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到岸 ...

  •   笑了一阵,狄大奶奶,将纸笺儿复又递与黄雪,吩咐道:“先让人看着东西,等我回了太太再收进库里。”

      看着黄雪点头应了,狄大奶奶想了半晌,又交代黄雪道:“你去拿两匹上好的缎子给杨姨娘送去。”

      看黄雪出去了,狄大奶奶吩咐了下人几句,换了身衣裳,方领人往狄太太屋中去了。

      到了狄太太院中,狄大奶奶笑盈盈地行了礼,才将狄瑜打发人送了钱财回来一事告诉了狄太太。

      狄太太听说,想了半日,方说道:“他送回来也好,省得在外头胡乱花掉了。”

      狄大奶奶听了这话,忙笑回道:“太太这话正是。三弟如今既有这举动,可见也是知错肯改了。”

      狄太太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叹道:“他肯改便好。时间过得真快,这么一晃眼,他们出京也这么天了。这几日我瞧着杨姨娘脸色不好看,想来,也是牵挂着放不下的缘故,如今老三既打发了人回来,倒该叫她知道个信儿。”

      狄大奶奶听了这话,笑答道:“哪还用太太吩咐。先我打发黄雪给杨姨娘送了两匹缎子去,想来,这时候杨姨娘已得了消息了。”

      狄太太眉头微微一皱,疑惑道:“怎么,她那里短了东西用?”

      狄大奶奶听着,陪笑道:“太太误会了。因过一两日便是杨姨娘的寿辰,三弟又差人送了礼回来。我想着,我这个做嫂子的,倒不好白拿他的东西,便顺手叫人拿了两匹缎子给杨姨娘送去,也不算什么正经的还礼,不过是个意思罢了。”

      狄太太眯了眯眼,恍然道:“我竟忘了,杨姨娘是这月的生辰。到了那日,你命人备上一两桌席面,加上几样果子点心给杨姨娘送去。虽说不能办得十分体面,却也别叫人落了笑话。”

      狄大奶奶听了,忙应了一声,笑道:“我想着发二十两到厨里,另外,到了那天单拨两个厨娘听杨姨娘屋里使唤。太太觉得这主意如何?”

      狄太太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很好,几处都不碍着。”

      数日无事。这日下雨,又值顺风,不过一上午工夫,便直行了数百里路,到了龙王庙码头。

      一到码头,早有家人仆妇并着几个族中男女来接,远远瞧见狄瑜站在船头上,便大声招呼道:“那船头上站得可是狄瑜狄三爷?”

      狄瑜闻声望去,见得岸上站着好些个家人婆子,内中很有些面熟的人,目不转睛的看了一阵,不觉又惊又喜,口里大笑道:“傅嬷嬷,张嬷嬷,陆大叔,你们怎么在这里?”

      说着,也不顾下雨跳板发滑,不等家人将棕毯垫上,便径直跳上岸去。

      那些家人见着果是狄瑜回来了,一时悲喜难抑,赶忙上前扶住狄瑜。

      见过礼后,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婆子,抹泪道:“我们侍候了老太太一辈子,离老太太远了,总是不惯,惦记得很,倒是回来住着,心里舒坦些。”

      旁边一个略年轻点的老婆子闻听此言,忙用手肘轻轻撞了那个老婆子一下,笑道:“傅姐姐,你这是做什么?怎么就哭起来了。三爷是同三奶奶一道回来,你这一哭,也不怕吓着奶奶。”

      那姓傅的婆子听说,忙收了泪,用帕子擦了擦眼睛,说道:“倒是我糊涂了。这轿子车子都是预备好了。咱们家老宅子,比不得侯府的宅子,占了地利,门口便有一处小码头,倒委屈奶奶了。”

      说着,便瞅了瞅狄瑜,狄瑜笑说道:“这有什么可委屈的?傅嬷嬷,咱们家宅子离码头有多少远近?”

      傅婆子忙说道:“倒有好几里路远呢。”

      狄瑜想了一想,笑道:“也不是很远,我一直没回来过,倒想好生逛逛呢。”

      说着,便吩咐身边的跟班道:“让人抬乘轿子到船上去,同奶奶说一声,让她快些收拾,仔细一会儿又下起雨来。”

      那些老嬷嬷听见这话,忙道:“我们还没上船去给奶奶磕头呢,头一遭儿见奶奶,总要行个礼才是。”

      狄瑜赶忙摆手,笑道:“回去再见也是一样,不必急在这一时。”

      这些人等方罢了,吴秋水收拾齐整了,在船头上了轿,又有家人将行礼抬上车,留了李管事带了几个下仆在船上料理剩下的事务。

      几十辆车轿人马,络绎不绝往城里而去,才行了不到半里路,前头的车马便停了下来。

      吴秋水坐在轿中只听得外头你一言我一语,喊喊叫叫,不知为了什么,因是南边方言,语速又急,她也听不懂是何话语,只得在窗边轻声问道:“前面是怎么了?”

