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豆腐坊经营方式的转变(上) ...


  •   不管怎么说,日子总还得照样过。

      李臣思考了一个晚上,认为不管自己眼下所处的时代是什么,但他的当务之急都是要继续寻找回家的路,其次是在走之前报答石氏母女的搭救之恩。

      人家非亲非故的收留他,他总要做点什么报答一下。

      李臣第二天还是顶着一个大黑眼圈去青云镇赶集。

      李臣在孙家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

      吕氏和秀云不用说,见了他那槛比姑娘的清俊模样心里就先喜欢了三分,又听说了他比黄连还要苦的身世,哪儿有不心疼的。

      收了摊之后,吕氏热情的留了他们午饭,在饭桌上他越看李臣越爱,一时心血来潮便要认他当干儿子,还是孙小弟孙学清撇着嘴说:“娘,不算我俩亲哥,您这些年跟我爹也给我认了七八个干哥哥了,再认一个,咱家真成和尚庙了。”

      吕氏被自家小儿子拆了台,很不高兴,瞪他一眼:“去去去,你给我滚一边去,就知道瞎咧咧。”

      李臣连忙打圆场:“我孤身一人,流落此地,幸得我石姨收留,在我心里,她老人家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她在家的时候还跟我说,这些年多承孙叔孙婶照顾,我心里只有感激的份儿,就算孙婶您不认我当干儿子,我还能不孝顺您了?”

      说的吕氏眉开眼笑,直夸李臣是个会说话的。

      事实证明李臣不但会说话,还会喝酒。

      五十几度的衡水老白干,一口下去,嗓子眼到胃,一路火烧火燎,他眉头都不皱一下,还跟孙老爹赞一声:“孙叔,您这酒带劲。”

      孙开阳惊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文弱的年轻人。

      他早些年跑马帮,为了驱寒提神,喝的都是烈性的烧刀子,现在虽然老了在家,但爱喝的这一口却没变。

      只是他自己的儿子们都喝不惯老子的酒,喝得惯的那帮老弟兄却早就七零八落的散了。

      孙开阳已经许久没痛痛快快的跟人喝酒了,此时见了李臣,就如同见了知己:“没想到你看着文文弱弱的,喝酒却像个爷们。”

      这算啥,李臣心想,想当年大学的时候还跟宿舍那帮兄弟在操场上一人一瓶二锅头对嘴吹。

      作为一个混吃等死的体制内人员,他也是有过青春和梦想的。

      于是一老一少两个都自认有过飞扬青春的人开始把酒言欢。

      孙开阳在青云镇上可是响当当的一位人物,他出身赤贫,年轻的时候走马帮挣得一份家业,这些年苦心经营,如今家中不但有良田百亩,更开着镇上最大的货栈“春盛和”。

      他能白手起家创下这样大一份家业,自然是个十分有胆识的人。

      李臣此时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帮他的计划掌掌眼。

      原来他这几天通过卖豆腐的观察,发现宝珠那天关于自家豆腐非常受欢迎的话并不是虚言,他每天固定去转的那几个村子,几乎没有人买别家的豆腐。

      刚才赶集的时候,也听不少老乡念叨,说他们王家豆腐坊的豆腐就是比别家的好吃,可惜平常不去他们村,只能赶集的时候才能买到。

      这说明王家豆腐坊的潜在市场还是非常大的。

      只是因为缺乏销售渠道,所以每天出货量并不是很大。

      这样的出货量下,王家豆腐坊其实并不能挣多少钱。

      宝珠每日起早贪黑的忙活,可是王家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每日里饭菜不过是些青菜豆腐,窝头稀粥,甚至连肉都很少见。

