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西山上 清风寺(上) ...

  •   推开房门,青山流水,枝头鸟儿脆鸣,自是好一副自然风光。北宋年间,一间清幽的小屋落座在瀑布边上,因为常年浸着水汽,竹子保持着青葱的色泽,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站在小屋子里,眺望整个山脚,透过林木,依稀能看到在哪弯弯绕绕的山路上,马车行人络绎不绝,实在与此处的环境相距甚远。
      事实上,在西山顶上,建有一颇具灵气的寺庙,也不知怎么的,这一传十十传百,香客也愈发地多了起来。要知道,尤其是北宋又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即使是皇孙贵胄亦是祈求佛祖神灵保佑的。
      香烛燃烧散发的淡淡的味道弥漫在整座红墙黑瓦之中,正殿中的人头攒动,几个年轻的和尚合手矗立在佛像两旁,随时为需要帮助的香客提供解答。偏殿的一个小房间里,有一身披袈裟的老僧正在坐禅,双眸闭着,似乎在冥想。檀香袅袅从青铜炉鼎的镂空雕纹中飘逸出来,寂静地只能偶尔听到佛珠转动产生的声响。
      夕阳西下,香客才渐渐少了下来……清风寺方回归为一方净土。不远处的林木下的石路上,几个小沙弥踮着脚尖不时地往后山腰的地方探望,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便是适才小竹屋所在的地方。
      “师叔祖怎么还没回来,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准备晚课了,若是被性慧方丈发现了,小师叔祖定要抄一个晚上的佛经了!”
      “我倒觉得让他吃点苦头也是好的!昨天,我还听几个师兄说小师叔祖他身子刚染上了风寒,本就该禁足的……”
      “真的?”其他几个包子都瞪大了眼睛,拖着小扫帚便凑了过去。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说话的小包子装模作样地比了一手,不过这隐隐带着违和感的动作着实没什么威慑力的,在外人看到倒是可爱得紧。
      “也不知那园子里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莫不是在那里更好悟道?!”
      “说不定呢!我想跟着小师叔祖去瞧瞧,你们说,会不会哪儿有些仙气,沾了变得修成正果的……”可惜小包子方说道此处,“啪啪啪!”几声脆响,光秃秃的脑门上都多了几道红色的戒尺痕。
      眼角撇到青灰色的袈裟,一阵哆嗦后均退到了一起,急忙合手行礼,“明德维那原①,小僧知错,但请明德维那原责罚。”说罢,一排小脑袋齐齐地低了下去,刚入寺时烫上地戒疤都显露在中年和尚的面前。
      “那可知错在何处?”声音威严,浑厚又带着些沧桑,挂珠很长,即使小沙弥们颔首也能瞧见深褐色的佛头穗在那青灰色间一动一动。
      “修佛修道不该有守株待兔之心……”相互看着对方的脚,竟也是异口同声地说了出来。
      可惜,话音落了半响,无丝毫动静,不知过了多久,小沙弥们手中都积了汗,那名为明德的和尚才复又开口,悠长地说道,“从前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的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的照办了,可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活在当下。你们尚不同俗家弟子皆在佛门之外,亦能随心所欲。既入了佛门重地,便望你们牢记这个道理,阿弥陀佛。”
      “徒孙必当谨记在心,阿弥陀佛。”
      当那一抹青灰色出乎意料地慢慢远离视线之际,听着那脚步声渐行渐远,小沙弥们心里的石头才算掉了下来。只是,还未等他们相视而笑,那低沉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成功地让他们再次绷紧了神经。
      “适才,你们说小师叔祖如何了?”几个小包子脸上一闪而过的犹豫自是落在他眼里的,忍不住厉声了些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五戒可还记在脑海之中?”
      “......小师叔祖去山腰的竹屋了。”
      “何时出寺的?”
      “结斋过后。”
      明德和尚微微皱了皱眉头,转身提步离开了。几个小沙弥面面相觑,揉着自己的小心脏拿起扫帚也一时间也不敢交头接耳了,很快便把那小师叔祖的事情抛在脑后了。
      ……“咚咚咚!”“师父,晚课的准备已经就绪了。”
      那须眉白胡的老方丈这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下榻推开了屋门。适才青灰色衣袍的和尚恭敬地颔首而立,暂且看不清那阴影下的表情。
      青石板的路上,一前一后,他们都没有说话,但老方丈却忽停了下来,望着一片略显空旷的庭院,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和蔼的笑容。明德和尚不明所以,抬头一看,神色虽没有变化,但手中佛珠的转动却不着痕迹地慢了半拍。
      “还记得他刚来寺里时候的模样吗?”老方丈一双明亮的眼似乎陷入了沉思,“犹记得,前些日子与老衲学习戒律的时候,尚提到这根据辈分的称呼。才不觉注意到,十七年一闪而过,从小沙弥变成了小师叔祖了。”
      “阿弥陀佛,师父说的正是。”他的小师弟,明空,大概寺中谁也不会忘记那段岁月。是快冬天的时候了,老方丈正带着一众弟子在从开封大相国寺回来的路上。大雪压路,马车行得极慢,当夜不得不在林中露宿了。
      政治乱世,凡间战乱不断,万千生灵亦是如此。子时之际,林间却是狼嚎声不断。他们在周遭燃起了火把,武僧们也取了棍棒时刻戒备了起来。只是,出乎意料,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之后,突然又有一阵火光和马蹄声由远及近,驽马声,大喝声此起彼伏。“唰唰唰!”,翁鸣过后,那火堆突地被打散了开来!定睛一看,竟是两根带着血迹的强弩之箭。于此同时,本是强势的狼群却连连惨叫了起来。还未等众僧梵音过来,忽见雪地之上一道银色的残影在火光下闪过。
      一双双眸子顿时紧盯着那颤动着的灌木丛,就在月色之下,登时瞧见了那银绿色地兽瞳在闪烁发亮。众武僧纷纷一跃而起,持棍护在老方丈的身边。而这自然惊动了不远处的猛兽,成功地让它又发出了警告的嘶吼声。
      举起了火把,稍稍靠前将那灌木丛,将那阴暗的地方照了个亮。“嗷呜!”又是一声狼嚎,那小和尚连忙退了两三步。
      “怎么了?”这时,老方丈的声音响了起来,淡定沉静如常。“它无伤害之意,便任由它往来罢了。何必扰它清净……”
      “阿弥陀佛,小僧知道了。”小和尚深呼了口气,随着众位僧侣取了木鱼出来。一盏茶后,晚间的听法便开始了。
      今夜难得由老方丈授课,僧侣们自是听得格外认真。而说来奇怪,那银狼倒也没闯到众人面前,除了悉悉索索的声音之外,不注意的还以为它早已悄悄离去了。与远处的哀号相比,这里人与狼的关系竟莫名地似达成了平衡。
      但很快,随着“驾!”吆喝的御马声忽近,眨眼间众僧侣的面前出现了一队了朝廷兵马。带头的将领翻身下马,朝着老方丈合手行了一礼,“大师,有礼了。”
      浓重的血腥味飘散中空中,饶是老方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没有即刻理睬他,只是继续淡然授课。朝廷将领不免有些尴尬,不着痕迹地捏了捏拳头,脸上的笑容稍稍僵硬。“大师,今夜我等正于这林中驱赶猛兽,好保一方太平。只是,适才慌乱之中,那狼王却不见了踪迹。不知大师可在此处见过一匹银狼?”
