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四十四章 ...

  •   “你怎么了?”刘安晟见她一幅被抓包般的表情,连耳垂也染上了层晕红,不禁出声问道。

      雨蝶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明明她也没做错什么,却觉得心虚得很。她又用余光扫了下少年,发现他已经收回了视线,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这会她才回答刘安晟:“没什么事啦,我只是发了会呆。”又像是不经意般的提起:“说起来,这次参加婚宴的人还真是多呢,就连末席也坐的满满当当。”

      “清流之家和朝中新贵联姻,双方自然都会来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刘安晟轻笑了下,往末席看去,却意外地在那里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由吃了一惊。游戏中霍去病出现时已经成年,现在出现在他眼中的却是少年版本的冠军侯。不过算算时间,霍去病现在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他这下倒不奇怪雨蝶方才的表现了。

      “坐在末席的那几人大概是姚大人邀请来的吧。”既然雨蝶已经注意到了那边,刘安晟也不介意向她透露点什么,但也只是简单一提罢了——虽然游戏中两人的婚姻一直维持的不错,但这毕竟是现实,自家妹子年纪又不大,暂时还不用考虑的那么长远。至于霍去病,既然这次被他发现了,以后肯定还会有相处的机会,也不用着急。

      所以他说完这句,便开始专心致志围观起新人来。

      夫妻对拜结束后,张萱便由喜娘扶回了新房,只留下姚静安面对众位宾客。一道道佳肴被婢女们呈到桌前,来自山西的陈酿酒香也在室内悠悠散发出来。刘安晟站起身,遥遥敬了新郎一杯,又含笑发表了好一通感言,方才坐下。

      虽然之前说要狠狠灌姚静安几杯黄汤,但他可不愿意让好友在新婚之夜上不了床,这次就暂且作罢好了。众人见太子这幅做派,也不好意思对新郎猛敬酒,所以一轮巡回下来,姚静安除了脸红耳赤,倒也能撑得下来。

      酒过三巡,众人的情绪也调动起来,觥筹交错间许多平日不太熟悉的官员也相互认识了番。姚静安抽了空子到刘安晟桌前,朝他道:“今天还多谢你手下留情。”

      “放心吧,我会记得找你讨回来的。”刘安晟促狭一笑。

      “以后我见张姐姐时还得改个称呼了。”雨蝶也凑过来,笑道,“还没恭喜你们新婚大喜呢!这杯酒就算我敬你们好了。”说罢,还未等两人反应过来,她便将手中的酒杯放在唇边,一饮而尽。

      “那我就先替萱儿谢谢公主。”姚静安自从当上刘安晟的伴读后,总能在东宫遇见这位公主,两人的感情倒也不错。因此他并不拘谨,也喝了一杯酒以作回礼。又和刘安晟聊了一会,他便离开了这一席,向宾客聚集处而去——谁让今天他是新郎呢?当然要忙个不停。

      刘安晟却有些无奈的看着身旁的脸颊红彤彤的雨蝶。即使这次婚宴所用的酒常人饮之并不易醉,可雨蝶平时甚少沾酒,所以这个常人绝不包括她。

      没过多久,他便起身向姚泰始告辞离开了。反正酒宴已经过半,这个世界没有闹洞房的习俗,姚静贞这会又肯定在新房陪着张萱,他留下来也没多大意思。

      还未走到门口,他的步伐便被急促的女声打断。

      “安晟哥哥!”姚静贞从暗处步伐匆匆的跑了出来,胸口微微起伏了几下,有些复杂的看着他。刘安晟怔了下,才抿唇让小桂子扶好醉醺醺的雨蝶,自己向她走了过去。

      “上次的《浮华录》......谢谢你。”她踌躇了下,鼓起勇气将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听兄长说你要去山东,这是我特意去求的平安符——只要带着它,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安符,但刘安晟还是有些受宠若惊,他笑着接了过去。又看见姚静贞脸若桃花,心中一动。原来在他还没意识到时,昔日的含苞待放的女孩已经长成了少女,年幼时微微圆润的脸瘦了下来,曾经的风姿初显。

      大概是他肆无忌惮的眼神让姚静贞有些羞恼,她低声道:“我还要去照看着嫂子,就不送你了。”没等他说些什么,她便飞快的窜出了刘安晟的视线,重新回了庭院深处。

      回去的马车上,皎洁的月光透过车窗洒了下来,雨蝶躺在软垫上沉沉睡去。进了皇城,人声渐稀,万籁俱静,只有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刘安晟伸手拉开窗帘,望向星子密布的天空,顿时感慨万千。

      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发生了偏转,朝着新的路线而去。姚静安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他和张萱日后的生活想必也会很幸福。而萧忆茹一直随萧岩呆在边关,不愿回帝都来,恐怕也有她自己的想法。至于蝶儿...他不禁轻笑,大概是因为九皇叔没事的缘故,她虽然消沉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又活泼起来了。她又是皇帝和皇后两人的心头宝,自然不用担心将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

      而自己和琼玉......