      话才落下,忽而后面一拥,像是什么东西撞了上来,轿子一斜,吴秋水身子不受控制地往前一扑,险些从轿子滚出去。

      亏得吴秋水修炼了一段时日,尚有几分身手,脚下轻轻一跺,劲力一吐,轿子稳稳当当地立了回去。

      狄瑜骑在马上,只看着前面人山人海,后面的轿马又如潮水般涌来,直叫人进退两难。

      狄瑜正看得出神,忽听得几声尖叫惊呼,寻声看去,却见得吴秋水所坐的轿子被人挤得东倒西歪,心中一急,忙一边往轿子旁过去,一边大声喊道:“秋娘——秋娘——”

      一路随行的家人下仆们,见着前面拥挤不通,唯恐被后面的人挤上来踩踏,忙不迭将轿子和车辆都聚了过来,绕着吴秋水的轿子,围成一圈儿。

      吴秋水正吹着手上的红痕,听见这话,抬眼便看去,因隔着窗纱,只隐约见得狄瑜过来了,便道:“我没事,外头是怎么回事?好像闹嚷得很厉害?”

      狄瑜听得吴秋水这话,也十分不解,恰逢傅嬷嬷急急忙忙挤过来,抹了抹汗道:“前面堵得水泄不通,看来是挤过不去了。”

      狄瑜奇怪道:“怎么就堵起来了?”

      傅嬷嬷没好气道:“还不是那什么长生道的信众,说什么,龙王不灵,龙王庙也无用处,要将龙王庙另改作长生道观。聚了一大堆人,在那里争论呢,我看啊,不到官府出面,怕是散不了场了。”

      “长生道?”吴秋水听得耳生,忙笑道:“这是什么道观?怎么我没在京里听过?”

      傅嬷嬷听了,忙说道:“这是南边前些年才兴起的野道儿。原是那些年战乱不休,不知从哪传出来的东西,成天儿不是骂这像不真,就是说那神是假,将不少庙啊观啊,都改成了长生观。京里多少高人大德,这长生道也就在乡下地方蒙骗横行,哪里敢到京里去丢脸呢。”

      吴秋水听说,虽解了疑惑,却不免笑道:“这长生道听名字,却不像是野道呢?”

      傅嬷嬷一撇嘴,叹道:“奶奶不知道,这名字若俗了,如何能蒙骗住人?听说信了他们的道,便是父母亲人都不如信众亲密,又说什么只许信众同信众通婚,还说凡是信了长生道的人,生前死后都有无数好处呢?乱七八糟的,也就哄着那些没见识的愚夫蠢妇罢了。”

      吴秋水默默吐槽,天下□□果都是一样德行,这些人,有搞□□的工夫,还不如搞传销,至少古代传销不犯法!虽然两样都不是好东西!但传销只要钱,□□却是要命的。

      衙门里衙役终于赶到了,人群渐渐散开,前方的拥堵也松动了些,车马人轿都蜂拥着赶了上去。进了城,吴秋水等人也懒怠看城中风景,只命人一路往老宅而去。

      狄家老宅,原是祖辈从武宁侯府分出去时,所得的家产,原本不过两进小院,位置更是不大好。

      后来,狄老爷做了官,依仗官威,才买下左邻右舍的房子,连通扩建了一番,方修成了如今这般带个小花园的三进宅子。

      前几年狄太太扶灵回乡时,因嫌屋宇破旧,住不得人,又将房子翻新了一次,故而虽不如京中华丽阔朗,却也格外清雅精致。

      轿子抬到大门前时,吴秋水撩开帘子往望了一眼,只见得白墙灰瓦,甚是分明,人来人往,衣着妆饰与京中略有不同,不觉让人感叹。

      到得垂花门前,吴秋水下了轿,傅张两位老嬷嬷迎上来,一边扶着吴秋水往内院走,一边与吴秋水讲诉道:“这处堂厅儿原都是翻新过的。去年大水涨上来,淹到了屋子里,满屋的黄泥巴,连墙角跟上都是土,后来又重刷了一次墙。连那些花草儿,也被冲死了好些儿,有不少都是后面补种的。幸好屋里没住人,贵重的东西都锁在楼上,除这些外,倒没损失掉什么。倒是侯府的老宅子,因地势浅,水漫上来,那府里又有一个现成的大池塘,不但淹掉了许多东西,还折了两条人命进去……”

  • 作者有话要说:  ps:我是在做死,我准备再写一遍虫洞文,第三遍重写啊,再写不好,我只能去跳楼了%>_<%。
    我当初一定是吃了脑残片,才会想到去写虫洞文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