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再纠正 ...

  •   吴社长,即昔日区工作组的“吴组长”,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于食堂坐定,让司务长将姬荣华找来说话,司务长也就当吴社长的面对姬全斗说:“我要为吴社长诸领导办茶,你速去禾场叫姬荣华吧。”言毕,和姬全斗一起朝吴社长的面孔望。吴社长朝姬全斗略微点了点头,脸面溢满赞许的表情。
      “你爷,神色么样有些慌张呢?”刘珍珠走到刚刚进入禾场的姬荣华的跟前,低声地问。
      姬荣华略微一惊,随之,微微一笑,说:“你可算是拥有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啊!”稍一停顿,他将吴社长已来本队调研而自己毫无思想准备的意思,低声表达了出来。
      略微静场后,刘珍珠说:“估计是因为对门张发云的事,引起了公社对我们大队各生产队的注意。‘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他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即使不知道也要答,答‘不知道’。你不用如此慌张。当然,说话还是有点儿讲究最好。譬如,对门半夜私分粮食引起我队群众注意的事,你最好不要主动提及,即使他问及,你也不要多说。”
      近旁的几个社员听清楚了这公婆俩的对话,有人正要插话,被姬全斗突然跑到禾场的匆忙情形堵了嘴。姬全斗跑到了姬荣华公婆俩的跟前。他稍喘息后,望姬荣华说道:“叫你马下就去呢!”
      “是‘马上’,不是‘马下’!” 姬荣华笑说道。
      姬全斗亦笑说道:在这个事情上,细爷该批评你了:你莫狂妄自大、头脑发晕!明摆着是他在“马上”,而你在“马下”之鞍前鞍后,要不然,是他来见你,不是叫你去见他!在他面前,你必须小心、千万小心……
      张发云事件,引起了公社党委的高度重视。党委与社长们一起开了联席会议,部署了征购余粮的工作。征购余粮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就是公社及大队干部立即下各队摸底,核定实收粮食数量,具体落实留存种子、口粮数量和上交国库的余粮数量。第二步便是督促交粮。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借此批判了前不久出现的“浮夸风”,严肃地指出掀起“浮夸风”的人既为给国家造成调控困难,更为玩弄党,让外界轻蔑与讥笑党幼稚与无知,是敌特行径,是与外围之敌搞里应外合!当即撤了严某某等等三个相关的领导干部的职,同时撤了李秘书等等三名普通干部的职。
      吴社长将来意向姬荣华作了阐述。
      据说是纠正盲目征购的错误,姬荣华大喜,说:
      “欢迎,欢迎!只要核定实收数量,我队社员明年春天就该有粮吃。我们是反对张发云那样搞法的。”
      “啊,这么说,张发云的事,在你这里,有过反映?”吴社长机警地问。“群众有几种意见呢?”
      “不,不。”姬荣华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话,同时记起了妻以及全斗刚才的叮嘱,急得身子微微颤抖。他说:“只是,对门二户的,晓得这个事。群众没有,没有说么什!”
      “也罢。只要你没有私分粮食就行。要是私分了,现在报告还来得及,不处分你。分过没有?”
      “没有,确实没有!”
      “要是隐瞒事实,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就不是张发云那样了!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
      “明白就好。”吴社长盯视姬荣华良久,接着说:“已收的粮食,入库时,可有记录?”
      “有,有的。有的。”
      “将记录拿来!”
      姬荣华便叫全斗找会计拿入库记录。
      入库记录到手后,吴社长溜了一眼,说:
      “可以看出:这不是原始记录,有伪造嫌疑!”吴社长威严地望姬荣华说:“拿原始记录来!”
      “丢,丢了。”姬荣华说:“要是不信这数量,我们盘库存。盘库存,好不好呢?”
      “估计还有多少没脱出?”
      “快了,只两天的事了。大概不够五千斤。”
      “有的生产队,故意将谷包稻草里上了草堆!你队,有无此事?”
      “绝无此事!”
      “带我去看看!”
      “好,好。”姬荣华说着,起身将吴社长一行人往禾场引。走出食堂十几步,他接着说:“也不能保证草堆上的稻草里,一粒谷都没有。往日,我给地主做长工,在地主面前,就做不到上堆的稻草里一粒谷都没有。不管么样仔细,还是有谷。”
      “我们是地主?嗯?你现在是长工?是给党给政府做长工?嗯?”吴社长猛然停步,盯着姬荣华的面孔,怒吼道。
      姬荣华吓了一跳。略微发怔后,他申辩道: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嗯?不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嗯?”
      “不。对,对不起!我,我实在没有,没有文化水平!原谅,请原谅!我,我是雇农出身,没读几多书,谁都清楚的。我以前是被压迫阶级,我当然,当然是感谢党、感谢公社领导的。我拥护,拥护公社的英明决策,决无外心!”
      “是这样就好。”吴社长言毕,再盯视姬荣华一眼,回脸望路面走,又说:“反右,你不会不清楚。一些走右的,曾经以各种言行疯狂地攻击党和政府,使党和国家政权受到严重威胁。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你是雇农出身,根正必然苗壮,我们不把你么样。反右并没有结束,各种思想斗争年年都会有,你一定要站稳立场啊!”
