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一家人以和为贵 ...

  •   “二嫂。”回到家,青青主动跟冯氏打了个招呼。冯燕浆洗着棉布,有些吃惊,抬头打量了她一眼。青青一切如常,把盒子挂在屋檐下,进厨房吃饭。吃了饭,她又出来,说自己打算长期卖豆腐。

      二嫂顿了顿,试探道:“你这是生气了?”

      “没,”青青诚恳,“我没带情绪,我就想自己弄一阵,证明一下自己。”

      冯氏竭力不让自己露出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表情,问:“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青青道:“也不是突然,就是经过最近的这几件事,有了一些想法,想……”她终究不好意思当着二嫂的面坦诚自己的不足,咬着嘴唇,低下声。冯燕脸上却绽放出一个会心的笑容,“二嫂支持你。”

      “二……”青青真说不出话。

      冯燕抬起手扶了扶自己掉出来的碎发道:“家和万事兴,跟你闹别扭,二嫂也觉得家里怪冷清的,好不习惯。是时候,咱们休战了。”

      “二嫂,您真……”

      纵然青青感动,冯燕还是知道青青心性比较幼稚,感情上起伏不定,高兴伤痛一阵一阵的。如果不解释好白千山的事,稍不注意,又会点起两人之间的争端,便将怀疑白千山的动机再讲了一遍,推心置腹道:“怎么说,嫂子当时是没想到白公子会一气离开。如果不是郭将军带兵抓人,县令欲图不轨惊慌了我的心,我也不会逼白公子那么一手。白公子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光明磊落是一回事,嫂子保护大家的心也是一回事,你该多谅解他人。”

      察觉语气里带出淡淡的责怪,冯燕不由抿了一口唇。青青道:“别提了嫂子,我自己都想开了,是他要走,跟我们任何人都无关。况且那天我也怀疑他是南宫白来着,万一真是,我们家可就遭大殃了。”

      她说着把南宫白杀了县令的事情一股脑全讲给冯燕,冯燕眼睛一圆:“真的?”

      “当然真的,”青青把椅子搬到冯燕对面,“朝廷海捕文书贴满大街小巷,都不是我们那日见的白纸了,跟皇榜一样颜色,好吓人。”

      冯氏道:“看来明日真得叫你哥把门窗都加固了。”

      青青道:“可不是。”屋里就传来孩子哭,她按了按冯燕的肩头,自己起身,一面走一面道:“那篱笆栅栏,也得糊起来。”

      “也叫你哥糊!”冯燕远远应答。

      青青噗嗤一笑。她从小好强、死犟、爱面子,从不在人面前承认缺点。今儿和冯燕打招呼前其实脚后跟紧张得都在发抖。然而人有时候低下固执的头比昂起所谓的骄傲要高尚得多,各退一步的和睦也比相持不下的冷战要安宁得多,包容忍让,海阔天空,青青从这次小小的改变中,尝到了融入心底的甘甜。

      农历进了十月,秦国的关中和北疆就进入了漫长的寒冬。永安地处江南,雨水减少,北风增多,温度虽没有骤降,却也半只脚踏入冬,家家户户都准备起冬衣。冯燕趁着这几日天气明朗,抓紧时间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棉布浆洗晾晒,青青考虑到自己目前豆腐卖得没有到原先设想的那个规模,下午和冯燕商量过后就进村子找张成爹取消那大规模租磨租驴的事。不过张三压根也就没把这事认真看待,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除了定期给他家送黄豆,啥事都没干。如此青青还亲自上一趟门说,全是出于对长辈的尊重。

      但她到了张家,敲门,门却锁了。

      锈绿了的黄铜锁,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冷光。

      乡下民风淳朴,邻里关系亲热,一般来说,白日是不锁门的,虚虚留一条手掌宽的缝隙,方便乡民来找。青青想不出张家父子有哪里可去,长着脖子在院门前跳,看家里搬空了没有。她跳啊跳,跳啊跳,就是看不到,跳下时腰上被人扶了把,惊得大叫起来。

      “左寡妇?”熊矮子乜着眼,音调跟才子佳人戏里虎视眈眈的小姐跟秀才公子行礼一般。

      青青没好气从他的熊爪里出来,“什么事?”

      熊矮子陶醉地闻了闻手,“真香啊。”

      骂不能骂,打不能打,青青就当眼里进了飞虫,声也不吭离开。熊矮子好容易逮着落单的左寡妇,“不小心”又握了她的纤腰,盈盈一手,温润弹力,神也飞了,魂也散了,独自站在张三家门前道:“青青,你知道吗,你就是咱柳叶村里最美最美的珍珠!你是村中西施,人间嫦娥,你媚眼一抛,就勾走哥哥我的魂,让□□也思,夜也想,恨不能把你搂在怀里,捧在手里,好好……”

      “好好干嘛?”背后冷冷的声音把熊矮子猛地拉回现实,他骨髓缝里一机灵,耳朵就火辣火辣的疼。

      “姓熊的,跪搓衣板去!”他媳妇儿拔下路边的马尾巴草狠狠抽了他一鞭,训道,“坑了老娘便罢,还打新来的寡妇的主意,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你不想活了怎么地?!”

