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小人物的可怜可恨 ...

  •   【4】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徐恩的太爷爷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这句话,她是徐家唯一的子嗣,老爷子清末的思想就是到死也没变过,每每见到她都要叹一声气,然后又百般无奈地接受徐家无曾孙的现实。
      他切一壶茶叫徐恩旁边坐着,以“书中自有”开头,给她讲徐家大有来历的以书为贵、起家繁容,又给她讲世道巨变后徐家大有来历的衰落,末了一定是狠狠责骂他那个不好好念书的不孝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就这么让家里败落了。
      她家里确实跌宕起伏大风大浪过,老爷子清末的官,被革过命被造过反,竟然还能在乱世里安然存了下来,保下他这个死而不僵的徐家,临死前还能留下一笔不小的财产,也真真是不容易了。
      “我能活到现在,还不是靠那些书里得来的东西,哎!书中自有……”老爷子喝一口茶,眼中荣耀与没落携手走过。
      徐恩就是这样养成了读书买书的习惯,她手上的钱不多,顶着一个大户人家没落贵族的大帽子,其实和岑琴没什么两样,都是家里死扣着钱,自己一分一分计划着分配用。唯一欣慰的,是她家里没有弟弟。

      徐母死得早,家里现在有个继母,继母恨不得立刻就有个儿子好把徐家拿下,却又着急生不了。不是她生不了也不是没胆子外面找人借来生,徐家当家的后来被西洋医生查出不能再有后,就真的没有法子了。
      继母失望之余,调转风头,原本见徐恩吃个饭穿件新衣裳都好像花到了她的钱一样心痛,现在却帮着她说话,偶尔还劝她添置几件新衣裳。
      徐父不是开明的父亲,他一想到自己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家里仅有的那些个钱自己花都不够却还要养两个女人,心里别扭的很。
      无子的悲痛和不用留钱给子的痛快交织在一起,徐父大大在自己身上豪爽了一把,鸦片可抽得起劲。
      徐恩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劝了被她老子教训不劝又担心这家里,她继母也看出姓徐的自私自利,毅然站到了徐恩那边,上演母女连心。
      徐恩曾担心家里这么下去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念完书,暗自落着泪,她继母也愁以后没好日子,两个女人说了会心事抹了点眼泪,末了继母不甘又无奈安慰道:“傻孩子别想了,这个徐家早晚还不都是你的。”
      是啊这个徐家的一切早晚都是她的,她是独生女,不给她还能给谁?苦日子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一切会好起来的,到时整个徐家都是她的。徐恩觉得心里舒服了一些,每次难过都这么安慰自己。
      这话在自己心里,不料徐父耳力过人还是听了去,气得他在家里大闹,囔着“一个个都恨不得我死,好拿了我的钱!没良心的!不孝女不贤妻!都给老子滚蛋!”吵了闹了很久之后才平息,从此家里的气氛更怪异了。
      当然她家里那些事,别人是不知道的。

      岑琴现在要问她借书,徐恩倒没有小气到连书都不肯借的地步,只是她借出去的东西从来没得还这点,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岑琴是有点喜欢贪小便宜的,她想自己和徐恩有时虽有些摩擦,可两个人还是做了到现在的好朋友的,形影不离又如胶似漆,她怎么就不接济自己一点呢?她要是家里有几个钱,那些零钱小钱打车钱肯定是她付了,才不会像徐恩那样斤斤计较。不仅这不会计较,还会给她添置些吃的穿的喝的,让她知道什么叫做大方,什么叫做朋友间的情意。
      民国那会子还没有出现共产主义,岑琴已经很先进地有了这种思想,不仅徐恩家应该和她共产了,别的比她家里好的人家都该共产了,可是她共产的不完全,轮到她时她又不高兴共产了。她家里也有小亲戚小堂妹,等着她表现情意而不得呢。

      岑琴这么心里不平衡地想着却又得不到回应,于是只能从别的地方寻找点平衡,比如问徐恩借一些小东西或者零碎的不能再零碎的小钱然后装作忘记什么的,徐恩再铁公鸡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问她要吧。
      徐恩确实不好意思要,但心里也都不舒服地记着,让她怎么想怎么懊恼。
      除此之外岑琴真的是很好的,徐恩对自己说,她性子闷,又有点古怪,高傲和自卑一起扭曲着,除了岑琴倒还真没什么朋友。
      岑琴帮她挡过别人的欺负,帮她骂过看不惯她的人,帮她做过她不敢做却渴望做的事。徐恩想起岑琴的好也有一堆,可总会发生些事让这个乐章出现刺耳的杂音。

      她回到家里,在柜子里翻了一通,发现那了几本书早就很久以前不知道被谁拿去了,顿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轻松愉快。
      岑琴像是早就料到了她借不到,这丫头最近也越来越精了,她想。心里哼了一声又要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想着法怎么在以后寻回那份失落的平衡。