      “是,是。”姬荣华连连点头答应着。
      “坏家伙不仅无时不有,而且无处不在。我们县,不是揪出了几十上百个走右分子么?当然,走右分子极少是贫雇农出身的,大都是有钱人家出身的臭知识分子。全国有十几两十万走右分子。其实,党也不在乎这些人。不就几十万么?几百万、上千万也不怕。蒋某不是真刀实枪八百万兵?再加上行政党员,不是几千万?不是输给了我们党?一些笔杆子,算得什么,一百个抵不得一个拿了枪杆子的!敬爱的毛统帅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踏进了禾场,吴社长指使姬荣华从草堆上扯下两捆稻草,于干净禾场上一把一把抖过,然后,将抖落在地的谷籽过秤,结论是“没故意藏粮于草” 。
      姬荣华也就顺利地过了一关。
      吴社长走进仓库,看了谷籽堆,绕堆走了两圈,默记了步数,然后,估了平均高度,便取出笔来计算了谷囤的体积求出了总重量。再将所求得的总重量与会计递来的报表的总数进行比较,出入不大,就录了会计的总数字。之后,旁若无人地问:
      “还有哪些地方放着谷籽在?”
      “都在这里,都在这里。”姬荣华连忙答应道。“种子在那细房里,你看过,早谷就剩那边一点点了。不够两千斤吧?你可以估算嘛。”
      “没有脱粒的,你说差不多五千斤。我将禾场上今日脱出没入库的,和没脱出的,合共算你还有五千斤没入库。怎样?”
      “好,好。”姬荣华应承着。
      吴社长也就于记录上加上一笔。然后,由姬荣华于总数字上按上手印。
      之后,进入会计办公室即食堂库房,与会计姬昌如落实留种子、留口粮和售粮的事情。于是,姬荣华去厨房安排伙食,吴社长由姬昌如小陪片刻。
      在留口粮问题上,全公社是没有严格杠杠的。粮食收得多的队稍多留,收得少的队少留,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要兼顾,具体到此村,现库存粮食是不多的,但是你不能没有表示,“余粮”还得卖。至于早季已超卖许多的事,于目下无法结合考虑。就按每人每月20斤原粮算吧,到明年五月三十一日,接上当年夏粮止,六个月,合计每人留120斤原粮,其中,稻谷70斤,红苕人平250斤折谷50斤。现在不足两百三十人,就给你留一万六千斤稻谷,等于说略有机动粮,用以接待来视察指导工作等等的领导同志。其余约有两万一千斤早谷和晚谷,应作为“余粮”交售。吴社长将这些话,说与会计姬昌如,之后,征求意见。
      六十岁的姬昌如立足于吴社长正对面,毕恭毕敬地向三十多岁的四平八稳地坐着的吴社长说:
      “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
      姬昌如话音犹在,姬荣华再次露了面。他要求吴社长将有关意见再说一遍。吴社长也就重复表述了意见。
      听过吴社长的意见后,姬荣华说:
      人平每日六两多原粮,是远远不够的,六两多谷只出三四两米,这不够吃一顿饭。再说,红苕的数量,差一大截。按你说的算,当有五万五千斤苕。实际情况呢,十个苕窑,每窑大概10担苕,每担一百二三十斤,总量不足一万三千斤。这是可以抽查的。单四万多斤苕的差额,得八千多斤谷填充。总之,最多只能卖一万斤谷。即使如此,平均每人每天也只七八两原粮。还是远远不够吃,需要多种萝卜白菜填充。
      “只卖这么多谷,太少了吧?”吴社长说。
      姬荣华徐缓地说:
      党员办事,不凭愿望,要实事求是,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既要为党的共产主义事业负责,又要为人民群众目前的具体生活负责。刚才初见面时,你是这样说的吧?如今,我长丹湖湾能够交售万斤谷,已经是很努力、很不容易了,是很顾及国家及公社这个大集体的利益了。交了谷,群众得饿着肚子劳动,这能不影响生产吗,肯定有很大影响,肯定会妨碍我中华的繁荣富强。但是,别无他法。农民种谷不能不售谷,要不,工人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和为国家安全负责的军人吃什么呢!挨饿,量想群众能够理解,如果有人实在要怪,也只能怪食堂造几十天的硬坨子饭,将粮食浪费得太苦,怪不着你和我。
      吴社长听过姬荣华这席话,心中不觉萌生了怜悯之情,便认为不宜再坚持多卖余粮,也就作罢,遂伏于会计的桌上,写出了售一万斤稻谷的结论,即《售粮意见书》,只待出室端茶水的会计回转时签字按手印生效。
      结论作出后,吴社长想:
      此村也是有幸,偏偏这时送来了个姬荣华,给纠正了并不符合实际的售粮意见。要不然,会计百说百顺签了二万一的字,来年春天,是要饿死人的!
      到那时,饿死人,我姓吴的,能脱干系么?人命“关天”,吴某所面对的就不只是严某某等等人所面对的罪名了,不被枪毙也得坐牢!
      我吴某也是幸亏有了姬荣华敢为长丹湖湾的人民群众挑担子啊!
      我为什么不请姬荣华签字呢?他这地头蛇签字,不更好吗?
      吴社长便将《售粮意见书》,推到姬荣华面前,说:
      “现在,你在这底下签个字吧,及时了结一宗事吧!”
      姬荣华略一思索,说:
      “先让会计签字吧,我后签字作为补充意见。”
      吴社长于心中骂道:“你这家伙真精啊!”
      不待吴社长再开口发表意见,已经向吴社长递过茶水的姬昌如在姬荣华示意下,迅速地签了字,按了指印。姬荣华接着在底下签了意见,亦按了指印。
      《售粮意见书》,一式两份,会计姬昌如取一份,吴社长留一份。双方几乎同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