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事与愿违 ...

  •   不久,城郊的农村又开始做屋 。姬荣华依然跟姐夫张亮一起做砌匠去。他穷,需要钱用,可是,这做砌匠的第一天,他最在意的却不是钱,而是留意别人的语言,他迫切需要得到有关廉刀锤子党与国党议和的信息,或者说希望廉刀锤子党与国党议和已经结束但是没有结果,而这没有结果已经在消息灵通的人的口中传播。然而,一上午过去了,他没有听到半句关于廉刀锤子党与国党议和的话,没谁说“国”,更没谁说“廉刀”与“锤子”。——还是没谁敢说“廉刀”与“锤子”,只有无尽重复的“泥来”、“砖来”, “泥来”、“砖来”的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行业语言。那么,就寄希望于吃午饭吧,也许在这有闲的时间内,他们彼此之间会交流信息。他是这么想的。但是,又失望了,——又要开下午工了,还是没有谁说廉刀锤子党与国党合作的事情,还是既不说“国”,更不说“廉刀”与“锤子”。他鼓起勇气,直接问平常消息灵通的即将上墙的“刘顺风”,说:“刘老哥,廉刀锤子党与国党合作和谈好多时了,这是我细哥说的。我估计这种和谈已经结束。你消息灵通,量想你也知道廉刀锤子党与国党和谈好多时了,也知道和谈已经结束。只是,你没有想到应该把消息告诉我们。今日,我只想知道这种和谈有没有什么结果,希望你将所知道的告诉我。”“刘顺风”则板着脸,说:“你姬荣华穷光蛋穷得慌想分到田地是不是?太嫩了!”说完就上了墙。大家陆续上了墙,各就各位,一下午将又是只有“泥来”、“砖来”, “泥来”、“砖来”的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行业语言。
      这天晚上,姬荣华想:
      廉刀锤子党与国党的和谈结束了是肯定了的,几个月了,有什么话说不完呢。肯定是谈和了。要不,已经对打起来了,不会如此风平浪静。也肯定是廉刀锤子党顺了国党的意思,要不,社会就不会还是依了以前的制度与秩序,而是要实行平均财产了,要争取如在此地存在过的头届廉刀锤子党一样地彻底地铲除社会上的贫富不均的痼疾而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要争取是劳动力者力有处使而不是无所事事了,要争取是华夏子民者民有衣食保障而不是饥寒相胁迫了。
      既然社会还依以前的路数搞,我姬荣华不能够蚍蜉撼大树,不可以再侈谈“繁荣富强我华夏”,也就只有顺其自然,而打自己的小算盘。
      那么,眼前的规划是么样的呢,就是:我姬荣华再也不能像上半年那样徒劳一场,一定要谨慎理财。再经一冬一春,聚起的钱买水田或者旱地,应该能买到一升两升吧,这田于夏秋两季,可产几十百把斤谷;于冬春两季,能出几担萝卜、白菜。将菜煮成干咸菜,将萝卜腌成萝卜条。菜蔬与谷合起来,就解决了半年生活问题。另半年的吃喝,于卖手艺时由主家供给。再做手艺的钱再购田地。反正,不必再给富户“打工”,不必再让富人剥皮削骨。翻过几年,应该有斗把田地了,有些许余粮了,有能力娶女人了…… 不,不是这样,不当这样,而是应该要求手艺高明得不得了的亮哥组建一支包括我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在内的几十上百人的建筑队,向城区进军,只有这样,才能长年累月有建筑方面的事情做。也只有这样,将来一个小家庭的生活才能基本有保障。当然,这需要亮哥于出租田地方面下定决心,坚决丢开田地,不能老是半年庄稼半年工。当然,在他面前,应该反复强调“一年易富江湖客,十年难富庄稼人”;应该反复强调做个多月砌匠的进款抵做半年庄稼的收入,要使他惊醒于这种事实。
      白手起家也好。以后,决不再惹“刘顺风”之类说你姬荣华穷光蛋穷得慌想分到田地……
      再日起,姬荣华在工地上,好久好久不再思想廉刀锤子党与国党合作的事情了。当然,进城务工也只能是瞎想。——只有那有能力组建进城务工队的张亮主动地想这事才有心想事成的可能从而可能不是瞎想。
      姬从稳和姬昌水如姬荣华一样,也是以为廉刀锤子党与国党谈和了,也是因为廉刀锤子党与国党谈和了的事情而沉闷,也是希望手艺高明得不得了的张亮组建一支包括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在内的几十上百人的建筑队,向城区进军。——此三人,彼此有了心灵感应,犹如孪生兄弟即同胞胎兄弟。
