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消闲 ...

  •   周姑妈也道,“倒是我心急了,当年我在宫中攒下不少好东西,自个儿又不爱戴,便想着与你装扮装扮,可惜你年纪小,寻常也戴不得。”一时又说道,“先前那块羊脂玉,我本说要照着你如今打几样儿首饰,偏你说暴殄天物,非要打成成人惯用的。”

      周涤清便笑道:“姑姑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珍宝阁说今儿便送来的,怎的这会子还不见?”

      话尤未落,便听一道清脆伶俐的声音响起:“姑娘算计得真真巧,正好叫奴婢给赶上,可不是给送来了?”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葱绿袄裙的女孩子语笑嫣然地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个偌大的锦盒。

      秋浓几个因这几年渐渐大了,过不两年便要放出去。周涤清便提拔了几个小丫鬟上来,这个叫做燕脂的,便是其中最得用的一个。年纪与周涤清一般,却是极利落周全的性子。

      秋浓便渐渐将一些紧要的事放给她做,今日珍宝阁要送打的簪子过来,因周姑妈闭门谢客,不叫外面的人进来,过了晌午便分派她早早到二门等着了,谁知一等便等到了现在。

      秋浓便是见她还不来,才派了那小丫鬟去问,这会儿便见那小丫鬟也捧着个锦盒亦步亦趋跟在燕脂后面。待和燕脂一起同周姑妈三人见了礼,那小丫鬟才垂头敛目向秋浓道:“秋浓姐姐,奴婢方过了春秋院,便碰到燕脂姐姐了。”

      秋浓便点了头,示意她将手中的锦盒奉给周姑妈。

      恰巧周涤清叫燕脂将她手中的锦盒打开,见里面一溜儿有四个细长木盒,皆是用上好的花梨木雕镂而成,又挨个儿开了,分放着玉簪、木兰、玉兰、马蹄莲四色花样的白玉簪,便问道:“不是还有一样玉佩么?”

      小丫鬟忙将手中的锦盒递了过去,因长极就在周涤清身畔坐着,正就一同瞧那盒中的玉簪,见她上前,便顺手将锦盒接了过来。

      小丫鬟见他伸手过来,一时心中突突乱跳,竟莫名屏住了气息,脸又慢慢红了。周涤清瞧见,不由笑着对周姑妈道:“你看长极,如今也能惹得小姑娘脸红了,可见这几年我的功夫没白费。”

      长极闻言却皱了眉头,冷冷瞥了那小姑娘一眼。那小丫鬟一时面如火烧,死死垂着头,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周涤清见愈发羞了她,倒有些后悔,便对她道:“是我不好,本要打趣长极,不想却羞了你。”

      原来这孩子是罗师傅的幼女,一直未取闺名,只有一个乳名叫花儿。周涤清见她长得干净秀气,性子又极乖巧天真,这名儿虽俗气,却格外衬她。她到园子里来听候使唤后,便没给她改名,因年纪小,又得她们姑侄喜爱,说是丫头,却当半个姑娘地养着。寻常只叫她跑跑腿,并不做什么重活儿。

      长极虽与她父亲有师徒名分,却与她并不相熟。这些年他性子虽好了许多,却依旧没太多耐性,见这小丫鬟见了自己,不是一副手足无措、期期艾艾的模样,就是一副面红耳赤、闪烁其词的样子,便愈发不爱搭理她。

      周涤清从锦盒中取出一对白玉梅花丁香耳珰,对她道:“已扎了耳洞了么?叫我瞧瞧。”

      花儿便微微侧过身,好教她看得清自己的耳朵。周涤清便道:“果然早扎好了,到我近前来,我给你戴上。”一面轻轻推了推长极,叫他让开地方。

      长极便不情不愿地让到一旁,却是连一眼也没再瞧花儿。

      周涤清便将那丁香耳珰与她戴上,因是照着成人打的,她戴着略略有些大。但她耳垂小巧白皙,那五瓣白梅开在上面,极是好看。

      花儿已不像方才那般局促,可也不敢受这副耳珰,便求救似地看向秋浓。

      秋浓自是知道这白玉丁香虽是用角料儿做的,却也价值不菲。只因到了本朝,玉矿渐涸,出产的上等玉石越来越少,便是文武百官朝服所用的玉版、带钩等物也不能尽用玉石,渐渐用琉璃便是时称“药玉”的充替。

      因而近百年来,大梁人便渐渐兴起赏玩翡翠的玉器来。更遑论自古便极珍贵的羊脂白玉了,便是周姑妈,手里也只得了两块玉石,一直舍不得雕琢成器。

      周涤清自小擅画,尤工仕女花鸟,与周姑妈思量了好些年,由她画了样子,几经斟酌才定下如今的式样,又托珍宝阁的大师傅亲自雕琢。

      凿下的下角料,周涤清便另画了样子,做成小件的首饰。这白玉梅花的丁香耳珰,便是用赤金镶嵌玉珠做成五瓣梅花,中间用上等黄玉做蕊,样子虽简单,却极是清雅别致。

      秋浓却对花儿点了点头,示意她收下。她便只得讷讷受了,恭敬地向周姑妈姑侄行了礼,退了下去。

      周姑妈方才因听周涤清那话,便盯着长极好生瞧了一番,见他眉目如画,英姿勃勃,竟是极其俊美的模样,便不由点头道:“确实呢,当年在府中见到他时,是再想不到他能有今日这般模样。虽说男子不看重相貌,但长得好总不是件坏事。”又细细打量了一番,叹道:“可惜了。”

