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叁】 ...

  •   在守军的彻底清查之后,镇北终于变成了一座空城。

      崔槐最后一次出城巡视。身边除了几个随行的小兵,还有王昶。

      他终于还是留了下来。崔槐劝不动,又不能将他五花大绑强行送走,只能由着他每天跟在自己身边转悠。

      王昶向他讨了一副弓箭,时时背在身边。不过几天的功夫,军中倒是人人都知道了这位监察御史居然还是个神箭手。

      这时他们骑在马上信步而行,只见城外的村庄里也是人去屋空,偶尔有落单的野狗远远地冲他们狂吠,声音非常凄惨。

      崔槐这次出来要看的是城外还有没有被遗漏的水源——为了让兀术人饮水不便,在百姓全都逃走之后,他便命奚军把城外方圆五里之内的水井和泉眼全都填上。

      大战还没有开始,周围已经是满目疮痍。

      “兀术人这时候来,你不觉得有些奇怪么?”

      巡了一圈之后,王昶飞身下马,蹲下,站起来的时候手里多了片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嫩草叶。

      崔槐也跟着下了马背。王昶把手中的细叶举给他看

      崔槐的目光却被那只手吸引住了。那是一只纤而不弱的手。细看之下,他发现王昶的指缝间长着厚茧,但决不像是练字练出来的。

      倒像是……

      王昶丝毫没有留意到他的失神,分析道:

      “将军你看,草原上刚解冻不久,到处都是枯草。他们就算有存粮,但是畜牲吃什么?如果我是阿都哲,一定会等到六月再出兵。下官以为他们这是想打一场快仗,想用最快的速度把雍北抢回去。而且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甚至不愿意等到雍北的麦子成熟。”

      阿都哲是这次领兵出征的兀术太子,传说他为人暴戾,动辄杀人。

      崔槐回过神来,点点头表示同意。

      “只是我还想不明白,他们仓猝出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也想不明白,但我猜想他们一定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兀术既然准备不足,那势必不能久战。将军你据守不出的打算是正确的。只要能撑上两三个月,阿都哲必然不战自退。”

      王昶信心满满,崔槐却越发地觉得惊奇。眼前这位监察御史不但箭术精湛,分析起局势来也是鞭辟入里。这太不像是一个刚刚走出书斋的进士了。

      虽然对王昶的过去一无所知,但是有种直觉告诉他,王昶的来历决不简单。

      “将军准备周全,想必也有退敌的把握吧?”

      崔槐沉默片刻,转开目光。

      他不敢直视王昶的眼睛,那双眸中燃烧着的火焰令他莫名地感到心悸。

      “你高估我了,我连半分把握也没有,只求不辱皇命。”

      奚军和兀术大军的人数相差太远,他无法去想象这场战争会如何进行。

      “明知不可而为之,下官佩服。”

      他们骑马回去。崔槐有意无意地落在后面半步,侧眼打量王昶握缰骑马的姿势。塞上的战马野性难驯,非战士不能驾驭;王昶却把坐骑治得服服帖贴,骑术着实了得。

      崔槐决定试探试探他。

      “王大人明明是读书人,骑射的功夫却如此了得,应该是我佩服王大人才是。”

      “将军谬赞。下官小时候体弱多病,家父命我习武强身。这点微末的功夫,在将军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这一番客套的谦辞反而像是在隐瞒着什么。崔槐自己也是习武之人,他当然知道一个小兵要日日苦练多少年才能把箭射得那么准。

      王昶显然没有说真话。

      因为这几天的相处,崔槐已经把王昶当成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他带王昶看防务,毫无保留地说自己的想法,他希望王昶也能一样坦白。

      崔槐看着他,索性叫跟来的小兵走远些,打算单刀直入地问个清楚。

      “恕我冒昧,请问王大人究竟为什么要留下?你说是职责所在,恐怕也是借口。”

      王昶扯住缰绳,反问:“如果我说是为了报国,你会相信么?”说这话的时候,眉眼间挂着狡黠的笑。

      崔槐脱口而出:“信。”

      四目相对,崔槐瞬间恍惚。虽然明知道王昶在隐藏着什么,然而眼中看到的笑容如此纯净无邪,哪怕明知道对方只是在敷衍自己,却也不由得地想要去相信。

      仿佛怀疑便是对他的亵渎。

      王昶却打马远去,大声说:“将军,你说你没有把握,我却对你有把握。相信我,阿都哲定将命丧此地!”

      崔槐想这少年确实太过乐观了,心里却不知不觉地多了点暖意。

      消沉了许久的心,不知为何忽然涌起了一股求胜的念头。他本来只想以身报国便算了,但这时他看着王昶骑马远去的背影,不由自主地想:这场仗,必须要赢。

      为了让王昶可以活着回去。

      这天晚上,奚军全数撤入城内。镇北城的六座城门全部被巨木和手臂粗的铁链锁住,门洞里更是用装满沙土的布袋堵死。为保万无一失,崔槐不眠不休,举着火把在城墙上巡视。到了后半夜,他叫将士们随地休息,自己回将军府小憩。路过王昶住的小院,一眼瞥见屋里的灯还亮着,便过去敲门:“王大人,还没歇息么?”

      喊了两次,王昶都没有答应。

      崔槐忍不住推门。他知道王昶每天都会看书到深夜,但今天未免太晚了。

      门是虚掩着的,一推便开,崔槐全身僵住。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王昶的官服、官帽整齐地摆在桌上,官印盛在盒中放在一旁,印盒下压着一个信封。崔槐飞快地抽出信凑去灯下看,手也跟着在夜风中跳动的灯火微微颤抖。

      “崔槐兄如晤:在下假称御史,叨扰数日,承蒙照拂,不胜感激。今不告而别,实有难言之缘由,望兄海涵。兄天生将才,忠肝义胆,此战虽险,必有天佑。在下不能亲见,在九泉下亦遥祝兄名留青史。王昶御史衣冠俱在,兄他日得胜还朝,乞代归还。端木景顿首。”
      信纸飘落在地上。

      “御史王昶”原来竟是冒充的。

      原来他叫端木景。

      崔槐沉声喊道:“来人!来人!”

      他早就把丫鬟仆役遣散出城,将军府里就只剩下十几个贴身的卫兵和一个不愿离去的老管家。管家在睡梦中惊醒,披衣小跑过来,“将军?”

      崔槐抓住他的衣领:“王大人呢?他在哪里?!”

      管家揉揉眼睛在房间里扫了几眼,“王大人……他今早不是和将军一起出城了么?后来将军您没回来,也没见王大人回来,我还以为他一整天都跟着将军……”

      “没有!”崔槐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定住神,摆摆手:“你去睡吧,没事了。我——我再叫人去找——”

      管家疑惑地离开。崔槐跌坐在椅中。

      他知道他找不到了。

      下午他们回到城门口时,端木景忽然勒住马头,“将军你先回城布置罢,下官还想再多跑几圈。这城门一封,就不知道要到何时才能痛痛快快地跑马了!”

      崔槐于是叮嘱他天黑之前一定要进城门。他说好,又说自己会直接回将军府去歇息。
      然而他没有再回来。

      细细回想,从头到尾,他说的话竟没有一句是真的。

      崔槐捡起那张信纸,又来来回回地看了几遍。纸上字迹端正从容,显然是早就预先写好了的。但是端木景究竟是什么人?他究竟为什么要冒充御史?他去了哪里?想做什么?“九泉之下下遥祝”究竟是怎么回事?

      崔槐不敢再想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