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灵魂穿越到一九四六 ...

  •   那是一九四六年春天,杏花烟雨的苏州。一艘乌蓬小船上载着一个小家庭。男主人纪皓同足岁未满三十一,清瘦的一身铅灰色三件套西装,长脸上浓眉大眼、挺鼻端唇,眉宇间有艺术家的敏感,也有士大夫的倔强。坐在皓同身边的,是比他小六岁的如花美眷巧倩。

      巧倩原来名叫巧巧。六年前新婚时期,皓同给她改名巧倩,典出诗经的“巧笑倩兮”,因为皓同起初第一眼见到大表嫂的这个表妹,就被她璀璨的微笑迷住了。直到遇见了她,皓同才体会出倩字的意味---那简直像是为她造的字!

      然而,皓同此时并没有多看妻子一眼,尽管巧倩依然年轻貌美。很多电影明星去整容,就是要割出这种她天生就有的,从眼头宽起,既对衬又均匀的双眼皮。

      七分袖旗袍的粉紫鹅黄碎花绸料子春意盎然,衬得巧倩的素颜更加白嫩,特别浓厚的卷发也更显黑亮。她半搂着膝上刚满三個月的女儿燕舲,不时看看自己穿着咖啡色半高跟皮鞋的双脚前,船底板上蹲着玩积木的三岁儿子慕航。她也没有朝丈夫看,但是燕舲意识到了,母亲用眼角餘光一直注意父亲急着要快到目的地的神情。

      一九九六年某个春日,在美国加州,五十岁的燕舲告诉因跳过级而高中快毕业的十七岁女儿思研,那艘乌蓬小船上,父母之间焦躁不安的气氛是她最初的记忆。思研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依照常情,人生记忆从上幼稚园的年纪才开始,但是母亲细腻的描述使她不得不信。

      那天之后,思研一直想去一趟苏州。终于成行时,她的中文名字早已改成了思妍。原来,她父母给她取名思研,为的是期许她将来念博士当教授。只可惜,思研对任何科系的博士班都毫无兴趣,反而恨不得有个如同母亲燕舲一样诗情画意的名字。后来,思研想尽办法说服父母,让她趁假期返回出生地台北时,把身份证上钻研学问的研改成了百花争妍的妍。

      在争取改名的过程中,她才得知,自己出生时,母亲眼看这孩子五官长得精緻,曾经想过给她取名为极具古典美的“嫣妍”,只是父亲由于事业心特强,坚持要给她一个不让鬚眉的名字,才用了充满学术含意的“思研”。母亲则基于传统观念,认为孝顺就得要顺从父母,尽管本身喜愛妍字,却反而数落思研不该改掉父亲选的研字。思研费了很多唇舌才说动母亲。倒是父亲为了显示开明,对她改名表示毫无异议。

      思研改名为思妍之后,过了十年有餘,才在二零一六年春天来到了苏州,坐上了专门租给观光客的一艘乌蓬小船。足岁已满三十七的思妍学旧照片上的外婆年轻时那样用发夹,把发稍微卷的中长黑发偏分夹起,這使得她本来就显嫩的白净鹅蛋脸看来似乎还不到三十。她窄肩丰胸的身上穿着复古的浅粉色长袖唐装上衣,不过搭配现代的灰蓝色牛仔裤、靛蓝色帆布鞋。

      思妍正在怔怔想着,母亲怎么会记得婴儿时期的事?眼前却出现了一九四六年春天那艘乌蓬小船,在她右前方,缓缓靠岸了。

      皓同领先下船。巧倩一手牵着慕航,一手抱着燕舲跟过去。皓同先把慕航抱下船,再牵巧倩的素手帮她与燕舲也下船。一落地,害羞的巧倩就立即把皓同的手放开了。皓同有点扫兴似的,转身就走。他走在前面,巧倩牵一个孩子,抱一个孩子,跟在后面。

      遥望着他们一家四口,思妍不禁自问:“这是幻觉?还是,难道我穿越了?”

