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头七:一种汉族的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认为死者的魂魄会于这一天返家。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七次,俗谓“烧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2、头半晌:方言。指午饭之前的时间,多指上午九、十点钟。
3、编筐儿:乳山方言,指撒谎、编瞎话。
4、灯窝子:北方屋内炕头墙上多数都有一个或两个墙洞,类似小壁橱,存放杂物,叫做“炕窝子”或“灯窝子”。
5、毛方子:中国民间传统年画的一种,用毛边纸印制,贴在炕窝子当作纸帘子;这类画多画娃娃,近于方形,贴在新婚夫妇房中或婆婆屋内,又称“婆婆眼”。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则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清道光29年(1849年),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始见“年画”一词,至光绪年间,才正式称为“年画”。
6、洋火:即火柴。
7、黔黎:黔首黎民的简称,即指平民百姓。
8、怳惘:音huǎng wǎng,惊惧而无所适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