      【5】
      黄正林早已不是她们喜欢的对象,于是也没必要像以前那样热诚,小伙子对忽然来的冷落十分不自在,唐延时常会在他放学后借着看表弟的理由来看徐恩和岑琴,见到他们几个在一起时黄正林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黄正林有次酸溜溜地对她们两个说,“你们喜欢上他了,只可惜呀,”他装作可惜地叹了口气,“他是有家室的人了。”
      两个人脸色变了变。
      “他结婚了?”徐恩问。
      “还没,不过,双方都是世家好友,指腹为婚,铁板上钉钉子的事,改不了。”
      岑琴哼了一声:“得了吧,这才见过几回面呀,谁喜欢他了?那种自以为新派的斯文人,跟我不是一个拍子的,不过他也真不要脸,有了未婚妻还要和小姑娘套近乎,也不怕别人误会。”
      岑琴话里暗有所指,徐恩脸上一阵发烫。这段日子唐延和她走得很近,两人私下里也一起看过戏逛过街,如果真如说的那样唐延有未婚妻,她真该羞愧死。唐延还约了她这周日一起出去,说是有两张别的大学的讲座票子,邀她一起去听。眼下,徐恩犹豫着要不要反悔。

      周日她还是去了,许是舍不得报废了那张票,许是为了把事情弄清楚。唐延若是把她当成那种玩玩的女子,那他真是该下地狱了。徐恩咬了咬嘴唇,难得有了几分硬劲。后来证明她是为了后者去的,因为她一见到唐延,一改犹豫温吞的性子,劈头就是一句。
      “听说你有未婚妻?”
      唐延一愣,见到徐恩冷了个脸一副严肃的样子,心想这回该怎么糊弄过去。
      这里到底不同国外,良家女子都是谨慎不易上钩的,上钩了也不易勾引,他想找个可心又不失体面的当情人到底难了些。次货看不上,用钱买的又觉得缺了爱情,看得上眼的都是以结婚为前提的正经人家,他花了不少精力才研究出在国内泡姑娘的法子,却败在这关键的一点上了。
      肯定是黄正林告的秘,他想。瞥了一眼徐恩,他心里其实还是真有几分中意的,见到她现在的表情时,唐延竟有些慌张。
      “那……那都是老一辈乱定的。”唐延道,“她……她家里父亲和我父亲是旧识,后来家道中落迁到了乡下……”
      “家道中落怎么了?乡下怎么了?”这些话刺到了徐恩,“我家里也是没落了,小时候也在乡下过的,怎么就成了你看不起人的理由?”她横起了眉毛。
      “不不不,我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唐延忙摆手,“她,她,哎呀!”他急得一拍大腿,全然忘记了装模作样的风度,“我和她根本就聊不到一块去!徐恩,我们都是新派思想的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套早就该废了!……”
      唐延支支吾吾,一会儿又口若悬河说了很久,好歹是让徐恩不再生气,两人去听讲座,心里各有所思,一句话也没入耳。

      唐延心想今天真有点失面子,爱情应该是一直都美好的,就算是吵架也应该是他能摆平能掌控的,方才却乱了阵脚,让自己好不难堪。说什么真爱会让人在乎,让人不安和窘迫,唐延觉得这真爱要不得,失面子,还是要体面地花前月下来得好,享受爱意的同时虚荣心也一个劲往上涨。
      看来要和徐恩保持下距离,他想,决不能让眼下萌生的一点爱意往“真”的方向上奔了。
      徐恩心里在意的是他未婚妻的事,什么“面色蜡黄”、“缩头缩脑像个丫鬟”、“见识短浅,和她说不过三句话”,唐延说了不少贬她的话对比着夸她,哪些真哪些假不去细究,起到了舒心的效果倒是不假。
      同时她又有些庆幸,她三岁那会母亲一怒之下带着她回娘家,娘家也是没落了的大户,没徐家老太爷的聪明,迁回到乡下老家后生活比中下贫农都不济,柴米油盐百事衰。
      她在那里从三岁呆到十岁,期间母亲死了,寄人篱下,看人眼色,跟着捏紧了所有钱的母亲娘家人过了段不亚于童养媳的日子,也算狠狠体验了一把民间疾苦。
      好在后来他老子查出这辈子不再有后,才被徐家重新叫了回去做了半个香火,她穿一身灰的土布衣服到徐宅,畏畏缩缩的眼珠子连一旁的丫鬟都不敢去看,活脱脱就是刘姥姥到了大观园。
      又好在徐老太爷及时用书香和快要没落了的贵气给她熏了个遍,才去掉她一身掉渣的土味,可童年经历过的事对一个人实在太重要的,到底还是不能脱胎换骨,幼时的穷苦在心里怎么拔也拔不掉,成不了一个慷慨的大户人家小姐。她就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数字稍微大一点,也是要惊心动魄一番的,用在别人身上更是十万个舍不得。
      不过这种事情本人是会自动过滤的,眼下,徐恩正为没变成唐延未婚妻那样的人而高兴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小人物的可怜可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