      张亮不是不想组建一支包括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内的几十上百人的建筑队,向城区进军,无奈天下不平稳,城区比农村乱,危险多,个人难担责任。目前,虽然国党在与廉刀锤子党搞和谈,但和谈的结果怎么样,大家还没有听到风声。他认为只有和谈是谈和了,才能进城承包建筑工程;谈翻了,就万不能揭进城搞建筑这页书。他是希望国党与廉刀锤子党谈和的,他的愿望是与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们的希望国党与廉刀锤子党不能够谈和的愿望完全相反的。他的两个儿子,则于“国党在与廉刀锤子党搞和谈”完全没有感觉,好像世上没有这么回事,除了做工吃饭就是睡觉。关于这一点,一直有着进步心态的他看在眼里,心里非常难过,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于社会素质方面,或者说于志向方面,比他们的同年人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们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也曾提示过自己的两个儿子,希望他们向姬荣华及姬从稳和姬昌水们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可儿子们却异常一致地报以不以为然的微笑,不发表半句意见。这种时候,他就会想起亡妻姬云香,有点儿怪姬云香平时太惯了孩子们,也后悔自己平时只顾忙财,疏忽了对子女的正确引导。现在,“儿大爷难管”,说服不了他们了。所幸女儿于社会意识方面有些像做爸爸的。真是同一种水草养育出不同的鱼儿。
      与头年大不相同:眼下该忙做屋了,却极少有人家做屋。情况的反常,砌匠们认为主要原因当在于一年来庄稼受“天灾”影响而没有好收成。一个冬季,姬荣华勉强做了两场屋,收入寥若晨星。春季刚开始便雨雪连绵,纯是“烂春”数月。春末晴稳,虽已农耕,但还是可以做屋的,一些人家本已备了砖,却是不做屋。砌匠们认为这是受“国难”影响:国军将要与镰刀锤子军在全国范围内打仗;廉刀锤子党陈大脚子的队伍在不远处的宣化店,被国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真正的兵荒马乱,就要开始,还能做屋么?!
      姬荣华又失算了。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想:
      既然 “国共议和”不能成立,“天下”终究需要靠“打”来定归属,我姬荣华何不弃农从戎而当镰刀锤子军呢?!我姬荣华是穷苦人,我不可以不为穷苦人争天下,不可以不为彻底改变不公平的世道而血战中原。“死为‘繁荣富强我华夏’而死”,义无反顾;就近投靠陈少敏,义无反顾。虽然,陈少敏已经被围困,但她是狠角儿,她会解了这个围!
      姬荣华从师傅们那里,详细了解到了去宣化店的路径和路程。
      这天,姬荣华开始作投奔镰刀锤子军的准备:问人家要不要柴草,和大米。他要将以前砍回的柴和荒草和买回不久的大米卖掉,以筹集去宣化店的路资。毕竟是在陈少敏已经被围困的情况下去投靠陈少敏,凶多吉少,他不愿邀了姬从稳、姬昌水以及长丹湖湾对面张家村的姬荣华昔日的放牛好友张发云同往,也就不向他们透露心声。
      但是,就在姬荣华要动身投奔陈少敏的时候,张发云却告诉姬荣华:我的在国军里头当团长的细爹昨夜回来了,说是陈大脚子带的人悄无声息的从他们的据点突了围,不知去向。只怕上头要问死罪,他们就自动散了伙。
      就算是不知去向,也还有个大方向嘛。可以肯定那些人不会横向跑,更不会回头跑,你说是不是?
      大概是吧。
      那么,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突围的呢?
      这个,细爹没有说。
      麻烦你去问问,因为,我想去投靠他们。但是,你不要把我的事对你的细爹说了。要不,你就对不住我这个朋友!
      这个突围方向,我以为不用问。细爹说那些人跑起来特效,谁都跟不上。10年前,他们的人,也就是“头届廉刀锤子党”,只一下功夫,就跑了两万五千里!这个“两万五千里”,比孟姜女哭倒的万里长城还要长,还要远,全世界都知道。眼下,你想去找他们,必定是徒劳无功!
      张发云劝姬荣华不要去投奔陈少敏,姬荣华也就回心转意,而望张发云说:“要投奔陈少敏,确实是无法投奔了!”一声叹息,接着说:“去遥远的黄河两岸投靠林司令,路费钱远远不够,还需要再聚一两年的钱啊!”
      恰巧这天是姬荣华的父亲的忌日,姬荣华闷闷不乐,连晚饭都不吃,而早早地上床睡觉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