,这其实并不是你想要的。我不知道你这样放弃多年的谋划,背后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挣扎。但我知道韩大人辞官离京,震动朝野,与此事必有关联。你舍弃了追随你多年的恩师,还有你这一生最大的心愿,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会后悔。但是……”
      他的话忽然被孩童嬉笑的声音打断,只见几个孩子提着花灯正打闹着从他们身边跑过,后方传来年迈的长者带着笑意的低声喝斥。卫长轩愣了愣,他记得自己小时候也缠着义父买了那样的花灯,抓在手上一路奔跑,义父就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追。路两边的小贩们正殷勤地揽客,吆喝声此起彼伏,路边的阁楼上零星传来少女们细碎的娇笑。
      看着这一张张笑脸,卫长轩忍不住拍了拍杨琰的肩膀:“你听,这个上元节的夜晚,每个人都在笑。也奚,你一念之间救下的不止是皇帝的江山,还有这些贩夫走卒,平民百姓。也奚,今夜这千千万万人的平安喜悦,都是你给的。”
      杨琰久久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才重新握住卫长轩的手:“带我去听戏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