      怔忡间,思妍不敢置信这种流行科幻小说或电影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看那对夫妻的长相,几乎就跟旧相簿里、泛黄黑白照片上外公外婆的年轻面容一模一样,只是彩色化,立体化了而已。

      不管是真是幻,眼看他们就要走出视线了,思妍赶紧叫船夫停泊,匆匆下船去追他们。还好,他们带着小孩,走不快。

      沿路尽是粉墙黛瓦的小楼房,一户户都是背面临水,前门朝着巷道。皓同与妻儿在其中一户前面停下来敲门。

      女佣来开门时,思妍跟着他们进去。女佣称呼纪二少爷、纪二少奶奶,完全没有看到他们身后的思妍。这倒是与思妍以前看过的一些关于时光穿越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不同。思妍这才领悟,原来穿越不一定要肉身过去,只有灵魂去也可以。踏进一九四六年的只是思妍的魂魄,或脑波。一九四六年的人们看不见她。

      一踏进盆景错落有致的小巧前院,思妍就听到了屋内传出琤琮的钢琴声,是舒曼的梦幻曲,宛转悠扬的旋律,不知是谁弹得这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洋溢着丰富感情的琴韵进行中,一位穿着草绿色洒金点塔夫绸旗袍的少妇已到客厅门口迎接。思妍一看那位苗条少妇白皙姣好的圆脸,脱口喊出了一声姨婆!没有人听见。

      姨婆样子真是改变不多!外婆也是!她们俩到暮年都是风韵犹存,没有太明显的皱纹,只是下颔变鬆了一点。比起一九四六年雪肤花貌的巧倩,外婆整张脸肤色变暗了,不过气色依然红润。姨婆则和一九四六年的模样差不多白,但眼底下多了褪不掉的两抹黑眼圈,颧骨上有淡淡黄斑。

      思妍记得姨婆韩之涵与民国同寿。那么,一九四六年春天的之涵足岁还不满三十五,却已经梳起了宋美龄式发髻。她这时候不但没有黑眼圈,也没有黄斑,而且脸部轮廓还相当紧,丰满的脸型与纤瘦的身材对比,显得脸更圆,也更显出了一种富家少奶奶的福相。

      之涵是巧倩的大表姐。她的丈夫吴世伦是皓同的大表哥。

      一九三九年秋天,之涵还住在婆家扬州城外乡下的园林古宅中,有一次找那时候还只叫巧巧的表妹来玩,也约皓同来吃顿午饭,若有心似无意让他们两人见个面。结果,巧巧静静吃饭,只在皓同问她问题时简答一下,此外一句话也不跟皓同说。然而,皓同不能忘记她倩倩甜甜的一笑,于是不久就秉明父亲,请了媒人去储家向巧巧的父母提亲。

      婚后,巧倩还是叫之涵大表姐,却不再叫世伦大表姐夫,改跟着皓同叫世伦大表哥。皓同也照样叫大表哥、大表姐。

      思妍的灵魂既然來到了一九四六年,接下来就听他们谈话,听出了姨公,也就是世伦在上海参加医学会议。显然之涵是因为这周末丈夫不在家,才找表妹一家来做伴。

      不过,在这个星期天下午,之涵并非没有别的伴。思妍进屋就注意到钢琴声停止了,同时有一个身穿中国式斜襟白衫与过膝黑裙的纤小少女,从客厅一角的小型钢琴前面站起身来,走过来打招呼。

      这名少女一头直发复颈而未及肩,下巴特别尖,可算是二十一世纪流行的所谓锥子脸,只是单眼皮不符合漫画美女的形象。尽管如此,她的眼神有一种如雾如梦的轻微迷惘,令人见而忘俗。思妍看了心中一惊,因为自己一些照片中有同样的眼神,虽然两人眼睛形状并不像。思妍的杏仁形大眼睛具有在眼头较为细窄的双眼皮。

      思妍听之涵喊这少女之沄,就猜这个沄字有水字边,因为姨婆之涵娘家那一辈都用“之”字排名,加一个水字旁的字。接着,思妍听到之沄细声称呼之涵为大姐,又叫巧姐姐,表姐夫,那更可以确定之沄是之涵的妹妹。

      奇怪的是,怎么姨婆从未提过她有个妹妹?姨婆有个弟弟韩之涛,是思妍熟知的。小时候在台北,每逢阴历年,她总跟着外公外婆与母亲,到舅公家拜年,可是平常并没什么来往。

      有一次,母亲单独带思研去探舅婆的病。思研听舅婆感叹没能生儿育女,颇为惊讶,心想他们家不是有个表舅吗?

