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烟花三月下揚州 ...

  •   到了瘦西湖,思妍才体会出了什么叫做“烟花三月”。

      在阳历四月初,也是农历三月来到扬州,正是春雾淡淡弥漫的花季。瘦西湖沿岸真如网上传闻所说,“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白蒙蒙的柳絮随风飞扬,为湖上雾气更添几分迷离,湖畔桃红柳绿的颜色因而都染上了些许缥缈,如雲如烟,没有比“烟花”更好的字眼来形容了!

      这是思妍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桃树,满树粉红花朵有些仍含苞,有些已盛放,朵朵鲜艳欲滴。倚舷与心佩两位表姨妈指给思妍看,扬州有一种特殊的桃树品种叫做五寳桃,一花双色,在五片花瓣上,艳如大红的深粉红与接近白色的浅粉色互相渲染。心佩姨妈说,红多白少的叫大五寳。倚舷姨妈接着说,红少白多的叫小五寳。

      在瘦西湖畔初见五寳桃,思妍除了激赏,竟觉似曾相识。想想无论在扬州在苏州,思妍都是初来乍到,却看到什么景色,都觉得一点也不陌生,而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也许这些景点外公外婆来过,印象留在传给思妍的基因里。

      在瘦西湖畔舞春风的群花之中,不但有姹紫嫣红,也有各种不同的白花。思妍认得出有些一团团雪白的是绣球花,但不认得有一种同一丛中有大有小,轮廓弧线特别优美的圆瓣洁白花朵。

      正当思妍想要问,那是什么花?心佩姨妈已经指着其中一丛,说道:“这就是扬州市花,琼花。你来早了,琼花才刚刚开。再过一两个礼拜,会开得更多更漂亮!”

      倚舷姨妈补充道:“这种琼花又叫聚八仙,是现代琼花。历史记载,隋炀帝最喜愛的古代琼花已经绝种了。不过,这种现代琼花也很少见,别的地方大概都看不到,算是扬州一绝。”

      思妍听了,赶快拿手机拍下琼花的芳姿。这时候,正好有别的游客经过,自告奋勇帮她们姨侄三人拍合照。

      拍过之后,思妍与两位表姨妈传看手机萤幕上的照片,只见两位表姨妈身上的薄毛衣与长裤都是暗色系,对比得思妍的长袖白衬衫更白,而淡淡水蓝色中国式丝质小背心上绣的左高右低两只彩蝶,则像是要振翼往周遭的缤纷花丛飞去。

      复古的背心下面,思妍穿的是现代的天蓝色牛仔裤与靛蓝色帆布鞋,可走很多路。她想,如果是与必成一起来,两人绕湖走一个直径四点三公里的窄椭圆形长圈,大概都没问题。然而同行的是两位老人家,她必须顾虑她们,就不打算走太多路。也就是为了配合两位表姨妈,当她们叫她一个人爬五亭桥的阶梯上去看风景时,她只上桥去匆匆看一眼,就跑下来跟她们会合了。

      五亭桥在拱起的桥中央有五座朱红圆柱撑起金黄琉璃瓦的亭子,下面正中开一大半圆形桥孔,另外有四翼,每翼各开三个半圆形桥孔,而往两边下坡又各开四分之一圆扇形空,总共十五孔,
      设计非常巧妙。因此即使不上桥远眺,在桥下看桥,也很有一番情趣。

      由于是旺季,瘦西湖虽收门票,游客并不少,不过也不算太多,还不至于拥挤,毕竟星期四是个工作天。思妍跟着两位表姨妈慢慢闲逛,看到湖上仿古画舫形状的几艘观光船,觉得颇有情调。然而,两位表姨妈没说要坐船,她也就不好意思提出来。

      到了近午时分,心珮姨妈说该走了。思妍立刻欣然同意。三人坐计程车到扬州最有名的百年老店富春茶社用午餐。

      富春茶社外观呈寳塔形,门口悬着一对大红灯笼,木框门窗古色古香。内部装潢则是中西合璧,以水晶吊灯配红木桌椅,看来倒是相当调和。

      心珮姨妈推荐富春茶社招牌的魁龙珠茶,说这是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自家种的珠兰,三种茶叶兑制而成,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思妍听得非常感兴趣。等茶送上来,果然清香扑鼻,风味奇佳。

      思妍看心珮姨妈小口喝茶的文静模样,越看越像是姨婆!其实第一眼在扬州车站看到心珮姨妈,思妍就发觉她真像一九八零年代的姨婆,只是刚见面,说什么都怕不得体,就没说出口。到了这一刻,思妍实在忍不住问:“心珮姨妈,我姨婆,也就是你姑妈,一九九一年来大陆探亲的时候,你有没有见过她?”

