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9、非凡美梦如何圆 ...

  •   开年后,湖田上有“机耕船”飞驶了。这船一天竟能耕出20几亩。在硬底田,20几亩需10头牛耕;在湖田,20几亩需三四十头牛耕。而且,绝对不能够如“机耕”这样只见泥浆不见草影。人工“挖田”则更难比,要做到“机耕”这数量和质量,得两三百个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这更是轰动了全大队,一些队长就请姬荣华安排机耕船帮忙耕湖田。
      人家请帮忙耕湖田,姬荣华热乎 “高姿态”,不收机械费,“油”归人家自己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机手由人家给点儿么什罢了,队里当然不白贴工分。生产队欠人家的机械款,他不考虑通过机械自身作用予抵消。约两千元购机债务,他只靠副业队下梁子湖捕鱼兑钱清偿(一台“手扶”的价格,约四千元)。群众提出反对意见,说这样搞损失太大。他则激动地说:
      “一切,我都是过心滤过了的。
      “人生一世,总有为难而求助于他人之时;一个生产队也是如此。我们购机钱不够,人家不是让我们过了这一难关么?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我们的共同目标是繁荣富强我华夏,为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基础。故此,大家都要真心实意地相互帮助,不斤斤计较。
      “具体地说吧,这‘机耕’,效果好,可以带来粮食大增产,促进我大队农业大发展。如果收机械费,好多队就会放弃‘机耕’,因为起始人家不清楚不收钱时,只极少数的队来联系‘机耕’。当真好多队放弃了‘机耕’,则我大队的农业,不就失去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大好机会么?
      “要收钱就不求机耕的生产队,本来是因为太穷,出不起钱。据说有的队买机油、柴油,要各户出钱,没有钱的人家只有去找亲戚借。你若说机耕费可赊账,待收谷给,我想也许有的队长会说‘试试’,也许会有大部分队长觉得为难。么样为难呢?就是:这湖田要是丰收了,就一切好说,机耕一天能带来几百上千元利益,只出四五十元钱机耕费,群众绝对乐意;要是被淹了,么办?总不能说淹了田就不承认赊欠的机耕费吧?当真要收机耕费,我当然不会因为淹了湖田不收赊账钱,因为不收钱,不仅会被人家讥笑为傻子,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根本不能够如这样一开始就不收钱而体现高姿态从而为社会带来积极作用。
      “退一步说。一把铁锹,可用几年;一台厚实的拖拉机,不更可用好几年么?!这借给大家用用,又有几大个损失呢?一台‘手扶’统共只三四千块钱,若用10年,一年只摊三四百而一日只摊块把钱!账算穿了只这大个事嘛。
      “算‘损失’,不能按别处的45块钱一天的标准算,只能按一块钱算。块把钱的事,一个队只三五天三五块钱的事,我们做个人情,不强好多么!
      “我可以肯定:我们今天的行动,可以收到‘将大家都带动起来’的良好效果。——别的生产队于丰收之后,大都能够购进拖拉机,能够如我们一样地,拉拉落后的生产队。
      “一旦都行动起来了,全大队的经济状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大家回头看,就会觉得一台‘手扶’本身的价值,微不足道,而值得永远记念的,则是我长丹湖湾东队全体人民的高尚情操啊!”
      一席话,说得人家心服口服。并且,听了这些话的人在遇到别人就无偿机耕发表反对意见时,能自觉地搬出姬荣华曾发表过的有关言论,而使对方释怀。
      于是,潜在于许多群众心里头的一股怒潮,逐渐地化解了。
      于是,群众同时淡化了这样一个概念:
      我的拖拉机不借给别队用,除了自用于生产,只跑运输,平均30元钱一天的纯利,一年万多块钱,可买12万多斤谷供两百五十人吃一年;相当于整个生产队六十多个劳动力的种田效果;相当于30年的农业积累,农业社17年只积累到六千块钱的机和船啊!
      ——妇女队长王仙的老公姬从尼有此概念,但王仙批判他这概念是邪念,是与荣华队长的正确信念作对的邪念。因而,他未张扬这“邪念”,而是淡化邪念。
      于是——
      这台“手扶”,几乎成了全大队的公共财产。大队支援外县做“干渠”,全凭这台拖拉机运土石。一年下来,拖拉机差不多“脱了一层皮”,声音“老了许多”。
      “半碗白开水舍不得泼,却舍得让出拖拉机,队长这样做,是不是太矛盾了?”韩小英伫立在刚刚返回生产队的拖拉机旁,纳闷着。
      姬荣华原以为这一年为全大队作了重大贡献,——让手扶拖拉机为全大队作了重大贡献,年终评奖会有奖,可是,“做事有人记着我姬荣华,评奖无人记着我姬荣华”。
      为没有获奖,姬荣华忧伤不已。在大队领导者向张发云等等三名队长颁发“先进工作者”奖状的当天中午,姬荣华仰在床铺上想:
      本来,一纸奖状,其本身并无多大价值,尚不及半张报纸有用。报纸被读过之后,还可以被用作擦屁股,或者被用作包书;而奖状光溜溜,硬邦邦,则不适于擦屁股,用作包书又不够大,到时候,只有白扔!
