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霍清让 ...

  •   华扇开阖,轩冕涌翠。
      宣帝于帝座之上,半眯着眼望着殿内分列两排,乌压压一片的文武大臣。
      同样的皇座,同样的承天殿,乃至于殿中泰半是同样的朝臣。
      不远处是同样的起居舍人,正在奋笔疾书记录帝王言行。
      宣帝一瞬间便有了种恍惚,仿佛那人便坐在自己身旁,一同君临天下似的。
      便这样想想,他唇边就忍不住露出点笑意。
      然后垂下眸,目光落在玉樨色的丹陛上。
      清冷贵色中,仿佛还带着血腥之气。
      那日,大烨的亡国之君,刎颈自戮,倒在上面,肆虐蔓延的鲜血将丹陛染成赤红色。
      宣帝心中一个寒颤,冕珠微微晃动起来。
      大殿中央,跪伏在地的大臣声音一字一字传来:“陛下天命所归,承天眷顾,琅琊之役大胜,尽歼契骨十万之众。辅国大将军挟威破嵊都,扫七城,已擒契骨皇室三千余人。”
      宣帝的目光在冕珠掩映下,明灭不定,口中赞道:“霍将军居功甚伟,朕当出城十里,率文武众卿相迎。”
      言下之意是——让那功高震主的辅国大将军早点滚回来,免得山高皇帝远,折腾出是非来。
      自有揣摩圣意的大臣上前进言:“当派都护使,抚慰诸藩,辑宁外寇。”
      又有大臣反驳,认为战已定而北疆未定,辅国大将军需要继续坐镇北疆,不可回调。
      宣帝不置可否。
      还有大臣自作主张地推荐都护使人选,立时整个朝廷闹哄哄地争执起来。
      争到了中午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
      宣帝半阖着眼看着大臣们争执得面红耳赤,然后直接宣布退朝。
      众人匍匐在地,山呼万岁,恭送圣驾。
      宣帝回到未央宫,由着侍从脱下朝服。佳肴馐珍也已经摆满了整整一桌。
      昨日那个优伶依旧身着一身玄衣,从屏风后走出来,颇有种月明林下美人来的感觉。
      见到宣帝,便下跪行礼。
      帝王虚虚伸手,示意起身:“什么名字?”
      优伶微微垂首,很恭敬的姿态:“奴婢素曜。”
      宣帝倒挺喜欢这种有自知之明的小玩意,淡淡道:“过来,一起用膳吧。”
      素曜谢恩,坐在了宣帝身旁,行动间倒有股不卑不亢的味道。
      宣帝随便夹了几筷,便微侧过头,看着对方吃饭。
      只见对方雪白修长的脖颈上,烙着几点鲜红的印记,刺目极了。
      竟勾起了宣帝几分欲/火,以至于眼神渐渐露骨起来。
      素曜似乎有所察觉,便放下筷子,对着宣帝一笑:“这梅花开得真好。”
      宣帝顺着对方的目光看下去,便见袖中那枝梅花颤巍巍探出个头来,确实开得正好,花瓣却已掉了一半。
      他取出袖中花,置在掌心,看了片刻,便对素曜道:“过来。”
      素曜微微探过身来。
      他便将那枝梅花插/进了对方乌发中。
      乌发红梅,雪颜星目,倒是分外好看。
      宣帝伸指抬着他的下巴,淡淡置评道:“倒是好相貌。”
      在他眼中,便是有一分像那人,就是好相貌。
      若是有七、八分像,便该惊为天人了。
      如果不像,纵是长得再天姿国色倾国倾城,在帝王眼中也是红颜白骨,一如粪土。
      外貌上相似总是容易的。
      难得的是那份神韵。
      矜傲风流,偶尔带着些……流氓气?
      他心不在焉地抚弄着优伶的唇,有些遗憾地想,还是少了些韵味。
      不过昨儿个,倒是演得十分辛辣,味道不错。
      于是他说:“再演一次吧。”
      素曜一愣,然后迅速勾起嘴角,等抬眸再看过来时,眼神中全是清贵的戏谑了:“是,陛下。”
      入戏倒快。
      宣帝轻笑,一把揽过他的腰。
      对方半倚入他的怀中,然后伸手将发上梅花取下,反将其插在宣帝的发冠上,笑意盈盈地赞道:“梅花当逊卿三分。”
      宣帝脸色猛地一变。
      素曜发觉自己演过了头,然后一时骑虎难下,强颜笑道:“怎么,不喜欢?”
