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寂寞chap.3 後记和预告:
如果忽略那历史与人文的意义,现在很多孩子第一眼看到时,大约会觉得,蒙娜丽莎那女人有什麽好看,怎麽能作为传世之作呢?
唉,好吧。就如文中所说,在14世纪以前,西方艺术还只是作为传达神的旨意的某种工具,然後在文艺复兴之後,自由与人文主义把艺术从祭坛上解放了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而不是神或者神鸟神兽出现在画布之上(其实中国的古典艺术也是一样的)。
然而,到今天为止,我依然会为了雕塑和壁画而惊叹。他们的大理石结构跟我们的宫殿完全不同,是完全开放的。意大利的建筑风格更融合了希腊和埃及风。而且拱顶能在处在殿内的人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极大的冲击效应。非常的高远而宽广,天穹顶上的壁画是神迹,让你会顿时觉得自己的渺小。
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後晚餐里犹大的神情,还有创世纪里神与人相对的手指,那样的活灵活现,後世的古典主义的确难以达到。
罗马斗兽场,我还要多说麽?
许愿池的雕塑全是古人对诸神的想象。让我看过以後真的惊叹於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早就说过,太过发达机械硬体会抹杀掉很多天份与个性的。
传说中希望再到罗马的人,背对池水,从左肩投入硬币会得偿所愿。
这个传说因《罗马假日》这部经典老片而名声大噪。
但是相传还有另一个说法,投下三枚硬币,则会得到爱人与其重返罗马。
相信西索和玛琪都不知道这个传说。他们再度在不知不觉中定情。
本章涉及的景,罗马:斗兽场,万神殿,许愿池。丹麦和格陵兰。
标题图片是万神殿,而文章插画是许愿池。
题记前半段灵感来自散文大师余秋雨描写伦勃朗。为啥是伦勃朗呢?只因为这章本来是叫『伦勃朗』的,但考虑到伦勃朗是荷兰画家,这篇我还是倾向於围绕意大利,因而改成现在这样描写拉斐尔和文艺复兴了。
後来比较了伦勃朗和拉斐尔这两稿,初稿是写郁金香和肖像画的,再稿是写文艺复兴和许愿池,还是觉得『拉斐尔』和文的基调更协调些。。。
BGM:电影《天堂影院》的main theme,跟《邮差》的风格很类似,欧陆风情的描写人性美的电影。喜欢邮差的一定也会喜欢这首。
这次的配乐基本上把我music folder里的最最动人的一个list拿出来了,可惜的是很多音乐我都找不到在线版。
下章预告:
站在融化中的冰原上,在通往末日的天堂里倒数,在即将消失的陆地相依。
如果我的爱会让你消失,那我们还是分开吧,你回到属於你的世界,继续做你的雪人……
敬请期待──【H×H】无关寂寞(西玛)Chapter04.格陵兰
西索,“你要小心,我会习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