      但是,奖状上的字,却有着巨大的意义;有着好的意义,更有着坏的意义!
      所谓好的意义,就是大家只要是看到某人的奖状上的那几个字,甚至不用看字只要听说那手上的卷筒纸是奖状,便对某人产生好的看法,便对某人既有的好印象产生更深刻的好印象:说这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或说这是人类的希望之星,或说是伟大思想的先行者,等等,总之,令人肃然起敬,甚至令人产生向这人“看齐”的良好动机。反正,“奖状”会形成给所有人以精神帮助的效应。“人从好处想,水往低处流”,是万古不变的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
      但为何要认为奖状“有着坏的意义”呢?
      因为,“奖状”的本义,在于其代表了本大队最好的行为或思想以及成绩。并且,奖状于无形之中“锁定”了未获奖者之所以未获奖,是因为其行为或思想以及成绩不够获奖资格,否则便有奖。——这是毋庸置疑的逻辑。于是,大家的眼睛,只盯着“奖状”,和“获奖者”本人。从而,目不斜视,目不旁顾;那思潮,也便跟着获奖者“前进”,或围绕着“奖状”旋转,除此,便是凝固了的脑海的僵场。
      可是,在“奖状”所肯定了的行为或思想以及成绩之外,确实存在着被熟视无睹近乎遗忘的更好的行为或思想以及成绩!而这“更好的”,不能够给大家以精神帮助,其“更好的”的本身是否可悲可哀且不论,只说这“不能够”于大家来说,岂非莫大的不幸?
      故此,我姬荣华忧啊,因“奖状”而忧啊,因人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真正的好思想而忧啊,因不能够弘扬光大既成的美德而忧啊!
      “你爷,脸色这么难看,好象你有不愉快的事?”刘珍珠走到床前,朝姬荣华注视片刻,然后,低声说道。姬荣华一声叹息,静默一会儿之后,将心中的不愉快,在妻面前倒了出来。
      姬荣华说过烦心事之后,又是一声叹息,接着说:
      “有道是‘一吐为快’。在你面前将话吐出了,心中复又愉快了,不认为那些事值得在意了。你也不必在意我有什么想法了。我也是幸亏有你能够经常对我体贴入微、排难解忧。”
      “我以为,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你还是该就这方面找熊书记聊聊天。只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葫芦,没看到沉在水底的东西,是对你对大家都不利的。”
      姬荣华闻言,大吃一惊。他朝妻脸仰视片刻后,说:“谢谢,谢谢!”
      待到下午出工,姬荣华以汇报当前的工作为理由,找着了熊荫林。满脸笑容地做了简短汇报之后,姬荣华例行公事地做了“请示”。随后,姬荣华就势展开聊天。几句闲谈过后,姬荣华奔向主题:
      既已幸会,我就顺便问一下:那几个人得了奖,我却没有份,我是哪里不及他们呢?
      熊荫林说我们得走群众路线,群众曾联名告你的状,说你为了表现自己,而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差不多将手扶拖拉机让给他人用了一年,要求撤你的职!
      姬荣华又问:你们当官的没自家的主见吗?
      熊荫林说我们也认为你在这方面是有点儿过火,也就是说犯了错误。具体地说:让拖拉机为别人耕湖田而不是为自家跑运输是正确的;而置群众呼声于不顾,让拖拉机为别人耕湖田不收钱,和替别人执行修渠任务,则是犯了“个人英雄主义”错误和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的错误!
      姬荣华怒道:当初,你们为什么不及时给我指出错误?
      熊荫林则平静地说:“‘革命靠自觉’这句话,你以前没听说过?有些事情,需要当事人自觉!”
      片刻后,姬荣华低声而徐缓地说道:
      “‘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这个‘他人’,是否包括领了‘先进工作者’奖状的张发云等等三名队长在内的本大队其他的所有的生产队长呢,是否包括全大队所有的大队干部呢?
