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比赛 ...

  •   小店开起来后,变化最大的是爷爷。因白天要看店,麻将,花牌都摸的少了。对于这种改变,曹方心里是很赞同的。人年纪大了后,长期熬夜打麻将,极易脑溢血,中风。得了这种病,自己痛苦,家里人也跟着痛苦。不是说孩子不孝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再好的耐心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
      因是自家的店,家里的叔伯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不给钱,爷爷也不计账上。时间长了,爸妈盘点的时候,发现数量严重对不上。爸爸找了爷爷,跟爷爷说,几个叔伯来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记下帐。
      爷爷一听,就发火了,说“他们是你兄弟,油烟酱醋茶的,一个月能拿你多少东西?你家日子现在好过了,就这么一点也不帮帮你弟兄?”
      爸妈忙说,“爸,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这些东西也是花钱买来的,不是白得来的。每家拿点?他们三家的吃的用的都从我们店里拿,你有没算下这一年开销有多少。守了这么长时间的店,你大概也知道,开这店也就卖茶叶蛋还能赚点钱,其他的一个月又能赚多少,总不能都由我们贴补吧。我们要是大富大贵,这笔钱就算了。我们自家的日子才开始好过点,你不能指望我们就去贴补他们。之前的就算了,从今天开始,你记下帐,看看他们一个月到底拿了多少。少了我们可以算了,多了可不行。我们赚点钱容易吗?你每天在店里守着,我得去外面找供货商。方方和冬冬也好久没出去玩了,一有时间不是帮忙看店,就是做饭的。要说不容易,谁都不容易。我们赚的也是一点辛苦钱。”
      爷爷听了,似乎还想说几句,想了想,“好吧,我就从这个月开始记账,看你兄弟拿了多少东西。少了,你可得都抹掉。”

      三年级的学业,在她这个年纪里学起来算简单的。不过,打算盘这个技能似乎有点难倒她了。算盘,真是好古董的东西了。自从有计算机后,她连加减乘除都很少心算了,多数时间用计算机,计算机又快又准确。她数学基本都还给老师了。相应的还有写字的技能,以前写东西用手写,有了电脑后,基本上敲小说都用电脑了。用电脑打字,没写好的,看不过眼的统统删掉,不留一丝痕迹,既爽心又悦目。写字退化了,这真不知道算时代的进入还是退步。

      算盘一个十来元,有点小贵,以前她就是和家里磨了很久父母才给她买的。开始学珠算时,好些同学都没带。老师发了脾气,说下节课没带的自己就站起来听课。她怕极了,又羞愧又觉得没面子。等放学后,自家没有的,能找高年级借的就去借,实在借不到的就花钱买,还有些带家里传下来的老式算盘。老式的算盘,大且笨重。在她们眼里,算是时代淘汰的东西吧。

      珠算有个口诀,会背口诀后,打算盘也挺容易的。最怕的是被老师叫到黑板前,面向学生,当面算老师留的作业。好多人都被老师骂过。

      有次美娜被老师骂哭了,她安慰她说,不要紧的,珠算考的比较少,也就这次考下,以后都不会考试的。相对而言,九九乘法表一定要背熟,数学基本离不了这个。

      美娜问,“你怎么知道?你说我怎么那么笨,什么都不会。”

      “哪呢?别小瞧自己,你只是没掌握方法。”

      她给美娜讲了好些遍,她还是不太明白。她也没辙了。有些东西,只能靠自己的悟性了吧。好在珠算占的比重小,后面考试基本没有。美娜见试卷上没考这些,才慢慢丢开忐忑的心。

      除了珠算,也开始接触长方形正方形了。她对图形的认识一直缺乏想象力。当年,初学这些,测试她得到刚及格的分数线,比大多数人强一点点。她怕母亲说,老师叫拿试卷回去给家长签字的时候她偷偷藏起来了,自己鬼画符似的签了个字在上面。后来,这事不知道被谁桶给她妈知道了,差点挨了顿打。再后来,初中学几何,高中学立体几何,她从一开始学都落后于别人,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摸到门路。

      除了上课浑水摸鱼,想写写小说,构思小说时经常被打断思路,三年级的课还是挺愉悦的。

      到中期的时候,张老师叫她,赵兰兰,邓楠,罗伟,还有方言到教室外面。方言以前成绩在班上中等,这学期成绩追了上来。张老师说,过段时间,市里组织了一个竞赛,要求各个学校都报名参加。我们班,我看了下,就你们五个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就你们五个就去参加比赛吧。成绩好坏无所谓,主要是见识一下竞赛的题目。这段时间,课上没什么事时,你们就搬个板凳出来,我给你们单独讲下竞赛的题目。如果有希望获奖,就更好了。

