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病中人假金求真玉 ...

  •   三春宝玉黛玉一路说说笑笑,半是赏雪半是谈笑地到了梨香院。

      黛玉是第一次来此,只见冰天雪地里小小巧巧的一座院子,内有十余间房舍,房前屋后遍植梨树——然如今数九寒天,梨花是看不见了,倒是雪满压枝,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

      薛姨妈早得了消息,喜笑颜开地迎了出来,笑道:“难为你们记挂着了,快进来暖阁,外面还寒着呢。”

      暖阁里已经预备好了茶果并几样小点心,刚一就座,宝玉就问宝钗如何了,薛姨妈微叹了一声,眼中添了几分担心道:“原不是什么大病,已好的差不多了,只是人没什么精神。文杏,去叫姑娘出来吧。”

      宝玉摆摆手,道:“既是病了,便不宜走动,那该我们过去看看宝姐姐才是。”

      黛玉也起身道:“正是呢。宝姐姐大病初愈,若是再受了寒也不好,还是我们进去吧。”

      一时又有小丫头过来问薛姨妈一些琐事,探春看了便道:“姨妈有事就先去忙吧,我们来陪着宝姐姐。”

      薛姨妈点点头,道:“也好。”便径自去外间了。

      几人进了内室,迎面看见宝钗正坐在绣凳上绣花,只穿着家常衣裳,脸色有些苍白,人也没什么精神。

      宝钗见宝玉头一个进来,自然不胜欣喜,又见黛玉和三春随后,这笑容却又薄了两分。不过她自来喜怒不形于色,也并无什么变化,只是如常地让莺儿摆茶果,设座椅。

      宝玉看见宝钗神情恹恹的,不免对她生出几分怜惜来,想自己自称绛洞花主,怎么能这般不经心,没能及时来探望宝钗,遂极关切地问了几句饮食汤药的话,宝钗也温婉相告,声音是真如初莺啼语,更动人十分。

      黛玉在一旁看得分明——不过她并没有什么可嫉妒的。她再笨,也看得出来什么是疏离的关心,什么是真正的在意。

      只是看宝钗的眼神飘忽,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宝玉戴着的通灵宝玉上转悠,黛玉目光一晃,就看到宝钗胸前光华灿灿的金锁,冷不防想起“金玉良缘”的起因来。

      原著里说的应该就是今天吧?

      果然只是闲聊了几句后,宝钗便将话题转到了这上头:“……常听人说你这块玉是通灵之物,可否让我细观?”她秀丽的面孔略略泛红,微有些向往之意。

      终于说到正题了。

      黛玉依然不动声色,探春却被这一句话从布景板中拉了出来:这这这……不太合礼数吧?虽则两人是表姐弟,也不能这么直接地探看贴身之物吧?

      待到宝钗微微探出手,似是要亲自取玉之时,连一贯作“二木头”的迎春都眉心一紧:难道还要亲自动手?

      “晴雯,宝姐姐既是要看二哥哥的玉,你还不快些解下来,二哥哥带你来可不是让你充木头的。”

      说这话的是快人快语的惜春。她年纪虽小,却也知道男女大防。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责晴雯,却实实在在是解了尴尬。晴雯被点了名字,虽有些不忿,却还是依言把上前宝玉解下,用手帕子托了,捧给宝钗。

      “宝姐姐,倒茶这种事让莺儿她们来就好了。”黛玉使了个眼色给丹鹊,丹鹊心领神会,上前一步为宝钗倒茶,正好挡住宝钗素手伸出的方向。

      宝钗本是风寒未愈,精神不济,行动难免有些冒失。她一边指责自己鲁莽失态,一面顺坡下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如常笑道:“有劳你了。”

      放下茶盏后,宝钗方才接过宝玉的玉,那通灵宝玉是贴身佩戴的,触手温热,细细观之,那背面镌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却无一丝匠气,浑然天成。

      宝钗默念了两遍,又思及自己金锁上所题,温婉颔首若有所想。且不必她说什么,倒是一旁的莺儿噗嗤一笑,说道:“我听着这两句,倒像是和姑娘金锁上的是一对。”

      莺儿这话说的轻松随意,本是要为主子造声势,却忘了一屋子主子谈话,哪有她一个丫头随便插嘴的道理?于是惜春刚刚平复的不悦又升腾起来,从此对宝钗身边人的规矩印象降下三等。

      宝玉没大注意这些人的表情变化,只是听见莺儿所言,来了些兴致,忙追问道:“宝姐姐的金锁上也有字?”