      回程途中,母女俩等公车的时候,思研忍不住问:“表舅不是舅公跟舅婆的儿子吗?”

      母亲回道:“你倒是会听大人讲话!告诉你,你可不能到处乱讲。这个表舅是舅公的妹妹的儿子。舅公的妹妹生了三个男孩,就把最小的过继给他。知道了吗?不能跟任何人讲啊!”

      思研赶快点头,倒忘了问舅公的妹妹住在哪里?不过那之后真的没告诉任何人。看样子,之沄就是舅公的那个妹妹。她嫁给了谁呢?难道她一九四九年留在大陆吗?不然照理说,她也是个姨婆,为何从未见过这个小姨婆?

      能不能从眼前这一幕找出答案?思妍回神过来,盯住客厅中的谈话。此时此刻,女佣已把慕航带去找邻家的孩子玩,也把燕舲哄了午睡,客厅中只有几个成年人。虽然,他们自家人之间很少讲国语,讲方言的时候较多,但因为他们之中只有外公的国语标准,外婆与姨婆讲国语带有江苏口音,思妍从小听惯了,所以很容易听懂她们的方言。

      之涵拉着巧倩教她刺绣,同时表示:“结婚十五年了,可从来没为世伦做过任何针线。现在帮他买了几块新手帕,就想绣上英文Dr. Wu,让他时髦一下!等他从上海回来,给他一个惊喜。”

      皓同听了,不禁打趣:“还是大表哥有福气!巧倩可从来没给过我什么惊喜。”

      当下巧倩面露不悦,但是没有吭气。之沄在旁差点微笑起来,只是硬把快要牵起的嘴角收住了。

      之涵则随即啐道:“巧倩哪还需要给你什么特别的惊喜?她什么都帮你做了。你们家除了有个女工每隔几天来帮忙洗洗衣服,刷刷地板,别的大小事情,都是巧倩一把抓,孩子也是她亲手带。她在娘家可是大小姐。现在帮你勤俭持家,你可要惜福哦!”

      这一番话说得皓同有些尴尬,只有点点头。

      之沄就在这时候问:“大姐,你还想听什么曲子吗?”

      “不用了。”之涵回答:“你没事可以到书房找本小说子来看。我有很多小说子。”她说的家乡话常把名词后面多加一个“子”字。

      “大表姐,”皓同开口请求:“如果之沄没事,我倒想请她陪我下盘棋。”

      “那也好。”之涵点头同意。

      于是,之沄去书房拿棋盘出来。之涵与巧倩则去浅褐色西式长沙发上并坐,开始绣起手帕来。

      之涵手拙,巧倩怎么教她,都是徒劳,不如巧倩自己拿过来绣了。巧倩一边绣着字母W,一边答着之涵的话,一边还用眼角餘光瞥着正在下棋的皓同与之沄。

      之沄的象棋下得不好,几回眼看就快要输了,忽然一下子峰回路转,又有了生机,棋局得以继续下去。思妍看着,蓦然想起了小时候外公教自己下棋,就是这样偷偷让着!外公为什么也这样对之沄姨婆?

      童年的思研听惯了长辈们谈到外公时都说:这位法官大人对谁都严肃,就只宠研研一个。原来,他不是到年纪大了才开始有慈愛的一面,他年轻时就有过柔情,在望着之沄的眼睛里。

      思妍深深为外婆不平!想想外婆哪一点不如这个之沄?她们俩年龄差不到五岁,巧倩还生过三胎,痛失过夭折的长子慕舶,这些妇人经历竟然都无损她的青春甜美。如果巧倩换上了之沄的发型衣著,陌生人也会当她是女学生,只是比较圆润一点的小姐。巧倩生了孩子就没了腰身,因为骨架子是上身短圆而双腿细长,腰短得不容易看出腰线,稍胖一丁点就成了直筒腰。

      倒是后来燕舲长大了,身材比例并不像巧倩;成年的燕舲雖然个子较小,差了巧倩两三公分,却有一付水蛇腰,生过孩子以后也没变形。显然,燕舲偏瘦的体型、略深的肤色,以及清亮的大眼睛都是来自于父系遗传,但是淡秀的眉毛、窄挺的小鼻子、标緻的菱角形嘴唇却比较像巧倩。燕舲的脸型则介于父母之间,比皓同的长脸略短,比巧倩的倒五角形脸稍窄。