      这让李臣觉得很心酸。

      他虽然计划着要走,但是他走之前,总希望能替石氏母女做点什么,至少能让她们过上稍微富裕的生活。

      所以他想扩大王家豆腐坊的经营,像现代豆腐加工厂一样,只做豆腐批发的生意。

      李臣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孙开阳听。

      “我这两天打听了,咱们青云镇一共有45个村,我想把他们分成九个片区,每个片区里招一个代销点,按现在豆腐市面价格的七成批发给他们,凭着咱们王家豆腐坊的口碑,这样咱们就能差不多垄断整个青云镇的豆腐生意,就打着每十个人一天吃一斤豆腐算,咱青云镇上少说也有一万人,这每天就是1000斤豆腐的消费量,我略估摸了下,咱现在一斤豆腐纯利差不多是三个铜板,批发按两个铜板算,一天也有2000个铜板赚。”

      孙开阳沉吟着开口:“你说的办法倒是好办法,只是这样一来,豆腐坊人手就恐怕不够了吧?”

      石氏年纪大了,王家豆腐坊现在可谓全靠宝珠一个人忙活,就算现在加上李臣,每天也绝对出不了1000斤的豆腐。

      要扩大规模,豆腐坊势必就要雇人。

      其实这正是李臣的初衷所在,他想解放宝珠的生产力。

      做豆腐是个辛苦活,在李臣心里,就不该让宝珠这样水灵灵的小姑娘干。

      李臣点头道:“不瞒您说,我就是想多雇两个人。石姨年纪大了,宝珠又是个姑娘家,其实都不适合做豆腐这样的辛苦活,小本经营雇人不划算,但要是按我说的那样扩大规模,咱们就算雇上7、8个人,每日也不过才300个铜板的人力费,咱们还是有的赚,而且石姨和宝珠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原来他的重点是要减轻石氏和宝珠的负担,一桌子人都感慨着望着李臣。

      脑子灵活,敢想敢干,还知恩图报,这次宝珠倒是真救着了一个好人。

      孙开阳欣慰的拍了拍李臣的肩膀:“你是个好的,比我们这一大家子人都强,我们跟你石姨说起来是儿女亲家,只知道她日子过得下去,就没想到磨豆腐挣得是辛苦钱,实不是女人家该干的活计,这么多年都没想到要替她盘算一下。”

      其实孙开阳不是没想过贴补王家,王父刚出事那会儿,他想着石氏拉扯儿女不容易,也曾让吕氏给她送钱送东西,但石氏刚强,全给退了回来,还跟吕氏说:“你们帮我,我心里感激,这份情我记一辈子,但这钱我不能要。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们家以后缺了顶梁柱,肯定要穷了,但穷也有穷的过法,哪能天天要你们接济,我知道你们这么做是要帮我,但说句掏心窝的话,拿人手短,天长地久下去,我们家难免要在你们家面前矮一头去,那样宝珠以后嫁到你们家里还怎么做人?所以这钱你一定得拿回去,这也是成全咱两家常常远远做亲戚的情分。”

      这一番话说的有情有理,孙开阳跟吕氏也只好歇了明着贴补石氏的心思,只每次在节礼往来上尽可能厚一点。

      王家地里的庄稼,春耕秋收时孙开阳也每次都带人来帮忙。

      他们尽可能的在石氏的底线之内提供帮助。

      这样体贴的好意,石氏如果还不领情就是不尽人情了,她只好默默地接受了,还劝孩子们要感恩。

      其实这些年孙家对王家帮助良多,宝珠怎么可能不知道,此时见孙开阳这样自责,连忙劝解道:“孙叔,您这么说都让我没法自处了,您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着呢,这些年要是没咱们一家的照顾,我们娘仨说不定早被我大爷他们一家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李臣也道:“就是,就是,我虽然才来这几天,我石姨也没少跟我说起您老的好来。”

      眼见席间的气氛就要低落下去,孙开阳赶紧转了话题:“咳,不管怎么说,以前是没想到,现在咱知道了,就不能再任你石姨和宝珠继续这么辛苦下去。”

      孙开阳的目光在席上转了一圈,最后又定在李臣身上:“我看你的办法可行,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李臣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笑道:“可不是得需要孙叔帮忙呢,我对青云镇人生地不熟,这各村代销点的人选,还需要孙叔帮着参详参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