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四十六章 ...

  •   一路紧赶慢赶,刘安晟终于在后天一大早回了帝都,苏锦炜按例与他一起入了宫。皇帝却将两人分开召见,等轮到他时,太阳已经到了正中天。

      皇帝似乎对他这次在山东的做法很是满意,难得的把这个儿子夸了一遍,脸上也带着笑意。刘安晟见他心情不错,便试探性的提了陈平王那事,皇帝语气立刻冷了下来:“朕明明给了他活路,他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还常常在姬妾面前大骂朕——真以为朕不会处置他吗?”

      刘安晟轻叹道:“父皇现在富有四海,执掌大权,而陈平王却不过一败军之将罢了。既然如此,您又何必和已死之人动怒?”

      他的话正说到皇帝心坎上,当年夺嫡之争时两方互下黑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若不是刚登基时根基不稳,顾虑有人借着他手段残暴,鸠杀兄弟这个名头闹事,他也不会忍到现在才对陈平王动手。皇帝自以为他已经很是仁慈,好歹还给了陈平王一个全尸,想当年对方可是好几次在战场上算计他呢。

      “没想到让你出去一趟,回来竟能说会道了不少。”皇帝神色稍霁,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笑非笑地看着刘安晟,“听说你那伴读前几天给你送了封信?想必你这会正着急姚泰始的事吧。”

      刘安晟早就猜到苏锦炜会将此事告诉皇帝,因此倒也不意外,反而笑道:“知子莫若父,父皇也晓得我和他感情好。再说姚大人虽然上了折子,但他也不过略略提了几句,觉得对陈平王尸身处置有些不妥罢了,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文臣惯会打嘴皮子架,他又没在朝会上直接说出来,想必父皇也不会太计较。”

      皇帝嗤笑了声,道:“朕看你不单单是和姚静安关系好吧,不然那平安符是从哪里来的?朕早就该想到了——这些年你对姚家这般看重,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刘安晟脸上有些发烧,之前想好的种种理由一瞬间被忘了干净。见儿子脸色大窘,皇帝却难得来了几分兴致:“若不是朕派暗卫跟着你,恐怕还会错过这个消息。不然即使朕对姚泰始有几分欣赏,也不会再三容忍他。”

      他将一道密封的折子扔到刘安晟手中,道:“这是昨天姚泰始又递上来的,朕也懒得拆开来看,免得白白动了肝火。你既然有心,便把这折子送到姚府,好生劝劝他。只要他别继续挑战朕的耐心,这件事就这么过去算了,不然他这个翰林院大学士也不用干下去,直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去吧。”

      “至于你和姚家女儿的事情...朕答应过让你自己选太子妃,便不会食言。只是太子妃起码也要出身官宦之家,所以这事能不能成,就全靠你自己了。”

      “儿臣明白了。”刘安晟听了此话心中大定,恨不得立刻到姚府去。只是按惯例,他还是先后去见了太后与皇后,这才出了宫。

      ***

      这会儿还是上午,太子不在帝都,可伴读却仍不能闲着,只是换了个地点在太学里读书。因此刘安晟到姚府前厅等了一会,姚静贞才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两人目光对视了下,姚静贞勉强笑道:“殿下,山东一行怎么样?”

      刘安晟见她唇畔虽然勾着笑容,但眼底却有些暗暗的惶恐,心中又是怜惜又是自责,低声问:“先别提山东,你可是知道那件事了?”

      “前些天我便知道了。”姚静贞摇摇头,叹道,“哥哥怎么劝父亲都没用,而这几日父亲除了上朝外,便一直在书房里呆着。”

      她这一世因为姚静安当了太子伴读的缘故,对政事也有了些了解,自然知道这次皇帝对陈平王是动了真怒。可自家父亲却偏偏挑在这个节骨眼上屡次上书,纵然言语并不尖锐,却难免会惹皇帝不快。言语犯忌这种罪过可大可小,端看上位者怎么想了。

      这几日姚静贞心里总忐忑不安,却又顾虑着母亲身体不好,怕她知道后难受,所以平日里不敢泄露半点情绪出来。这会见了刘安晟,她不由松了口气,又因他语气温柔,心里竟平白多了丝甜蜜。

      “放心吧,我来前便见过父皇了,他还夸赞了你兄长几句呢。再者姚大人乃是两朝老臣,又任翰林院学士多年,功劳颇盛。父皇断不会为这点小事便生恼的。”刘安晟闻言安慰了她几句,瞧着姚静贞眼睛有些发亮,又笑道,“不过我却有些正事要与姚大人相商,咱们这便一起去书房吧。”