      思妍的鹅蛋脸就是母亲脸型的翻版,可是肤色与身材隔代遗传了巧倩的白皙以及短上身与长腿比例,甚至比外婆的上身更短一点,而双腿也更长了些许。高中时代的思研在合唱团量身製作制服长裙时,发现自己腿长等同於后排那些身高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五,或一百六十六公分的女同学们,有一百零四公分,只遗憾上身太短,以致整体高度刚到一百六十公分而已。尽管有时候早晨測量会超过一六零点五,只要四舍五入即可算是一六一,不过从未真正到达一六一,她就不太好意思自称一六一。

      其实,思妍遇到过不少说有一六零或一六一的女性朋友,而从众人都没穿鞋的室内合照看得出来,她们之中多半实际身高稍显略逊于自己,想必她们都是一五八号称一六零或一六一。要是按照她们的讲法,思妍应可自称一六二或一六三,但她从不曾那样做过。

      思妍的外婆巧倩在一九四六年的身高也是真正的一米六零。在巧倩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身高并不属于审美标准的一部份,因此,跟巧倩同辈的女人都不会浮夸身高,量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巧倩的少女脸与少妇身材看来并不冲突,反而更有胸围丰满的女性魅力。任何客观的旁观者看到同处一厅的巧倩与之沄,都会认为巧倩不但个子高出了大约六公分,而且面貌真的比较漂亮。巧倩的贤慧就更不用说了,烹饪女红样样精通,而皓同身上的每件衣服更都是她熨烫得笔挺。思妍深知,因为外公到暮年都只有外婆一人熨烫的衬衫能让他满意。然而,思妍从未见过外公以充满关愛的眼神望着外婆。

      他为什么这样凝视着之沄,好像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思妍再仔细瞧瞧之沄,发现她右鬓边插着一朵小白花。本来在她伸右手拢发之前,可能被头发遮住了,所以思妍一开始没看见。

      皓同突然低声开口:“已经快满三年了,你别再多想。不然令堂泉下有知,也不放心。”

      之沄并不答腔,只是凄然一笑。就在这一瞬间,思妍看出了之沄的楚楚动人之处。

      原来,之沄近年丧母,惹人怜惜。然而,之涵的发髻上并没有白花,身上的洒金绿绸更不像尚未除孝的样子。思妍于是推断她们俩是同父异母,难怪长得不像。

      之涵叫女佣送上枣泥艾草青团子来当点心。皓同与之沄的一局棋竟然还没下完,不过也暂停下来,一起吃青团子。

      本来八个青团该是一人两个,但之沄只慢慢吃完了一个青团,就忽然说道:“大姐,我可能午饭吃多了,又吃了糯米团子,胃里有点塞。我想出去走走,帮助消化。”

      “好吧,”之涵答应:“快去快回。天快黑了。”

      “大表姐,之沄一个女孩子家,万一回来晚了怕不安全。” 皓同提议道:“还是我陪她去吧!”

      之涵讲不出不让皓同陪之沄的理由,只得让他们去了。

      这下子思妍为难了,不确定是要跟他们俩出去?还是留在这屋里?听哪一边的对话更能增进对外公外婆年轻时代的了解?

      她想了想,决定留下来,听听外婆的心声。

      “你都看见了,大表姐!” 巧倩愤然说道:“就当着我们的面,他们一点也不避嫌!” 她的声音天生细糯,虽在泄恨,声浪也不大。思妍听来,更觉得酸楚。

      “别烦恼了,巧巧!” 之涵平静劝道:“他们不过是谈得来。皓同是有分寸的人,不会怎样的。再说,我爹已经在帮之沄找对象,打算让她快点订婚,明年女子师范一毕业就结婚。等之沄有了对象,就没事了。”

      “希望是这样。姨丈能赶快帮她找到人最好。” 巧倩幽幽叹道:“大表姐,我真羡慕你。大表哥对你多好!哪像皓同,动不动就说我只念了私塾,没上过城里的学校,对现代社会什么也不懂。什么都要听他的,我有点意见都不行!”