      “见过呀!”心珮姨妈回答,随即笑道:“你忽然这么问,是看我长得像她,是不是?”

      “是。” 思妍点头承认。

      “这一点也不奇怪。” 倚舷姨妈欣然说道:“侄女都是像姑姑的。”

      好像真是这样呢!思妍想起了自己的姑姑。虽然思妍较少见到父亲那边的亲戚,但是仔细想想,小时候看到姑姑的样子,跟现在的自己是有些像,似乎比自己与母亲的面容相像成份还多,不过,比不上姨婆与心珮姨妈姑侄俩那么像。心珮姨妈的圆脸、大眼睛,简直就是姨婆的翻版!只是心珮姨妈留着短卷发,不像姨婆一直梳髻。

      “我留了很多我姑妈,也就是你姨婆一九九一年的相片。我看了就知道,等我八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心珮姨妈和蔼笑道。

      “姨婆八十岁的时候还很好看呀!”思妍立即由衷回道:“姨婆到九十多,样子都还很不错呢!心珮姨妈你一定也会的。”

      “你这小姐嘴还真甜!”心珮姨妈笑意更浓了,欣然说道:“这一餐没有白请你呀!”

      这时候,服务生送上餐点来。思妍原以为自己从小吃外婆做的淮扬菜,加上小时候在台北跟家人去的餐舘多半是川扬舘子,扬州点心应该全都吃过,想不到会有没见过的样式,例如小五丁包与野鸭菜包。

      思妍没吃过鸭肉包子,更没想到这鸭肉菜包竟然有甜味!不过转念一想,外婆炒菜常放糖,调味咸中带甜,那么,对这野鸭菜包的甜就不用太意外。

      至于小五丁包呢,心珮姨妈说,这五丁是鸡肉丁、猪肉丁、竹笋丁、虾仁丁、海参丁,用料这么讲究,是因为这包子馅最初乃是为了下扬州的乾隆皇帝发明的。后来推广到民间,五丁不是大家都吃得起,就把较贵的海参虾仁去掉,成了三丁包。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繁荣,民生富裕,三丁包于是还原成以前只有皇帝能够享用的五丁包了。

      富春茶社的招牌麪点除了包子以外,还有号称双绝的翡翠烧卖与千层油糕。翡翠烧卖中的碎绿叶菜馅也如菜包一般有甜味,令思妍满心怀念外婆以前炒菜放糖的样子。千层油糕呈通体半透明的奶油黄,层层相叠却又层层相分,想必很费工,吃起来口感香糯柔韧而不粘腻,可谓名不虚传。

      吃过各种可口的麪点,再来一碗浓郁的蟹粉干丝汤,真是太满足了!思妍看那些手工切得根根一样细的干丝,想到以前只见过外婆一人有如此本领,手工切的干丝像机器切的一样均匀!她思念起外婆,眼眶有些濡湿,连忙低下头,以免让两位表姨妈看见。

      心珮姨妈说她下午有别的事情,就不跟倚舷姨妈一起带思妍去乡下,等傍晚再到巴士站会合,先在附近随便吃点东西,再同坐夜班车去苏州。

      暂别心珮姨妈之后,倚舷姨妈问:“妍妍,你真的要去乡下吗?说实在的,我离开老家的时候年纪太小,虽然是在老家生的,但是没有什么印象。我不记得老家的原址到底在哪里,只能指给你看一个大概的位置。那个地方现在什么也没有了。你真的要去看吗?还是不如在扬州城找个园林逛逛?”

      “姨妈,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去看园林,反而比较能看到像外公回忆录描写的老家样子。”思妍说:“可是,我仔细读了外公的回忆录之后,不只是想亲眼看到那种园林古宅,也想看那个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很偏远,去一趟不会太麻烦的话,我还是想去。”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去,我们就去吧!”倚舷姨妈的语气带着点感慨:“麻烦倒不算太麻烦,有巴士可以搭。只不过,那里真的什么也没有。你看了别失望哦!”

      倚舷姨妈说得没错。到了目的地,眼看这个位于扬州市与泰州市之间的小村庄,只有一些粉墙黛瓦的小巧农舍点缀于大片绿油油的稻田、菜圃,以及水潺潺的纵横溪流之间,完全看不到一个大户园林古宅的遗迹。

      思妍不免感伤,却只轻描淡写说道:“这真是水乡呢!大家总把水乡跟江南连在一起说,好像江南才有水乡,都不提长江北岸也有水乡,真不公平!我看这一带的风景,比江南更江南!”

