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番外(三) ...

  •   新政第五年九月,北寇来犯。
      宫中四更时分接到急报,五更传到今君手中。
      元子期闻之迅起,半宿未眠。赶在早朝前拟出一份应对计划,交给方星辰,道:“先不必急着按此法部署,且听武将如何奏请,再行定夺。”
      方星辰粗略扫了一眼,轻声应下。携昱辰共赴大殿。

      骑牧侵乱由来已久。初闻消息,臣子们不慌不忙。
      兵部侍郎吕荆驻回禀道:“被扰百姓多为塞外散民。边城粮草充足,筑墙坚厚。不足为虑。”
      后卫都护郝勉自荐道:“若圣上放心不下那些常年驻扎在外的军士,臣愿率兵三千,增援祈邑。确保该地无失。”
      方星辰点头。挥手命其退下。
      祈邑为北境第一道天屏,蛮夷若要大举进关,必经此地。然而——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半纸方案——郝勉终究未能说到关键处!

      群臣见君王垂眸不语,天心难测。无人再上前答话。
      这时,未满七岁的皇太弟昱辰蹙眉道:“臣弟昨夜读史。我朝开国以来,历逢北境骚动,皆在六月前后。暴徒抢掠一番后,便疾行撤去。今次却选在了九月,实在不同寻常。”
      方星辰眼睛一亮,抬手道:“昱儿,继续说下去。”
      昱辰在侧椅中欠了欠身。虽皇太弟参政不必躬立,却还是学着大臣模样,拱手回启道:“北方起寒早。九月,便开始霜冻飘雪。十月,川流俱凝,水面结冰。那祈邑附近,恰有一条夏至忽然改道的屯河。”

      此言一出,朝臣震惊。
      祈邑之所以易守难攻,除了地势占优,还有一点便是那湍急的烈江。即使在严冬,也不曾冻结过。但今年一场大雨,冲垮了西面山体一角,河水拐弯择道而流,形成了半丈宽的广阔江面。寒风中,是否会形成冰层暗涌,却不好说了。
      冰面行走比强渡险河容易得多,若敌方打的正是这个主意,那么悉心筹谋下,稍有差池,祈邑恐将不保!

      众臣窃窃私语,低声议论。顿时颇感棘手,难成决断。
      方星辰见昱辰似还有话憋在肚子里,向身边太监瞥眼示意。
      小显子即刻领悟,尖细的声音在殿上响起:“各位王公大臣,请肃静——”
      待下方安定,方星辰和颜悦色道:“昱儿,你有何良策?”
      昱辰歪头想了想。又清了清嗓子,才慢慢道:“臣弟平日十分喜爱抓鱼。为怕湖水冻结,便命人于固定一处看守打理,留下一个冰洞,以便垂钓。于是对方才之事有所感悟——那护守河也许亦同此理。”

      抬头间,看到方星辰鼓励的目光,断语愈发坚定不移:“待到天寒地冻,军中可每日派人凿冰破河,使之表面无法冻结深厚。如此这般勤砸之下,敌方必难行走其间。因而威胁或能解除。”
      不费吹灰之力,无需致死伤亡。
      小小稚童,巧思灵心,聪睿慧智。
      令一干臣子汗颜。
      方星辰将元子期给的纸笺缓缓收入袖中,朗声道:“此策已是再妥当不过了。便按皇弟说的行令吧。”

      回到寝殿,拿着半张蝇头小字在那人面前晃了晃:“你的妙计,还不如昱儿的绝呢。”
      元子期已从耳线处听闻朝堂之事。却也不恼,反问道:“昱儿玩乐,每回都由你相陪,钓鱼更是少不了你。怎不见你想出这等好主意来?”
      方星辰气得跺脚道:“我自是不如他——近几年来,于治国之道上,你一向只教昱儿,却从不教我——”
      元子期一把将他揽入怀中,柔声哄道:“我自是存了私心。总想着你能早一日卸下重担,与我并肩齐驱。从此,过自在日子——”
      方星辰心中一触,轻声道:“子期……我们,还得等多久?”

      元子期仰头道:“快了。昱儿青出于蓝。吾父自幼授与我的那些东西,他已掌握得游刃有余了。”
      方星辰忽又心疼道:“真难为他了。终究还是个孩子……”
      元子期淡淡道:“命半由天,生世不得选。”
      方星辰低头喟叹。

      终于,在二人蓄意良久的图谋中,汴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帝王七岁即位、八岁掌权。逐步撤手的前君渐感无责一身轻。向往的悠然世外悄悄敞开大门。
      亲政第三年。
      起行离宫,畅游山水。
      少年天子伫立在殿前,满心诚祝:“愿皇兄与师叔琴瑟在御,岁月如歌。”
      方星辰与元子期远远立定,联袂而别:“倘现世安稳,莫不静好?”
      今君知其深意,欣然泣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