      周涤清便笑问道,“可惜什么了?”周姑妈便道,“你瞧他眼眸润泽,似有波光潋滟……”

      周涤清闻言点了点头,又听她说道:“这是天生的‘含情目’,也叫‘多情眼’,瞳上如蒙了一层泪光,看起来便比旁人更婉转多情。若是一瞬不瞬地瞧着你,便像是含了如许深情,几乎要让人生出误会来。他年纪现还小,等大了可不了得。”

      周涤清闻言便朝长极仔细看去,模样自是极标致的,鼻若悬胆,眉如秀峰,很有一股英气,眼睫密长如鸦翼,眼眸便更显得深沉晦暗,那瞳中果然水光流离,极是缱绻。

      她原先只觉得他眼睛好看,却不知竟有这样的典故。当下便笑道:“那又有和不好?横竖将来是他受益。”

      周姑妈又道,“我说可惜,是这一万个里面也没有一个的眼睛偏生在他身上,你瞧他整日一副生人勿进的冰冷模样,哪里能瞧出半分多情来?白长了这么一副好眸子。”

      周涤清见长极叫她说得耳根都红了,正要摆手叫她适可而止,却又听她若有所思道,“这样的眼睛,我竟似在哪里见过一样……自出了宫,我一直深居简出,见的人也有限,那必是在宫里见过的,却又想不起是谁来了?”一头说着,一头就又将长极仔细打量了一番,却仍想不起是谁,索性不再去想。眸光收回之时,却见他那半张侧面十分眼熟,眼前便极快地闪过一个人影,冕旒衮服,薄唇削鼻,一脸颓靡,面色立时便不好起来。

      周涤清察觉,便问了一句:“姑姑怎么了?”

      “无甚。”她不自在道,又拿起一支簪子道,“我们瞧瞧这簪子打得怎样。”

      她们此番只用了一块羊脂玉,打了四支玉簪并一枚双鱼玉佩。玉簪是姑侄俩都能用的,玉佩却是给长极打的。

      周涤清便先将双鱼佩拿了出来,给长极在腰下比了比,说道:“极是衬你的,前两日我恰打了一条梅子青的络子,倒是跟这玉佩极匹配。”当下便叫燕脂取了来,给他系上。

      这边周姑妈拈着玉簪问道:“这花样倒是极好看,叫做什么马蹄莲的,说是从外番传来的。”

      周涤清便点头道:“正是,我也是偶然在一个行商那里见过,过后却找不到了,只觉得好看,便一直记在心里。因它也是白的,便也叫打了一支。”

      周涤清画艺不凡,四色花样画得灵动出尘,玉簪和木兰都是含羞半开的,其中木兰单伸展开了一只花瓣,又俏皮又别致;玉兰却雕成含苞待放的模样。玉簪花和马蹄莲是上下通体一根白玉雕成,中间皆镶了黄玉做蕊,木兰和玉兰却是用赤金雕镂托底。前者通体洁白,极清极雅;后者金玉相映,且贵且秀。

      周姑妈在手中把玩了一会儿道,“虽说现今你仍不能戴,却也开始准备着了。我想起库房里还有一盒大珠,也有两三年了,也该拿出来镶嵌些首饰,不然,只怕都该发黄了。”

      周涤清问道:“可是那年皇贵妃赏的?”

      周姑妈闻言,便笑了笑,“正是。”

      周涤清便皱了眉头,“我听说皇贵妃极爱珍珠,每年都叫合浦进奉上等南珠。嘉平三年的时候,为给她制一件珍珠衫,圣上甚而下诏征集雷州、琼州等地船只七千多艘,又征集人役一万多人到南海采珠。这次大采,光在海上就病死数百名军士,溺死水手也不计其数。如此劳民伤财,她赐的这些珠子,不知沾着多少人的血呢。”

      周姑妈无奈道:“左右都给了咱们,总不能扔了罢。”

      周涤清便道:“索性都卖了,把得来的钱财散到善堂去,也叫那些屈死的冤魂能安息。”

      周姑妈便念了声“佛”,“你这小小孩子,心思偏这样重,说得这般骇人。”

      周涤清叹了一声,“圣上便是宠爱皇贵妃,也不该这般恣意,爱物哪比得上人命贵重?我若是她,便是再喜爱什么,也不教这样劳民伤财。”却听长极不以为然道:“阿姐喜爱什么便尽管喜爱,我要是皇帝,只要阿姐喜欢,便是死多少人都没干系。”

      周姑妈骇笑道:“阿弥陀佛,得亏你不是皇帝,不然又是一个昏君。”

      周涤清亦骇然,忍不住伸手狠狠敲了敲他的头道:“方才我还说功夫没白费,将你养得这般好,你就来拆我的台。赶明儿得叫姑姑去拜访韩老御史,要他务必好好教导教导你才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消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