      老方丈手下微顿,那将领看在眼里,唇角又挑高了些,心中笃定了很多。此时,视线多集中在了持珠老者的身上,适才的小和尚悄悄地瞥了眼阴影中的银狼,才发现它的身子虽紧贴着地面,但周身的肌肉却是紧紧地绷着,显然时刻准备进攻……
      “煞气太重,生灵涂炭,改诵往生经吧。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一卷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
      这明显是全全不给朝廷面子了,那将领的红面副手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极为不愉,“大师,将军问你话呢,出家人都是这般狂妄的吗?”
      “林宏,不可无礼!”那人低喝了一声,可语气里却是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话音刚落之际,他身后的士兵们均隐隐露出的是嘲讽的笑容,年轻的佛家子弟都愤怒地有些蠢蠢欲动。老方丈一个眼神扫过,均才颔首继续咏诵往生经。
      “阿弥陀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万法之根本乃为生命。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也杀我故身……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万事万物皆以适可而为止,世事轮回皆有报,将军何须斩草除根,作孽太深?”老方丈明目微合,绵延悠长地说道。
      “那可能放纵那些野兽继续残害百姓不成?”
      “将军又怎知,人不为狼之‘野兽’呢?……阿弥陀佛!”
      “大师自是德高望重之辈,超凡脱俗,本是我们凡夫俗子所不及的。现今,便再问大师一句,可曾看见那银狼?”
      “出家人不打诳语,阿弥陀佛!”老方丈说得模棱两可,却是在让那将领无话相击。听着源源不断的梵文,朝廷兵马终是忍不住愤愤然的离开了,一路留下串串咒骂的声音。远方的杀戮再次拉开了序幕,狼嚎声响彻在整个林子中。
      于是,就在此时,那银狼猛地窜了出来,一下子竟是到了火堆之旁,丝毫没有怯懦之态。登时,僧侣们全全安静了下来,老丈抬眼对上那双冰冷的兽瞳,“你可还有什么心愿?”
      “嗷呜~~~”直过了半响,那银狼一阵高呼,高傲且优雅地抬腿又往灌木丛里去了。众僧皆摸不着头脑,却见老方丈忽然起身,跟着那银狼而去。
      当拨开那扎人的枝条时,饶是老方丈也不由瞪大了眼睛,那雪地之上,躺着的一团,何不是个已经面色发青的婴孩!
      老方丈连忙将那孩子抱在怀里,再靠到火堆旁边看个清楚。“阿弥陀佛!明德,赶紧取来不用的棉服!”
      紧接着两指搭上婴孩细弱的手腕,眉头紧蹙,连调动了内力缓缓输入孩子的体内,呼出他微弱的心脉。
      “嗷呜!”再一声狼嚎之后,老方丈抬首时,便只看到了那银狼朝着狼群远去的背影。他不由合手朝着它微行了一礼,道一声,“阿弥陀佛!”
      注:①维那原为寺院三纲之一,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实际上是寺院的监察官。维那的职权比僧值要大一些,所辖范围也比僧值要宽泛许多。
      所谓两序,是仿照封建朝廷分文,武两班之次秩序,而将执事僧分成东,西两序。
      东序以熟谙世务者担任,主要负责寺内杂务,有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六位,为东序之首领,称为知事或悦众。
      西序则以精通礼仪者担任,有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殿六位,为西序之首领,称为头首。
      按序职与列职的不同,各有一套东,西两序排列。
      如列职的次序为:
      东序:督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元,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材头,饭头,菜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净头,照客。
      序职的东西两序次第为:
      东序:维那,悦众(辅助维那敲法器者),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请客,行者,香灯。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值日僧),招待,参头,司水。
      序职属于寺院的荣誉职位,它是授予与该僧人的宗教实践及资历相联系的,通常伴随其担任的列序而授予相应的序职,相对比较固定,随着资历的提高或有特殊表现,有较大贡献者亦可升序;而列序多为实职,有具体的职责分工,通常根据该僧人的发心及能力任命,半年或一年一换,可连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西山上 清风寺(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