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太阳照在长丹湖上(2) ...

  •   长丹湖湾东队于阳春三月开垦荒湖,再次发挥了表率作用。其他生产队的队长跟着姬荣华学,也安排青壮年妇女下湖围垦于头年占住的湖面。除临湖的长丹湖湾和熊村外,所有生产队都扛了松木、楠竹,担了稻草,下湖搭“湖棚”。 “湖棚”搭于较高的湖地上。开荒的人们,中午就落脚于棚内吃饭,和小息。
      这湖是天然宝藏,下湖做事只带米、带盐而不必带菜、带油。
      占有的湖面的水凼里有鱼,舀干几个约半升田面大的水凼,便有半洗脸盆鲜活蹦跳的鲫鱼、乌鳢或游鲹,这鱼用无鱼光顾的浅凼的水即清水下锅熬煮,只投盐不投油,煮熟后,鱼汤的表层就浮满了黄亮的油珠儿。鱼汤的清香味能飘出里远之外,能让另一个生产队的棚里的人闻到味儿,让人亢奋让人喊:“将鱼送碗我吃!”
      吃过几天鱼,再换个吃法:负责做饭的嫂子或姑娘走到湖心泥深处,到荷杆不粗不细不疏不密处,以脚于尺多两尺深的泥底,拱出几支莲藕来。洗净的莲藕只有脚拇指一个半粗,只有家藕的“藕稍子”“藕带子”大,但是,焖熟之后,即使不投油盐,也比投了油盐的家藕好吃,比菜藕的“正筒子”好吃。
      有时,湖心会降落一大群野鸭。有心的队长就带了“湖铳”,隐到适当位置,将一块木板往锄柄上猛力一敲,待鸭群受惊起飞到一定高度,就不迟不早地放上一铳,便见一升田面大小的湖面上,落下许多或死或伤的野鸭。野鸭的个头不及家鸭的一半大,可炖好了的野鸭肉及野鸭汤却比家鸭的香甜百倍。
      于湖泥之中,也偶然挖出甲鱼、乌龟、鳝鱼、泥鳅。这类动物于十几年后是“水产”之瑰宝,而在现时,善良的农民却以“无鳞鱼是孝鱼,乌龟是‘驮经龟’的后代”为由,而大都予以放生了。
      (注:长丹湖是梁子湖南汊的一部分。因水面大,水质好,鱼好吃,是“武昌鱼”的故乡,梁子湖曾被列入“中国十大名湖”。)
      “天然宝藏”当然不是“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毕竟它的主体面貌是荒芜,可供人类共享的有效资源有限。眼见到了天然不然的时候,“季节”召唤人们“上山”栽早谷了,也就没有什么叹惋之类声息荡漾于湖与人之间。
      历经数月,到了深秋“寒露”时节,三千多亩长丹湖向人类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几千年上万年的变化,——湖的高地甚或湖心,有了上千亩金灿灿的晚谷等待收割与登场。
      于是,柴油机、脱粒机之机手赶忙检修机械(高产、耐肥、抗倒伏的良种晚稻“农垦58”,非脱粒机脱不了穗)。
      有湖棚的生产队,日夜于棚前造禾场,犹如临盆妇确信怀孕已成功,而忙于清点即将问世的婴儿的包被与尿布。
      长丹湖上空前的丰收盛况,令全大队干部和群众振奋不已,只要是有人们劳动的处所就有逗笑的手舞足蹈之类的闹腾。哄闹之中,几乎是万众一心地提出了一个事儿:将“三台大队”名称改为“长丹湖大队”。于是,有了相关文书上送公社。
      胡秘书说:“这类名称不是想变动就可以立时变动的。要上报,要等待。”
      姬昌水说:“当然。”
      不多日,批文下达了,“长丹湖大队”正式诞生。
      太阳照在长丹湖上,长丹湖上史无前例的呈现千亩晚稻,晚稻已经香喷喷、黄亮亮,人们开始收割了,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长丹湖湾东队的队长姬荣华割满第一把谷,右手的镰刀平托了左手上沉甸甸的黄稻穗,凝视片刻,然后,默默地说:
      “这种时刻,在这长丹湖上,最看重这丰收意义的人,当然是我姬荣华!”
      继而,姬荣华一边割谷一边想:
      “丰收”,有大小之分。这是“特大丰收”。 ——不用过细估产,就可知晚谷的湖田总产量,远远超过山田总产量。
      而获得这特大丰收的机会,原本是稍纵即逝的啊!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员的命脉,就捏在我这队长的手上。
      以前没有开湖田,全队劳力围着不足10石(石,音担。10亩为一石)面积的老田老地转,一年四季不得闲,人累死,却难图温饱;一些男青年因“穷”而开不了亲,为“传宗接代”愁煞人。
      今年开垦这湖田,虽然拉用了做老田老地的人工,可老田老地还是依原样做了出来,还是那样的产量,而这湖田产的粮食,则纯是“额外多出”,成了“天上掉下来的大饼”。这将使大家的命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个人由穷人变成富人;生产队由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超支户”组成变为由百分之百的“进钱户”组成。
      “摘了穷帽子”,将是不争的事实。故此,几个开不了亲的“大龄小伙子”,竟一阵风似的被外大队的女子号上了;而“小小伙子”开亲,更是“一阵风”!
      以往送彩礼,女子本人只图四套衣裳、一双深筒雨靴、两双洋线袜。而今,我队男青年订婚,大都主动表示到时既送衣裳和鞋袜,另外还送给女子“两转一响”即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而姬从坤订婚既送衣裳和鞋袜还送 “脚踏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即“三转一响”。
      彩礼之“两转一响”、“三转一响”,可说是团近四乡八里都未曾有过的事情。这比只送衣裳鞋袜所费的钱多几十倍,算是为这一方天地开创了新局面,为这一代人争了大志气!
      眼前这些可喜可贺之事,不就是源于我这当队长的从主观上积极努力了么。
      当然,具体的体力劳动,也是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在。不带头做,就会落个不被人看重,没哪个信你。当真没哪个信你,你的金点子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创造不了财富。
      总之,作为人民群众的带路人与经济建设队伍的排头兵,实在是少不得牢记并勇敢实践“繁荣富强我华夏”呀!
      一日午后,阳光和煦的长丹湖上,稻香隐隐,机声阵阵,约九十岁的姬天庭为之感慨不已,特邀炎释老人到湖畈一游。
      当天正是星期日,少年姬治水自动陪了两位祖辈下湖。姬荣华被两位老前辈的激情所感动,特地派了女儿小丹桂跟治水作对手,招扶两位各近九十高龄的老人。
      当下,姬荣华想:我姬荣华到了九十岁的时候,这里该是怎样的天地、怎样的人心而我姬荣华该是怎样的感受呢?我们祖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我姬荣华的晚年,必然是眷恋人世的,是万般无奈的……啊,这两位前辈的今天……
      走上了湖边的双梁“风水桥”桥心,老人停步。姬天庭朝孩子们注视片刻,之后,“嗨嗨”地笑笑,同时,略点了点头,继而,慢慢移脚前走,走出三四步,再望孩子们,说:
      “金童玉女,途坦桥祥,仙翁两位,声洪志在。水保桂保,爹们说话,你要记牢,长大年老,把话后传,传给子孙。”
      “好。”治水说。
      “好。”丹桂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