      宣帝眉眼冷肃,一个巴掌恶狠狠地扇在对方脸颊上。
      素曜被扇得摔在了地上,脸颊通红,唇边蹭出了血。
      宣帝摘下梅花抛在一边,一把揪住对方的头发,将他往内室拖去。
      一众侍从噤若寒蝉地跪倒在一边,大气不敢出。
      那优伶痛得几乎痉挛起来,
      宣帝终于停下,掐住他的脖子,冷冰冰地问:“皇后告诉你的?”
      素曜伸手虚虚搭在对方手上,似乎想要阻止,却又不敢:“不……奴婢……看的是炀帝起居录。”
      宣帝又一个巴掌扇了下去,眼神冰冷:“朕叫你演戏!忘了么?!”
      那优伶心中怕极了,夹着些些哭笑不得的无奈,努力仰起头,露出点笑来:“是……陛下。”
      宣帝攥着他的头发,冷冷问:“你怕什么?当初他贵为太子,说了这句话,我亦给了他一个巴掌。你看起居注,便是这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断章取义地看的吗?挨了个巴掌就演不下去了,不怕被人砸场子么?”说罢便凑近对方耳畔,声音低柔,却带着股冷冰的狠森意,“丢场子事小,丢命事大。富贵还不曾入手,就赔了命去,太赔本了。是你名角儿呐,素曜。”
      素曜浑身发颤,哆嗦了半晌,终于勉强平静下来。
      红着眼咬着牙,哆哆嗦嗦抬起手。
      宣帝冷眼睥睨着他。
      他眼中一凌,终于还手掴了回去。
      并不重,擦过帝王脸畔,发出不轻不重的一声响。
      如同起居注中,记载的十五年前的炀帝往事。
      永嘉七年,太子澈赏梅,齐质子肇赐随之。太子澈折梅簪其发,欣然而赞:“梅花当逊卿三分。”肇赐忤上,太子澈失色,怒而披批其颊,令长跪其间。是夜,太子澈返之,抚其背叹曰:“此戏语尔,卿何故如此。”
      字字句句,当真肉麻,亏得起居舍人愣是写进了起居注中。
      宣帝眼中含着不咸不淡的讶异,挑眉看着对方,终于稍稍勾起嘴角,露出点满意神色:“倒有两分味道。”
      素曜迫着自己向他踏近两步,然后伸手,将对方揽入怀中,一只手抚着他的背脊,一下又一下,从开始安抚的意味,到慢慢升起了情/色味道。
      宣帝微闭着眼,倒是安静地伏在对方怀中,面上看不出喜怒,大概是沉湎其中。
      素曜侧过头,开始细细吻着宣帝的耳畔,然后一路向下,到了修长的脖颈。一只手则细细揉搓着他的腰,开始似有若无地松扯着对方腰带,逐渐将手探进去。
      两人的喘息声渐渐升起。
      这是,门口忽然传来一声细细的尖嗓子,简直像捏着嗓子憋出来一样:“陛下……内阁几位大人在御书房求见。”
      宣帝心中不免觉得有些扫兴,将贴着自己动作的小玩意儿推开,理了理自己衣袍,不悦道:“知道了。”
      御书房里几个内阁大臣已然等候许久。
      宣帝匆匆进门,面色沉沉,显出几分不悦来。
      几个大臣纷纷下跪行礼。
      帝王扫了众人一眼,落座,端起一盏茶浅浅一啜:“众卿这般着急寻朕,必有要事了。”
      内阁首辅陆甫仁上前一步,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来,恭敬上呈:“陛下,辅国大将军霍清让上书兵部,请求归朝。”
      宣帝接过奏折,打开扫了一遍。
      里面的字魁伟险峻,若利剑长戈、强弓硬矢。
      倒是写的一手铮铮好字。
      宣帝垂着眼皮,面上不知喜怒。末了将奏折一合,道:“着兵部拟旨吧。”
      言下之意,是同意霍清让归朝,且越快越好。
      陆甫仁应道:“是,陛下。”然后抬头觑了觑帝王的神色,试探般地问,“霍将军被戏称为北疆的定海神针,他若一走,那北疆四十万大军和契骨七千里土地……”
      宣帝微微皱起眉宇,曲指扣了案牍几下,然后抬起眼皮,视线扫过下首众人,唇边是似有若无的冷笑。
      那目光淡而薄情,带着无尽的帝王威仪。
      又有一人跨前一步,道:“臣举荐一人,此人有才,不逊于霍清让。只可惜……乃是戴罪之身。”
      宣帝笑了笑:“戴罪无妨,正好立功。玉霖,你且说说。”
      在场所有的人都是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此言一出,众人心知肚明,宣帝心中早有人选,只是借着这兵部尚书董玉霖的嘴说出来而已。