      “可不是吗?”倚舷姨妈微笑道:“小时候我常听我爹说,在我们老家,出门多半是从后门出去坐船,就跟江南一样。”

      “我知道。”思妍点头说道:“外公回忆录描写老家四面都是护庄河,只有北边的护庄河与外界河流相通,所以都是从朝北的后门出去坐船。”

      回顾过往,思妍认为自己生平最大的遗憾,就是得知外公在写回忆录时,没有立即向他要来看。假如在外公生前就看了他的回忆录,跟他讨论,会让老人家多么欣慰啊!

      那时候只说:写完了以后要给我看哦!完全没想到,外公还没有写完,就被诊断出肺癌...

      倚舷姨妈听思妍自责感叹,只淡淡说道:“你们年轻人,忙自己的学业、事业都忙不完,哪想得到问老人以前的事?”

      “我看了外公留下的回忆录以后,有好多问题想问他,可是太迟了!”思妍幽幽叹道。

      “对了,你看前面那条比较宽一点的河!”倚舷姨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前方,说:“那好像跟我们老家北面护庄河相通的!”

      “是吗?”思妍兴奋起来,立刻说:“我过去看看!”

      她等不及倚舷姨妈反应,就往那条河跑去。跑着,她忽觉一阵地转天旋。然后,她发现自己抵达了两条水道的交叉口。那两条水道一条较宽,是蜿蜒的天然河流,另一条较窄的,则是笔直的人工河道。人工河道一边是田野,另一边是有墙有门的庄园!

      这就是了!灵魂穿越再度发生,带思妍来到了外公家园林故居被焚毁之前的时代,只不知是何年何月?

      不管哪年哪月,思妍想要进那园林古宅看一看。她记得外公的回忆录提到,老家的北面护庄河与天然河道相交处比较靠西边,而东边有一座小木桥跨越北面护庄河。于是,她转身背对那条天然河道,往东快走。果然,她找到了那座窄得不容车行,只可让人徒步的小木桥。她就踏过桥去。

      过了桥,思妍折回来往西走,注意到一路沿着护庄河的河岸,有一排灌木,开着类似扶桑花的长蕊花朵。她想起外公的回忆录提到,庄园外围有当作篱笆的品条花丛,想必这就是!

      当思妍走到北面护庄河南岸的中心点,就看到左手边是庄园后门,右手边是一个码头。她想进那后门,但是门锁着。她不确定,自己穿越时光隧道过来的灵魂,有没有本领穿过关着的门?

      由于生性胆小,思妍不敢尝试撞向那扇锁着的木门,就背转过身,面向码头,看看有没有人来。她想,最好的办法是,跟着开得了那扇后门的人一起混进去。

      就在这时候,有一艘乌蓬小船,从西北方那条往东南曲折流着的天然河道上开过来,转弯,开上了护庄河,然后在护庄河的码头前停了下来。

      一开始,思妍只看到船身复着乌蓬的侧面。因此,直到船上的人下船,她才看出来,这对先后跨下船的一男一女,是她的外公皓同与外婆巧倩!

      皓同一下了船,就伸双手去接巧倩,小心翼翼扶她下船。思妍从未见过外公对外婆如此体贴入微。这是不是他们新婚的时候呢?思妍细看,果然发现他们两人的面貌都比一九四六年的样子更年轻了好几岁,而外婆巧倩的脸颊尤其水嫩紧緻,像是十七八岁少女的容颜。

      当巧倩踏上码头的木板地面,直起身子,思妍注意到她一身玫瑰红软缎半袖旗袍相当宽鬆,却只在腹部有点紧,勾勒出了小腹微隆的轮廓,而且脚上的同色绣花鞋是平底的。啊!原来这是外婆怀孕时期。怀的是哪一胎呢?看她脸上还有些稚气,不到二十岁的模样,那么应该是第一胎吧!

      如此算来,再看看码头两侧各一排品条花丛,茂密绿叶中开满粉红花朵,思妍就断定这应是一九四零年春天,外婆巧倩足岁还不满十九。

      同时,外公皓同足岁未满二十五。虽然他身为文人,青年时期也不强壮,偏瘦的身材却相当笔挺,显得精力旺盛,雄姿英发。他身穿寳蓝长袍,紫红马褂。思妍看就连外公身上的颜色都喜气,猜他们俩是前一晚去某个人家吃了喜酒,在那家客房中过了一夜,早晨回家来。

      这么揣测着,思妍不禁想起外公外婆六七十岁时在台湾,有些周末会去参加一些晚辈的喜宴。他们出门前,童年的思研眼看清癯的外公打上枣红色领带,丰腴的外婆换上同样枣红色的春夏塔夫绸或秋冬丝绒旗袍,两人总是那么耀眼的一对!

