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注定 ...

  •   黄娘子去后,过了立春,直到忙忙碌碌的春耕结束,并没有异动发生。季容也就渐渐放了心,与赵睿一直窝在小山村里练习武艺和骑术。以赵睿的天资,很快就掌握了骑术,和他的大宛马也配合得很好。
      春耕后赵睿往县城参加初考,赵大伯和赵婶子很放心季容配着他,于是这次进城,便只有他二人。
      其实初考并不是正式的考试,而是对报名时的条件进行核查,主要还是对报名者的身份来历、家族出身做审核、容貌体格进行审核。这个工作在报名结束后就开始了,由于登记报名和进行审查的人不是同一批,所以需要报名者拿核查通过的证明以及丁男证明和里正、保人的信去县衙确认身份,并由第三批人进行最后一次筛查。
      此外就是进行最粗略的武艺筛选,一般在报名时得了戊等的人都能通过,而己等以下则有点悬,不过己等以下的人,通过一年的学习,多数能达标。
      所以初考刷下去的人并不多,大凡懂点拳脚、肢体健全的人,都过了。
      赵睿如英姿勃发,体格雄健,仪表不凡,只小露了一手,便通过了。
      季容仍在张贴告示附近的茶馆喝茶,一点也不担心。
      不多时,赵睿便春风满面地来了,喜道:“了不得了,今天黄文公大人去看我们报名了,还夸我武功好,是个好苗子!”
      季容笑道:“一点表扬,就让你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难道没有一个人比你强?”
      赵睿毫不谦虚地说道:“和我一起来的当然都没有我强了。不过上次报名得了甲等的那个景略,听说初考也非常厉害,有时间,我一定要和他比划比划!”

      旁边便有一人轻笑插话道:“你这话我会记得转告表兄的,到时候他去找你,你可不要不答应啊!”
      季容、赵睿一同转脸看去,却是男子打扮的黄娘子,带着她的小丫鬟萍江。
      赵睿道:“原来是你。景公子是你的表兄?难道你们家尽出这等高人?”
      黄娘子娇俏一笑,道:“高人不高人的也谈不上,我表兄自能走路起就在习武,天生骨骼奇清,阿翁说假以时日,当不在荀北营之下;我的几个兄长,均是武举进士出身,而今最小的弟弟也为圣上器重,留在宫里做了副尉官。你说是不是家学渊源呢?”
      赵睿道:“若给我七十年,我也能打下一番家业,叫我的孙女儿也能这样在外面昂着头说家中出大将,乃是家学渊源!”
      “你是很有志气啦,那我等着看你怎么打一番家业了。”黄娘子“咯咯”轻笑几声,又正色道,“我今日是和几个姐妹一起,打着陪表兄初考的名头,才能出来的,不能在外面久坐。上次和赵公子比武后回去与阿翁说了,阿翁说想见见你们哪。我阿翁很好的,一点架子也没有,说不定还能指点你一下。择日不如撞日,既然遇上了,不如请二位往寒舍小坐?”

      季容因怀疑黄娘子看出了什么,不免有些踯躅,赵睿很想去,但又觉得冒昧,且二人空手而来,登门太失礼,于是他只拿眼睛觑季容。
      季容果然遂了他的意思,道:“这怕有不便。我们还要赶着回去,再晚些天黑定了,山路不好走。而且我和赵睿既没带土仪,也未准备钱银,如此登门,实在太失礼了。不如另行约定时间,我让赵睿递上拜帖,礼仪全了,也不失文公府的体面。”
      “你和我爹一样,太古板了,一点也不变通。我想阿翁一定更喜欢赵睿这样的。”黄娘子话虽如此说,却知道季容说的并不错,所以也未强求,只道:“下回集日你们就来吧,我和家里说,你们不用提前送名帖,只当是私交来往,也不必刻意备下重礼。阿翁讲究个野趣、自然,随了天然造化的意思,便对了。赵公子一定要来啊,我叫表兄等着你!”
      黄娘子最后一句微带挑衅,赵睿立刻就应道:“那我可不客气了,一定奉陪令表兄过几手!”
      季容阻止不及,哭笑不得,只暗下主意当日他肯定不去,就算被赵睿拖进城,也绝不去黄文公府。
      黄娘子可能认不出赵睿的禁军八式,黄文公却一定认得,当年他也参与了皇帝主持的改良!
      他不仅不能去黄文公府,还得准备一套说辞,既能应付黄文公的疑问,又不会被赵睿看出来——这可真难为不擅长说谎的他了。

      季容不知道黄娘子了解的比他以为的更多,不知道黄娘子最疑惑的不是为什么他会二次改良的禁军八式,而是他为什么会那套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变化!更不知道黄娘子早在回去的当天就把这事说给黄文公听了,否则小小一县的武举初考,黄文公怎会有闲心去旁观?他又怎会注意到赵睿?
      赵睿也不过是比别人长得更俊朗、更高大些,也许武功不错,可是初考时,举子并没有完全展示自己的机会,仅从最简单的拳脚上,也只能看出赵睿的基本功扎实,哪里就那样引人注意了。

      黄文公倒是不曾怀疑季容的身份,对他来说,比起季容的来历,禁军八式的泄露渠道更值得他注意。
      季容的身份摆在那里,一切有根源可查,而根据季容的字迹和对黄娘子的指点看,黄文公肯定他不是奸恶之人,否则笔迹不会中正平和,给黄娘子的意见也不会是以自强自养为重。
      禁军八式流传很广,然而经由荀长飞改良过的那一套变化,由于威力过强,皇帝下令过不得随便外传,现在会这套变化的人,都是拱卫皇帝寝宫和政事堂的亲卫。
      尤其是那一路的最后十五招,乃是皇帝和季容亲自推演过的,连荀长飞知道的都不全。他自己也只是见过,没练过,更没参悟过。原因很简单:皇帝不准。
      黄文公早年很奇怪皇帝为何不让自己的心腹参研这十五招,后来他懂了。
      这后十五招是贴身游斗之招数,攻守双方相距不足一拳时方见威力,其机关诀窍,都在转腕沉肘的细节之间,必得由传授者亲自下场与被传功者实战方能吃透其中精髓。皇帝和季容两个人练练尚可,季容教别人,皇帝怎么可能准许?
      即使这十五招最后会失传,皇帝也不会让季容去教的。
      至于皇帝本人,也就愿意让季容和如清近身,其他人素来需保持在他三尺之外。
      黄文公甚至还曾很八卦地想,这套变化没有后十五招已经很完整了,皇帝非逼着季容去想后十五招,不过就是为了自己一时情趣。

      黄娘子本人是没见过那后十五招的,不过她和黄文公聊起赵睿的武功套路时,曾两颊绯红地说他是“登徒子”“尽好贴身游斗”,黄文公猜测,没准赵睿的师父还真会后十五招。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样一套保密严格的禁军八式,是怎么流传到西北一个小山村的呢?

      季容不知道,他和荀长飞等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那套武功,没有广为流传,并不只是因为合适的人太少,还有皇帝的私心作祟。
      想来也是,大华人口盛多,难道几百上千个差不多体格素质的人都找不出来,最后只能将就那么几十个?
      皇帝说什么,季容就信什么,二十多年,季容习惯了这样,并将这个习惯带到了新生,从没去想那些不合常理的事情。

      一只驯养的苍鹰从黄文公府上腾起,在西北的大地上盘桓数圈后,冒着春云春雨,奔京城而去。
      走在回乡路上的季容只想着怎样避免自己被揭穿,却不知在他下定决心要为皇帝在培养一个忠义的大将或亲卫时,就注定了必将再次回到他身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注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