      董玉霖的手心渗出点冷汗,有些黏腻。他咽了咽唾沫,垂首说道:“苏慕淮。”
      众人皆惊。
      苏慕淮是大烨旧臣。
      这不算什么,大齐承天殿上,有泰半都是大烨旧臣。
      但苏慕淮不仅仅是大烨旧臣,更是烨炀帝儿时伴读,心腹之臣。
      大烨亡后,宣帝不曾屠戮旧臣,反而安抚天下,但是那苏慕淮却是挂印归隐了,分明在效仿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忠烈之气。
      宣帝在天下百姓和一般臣子口中,是颇有仁慈之名的。但这些老油条都知道,在仁厚的面皮下,帝王是如何的深沉多疑、喜怒无常。再想想乌烟瘴气的后宫,便是说性既□□也不为过。
      帝王虽留着苏慕淮一条命,但应该是极为忌惮痛恨的。
      不想竟有一日,想要重新启用。
      陆甫仁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说:“陛下任人唯贤,天下钦佩。但这苏慕淮已挂印离去,如今一介布衣,怕是……不听朝廷调遣。”
      宣帝仰起头,叹了一声:“那倒无妨……朕不介意效仿昭烈皇帝,三顾穹庐。”
      他叹完了气,便自顾自点头道:“那便这样吧。众卿辛苦,下去商讨拟旨吧。董爱卿留下。”
      董玉霖是齐国老臣,勉强算是忠心耿耿,又十分能察言观色。
      历经两帝,看着齐国从弱到强,一统天下。
      因此本事虽不如何高明,却深得宣帝器重。
      偌大的御书房很快空荡荡地只剩两人了。
      宣帝手捧茶盏,不急不缓地用茶盖轻轻撇着香茗浮翠。
      陶瓷与陶瓷之间,发出清脆的声响。
      “玉霖呐。”宣帝沉沉叹息一声。
      董玉霖连忙躬身道:“老臣在。”
      帝王慢吞吞地喝了口茶,问道:“霍清让归来,爱卿有没有想过,那三千契骨皇室该如何?”
      董玉霖偷觑着对方神色,见帝王也恰好若有所思地落下目光来,连忙低头,只急得额上冷汗淋漓,却也只能如实道:“臣……臣不知。”
      宣帝好整以暇:“哦?”
      董玉霖将头垂得更加低:“陛下仁名,天下皆知。或……或许该将他们押解到京,严加看管。既扬陛下威名,又以防契骨动乱。”
      宣帝将茶盏重重放在了桌上,冷笑一声:“笑话。”
      董玉霖连忙跪在了地上,重重磕首:“陛下所言甚是!契骨野蛮,若是有人揭竿而起,前朝皇室如何又如何会关心!?况且帝王太过仁慈,天下以为可欺,应立威不立虚名!”
      口风转得倒快。
      宣帝点点头,不咸不淡地赞许道:“爱卿思虑倒是周全,但还是欠缺了一点。”
      董玉霖终于敢抬起头,看了上方天颜一眼:“臣……臣聆听陛下教诲。”
      宣帝半阖起眼,薄唇微启:“朕爱惜羽毛,仁慈之名,朕向来爱惜。”
      董玉霖忙不迭点头道:“是是。”
      宣帝笑了笑:“都坑了吧。”
      董玉霖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
      宣帝不耐道:“这么看着朕做什么?坑三千契骨皇室不是朕,是朕的辅国大将军。”
      董玉霖连忙点头,又忙不迭地道:“是,是!”
      宣帝觉得这人实在蠢苯,颇为无趣,挥了挥手:“下去吧……记得让霍清让做的干净漂亮点。”
      董玉霖磕首告退。
      帝王一个人静坐了片刻,执起狼毫,铺开宣纸,叹了一口气,却无甚哀愁:“太笨了……”
      他着墨落笔,行云流水般写了起来。写好后,亲自放入信中,封上朱色火漆。
      他伸指摩挲了下密信,缱绻地似抚摸情人似的,然后唤道:“来人。”
      有侍卫推门而入,单膝跪在他脚下:“陛下。”
      他将信递给侍卫:“交给北疆军中虎贲校尉,霍清安。”
      侍卫领命恭敬接过。
      宣帝又于心中叹了口气。
      笨人是够蠢的,但是至少用着放心。若跟霍清让那般太聪明了,总是让人心里不爽快,以至于如鲠在喉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霍清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