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大局 ...

  •   太祖皇帝得了天下之后,将跟随他的人按照功劳分了四公八侯。如今虽然也有四公,但只有勇毅公和齐敏公是从太祖皇帝时一直传承下来的,而辅国公和康靖公都是后封的。

      民间,关于太祖皇帝的各种秘闻有很多,其中一个,说的是太祖皇帝是个情种。

      太祖皇帝当年投身兵营的时候,其实在家乡早已经娶妻,也就是后来的孝宜皇后。等到天下大定,孝宜皇后已经三十又五了,在世家的眼中,这位出生乡野的女子毫无姿色、气度可言,大字不识,又没有规矩,那举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粗鄙的,但就是这样,太祖依然对她不离不弃,终其一生顶着世家的压力,没有选美纳妃。

      孝宜皇后早年和太祖皇帝聚少离多,因此直到三十又六才生了高祖。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也只给高祖选定了一位正妃,柳氏,前朝世家柳家的女儿(柳家在前朝曾官至丞相)。除正妃外,高祖再无别的女人。但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待到太祖皇帝驾崩,高祖即位,他立刻就恢复了前朝的选秀制度,大肆纳美,用各样的女子充盈后宫。

      但高祖子嗣却不丰,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女人身上耗尽了心力,总之盛年就去了(二十四岁即位,三十而亡),只留下一子一女,这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世祖,女儿则是如今的淑华大长公主。

      世祖六岁即位,嫡母柳太后垂帘听政。淑华大长公主(当时还是长公主)下嫁齐敏公府。淑华大长公主虽然和世祖皇帝并非一母同胞(但都不是柳太后的孩子),但感情却很好。

      十四岁时,世祖皇帝娶柳太后的侄女小柳氏为后,得以亲政,但此事朝中大事依然悉数掌握在柳氏一族的手中,并且世祖还不得不封了柳家的家主,柳太后的哥哥,柳皇后的父亲,柳道恒为辅国公。

      世祖皇帝的子嗣照样不丰,顺利养大的儿子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如今的成文皇帝,一个则是成文皇帝最为看重的弟弟福王。因着世祖皇帝临死前留下过一句话:“此后,万万不可叫柳家的女儿入宫为后!”成文皇帝的元后选自平西侯庄家。

      可惜庄皇后福薄,连生了两个皇子都没有养成,她自己也因为生第二个儿子时难产去了。又过了一年,淑华大长公主的女儿,齐敏公府的嫡女,安氏正到了选秀的年岁。传闻,成文皇帝对其一见倾心,便娶了这位表妹为继后。

      可惜,继后安氏照样福薄,也是因为难产而去的,只留下了二皇子一人。成文皇帝十分爱重这位表妹,安皇后虽然去了,却把二皇子亲养在了跟前,这位嫡出皇子的吃穿用度都只比成文皇帝略差了一点点,远远超过他的兄弟们。而且,成文皇帝还以自己克妻为名,顺势取消了三年一选秀的制度。

      如今,二皇子也有十二岁了。

      老齐敏公和淑华大长公主如今都健在,只是不管事儿了,现在继承了齐敏公府的是他们的长子安兴朝,也是安皇后的哥哥,二皇子的舅舅。世子安烨则是安兴朝的嫡长子。因着安烨的样貌随了淑华大长公主(和安皇后有三分相似),成文皇帝爱屋及乌,对安烨这个小辈很是疼爱。

      而这,也许就是这次安烨惊马的原因所在。

      将大晋朝开国以来的历史在心里略略回忆了一遍,温梓初心中叹息,齐敏公世子这次也的确是受了无妄之灾了。

      温梓初重生一世,当初勇毅公府破败之后,她承蒙太子妃不弃,留在太子妃身边做了个掌事宫女,那些内院阴私自然见得不少。如今回头一想,君家的血脉传承一直略显艰难,这里面说不得是被什么人动了手脚。太祖皇帝再怎么骁勇善战,他到底还是出身草莽,哪里又知道那些世家私底下的手段?