      “一家有一家的难处!” 之涵摇摇头,叹道:“我心中也有些话闷着,大概只能同你说。”

      “大表姐,” 巧倩显出了不解的神情,诧问:“你也有什么事不开心吗?”

      “怎么说呢?” 之涵叹了一口气,才说:“你看世伦好,他对我也是真好。我从小身体虚弱,娇生惯养,什么也不会做。幸好嫁了他这个医生,照顾我无微不至。我不能为他生个一男半女,他也不介意。他父母多少次劝他讨个小的,他怎么也不肯。”

      之涵暂停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碧螺春,才又说道:“就是为了帮我躲开他父母的压力,抗战胜利前,他就找了博习医院的工作,好让我们搬到苏州来自组小家庭。现在同婆家隔了一道长江,除了逢年过节,不用常回去,我轻鬆多了。刚好胜利后,我爹又把皓同带来苏州法院工作,连你也带来苏州。如今我在这里既远了婆家,又有娘家人为伴。几个女人有这种好福气?他的用心,我都明白,所以呢,他不小心在外面生了一个儿子,我也就不计较了。”

      “什么?” 巧倩大吃了一惊,连忙追问:“怎么会呢?大表哥是正人君子---”

      同时,思妍也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姨公姨婆明明是最恩愛的一对!

      “正人君子也是男人。” 之涵淡然说道:“去年有一阵子,他老是去给万家的小四看病。万先生常在外面做生意。不巧那阵子,我犯了崩漏,养了两个月才好。我猜万家过年那时候生的小五是他的。万家这个月初才搬到上海去,世伦不久就说要去上海开医学会议。我想他是挑万先生出远门的时候,去看看他的儿子。”

      “大表姐,你真是量大。” 巧倩感慨道:“我不如你。我一想到皓同对你们家二小姐那样子,就气得心绞痛!”

      “别同自己过不去了。” 之涵柔声劝道:“皓同其实是愛你的。不知怎么你不明白,他自己好像也不明白。他对之沄呢,也许因为他们俩都没了娘,同病相怜,也许因为都愛读书,谈得来。你别同他吵了!没用的。我会找机会劝劝之沄。”

      巧倩低下头,没有答腔。

      之涵接著婉转说道:“本来,我替我娘抱不平,不大愿意认这个妹妹。直到她娘去了,才同情起她们母女。想来我爹是新派人,做不到公开纳妾,又下不了狠心同我娘离婚,可他真心喜欢的是之沄的娘,偏偏得委屈她做外室。这就是旧氏婚姻的悲剧。”

      之涵轻轻叹了口气,又说:“不过,我们这种半新式的,也不见得就完全没问题。世伦相亲的时候自己看中我的。皓同也是,在世伦老家对你一见钟情。现在呢?男人大概很难满足于一夫一妻制吧!不管怎么说,从前的男人明着三妻四妾,现在我们还是受尊重多了。想开一点!”

      思妍觉得姨婆真想得开。难怪,姨婆虽然纤纤弱质,小病不断,却一直大病不犯,活到九十九,是思妍认识的长辈之中最长寿的一个!

      天色近黄昏了。之涵站起来去开电灯。就在这时候,皓同与之沄回来了。之涵就叫女佣把慕航从邻家带回来,准备开饭了。

      思妍看女佣首先端出的四小碟冷盘上是薰鱼、盐水鸭、荠菜春笋丝、毛豆烤麸,就觉得自己饿了。可惜她无法加入他们的晚餐,只好打算自己出去吃碗苏式汤麪,再回来追踪陈年往事。她自己打开了厅门,穿过了前院,再打开大门走出去。

      神奇的是,她一踏出了那扇大门,就发现天色并不是刚才在门内看到的灰黯暮色,而是还有下午的阴天亮度,好像还停留在她踏进一九四六年的姨婆家之前。接着,她看到了门外巷道上,自己的躯壳仍穿着长袖唐装上衣配牛仔裤与帆布鞋,肩挂一个小皮包,正在漫步。她立刻跳了过去,融入身体。

      坐计程车回旅馆的路上,思妍想到了外公留下的回忆录之中,记载着从一九四五年秋天到一九四八年夏天,将近三年间住在苏州的地址。她计划明天就去找找看。她不确定同样的灵魂穿越还会不会发生。她只能尝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灵魂穿越到一九四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