      “哎,想,想,想,媳妇儿……”熊矮子哀求。

      “想她还是想她啊?”刘氏问。

      “媳妇,当然是媳妇儿啊……”

      “那你听不听媳妇的话啊?”刘氏粗着嗓子问。

      “听,听……”

      “跪不跪啊?”

      “跪……”

      “多久!”

      “六个时辰……”熊矮子哭丧着脸被刘氏钳回屋里。青青虽没看到好戏,柳叶村的婆妇老人们却都看到了。最有感慨的,属原来儿子跟刘氏定过亲的贾老头。

      次日一早,又是好天。青青帮冯氏晾晒了布匹被褥后出门,到村路时比前三天和张成碰面的时间略早一丁点。火红的日头从东北方向射来,将青青苗条的身影投在路边芦苇之上。那芦苇丛后有块小潭,极宁静的话,就会有野鸭野鹅穿过湿润而秀丽的田野,从柳叶河流域的湿地过来戏水。
      青青常想,动物和人一样,如果过得太过安逸,就会想冒冒险,旅旅游。对于鸭子来说,从柳叶河的水域换到村路旁的水域,也许就像人类从自家浴池到付费温泉吧。不同的是,人的代价是金钱,鸭子的代价,却是不小心失去生命。

      她没有打扰鸭子,等到张成不可能到来,就一个人上路,沿四季常绿的林荫官道,去夏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奇怪的是,集市里也没有张成。倒有几个等青青的顾客,一见她就埋怨:“说好老时间老地点的,你怎么迟到了?”

      青青不着痕迹地扫去张成不在的丝丝惆怅,连连道歉。她昨日谋到一个大竹篓子,倒着放,自己的铺面就比原先高出许多,不必顾客弓腰低背。盒子有三层,她半跪着把一层豆腐摆向外,一层豆腐摆向内,还有一层暂放腿边。

      一个领了她两天豆腐的妇人就道:“这样场面多小,怎么不像别人一样摆个台子。”

      “没钱。”青青笑了笑,在屁股下垫层纸,坐下道,“各位,从今天起左家豆腐就不送了,没字的一文一块,有字的两文一块。”

      “呵,还分有字和没字?”一人道,“给我块有字的看看。”

      青青又站起来,挑了个“平”字给那人。那人瞅着印上去的钢板“平”字问青青:“怎么解释?”

      青青决定从今往后不再吆喝抢生意了,有顾客问,就拿起“平安如意”四块豆腐解释:“豆腐最主要的原料是黄豆和水。黄豆又称‘菽’,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作物,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功效,犹善妇人和小孩食用。而水,古人有云,上善若水,世间万物的生存延续,无有能离开水的。用水和黄豆做成的豆腐,镌刻‘平安’‘如意’的寄语,意味可保佑食用者身体健康,家宅安宁,生生不息,代代昌盛。”

      她说着,把“安”字递给那人,“大哥要拿两块吗,四文钱。”

      “那,那也行,”那人觉得犯不着,却又有点骑虎难下,“给我包上吧。”

      青青道:“南宫白逍遥在外,大嫂看见大哥买平安回去,一定高兴。”

      男人这样一想又觉得划算起来,起码买的是祝人平安的豆腐,天底下谁吃过这样吉祥的豆腐?乐呵呵走了。那先头说话的妇人便道:“给我包平安如意。”

      “我也要。”另一人插嘴。

      妇人赶忙把钱塞给青青,那人不退半步,也递了八文钱。

      青青接过钱,莞尔放进褡裢里,细细将八块豆腐各自包好交出。这主意的确出自南宫白逍遥法外,却落实于青青以前熟知的“红富士”苹果。她这几天在集市里摸索出一些做买卖的心得。同样是豆腐,人家城里人磨得豆腐新鲜、种类多,她从村里挑过来卖是完全没有优势的。前三天靠免费和“豆腐西施”的噱头吸引人,到第四天偿费时,就需要有不同于常人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她深知自家的豆腐是好吃的,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包装,就出不了名,赚不了钱。同样是苹果,当“红富士”标榜营养、美容时就成了苹果中的贵族,同理,她把好听的吉祥话印在豆腐上之后,她左家的豆腐,也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寓意丰富的豆腐,身价自然翻番。

      有了特色,不吆喝,不惊怪,细细解释,耐心推销,青青的吉祥豆腐卖得顺利,没有字的白豆腐也跟着卖得一干二净。她为免惹来同行嫉妒,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没有马上收摊,而是摊着盒子在墙边打盹。一觉醒来,看见卖袜子的李婆婆经过,冲她笑了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一家人以和为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