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谁家有女 ...


  •   那时,她还是蓬门碧玉。
      青碧的布衫,烂漫的双鬟。发际间长短不一的缎带,拂过她白璧般的双耳。十四岁的年纪,想起来全是云淡风轻。如阳春三月的节气,春色已至,尚且清淡。她那时还和母亲住在乡间。江南明秀的山水、自然的风露与日晒气,浸润着她。她眉眼虽是浅淡的轮廓,却有着盈盈的润泽。她自认为不是美丽的女子。因自小见惯了母亲的风姿。
      她的娘亲,其实也不过是荆钗布裙的年轻女子,每日总会倚着门扉,俯身为她结好衣下的腰带。她的娘亲,手背尚白皙,指如削葱根。她总是以手背摩挲着她的脸颊,无限怜爱。她后来才知,是娘亲怕她粗糙的手心,刺痛了她吹弹可破的肌肤。
      她生得像母亲。连眼角眉梢单薄的愁怨,也一并像了来。她只好沉默,以默默的神情来抵消那一份与生俱有的薄命意味。
      那时的她,极其乖巧。螓首微垂,双目亦微垂。那樱桃一点的唇,终日细致地抿着。手中轻握着柔软的衣带。这是她惯常的姿态。安静、柔顺。
      三月的田间阡陌,黄绿的漫山春草,当那个白袍素冠的年轻人打马而过的时候,她终于,猝然抬头。为那笃笃的马蹄声所惊,她这一抬头,有些惊惶的味道。然而,黑眸子里的那一点惶惑,正作了他人眼中的风情。妾发初覆额,是她的写照。她手中正持一支蔓菁草,因而并不去分拂额前的头发,只是一味侧着头,目光斜向上望去。
      马上的人,此刻微微俯下身。那淡淡的光影,一直照进他深邃分明的眼。他的唇角,有着端庄的弧度,微微眯起眼,现出浅浅的一个微笑。
      “姑娘,去永嘉县要怎么走呢?”
      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她有些失神。那男子徐徐下马,含笑走近。他已经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眉目间已沾染了俗世沧桑。一个人的经历,眼睛是藏不住的。她也是后来才知道。但他当时的微笑有端庄而隆重的意味。他的一切一切,皆是不染尘埃的清明通透。
      他再问:“姑娘,去永嘉县要怎么走呢?”
      声音不愠,亦不恼,似春风拂过。那一声“姑娘”,有着极大的尊重与怜惜。她少年时柔软的心,恍恍惚惚有了微醺的陶醉,声音不禁颤抖起来:“这里就已经是永嘉的地界了。”
      “多谢。”那男子微笑,向她欠身。这郑重其事的感激,分明已把她当作一个端庄静好的成年女子。她心中,霎时也郑重其事的感激着。
      然后,他牵过马,从容转身。她急了,目光追随他,有些痴,有些恋。他走出几步后,忽又转身,她的娇憨之态便一览无余。她忙低头,红晕满颊。
      “你……住在附近么?”他终于倚马相问。她点点头,不知为何,竟将手向着远方一指:“就在那里,沈家村。”他的目光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微微一笑。这一笑,并不是对她,她却有些心慌。
      他问:“然则,姑娘姓沈?”她怅然摇头,道:“不是。”此中情由是无法解释的。她心中一沉,掉头欲走。那男子在她身后,含笑道:“这枝叶,长得真好。”
      她诧异地低头,看自己手中随意擎着的枝叶。那个陌生的男子,以温和柔婉的语调,轻声念道:“郁郁青青,长过千寻。”
      这种端庄的祝祷,让她有片刻的恍然。她那时尚稚嫩,并没有浮生繁华的迷梦。很多很多年以后,当她在显阳殿独眠,恹恹醒转之时,总会想起年少时的这番光景。母亲,早已终老乡间了吧。她说,青蘅,你不会薄命,不要像娘这样……啊!这悠然的回声,在空寂的岁月里,越发凄凉。
      她闭目,骨瘦如柴的手,覆住了憔悴朱颜。泪水便从指缝间流出来,汹涌不息。
      她已有很多很多年,不曾这般哭过了。
      青蘅,这是她当年的名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