      她们五人之间,赵兰兰的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她的数学成绩优于语文成绩,其他几个男生两科都差不多。她们补了差不多有20天左右的课程。
      这些老师都是无偿补课的。
      临结束时,张老师说这周周六就准备参加考试了,考试是早上九点开始。你们周六七点半就在学校门口等着,到时候会有学校的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考试。也不用紧张,就当一次普通的考试。当然,这次参加考试的人都是各个学校的精英,大家就当见识一下吧。须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们也了解一下自己的位置。你们还不知道吧,我们镇有两所初中,一个在镇上,一个在三五村。镇上的初中招生比较严,基本上录取的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三五村的初中,招生宽泛点。这次大家考试的地点就是三五中学,你们可以提前去感受下初中的气氛。

      张老师的一席话,大家听的热血沸腾。她看见他们几个神情好激动。

      张老师说,“好了,最后再交代一下,你们去的时候一定检查好自己的笔,橡皮擦,草纸是不是带了。要是进了考场,忘记带这些了,那就白费我们这些天的辛苦学习了。”

      散会后,赵兰兰问她,“曹方,你周六穿什么衣服啊?”

      “嗯,就平常穿的吧。你呢?”

      “我要穿我妈给我买的新外套。”赵兰兰说,“你不是有很多衣服吗,穿一件漂亮的吧。我妈说,到了初中,学生都会穿的好看点。”

      “嗯。不过我们周六去考试,初中那些学生肯定放假了,不然哪有给我们考试的场地。”

      “嗯,”赵兰兰点点头,“不过我妈妈已经给我买好衣服了,我周六就穿那件了。”

      “好,那就等周六看看你的新衣服。”

      等到周六,她穿了一件白色吊带,外搭一件浅绿色开衫,下面穿一件白色铅笔裤,头上梳成两个小辫。检查了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打草稿的纸张,找妈妈要了十元钱,心情愉悦地朝学校走去。

      到了学校,几人都到了。赵兰兰穿了一件新的粉红色的格子外套,头上扎个辫子,挺好看的。几个男生家里条件一般,但穿的也都是平常在学校很少穿的衣裤。

      带她们去的是四年级的班主任于老师。他们学校距三五中学不是很远,但若要走路也要二十来分钟。于老师当下叫了两辆三轮车过来。他们几个加上四五年纪的几个学生一起挤在三轮车里。

      人比较多,师傅开的比较慢,大约十分钟左右到了三五中学。她们学校的初中取消后,三五中学几乎接收了全镇的学生,还有少许临镇的学生。她弟弟上初中后,她进去过几次。因学生人数增加,教学楼和宿舍楼显得很拥挤,好几栋教学楼和宿舍正在修建。宿舍床位不够,离家近的就没申请到床铺,只能回家住。经过好几次扩建,后来她回家经过的时候已经很有现代感了,不再是那种狭窄拥挤的学校了。

      此时的三五中学还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初中,教学楼还是三层的。宿舍楼很多是平房。远远望去,最抢眼的莫过于门前那一排排花花绿绿的衣服了。门口的小卖部,有些学生在买东西,大约是初三的学生。他们那几届学生可苦了,镇上的高中招生有限额。若是分数不高,要么出高价进去,要么不读了。学校为了升学率,基本上都是半个月才放一次假。对于自家的初中,高中录取分数线会低一些。这也是很多人要考镇上初中的原因。

      来学校参加考试的人比较多。于老师先带他们去找了各自的考场。不同的年级在不同的教室。然后交代等下考完了,到小卖部集合,大家不要乱跑。因还没到考试的时间,他们在考场转了一圈后,又去学校周边参观了。

      等到考试还有十五分钟时,他们赶紧去考场了。他们五个的座位是分开的,她找到自己的座位后,拿出文具盒,就开始观察周围的学生。

      咦,还有个认识的。坐在她前面的小姑娘,好像是她的初中同学。那姑娘长的特别漂亮,成绩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她和班上的另一个姑娘名字只差一个字,两人成绩旗鼓相当。其他女同学的光芒都被这两人遮住了。不过,相较她面前的小姑娘,另一个女孩脾气有点爆,性格也偏男孩子化。高中后,她读了文科,这两人读的理科,据班上其他同学说,她面前的小姑娘成绩一直保持在全校前十名,另一个成绩掉下去很多。

      她时常想,读三国的时候,不知道这两位有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