      一九四零年春天的此时此刻,青年才俊的皓同牵起了绮年玉貌的巧倩的素手,走下了码头。

      保守的巧倩含羞挣动了一下被握住的手,轻声说道:“老温在后面看呢!”

      跟在他们俩后面的,是刚才撑船的中年船夫。思妍看得出,这船夫老温是他们家的长工。

      “那有什么关系!”皓同不以为意,含笑说道:“大家都知道我是新派。”他继续牵着巧倩的素手。

      巧倩显出忸怩的神情,但没有再企图挣开手。一行三人走到后门口。他们都没有看到思妍从二零一六年春天穿越来的灵魂。

      老温打开了后门的锁,让皓同与巧倩先进去,他自己才跟着进去。赶在老温返身锁门之前,思妍一下子闪了进去,踏入了她自从读过外公的回忆录之后,一心向往的外公老家后花园。

      一进门,思妍就觉得花香袭人,是玫瑰、芍药、百合等群花交织出的混合芬芳,很类似小时候在台湾外公外婆家花园中闻惯的香气,只是更浓郁。这个宽广的后花园正如外公的回忆录所形容,五颜六色的群花盛开于石板小径两旁,遍地碧绿的万年青与忘忧草之间。

      思妍往左看,靠东墙的一株株杏树花期已过,结着粉橘色的果实,可见时节大概是五月。再往右看,西墙上牵满了月季,开遍了迷你版玫瑰形状的小花,有些艳红,有些粉红,有些乳白,千朵万朵,织锦一般点缀成了一面花墙。

      皓同与巧倩手牵手,漫步于缤纷馥郁的花园之中。巧倩忽然止步。

      “怎么了?”皓同轻声问,一脸关切的神情。

      “没什么。”巧倩嫣然一笑,答道:“只是小孩子动了一下。”

      “这孩子大概同我们一样喜欢看花。”皓同含笑推测道:“所以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了,爹说让你自己帮孩子取名字。你想好了没有?”巧倩问道:“是不是要跟大哥的两个儿子排行?”

      “嗯!”皓同点头答道:“其实根据我们家的族谱,孩子是舟字辈,只是爹同大哥都说用舟字不好取名字,就变通了一下,用舟字旁的字。大哥觉得慕字配舟字旁的字排起来好看,而爹找了算命先生来算笔划,也说吉利,所以大哥的两个男孩子叫慕舫、慕艇。”

      “如果这孩子也是个男孩子,是不是也用慕字加一个舟字旁的字?”巧倩接着问。

      “应该是。”皓同回答:“如果爹找人算笔划,说没问题的话,男孩子可以叫慕舶,因为舟字旁的舶意思是大船。我认为,男儿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过,我倒希望这孩子是个女儿。”

      “真的?”巧倩讶然问道:“大家都想生男孩子,你反而比较想要女孩子?”

      “是啊!”皓同欣然答道:“大哥已经有两个儿子了。爹还没有孙女。要是我们这个是女孩子,他一定也会高兴的。再说,你生的女孩子,一定长得同你一样漂亮,特别讨人喜欢!”

      哇!原来外公年轻时,曾对外婆这样甜言蜜语过!跟在他们俩后面的思妍心想:看来他们俩新婚时期如胶似漆,并不亚于姨公姨婆,但为什么,却不能像姨公姨婆维持恩愛一生呢?

      思妍望着青春年华的外公外婆,只见外婆巧倩被夸赞得不好意思,低下头去,娇羞状更加迷人了。

      “如果是女孩子,”皓同继续说道:“我想叫她燕舲,燕子的燕,舟字旁的舲。”

      “舟字旁的舲是为了排名。”巧倩接口:“可是为什么用燕子的燕呢?因为你喜欢燕子是吗?”

      “我是喜欢燕子。”皓同微微一笑,接着以右手指向前方屋宇廊檐下,绕巢而飞的两只燕子,说道:“你看那对燕子多可爱!燕子总是双飞,所以女孩子名字用燕字,祝福她将来长大了以后,婚姻幸福美满。”

      思妍听了,立刻想到父母无愛的婚姻,无限感慨!

      皓同与巧倩为尚未出世的孩子编织的未来,对于从二零一六年灵魂穿越来的外孙女思妍,早就是已知的过去。她知道他们这一胎生的男孩慕舶两岁多就夭折了,更知道他们第三胎才是女儿的燕舲只活到六十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造成耄耋高龄的他们痛不欲生,以至于在那之后相继病逝...

      即使明知后来的悲剧结局,思妍凝视着一九四零年的外公皓同与外婆巧倩,依然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在鸟语花香的春日庭院,也在他们俩自己人生的春天,两人相依相偎,憧憬着未来儿女的前途,是多么兴致勃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烟花三月下揚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