      “大队要我们支援外县做‘阳武干渠’,本来是刮共产风,牺牲我们的利益。
      “大队牺牲我们的利益不被认为犯了错误,我牺牲我们自己的利益也应该不被认为犯了错误。
      “全大队所有的生产队长‘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大队不认为别的队长犯了错误,当然不能另外自相矛盾地说我犯了错误。
      “大而广之地说:如果说,建立政权的革命牺牲那么多同志的宝贵生命是必需的,那么可以说:建设国家的革命牺牲一部分人的财富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他人的生命不能被认为‘犯了“个人英雄主义”错误和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的错误’,量想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他人的财富也不能被认为‘犯了“个人英雄主义”错误和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的错误’!
      “现在,以‘犯了“个人英雄主义”错误和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的错误’为凭,而不给我姬荣华评奖,我姬荣华要说这伙人全是政治上的糊涂虫;并且,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熊荫林闻言,大脑的第一反映便是“姬荣华未免太张狂”,心中也就于“姬荣华”陡生了厌意。
      然而,姬荣华并没有觉察到领导者的厌意,因为,他在领导面前发表意见,并没有“张狂”的原动力。接下来,他说他要疏于个人得失,希望大队赞成他两个主张:一是必须将冬闲变为冬忙,而将全大队所有劳动力集中到加高湖堤和重新修筑接洪渠的水利事业上来。二是必须将各生产队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购买拖拉机,发展运输业。解放之初“土改”时一头牛几家共有,目前一台拖拉机也是可以几个生产队共有的。
      进而,声若洪钟地说:
      “现在,港口做起了大桥,上金牛街不必渡河,车辆能直达金牛。不是因为有大桥当修公路,而是因为必须修公路才有大桥,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上级必是早已将修公路的事谋划好了,也许开年就要修公路。我们大队应当马上行动起来,为发展运输业作准备。
      “运进运出,必能盘活全大队的经济!拖拉机指标,我姬荣华负全责!有了钱有了机械化和充足肥料,农作物产量,自然提高!姬丹桂那个地方,几乎家家富有,关键是那里主要靠运输发财!
      “最新最高指示:‘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一抓三促,四点意思,经济占了三点。主席这么重视经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搞经济呢?!”
      熊荫林则冷淡地说:这件事,待大队召开春节团拜会时再说。
      但是,熊荫林没有将这两个建议当回事,倒是打算将姬荣华对于伙同他人乱刮共产风的辩解上报到公社党委那儿,以寻求是否正确的答案。因为自己在姬荣华的这个说辞面前,已经茫然不知所措。
      “英子——!”白丽萍在喊。“在哪儿?”
      “在这儿——”韩小英答应着。
      白丽萍见到韩小英,笑容可掬地说:“刚才得到一个好消息:厂里请了戏班来慰问我们了!”
      “知道。”韩小英平静地说:“不能说是来慰问我们了,应该说是来看望这里的贫下中农了。”
      “啊,对,对,你说得很对!”
      剧院来慰问,演出之中有《白毛女》舞剧。为了这《白毛女》演出的事,韩小英的父母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两位“工人老大哥、老大姐”并没有光顾女儿所在乡村;姬荣华并不知道这是很有人际关系的韩小英的父母努力了大半年的结果。这舞剧在农村临时搭起的戏台上表演的水平与在城里戏台上表演的无异。艺术之高超,不仅是姬荣华不曾见过,而且这里的所有贫下中农都不曾见过,都是大开眼界,激动不已。这天晚上,姬荣华连做梦都梦见白毛女在舞台上表演。只是,除了相貌的异常亲切与可爱,所见都象“□□”前电影上天宫中仙女的行头与演法。有好多人在舞台近旁观看表演,他姬荣华要走近舞台却不能够走近,绕来绕去总是隔那么远,情急之中,突然发现挡住他的竟是“繁荣富强我华夏”的巨型隐形字,于是惊疑,因了惊疑就醒了睏,没有了仙境。他叹息,随之,自言自语:何必一定要近前呢,就站在远一点儿的地方承受着仙风的熏陶不是很好么!继而纳闷:这么阻隔着,是什么意思…… 大约20年前,不是也做过类似的梦么!
      一会儿,姬荣华默语:梦的启示,有两点意思是可以肯定的,一是20年来,我姬荣华于物质文明的努力,并没有偏离“繁荣富强我华夏”的道路;二是我姬荣华于个人的精神素养方面,努力得还不够理想,进步不是很大…… 我姬荣华已努力几十年,在“繁荣富强我华夏”面前,于物质文明方面贡献一般,于精神文明方面表现一般,那么,非凡美梦如何圆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9章 非凡美梦如何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