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世(2)娴妃 ...


  •   历史按部就班地前行。弘历来教我绘画的时间渐渐少了。一段日子后,先帝驾崩,新帝登基,我被封为娴妃。而为在宫中求一席存身之地,我照旧拜见了太后,被赐名如懿。

      “懿”,嘉言懿行,有美好之意。太后说,真正的完满太难得,能看似完满已经很好。我的今生,大抵也会是如此吧。

      登基之后,皇帝仿佛把我忘在了脑后,久久也没有来过,只是偶尔有些赏赐。

      宫中的日子,规矩甚多。由于在潜邸时我便对皇后和高晞月甚是谦恭,又不是很得宠,明面上她们倒也未太刁难。我的日子虽不如最初那样好过,也并未变得很难熬。

      平日里,我多是关着门过日子,也算清静。有时,我会想起景仁宫皇后,还有原著中如懿的一生。宠爱是面子,权势是里子,然而她们的一生,最后还是都没有求得。我又能求得什么呢?心里并没有着落。

      时至夏初,天气极好,延禧宫的小厨房做了一些适合儿童的吃食点心,我吩咐惢心装了食盒送到阿哥所。其中有一份是特地带给大阿哥的,我嘱咐惢心一定要小心送到大阿哥手中。

      大阿哥的额娘诸瑛在潜邸便亡故了,没有额娘可以依靠。在皇后的暗中授意下,身边的嬷嬷都对他十分怠慢。他过得很不好,连吃一顿温饱都成了问题。我不好明面上与皇后对着干,只好叫上了海兰一起暗中周济大阿哥。

      我还记得原著中诸瑛暴毙的真正原因是长期食用相克的食物,但具体是哪些食物,我并不清楚。我本想避免诸瑛之死,可那时我根基太浅,身边又没有信得过的医者,在景仁宫皇后落败后自己本身便已风雨飘摇,所以尽管我有心提防,最终还是有心无力。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收集一些证据,留待来日。

      我清楚的知道,诸瑛或许是金玉妍所害的第一个人,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既知道剧情,就不能容许它发生。

      并非关上门过日子便可假装外面的波澜不存在。我从未忘记即将到来的危机。

      时不我待,我知道自己必须行动,若是等到日后玫贵人、怡贵人都失去了孩子,那什么都晚了。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遣走阿箬。原著中正是阿箬的栽赃让如懿落入了打入冷宫的境地。

      这一世,我从一开始便对阿箬多有敲打,再加上在潜邸我不算很得宠,在宫中更是不如以往,所以此时的阿箬并不像原著中那样趾高气昂,也没有产生那种想当宫嫔的心思。毕竟皇帝给我的关注不过尔尔,她能被皇帝注意到的机会就更少了。

      机灵嘴快,这是她的好处,但这种性格放在宫中破绽太多,经不得旁人的挑拨诱惑,我终究还是信不过她。

      阿箬的父亲外放做官不久后,我顺势向皇帝求了恩典。给阿箬选的夫婿虽然官职不高,但若是办事得法,日后还是大有前途的。对阿箬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好去处,不枉我们相识一场。

      皇帝登基已有一段时间了,处理事务也愈加得心应手。最近阿箬的阿玛治水得力,令皇帝很是高兴。前朝顺遂,皇帝也多往后宫走了两遭。不久之前皇帝在养心殿赏曲时看中了谈琵琶的白氏,侍寝之后便封了答应,一时间风头无两。听说养心殿赏曲时慧贵妃高晞月也在,暗中吃醋得很。

      皇帝倒对此不以为意。高晞月的性子一向如此,而玫答应白氏,她的得宠如此迅速且出人意料,皇帝未必是单纯看中了她这个人。

      白氏得宠不久便有了身孕。这令慧贵妃愈发心急气恼,乃至想出了想收养大阿哥来“招弟”的法子。高氏一族已经足够煊赫了,皇帝自然不愿意让高晞月收养皇子,以防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不仅皇帝不愿,太后和皇后也不会想让大阿哥被慧贵妃收养。慧贵妃提出来的要求,倒是为纯嫔作嫁衣裳了。

      一日晚间,我精心准备了几道菜亲自装入食盒,等下便让惢心拿到纯嫔宫中送与大阿哥。正巧皇帝下朝后来了延禧宫。他见了便道:“这几道仿佛都是诸瑛生前喜爱的菜。”

      “皇上好记性。这麦冬和鲫鱼,甲鱼和苋菜都是诸瑛姐姐生前喜爱的。”我含笑道“臣妾想着过两日便是诸瑛姐姐的忌辰,让大阿哥吃些生母爱吃的东西,也是对诸瑛姐姐的一份念想。”

      皇帝点点头,有几分怀念之意:“朕记得诸瑛生性纯真,和你很是投缘。”

      诸瑛的确是个纯真烂漫的女子,单纯到不适合在宫中生活。我的语气听上去是柔软伤怀的,仿佛亦是十分怀念从前的时光:“是呢。那时诸瑛姐姐身边有一位柳嬷嬷,厨艺格外高超,诸瑛姐姐知道臣妾喜吃糕点,还时常让柳嬷嬷做了糕点送给臣妾呢。”

      我怀念那段时光吗?并不,只有战战兢兢的提防和发现诸瑛积毒已深后的无奈和愤慨。

      我低着头整理着食盒,掩盖住自己真正的情绪。直到来为皇帝诊脉的太医看到了我准备的菜品,告诉皇帝和我菜品中使用的食材相克时才恰到好处地发出一声惊呼。

      从诸瑛死后,我便一直处心积虑思量过无数遍的剧本,现在终于开始上演。

      柳嬷嬷、素心、金玉妍。谋害诸瑛的罪名大半已经坐实,但这样或许还是不够。既要彻彻底底地打击一个人,就绝对不能给其翻身的机会。但用其他无辜的性命来换取她的倒台,我做不到。我摸了摸手腕上的铰金丝翡翠莲花镯,心里有了计较。