      如果宝钗细听,定能从那个“也”字上听出什么异样。可惜她急于与宝玉等人拉近关系,又想彰显出自己的不同寻常,随口推辞几句后,就解了金锁,又将什么癞头和尚送药方、赠金锁、要有玉之人相配等话说了一遍。

      黛玉听完,强忍住想要大笑的冲动,很给面子地附和道:“游方之人居无定所,偏巧宝姐姐生病之时有此等高人襄助,偏巧这金锁上的字句又同二哥哥是相对的,果真是难得的机缘。宝姐姐真是不同寻常呢。”

      她轻飘飘一番话,既是提醒宝玉别太忘形,也是隐隐的暗示三春。三春慢慢回过味儿来:哪有那么巧的事?宝玉那玉是出生时衔着的,做不得假,金陵城中几乎无人不知。可宝钗的金锁却是后来才有的,从前也没听王夫人提及,怎么一到贾府便有了?

      即使金锁之事是真的,当着这么些人,直接对一个有玉的人说她的金锁要和有玉的相配……这难道不是明晃晃的耍流氓吗?

      黛玉心头仿佛有一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冷眼旁观,感慨颇多:宝姐姐呀宝姐姐,你没看到你解下金锁时迎春惊愕的眼神么?没看到探春的无奈、惜春的鄙夷么?原著里只有你们两个,随意提什么相配不相配的无所谓,可你没看到多出来的这么些人么?

      她甚至开始怀疑,她这只小蝴蝶是不是把宝姐姐的智商一起扇掉了。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也默念了一遍金锁上的话,忽而好像想起了什么,弯了眉眼问黛玉:“林妹妹,丹鹊和雪雁的金锁上面写的是什么来着?我竟忘却了。”

      什什什什么?

      宝钗不可谓不惊讶:什么叫“丹鹊和雪雁的金锁”?

      原来宝玉一听见莺儿说宝钗的金锁上有字,立时便想起来黛玉的大丫头丹鹊和雪雁。因他先前去西跨院找黛玉时,一向都是这二人随侍黛玉左右。黛玉虽说不刻意张扬,但也没有对二人戴金锁祈福之事刻意隐瞒,故而宝玉也就知道了。

      当时黛玉只是不想让宝玉在“有玉没玉”的事情上太过纠结,说丹鹊雪雁戴金锁祈福,其意是说那通灵宝玉与长命锁等物没什么两样,都是为祈福护身而已,免得他动不动就摔玉。

      宝玉一听,有道理啊,谁说名字里戴玉就要有玉呢?通金陵城里,哪个大户人家的孩子身上不戴着一些金玉器物?故而往后便也不在这些事上费心了。

      话说现在,宝玉既听了宝钗之言,只觉得凑巧,他又是个爱闹腾的,当下也不管宝钗是不是神色有异,便要让丹鹊雪雁把金锁摘下来比对看看。二人得了黛玉的首肯,便到侧间解下金锁,也用帕子托着,让宝玉查看。

      其实错不过是长命锁,能有什么大分别?不过宝钗毕竟是大家小姐,金锁也格外大气厚重些,丹鹊雪雁的精致小巧,但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式样。

      宝玉一一看过,笑吟吟地念诵道:“非诚非诺,仙缘难错。此心此意,厚谊常惜。果真都是跟我的对上了,天下间竟有这等奇事,想来天意如此,让我与姐妹们有缘呢!”

      黛玉却拉拉他的衣袖,啐道:“你倒是贪心,恨不得全天下的女儿家都与你是旧相识呢!别的也就罢了,丹鹊雪雁两个的金锁不过是庙里求来的,因我现在不能戴这些器物,她们才戴着替我祈福,随便刻上两句吉祥话应景,有什么稀奇的?”

      说着她又扫了一眼宝钗愈加僵硬的脸孔,缓缓笑道:“如此匠气之物,哪里比得上宝姐姐那个呢?况她金锁上那两句和你的对仗工整,又是方外人士赠与,想来才是真正的机缘。”

      三春都知道宝玉初见黛玉时自称之前见过、是旧相识的典故,一听之下,便都忍俊不禁。独宝钗来得晚,只以为三春是在笑话自己,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只是强忍着不能发作。

      “都过去那么久了,妹妹何苦还提那个来臊我,倒叫姐妹们看笑话。”宝玉苦笑道,心里却想着自己当时说话不过脑子,反倒闹出这么一个笑话。

      宝钗这时方知三春笑的是宝玉,有心要问问是什么事,却不好贸然开口。思来想去,又记恨黛玉竟让两个丫头戴着金锁,分明是给自己没脸。

      幸好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多时薛姨妈便过来说摆饭了。这里的饭食也算丰盛,只是不如宝玉在黛玉处吃得精致简约,三春姐妹也觉得有些油腻,各自少用了些便住了筷子。

      宝玉于吃喝上倒也不是十分挑剔,但见那道鹅掌鸭信是素日常在黛玉处吃到的,动了几块,吃到嘴里却觉得不如丹鹊的手艺,也便罢了。既不合口味,宝玉也就没有饮酒的心思,倒省去了耍酒疯那节。

      席间,薛姨妈殷勤劝菜,时时说笑,所以气氛也算和睦。只是因先前与宝钗的聊天并不愉快,三春都觉得有些尴尬,不想久留。宝玉亦看出她们的心思,便一同告辞回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病中人假金求真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