      世家啊,既然得称世家二字,几百年传承下了的东西,任你是皇帝又如何,逃不过,总是逃不过的。

      和柳家、颜家相比,勇毅公府所欠缺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了。毕竟,当年第一任勇毅公可以说是抛弃了主家自创家族了的。既然如此,虽然现在勇毅公温家比起襄城(前朝国都)温家来不知道风光了多少,可那些世家的底蕴到底没有传承下来。

      温梓初叹了一口气,西府如今靠不住,东府这边,除了他的父亲以外,温槿还小,温钥也不大,家族中竟然再没有能够主事的男人。前世,也是因为勇毅公府后继无力,才会那么迅速落败的吧?若是家族中能多一些能为的人,温家也不会在父亲去后,迅速落到那种境地……

      既然父亲是族长,也许该想个法子,让父亲和襄城温家的人有所接触了。毕竟恩怨是一时的,利益却是永久的,如今的温梓初再不是当年那个纯良的她了。

      她变得更加自私,也更加理智。

      前世,温梓初是给太子妃挡箭而死的,她死时,正是太子、宣王、成王夺嫡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最终到底鹿死谁手,温梓初也不晓得。如果,今生温家注定逃不开这片浑水,那么,温家只能选定了其中一位皇子来辅佐,并且只许胜不许败。

      今上共有五位皇子。如今,后宫的格局是这样的:无后,贵淑德贤四妃掌理宫务。颜贵妃品级最高,膝下养着二公主和五皇子。大公主是颜贵妃亲生,五皇子的生母却只是颜贵妃宫里的一个普通宫人。钱淑妃次之,生有三公主和四皇子,但四皇子生而有疾,听说是一只脚没有长好,自然断了日后的可能。柳德妃再次之,育有大公主,不过,因着柳太皇太后和柳太后健在,柳德妃在后宫的地位其实也不比颜贵妃差多少。庄贤妃最末,是元后庄皇后的妹妹,生有三皇子,她性子清淡,母子两个很少在宫里弄出什么动静来。

      这里还有一个大皇子,他的生母是吴昭仪,吴昭仪则是柳德妃的表姐。柳家自知不可能再得到一个皇子,自然就选择支持了大皇子。

      在温梓初所知道的未来,太子自然是安皇后嫡出的二皇子,大皇子则得封宣王,三皇子得封景王,四皇子得封禄王,五皇子得封成王。宣王背后站着辅国公柳家,成王背后站着康靖公颜家,两家在前朝后宫均互相牵制着。可以说,若不是成文皇帝一心一意偏宠着太子,太子早就被这两家给吞吃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成文皇帝如此信任太子,那么成为太子党就是顺应帝心的,就是安全的。虽然说,温梓初死的时候,太子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但那是因为柳家和颜家合起来给太子下套,他们想让成文皇帝迫于舆论的压力废了太子。

      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不到万不得已,成文皇帝是不会废了太子的。

      太子的敌人是柳家和颜家,温家的敌人同样是柳家和颜家。

      太子为人宽厚,的确是仁君的人选,既然如此,为什么温家不顺势站到太子这一边?

      可是,既然勇毅公手握重兵,就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在成文皇帝还在世的时候流露出自己对储君的效忠——即使那太子是成文皇帝的心头肉。

      温梓初提起婚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她若是嫁到了齐敏公府,温家的嫡长女做了齐敏公世子夫人,那么整个温家不需要表态,自然就成了隐形的太子党。

      温梓初揉了揉自己还带点婴儿肥的包子脸,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都说风水轮流转,世间的事大抵如此,这话果然不错。前世的她,不懂事,只一心想着不用嫁给安烨那个废人就好;今生的她,却又有了非嫁安烨不可的理由。虽然这么说有点对不起安烨,但是只要能让温府脱离泥沼,再保温府几代安泰,她果然还是要想办法把自己嫁入齐敏公府的。那份不算正经的婚约曾是她的禁锢,如今却反而成了她的优势。

      温梓初算了算自己的优势,第一,自然是有婚约在。

      第二,以前跟着太子妃的时候,她把淑华大长公主的喜好记下了不少。而淑华大长公主虽然明面上不管事了,可是嫡长孙媳的事儿,她总是要过问的,若是她能得到大长公主的喜欢,这事儿就算成功了小半。

      第三,安烨既然已经废了,齐敏公府在给安烨选妻子的时候自然要选稳重能经得住事情的。而她是重生的,当然比一般的小女孩更波澜不惊一些。

      第四,她的身份完全当得起齐敏公世子夫人的身份,而且温家向来都是纯臣,所以与温府联姻,里面牵扯的势力纠葛要小很多,这大概是一直试图保持低调的现任齐敏公所乐见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大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