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咸菜和鸭蛋 ...

  •   午饭后,姑婆婆摸索着从厨房柜子里搬出个小坛子。坛子青灰色,粗陶质地,顾昭雪曾经摸过,得出二十多年的历史,不知名的小手工作坊出产等结论。因为用的时间久了,细白的口盖微微发黄,靠近了还能闻到一股咸菜的酸味。没错这是腌制老咸菜的坛子,一年四季会腌制两种咸菜,这样的坛子农村每家都有。顾家有五个大小不一高的粗陶坛子,胖肚小底小碗口的棕色大坛子两个,用来腌制苋菜干和酸菜。青灰色的小坛子因为抹了釉显得稍微精致些,一个长年腌制咸鸭蛋,两个用来腌制胡萝卜、莴苣或者青白萝卜。姑婆婆取出的坛子腌了好些整条的胡萝卜,如今取出来,胡萝卜带了酱色,通体呈黑红色。这种酱菜切碎了就粥非常脆爽。姑婆婆拿了几条出了就着手边的案板切成碎丁,又拌了些熟香油才交给顾昭雪,顾昭雪的任务便是将其一勺勺装进玻璃的罐头瓶子里。拧上瓶盖,这是小叔叔们的早晚饭菜。姑婆婆下了挂钩上的咸肉割了大块,洗干净切五花片。顾昭雪边从坛子里往外掏苋菜干边问:“姑婆,咸菜干要几把,叔叔这回得半月不回,咸鸭蛋得多哪些吧!”姑婆婆笑笑点头道:“是来!咸菜多抓些,你手小,抓六七把来。拿淘米篓装,凉水洗洗。鸭蛋都掏出来,点点,有三十个不?”顾昭雪洗了咸菜干晾在一边,又掀了咸蛋坛子的口盖,往盆里数,数了二十六个,又伸手掏掏,抹遍了坛底都没能再掏出个鸭蛋。“姑婆,只有二十六个,少四个呐!”姑婆婆把切好的五花咸肉装进盘子里,听到顾昭雪的话,略微点点头答道:“小雪聪明呐,数的真好。鸭蛋不够啊!你去二婆婆家借几个,就说,下个月还她!”顾昭雪点头应是,盖好坛盖,搓搓小泥手,抓了只海碗向外跑去。姑婆婆在身后提醒道:“路滑,慢点走!”
      顾昭雪一路小跑来到二婆婆家。二婆婆是孤寡老人,平常地种的不多,但是分田到户之后养了不少家禽。所以村里每逢谁家急用或是需要大量蛋类送人,都是来她家买或借。顾昭雪来的时候二婆婆正坐在门口数鸡蛋,见顾家小姑娘端个碗来,立即笑起来。“丫头饭吃了没?二婆给你煮个鸡蛋吧!”“二婆,我吃啦,姑婆让我来借四个咸鸭蛋。家里不够,明天要给二叔三叔送菜!”顾昭雪一边说一边把碗递给二婆婆,二婆婆放下手中鸡蛋,接过碗起身去拿鸭蛋。顾昭雪看着蛋框里还有不少鸡蛋,想着二婆婆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便问道:“二婆,你数到哪啦?我给你数!”二婆婆头隔着厨房门答道:“九双啦!哎呀!丫头会数数啦,你姑婆真是好福气啊!”二婆婆说的九双其实是十八个,这是农家人的点数方法,简洁省事。顾昭雪两手并用,接着数下去,二婆婆拿好鸭蛋又把上面的黄泥洗干净才端过来,这时候顾昭雪已经数完了鸡蛋。顾昭雪抬头看看二婆婆说:“二婆,我数好了,六十五双,一共一百三十个。不信你再点点!”二婆婆笑眯眯道:“二婆大概有数,相信丫头,丫头以后好好学习,上个好成绩,你祖宗有光来!”顾昭雪点点头,结果二婆婆手中的海碗,发现里面放了八个咸鸭蛋,“二婆,多啦!”二婆婆摸摸顾昭雪的小脑袋道:“二婆给你的,丫头帮二婆数鸡蛋,这个是二婆请的!”一番推拒之后二婆婆胜利,顾昭雪只好收下,临走时说以后还来帮忙数蛋,这才慢慢往回走!
      回到家,姑婆婆已经洗干净了咸鸭蛋,顾昭雪把碗递过去说了二婆婆的多给的事,姑婆婆摆摆手说无事。随后顾昭雪帮忙打草团,看着姑婆婆燃了灶火把咸鸭蛋煮在锅里,想着咸鸭蛋煮好后鲜黄流油的样子,感觉自己晚上又有口福了!农家人都用黄泥盐水腌制鸭蛋,河边扒了黄泥,筛掉杂质。沸水溶盐后冷却,鸭蛋洗干净晾干生水,沾了冷盐水的鸭蛋滚上黄泥,放入盐水坛里,过个把月好吃的咸鸭蛋就成了。虽然吃之前清洗比较麻烦,但是这种农家风味的美食就算在后世依旧热销。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着,姑婆婆端了泡在淘米水里的咸肉片来回翻洗。又看看泡过冷水发的差不多的苋菜干,对顾昭雪吩咐道:“小雪啊!去把柜里的荤油坛抱出来。”顾昭雪听话的去了。装荤油的也是陶制的坛子,比较小,但是外面上满了釉,长年累月用来装油,使得外面棕黄色的釉面光滑细腻,看起来亮泽如新。当然,这只坛子也经过顾昭雪异能的考验。出乎意料的是,这只看起来新崭崭的小坛子竟然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因为不是名品,所以除了历史感,也无啥名贵可言。因为带着历史感,顾昭雪每次取它都小心翼翼。
      煮好的咸鸭蛋被姑婆婆舀出来,放在高足大汤碗里干晾。洗了锅烧干,接过顾昭雪手里的荤油坛子,挖出一大勺荤油。荤油化开烧热下了洗干净的咸肉片,一会儿便有油香肉香还带点焦香味散发出来,翻炒出肉片的大部分油脂,再下苋菜干。荤油被缺少水分的苋菜干吸走,从灰黄色变成金黄色,姑婆婆滴了酱油加了些水,盖锅焖煮一会。苋菜干焖咸肉油水十足又很下饭。这个年头农家人没有太多钱,但是可以用所种所养的家常食物补足伙食的差距。
      自家两个叔叔正在上高中,人高马大的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每个月一人35块钱伙食费加笔墨纸张什么的,根本不够。更何况两人还经常省钱给自己买零食,给姑婆婆买膏药,平日油水不足半夜都饿肚子。所以家里不时送些饭菜去,吃不上好的,但至少能吃饱吧!
      与其他人家孩子上个初中就行,认得字会用钱就非常好的想法不同。顾家老爷子一直教育他们要读书,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虽然老爷子大字不识几个,名字都写不顺溜。但是莫名的坚持自己后代要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上学。如果不是顾爸爸实在读不好,现在顾家就有三个高材生。两个叔叔也曾受到社会影响,想辍学,被姑婆婆使着烧火棍撵了几块田。今年二月,主席逝世,撒骨灰与江中,两位叔叔被震撼,从此发誓要与列位伟人同志向,为了守护伟大的祖国而读书。在这个纯真积极向上的年代,这是十分令人感动的。旁观了两位叔叔跪在爷爷坟前发誓的样子,顾昭雪也被感染了。可惜自己前世只上了初中毕业,啥高深的文化都没学过,就是想报效祖国也不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咸菜和鸭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