      手心的平安符已经被刘安晟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怀中,脑海中全是她方才微红的侧脸。他的胸口微微发烫,好似有微弱的之火苗灼灼燃烧。

      这次从山东回帝都后,就向父皇坦陈自己对太子妃的人选吧,他想。

      ***

      回宫后没过几天,皇帝便在朝上宣布了这次在山东一地推广新式农具的事情。主管此事的乃是四年前的状元,苏家二公子苏锦炜。他在翰林院干了一年后便外放为知州,功绩斐然,所以在去年被召回了帝都,升至从二品工部侍郎。

      皇帝派他去山东,一是觉得他的确有才华,二则是苏家祖籍便在山东——不同于帝都,山东这里宗族势力极大,尤其以苏家和崔家为甚。昭帝一朝崔家可有好几位子弟为相,不过近几年新皇登基后,大力提拔当年潜邸时便跟随他的功臣,苏家也因此压了崔家一头。

      再加上此次不过是推广新式农具,阻力也不会太大,正好让太子历练一番。临行前,他又私底下派了五名暗卫给刘安晟,并嘱咐他行事以稳妥为先,免得横生枝节,刘安晟自是应下。

      今年早春时,朝廷便已经在山东当地的官坊中制作了大量的曲辕梨。所以除了随身伺候的人外,他们倒也没带多少辎重。

      刘安晟和苏锦炜早就熟识,于是一路马车行来,两人也没闲着,从诗词歌赋一直谈到地方民生。苏锦炜当了两年知州,对民间了解自然远超刘安晟,他又没有保留的将自己为政的经验娓娓道来,刘安晟这次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九月下旬,两人终于到了山东泰安。

      泰安知州姓崔,已经在此地任职了十余年,是昭帝时的官员。自从知道工部侍郎和太子即将到来后,他早早就派人在城外守着,让他们一有消息便赶紧通知自己。

      因此当刘安晟的车驾刚到知州府处,还未下车时,便看见一个俊朗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他大概四十左右,相貌俊朗,身姿挺拔如松,极有君子风范,使人见之则心生好感。刘安晟细细打量了他一番,也不禁赞叹世家之人果真有独有一种风范。

      “泰安知州崔武辽见过太子殿下和侍郎大人。”他神色恭谨的向两人行了一礼。等刘安晟让他起身,他才对苏锦炜微微一笑,又道:“一路舟车劳顿,想必太子殿下也有些乏了——府内已经办好了接风宴,只等着为您二位接风洗尘。若是不嫌弃知州府地方狭小,两位不妨先暂作休息,等用过午膳后再操劳正事如何?”

      “那就麻烦崔大人了。”苏锦炜没有拒绝,答应了下来。于是用了午膳后,崔武辽才带着两人出了泰安,往南面而去。泰安州面积并不算大,加上西面乃是泰山,不易耕作,所以田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等到了农地,几人便下了马车,在田间小道上徒步而行,而小桂子和侍卫则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这会儿正是播种前夕,是以田间还仍有不少人。日头正烈,刘安晟光是站着便觉得背后湿透了,可他却瞥见好些头发花白的老汉赤着脚,汗流浃背,却仍然手牵耕牛在田间劳作。旁边有几个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妇人坐在树阴下纳凉,手上还拿着盛水的木筒和饭菜。

      游戏中陈国处处都繁华无比,他每每出宫,所见所闻大多也是在繁华的市镇,这种耕作场面还是刘安晟第一次见到。

      一旁的苏锦炜见他表情有异,不由低声唤道:“太子殿下。”

      刘安晟沉默了一会,忽然向树阴下走了过去。那群农妇陡然间看见一个衣着高贵的少年向这里走来,一时间有些骚乱。但她们在自小便在乡野间长大,自然不像小姐般娇贵,现在又是光天化日之下,也不怕有什么不轨,所以倒没人惊恐万分的逃走。

      “几位大娘,我想问一下,为何这田间耕作的大多是些老汉?”刘安晟顿了下,又道,“难道他们家中没有青壮力吗?”

      几个妇人面面相窥,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位开口道:“这位公子,你大概是不了解这种田的步骤吧——这会儿只是耕地,又有牛帮衬着,其实并不算最累的活。村里那些青壮前些天收粮食时才叫累呢!”她瞅着刘安晟的表情,忍不住叹了口气:“用镰刀一把一把的将小麦割下来,麦子的短秆尖利的很,难免要割伤几处,而且这项活计只能由人亲自干。公子这么想想,便觉得耕地着实轻松得很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第四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