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启迪教育中心 ...

  •   陈一萍是在猫妹上小学后打算出去寻找工作的,面对大把的时间和日益干瘪的钱袋,她不得不选择这样做。
      以她的学历,在这种H城这种小地方找一份能糊口的事做,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陈一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开始,陈一萍把目光锁定在H城为数不多的几家培训机构上,每天在街上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启迪教育求贤若渴的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
      电话打通了,中心负责人约陈一萍明天中午两点半见面。
      第二天,为了显得正式一些,陈一萍特意把结婚时的淡紫色套装穿上,望着一边傻乎乎站着的女儿,她不放心地交代:“猫妹,妈妈去应聘,一会就回来,你乖乖在家做作业。”
      从来没有单独被留在家里过,猫妹有些不习惯,但她还是懂事地点点头。
      “我回来要检查的,等我的好消息。”陈一萍拍了拍猫妹的脑袋,喜滋滋地出门了。
      ********************
      启迪中心的创始人林老师十二分热情地接待了陈一萍,听说一样是从单位里辞出来的女同胞,都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女儿,免不了惺惺相惜了一番。
      刨根问底后,林老师总结性的说:“我们这个机构成立近十年了,口碑一直不错,现在想在东边再设一个点,需要补充新的老师。当然,培训班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讲课水平留不住学生,我们是不考虑的。不像在学校,课排在那里,你只管到点去上就行了,没有什么压力。我看陈老师教书有些年头了,经验自不必说,只是长时间不上讲台,可能有些生疏了,而且我们机构的老师是要负责招生的,如果陈老师在职,帮我们宣传起来自然方便一些,也会多有些提成,现在陈老师不在学校了,招生肯定是不行的。”
      陈一萍生怕被林老师拒绝,连忙说:“我有同事同学在学校里,各个学校都熟,可以请他们帮忙宣传。”
      “这样啊,那最好,陈老师你看你能教哪个年级?”
      陈一萍刚要说哪个年级都行,转念一想,出来都五六年了,教材不知改了几改,还是脚踏实地,从头开始吧。于是改口说:“初一,我从初一熟悉起,先听听其他老师的课!”
      “好,太好了!”林老师拍拍手,微笑着说,“一言为定,陈老师回去先找找教材,写一份教案来,想听课随时都欢迎。既然来了,就把这里当做家,不要见外,今后你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家里的事就是你的事,要上心呀!”
      与林老师道别,转身回家,走到楼道拐角处,陈一萍还听到林老师在后面喊:“有空带孩子来玩啊!”
      陈一萍喜不自禁,心里感动得不得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工作搞定了,而且人家还这么客气,这么有人情味。给私人打工就是不一样啊,哪里像在学校里,又要看领导的脸色,又要受学生的气,整个一小媳妇,夹心饼干,受气包。这些年真是荒废了,一直呆在家里带孩子,早应该出来闯一闯,为自己打算打算。说到底,是心理那道坎过不去,自己无法超越自己。
      陈一萍笑盈盈地进门,高兴地说:“猫妹,妈妈工作敲定了,暑假你不用愁没有去处了,你跟妈妈到培训中心去,你可以在那里做作业,玩游戏,想听课还可以免费。
      *********************
      一年的教案足够陈一萍耗费些时日,在美好的期待中,猫妹懵懵懂懂地走到了学期末。
      临近放假,大小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一直贴到学校门口,有的甚至抬桌子支架子直接上门宣传。
      往年猫妹对这样的宣传简直是熟视无睹,今年却觉得它们格外亲切,特别是在众多红红绿绿大大小小的招贴画中找到“启迪”这两个字眼,让猫妹顿时生出如逢老友般的激动,尽管在此之前,陈一萍和猫妹都不曾听说过启迪的名号。
      正如林老师所言,启迪今夏确实是想大干一场,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一则“小记者培训班”,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育辅导,让众多学生家长跃跃欲试。
      凤山小学也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每周都举行活动,比如篮球、舞蹈、书画、摄影等等,而且都是免费的。但是免费的午餐不好吃,名额有限,没有特长和特殊的关系是进不去的,所以大多还得靠社会消化。猫妹凭着一点点绘画天赋,长期占着班里的画画名额,就让好几个同学眼馋不已。
      想见着电视里记者小姐和记者先生们的翩翩风采,陈一萍也忍不住跃跃欲试。
      按陈一萍的说法,自己的女儿除了还比较乖巧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优点了,胆子小,性子乱,动作慢,懒散,一点也不像小时候。小时候的猫妹多聪明,多大方,多出众,长大了反倒缩头缩脑的,只怕以后难以适应社会。陈一萍把猫妹的性格缺陷归咎于自己的离职,如果不是成长环境太单一,太过孤独,猫妹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可惜我们这种小地方,要是在省城,学什么没有条件?小记者、小主持、小编辑,哪怕是想唱滇戏,学京剧……”陈一萍不无遗憾地说。
      她老早就催着杨军把家搬到昆明去,杨军总是说,等我发了再说,等买了房子再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