      虽然知道这些话中,多多少少有些善意的谎言,但姚静贞慌乱的心还是镇定了下来。她先让小厮先去书房通报,自己则与刘安晟缓步而行,一路谈起近来帝都发生的事情。

      已近深秋,曲折幽深的回廊两边总有枯叶飘落,小桂子早早被打发到后面跟着。四面没见其他人身影,两人的谈话声不知不觉也低了下来,刘安晟微微侧过头,看着只到自己下巴处的姚静贞,又想起今日皇帝的允诺,只觉得世间再没有人能她更可爱美好,更能拨动他的心弦。

      他心里这么想,便将左手伸到她宽大的衣袖中,握住对方的柔夷。姚静贞身子微微一颤,却没有甩开,反而大胆的抓紧了他,只是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她耳垂已经微红。

      没过多久,两人便穿过曲折的回廊,姚静贞挣了挣,发现对方还不放手,忍不住羞恼瞪了刘安晟一眼:“快到书房了,万一被父亲看见怎么办!”

      刘安晟似笑非笑,好歹还是松开了手,又走了一会,便到了庭院处。姚泰始接到通报后便在这里等待,这会也迎了上来,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姚大人不必多礼。”刘安晟笑着扶起了他,随意聊了两句,才提起正事,“不知姚大人可有闲暇,与我一起谈会事情。”姚泰始自然答应下来,而姚静贞则推说去见母亲,转身退了下去。

      进了书房,两人相对而坐。刘安晟将那道折子递给了姚泰始,叹道:“父皇让我将它带回来,其中的意思,想必您应该也能明白。不过是因为父皇对您一直看重,不愿因这种小事伤了君臣感情。”见对方神色有些复杂,他又道:“我也知道您与陈平王之间曾有私交,只是如今是他有过在先。父皇明明已经放过了他,可他却不沐天恩,屡屡犯上,又图谋不轨,才落得这个下场。”

      其实刘安晟说这番话时,倒颇有些昧着良心。

      他自己也知道,陈平王当初被圈禁,不过是自家父皇下的黑手。而这次赐死陈平王,摆在官面上的原因也有些说不过去,什么搜出大量兵器一类的理由也只能唬弄下平民百姓。稍有见识的人便能猜出一二——陈平王在王府中大骂皇帝可能是真的,但他手上没有兵权,自己又被圈禁,哪里弄来什么兵器?

      这一点姚泰始心中自然有数,不过这些年刘安晟和他相处时,也透露过猎场之事中陈平王所做的手脚。是以他对陈平王的行径也极为不满,要知道他的一对儿女当初若不是机灵,差点就都回不来了!正因有了这层芥蒂,在听到陈平王死讯后,姚泰始不过是有些唏嘘罢了。

      若不是觉得皇帝最后的处置实在有些失当——不让陈平王尸身葬入皇陵本也不算什么大事,可王府的姬妾寻寻觅觅多日,便连个稍微好些的墓穴也找不到。说背后没有皇帝的意思在,他却是万万不信的。

      姚泰始沉默了下,道:“陛下以人君之身,却待微臣如此宽厚,微臣心中自是感激非常。然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难免也得向陛下直言进谏,尽臣子之责。陈平王危害社稷,的确罪无可恕,然而此事本该提交宗人寺来判决。陛下却直接赐鸠酒于王府,这也罢了,后面却不允他尸身入皇陵。”

      他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眉间凝结的郁结之色愈发浓厚:“纵使陈平王有万般过错,但他既然已死,陛下又何必紧揪着这点不放?若是事态这样发展下去,难免有人暗中以此事做筏子,动摇天下民心。况且史官之笔素不留情,微臣只怕千百年后,陛下英名有损啊!”

      “姚大人既是一片真心,我也不瞒你,陈平王之事与...崔家牵扯极深。”见姚泰始脸色一正,刘安晟低声说了两个字,又轻笑道,“再者,当年武氏以女子之身称帝,驾崩后尚敢立无字碑,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父皇雄才大略,自然也不会在乎些许史官颠倒黑白之笔。”

      姚泰始与他对视良久,才唏嘘道:“倒是微臣的错,竟没想此事背后牵扯这么多...既然陛下已有谋划,微臣自然不会再上书了。”

      刘安晟瞧他表情真挚,不似作伪,心中多少松了口气。不管姚泰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但他既然这么说,便算是服了软。只要以后他别再继续纠缠于此事,又有张家在一旁帮衬着,皇帝想必也不会追究下去。

      “此番还要多谢殿下亲自前来,不然微臣若是继续固执下去,恐怕还是要伤了君臣之义。”姚泰始起身向刘安晟微微行礼,却被对方及时拦下。

      他心中深感欣慰,愈发觉得这位太子待人宽厚,颇有仁君风范,自家儿子能做太子伴读实在是命中带福。

      正打算再说些什么,他却听太子难得语气严肃起来:“此番我来姚府,一是劝大人勿要执拗。另一件事则是——我心悦姚家女已久,愿以太子妃尊位求娶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第四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