      往铰金丝翡翠莲花镯里放零陵香,皇后和金玉妍都脱不了干系。如今有金玉妍来顶缸,我不信皇后会傻到自己去背这个黑锅。

      诸瑛的死,背后有多少风言风语都指向皇后,皇后不会不知道。罪名落在金玉妍身上自然是给皇后洗清了嫌疑。再加上莲花镯的事,皇后与金玉妍彻底撕破了脸,慧贵妃容也不下金玉妍。只要露出了真面目,不管皇帝最后如何处置金玉妍,她都再也别想翻起天来。

      金玉妍的事情尘埃落定时,紫禁城下了这年冬季的第一场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色的雪仿佛掩盖了这座华美宫廷的所有罪恶。

      皇帝叫人打开了窗子,站在窗边望雪。我捧了一杯桑落青梅饮亲手奉于皇帝,然后默默退到一边。在旁人看来,发生在延禧宫的事情只是个引子,之后的事情就与我没什么关系了。我唇角浮起一丝笑意,当然与我无关,我从未害过金玉妍,也没有必要去害她,我没有孩子,与她不存在什么利益之争,就算有关也只是她在害我,我是被牵扯。

      金玉妍获罪,皇帝与皇后之间关于诸瑛之死的嫌疑自然就解开了。皇后自然是表现得十分贤惠一如既往,皇帝也待皇后亲厚了许多。后宫也因此更加平静。

      宫中世情纷繁,明争暗斗从未真正停止过。许多人事我看不懂也看不透,更有许多事,明明看不惯,却也无力或不便去管。我只能努力去忘却自我,沉下心思,愈来愈多的时间,都花在书画之上,再便是潜心研读医书。

      活在算计中,实在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我不想要争什么,保住自己的平安,在这之余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很好。

      年岁渐长,我愈学会如何明哲保身。宫中的女人就如那御花园的花,一茬接着一茬争奇斗艳,但没有谁能一直艳冠群芳。比起花朵,我更愿做树木长青。

      我的本分是皇帝所欣赏的。有时前朝与后宫诸事纷扰,皇帝会来我这里坐坐,寻个清静。他走到书桌前看我的画,随口道:“你这些年是越发沉静了。”

      “皇上赐给臣妾的封号为‘娴’,臣妾自然要遵旨啊。”我笑言。如今我的国画已经有模有样了。

      惢心早已嫁与江与彬,难得进宫。如今我身边是容珮伺候。容珮一边利索地布好茶点,一边凑趣道:“皇上不知道,娘娘昨日还说要亲自动手把那西洋自鸣钟拆开看看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奴婢好说歹说,才给拦下了。”

      皇帝听完便笑:“啊,原来是朕说错了。你的性子和年轻时一样,并没有变。”

      我故作震惊:“皇上是说臣妾年纪老大,还毫无长进吗?”

      纵然我已经在古代生活很久,但我的骨子里还是个天性跳脱于规矩之外的现代人。皇帝对无拘无束的天性仍有向往,这也是他肯容忍我,时常来我这儿坐坐的原因。偶尔的玩笑无伤大雅,我很清楚度在哪里。

      所谓九五之尊,亦是孤家寡人。他在那个位子做得愈久,便越难走下来。那个会容忍我画出一幅奇怪的画去打趣自己名字的少年皇子已经在这世间消失。

      多年后,慧贵妃去了,皇后也去了。我渐渐老了,与皇帝的相见次数也越来越少。皇帝对我倒还一直眷顾。我位至贵妃,也曾在孝贤皇后去后掌过协理六宫之权。在旁人看来,我和皇帝这一辈子都十分和睦,感情很好了吧。

      皇帝有一次对我说:“若论贴心,除了孝贤皇后便是你了。”

      其实并无贴心,所谓贴心,不过是揣测之后的顺从。但我明白,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

      瞧,我们大概算是白头偕老了。

      这一次皇帝南巡之后,又过了数年。我的身体日渐衰弱,逐渐有了油尽灯枯之象。我无力下地走动,慢慢也极少开口,更多的时候是躺在床上回想那些梦幻般的过往。

      皇帝坐在我的床边,问我:“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家附近的文化广场,那天我和家人一起散步,遇到一只金毛犬叼着一个空塑料瓶,一个劲往我手里送。我在想科尔沁,天苍苍野茫茫,我曾在草原骑着马纵情奔驰,见证春夏秋冬野草枯荣。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却不知道自己的去处。

      我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个弧度:“臣妾在做梦。臣妾仿佛回到了江南,烟雨蒙蒙,花事如烟,夜晚时丝竹声随风盈耳,船轻轻晃着,催人睡去。”

      那样繁华似锦的时光,连皇帝也似被勾起了情思,柔声道:“你若喜欢,下一次南巡朕可陪你在江南多留几日。”

      我含笑摇头。我知道自己活不到那时候了。我突然有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在我脑海中很久了。我想问一问他,这次或许是我最后的机会。

      “皇上,臣妾这一生,可算如意吗?”

      “如意?如懿?”皇帝在唇齿间轻声呢喃。

      或许他亦是疑惑的。这个问题,也许只能我自己来回答。

      死亡如同一个悄然来到的老朋友,我在日复一日的思索之后终于得到了答案,无悲无喜地闭上了眼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世(2)娴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