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五十六章 ...

  •   第五十六章楚歌四面

      扈三娘的出场在柳画桥眼里着实惊艳。

      好一个英姿飒爽的美少女!有诗为证:“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竖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这是我三弟未过门的妻子,扈家庄的千金,唤作三娘的便是。”祝龙向董平介绍道,又对扈三娘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双枪将’董平。”

      董平施礼道:“扈姑娘。”

      扈三娘拿眼上下打量了董平一番,轻轻哼了一声,道:“大哥,当今果真庄客难寻了么?这反复无常的小白脸降将你们也奉为座上客?”

      一旁祝虎闻言,面上有些挂不住,道:“三娘,休得对董将军无礼!”

      董平并不在意,呵呵一笑,道:“扈姑娘直言直语,是位女中豪杰,难怪能与贵庄上相交好。”

      “此番李家庄捉拿李应,还需董将军对三娘多多拂照。”祝龙客客气气对董平道。然后他看了看董平身后的柳画桥,又道:“此去应是无需许多时日,董将军可将兰儿姑娘留下,我庄上自会照料,也免去了兰儿姑娘路途奔波之苦。”俨然将柳画桥看做了董平的侍妾。

      董平道:“如此谢过了。”接着又问道:“那救走梁山贼人的人可曾有了线索?”

      二公子祝虎道:“唉,竟然追丢了。我祝家庄的地形乃是高人所设计的奇门遁甲之术,一旦入夜,若无特定条件,我庄中自己人也无法进出。我等本想天明去抓那被困贼人,没想那贼人竟然逃脱,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三弟今日未来,正是不甘心,还在派人四处寻找线索。”

      董平点头道:“梁山贼寇确实不易对付。待我收服李应,必助贵庄一臂之力破那梁山军马。”

      柳画桥跟着董平回了跨院,道:“祝家庄看来是不放心你,让扈三娘看管于你呢。”

      董平想了想,道:“这倒无妨。”

      柳画桥忽然想起一桩事情,便问:“那扈三娘明明浑身上下都没有青色的衣物,为何要唤作‘一丈青’?”

      “‘一丈青’乃是山中一种巨蛇,此蛇长约丈余,通体黑色,故而唤作‘一丈青’,‘一丈青’蛇凶狠毒辣,见人不避而迎之,百姓恶之。”董平解释道。

      “这……”柳画桥听了这缘由,暗暗心惊,又不禁好奇,水浒里说扈三娘后来嫁与王英那个矮矬子,若她果真性子毒辣,又怎肯屈就?那王英莫非有何手段?还是,真相其实是另一副模样?

      柳画桥正想着,忽听董平道:“柳姑娘要小心。他们为何点名要留你?”

      “无非也是要对你起些威慑作用罢。”柳画桥不在意道,“就好比结盟国家互派质子之举。”

      “不可轻心。”董平道,“我有一计,可令柳姑娘先行脱险回去。明日我启程之时,柳姑娘扮作兵丁一名,行至半路自行逃去,可好?”

      “不可。”柳画桥摇了摇头,“将军与扈三娘打下李家庄之前,李应还并未真正脱离祝家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若失踪,祝家庄必然起疑,或许前功尽弃。我需在此等候到底。”

      “柳姑娘确是胆色过人,让我等男儿汗颜。”董平见她不愿走,所言又确实合理,便也不再强求。

      第二日董平与扈三娘起身前往李家庄捉拿李应。

      @

      扑天雕李应近来十分头疼。

      先是自己最宠爱的小妾失踪,四处寻而不得;接着向祝家庄索要杨雄不成反被射伤手臂铩羽而归,失尽了颜面。祝李两庄本是交好多年,李应与祝朝奉礼尚往来,若有大事小情彼此是给足面子。只是近些年来,祝朝奉逐渐年迈有病,多在后堂安享天伦,将庄中大小事务皆交与三个儿子掌管。

      祝家三个儿子虽是一母所生,性格却各个迥异。长子祝虎最好结交,擅与人亲近,庄上一多半庄客皆与其近密,只是做事优柔寡断,耳根最软,容易听信他人言语;次子祝虎喜好玄幻灵异之术,多与道士和尚风水先生为伍,早些日子听说是寻得一位天师,拜在其门下,修习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术;三子祝彪是祝朝奉最为喜爱的儿子,因此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有不从,因此性情乖张。但却自小好习武艺,祝朝奉也为他请得不少名师,就此练得一身好功夫,进了大名鼎鼎的苍龙卫。李应与祝家庄的嫌隙便是始于此子。

      李应娶有四房妻妾,育有一子一女,女乃大夫人所出,闺名鸾珂,时年一十四岁,生的娇美,自小跟随李应练习武艺,一身好本事,却性子温婉。祝家长子次子早已婚配,只有三子祝彪尚未娶妻,看上了李鸾珂姑娘。李应本欲应承了这门婚事,也是与祝家又交好一层。没想到却无意得知祝彪亦向扈家庄的扈三娘提了亲,想要坐享齐人之福。李夫人刘氏素知扈三娘性格泼辣,自己女儿若是嫁了过去就算是平妻亦难免受气,李夫人心疼女儿,死活不愿李应答应这门亲事。李应也爱女心切,于是回了这门亲。祝朝奉对此未曾置喙,只是那祝彪从此便对李应结怨在心。那日里用箭射了李应也是因为此事。

      祝家三个儿子接管祝家庄之后便与李家庄有些疏远,而与即将结为亲家的扈家庄却日渐亲近。三个庄院中无疑祝家庄是主导,庄客最多,人马最众,平日里关照李、扈两庄。而现如今,李家庄前有梁山军马虎视眈眈,后有祝家庄已然与自己撕破了脸,这一大庄子的人,要何去何从?

      李应前后踌躇之际,庄丁来报说一早告辞离去的那位石公子去而复返了。

      只见石秀果真回来了,气息微喘,急匆匆道:“李庄主,祝家庄的大队人马杀过来了!”

      李应大吃一惊道:“怎会如此!”

      “是秀亲眼所见。打着祝家旗号,衣衫整齐,武器鲜亮,浩浩荡荡向着李家庄来了!秀不能眼见李庄主这般善人被如此欺凌,特回来助庄主一臂之力!”石秀道。

      李应以为只是自此交恶,却没料到祝家庄竟会率军来攻,想要占了自己的庄院,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道:“好一个祝家庄,我李应并不曾亏欠了你,你竟如此待我!石兄弟如此仗义,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石兄弟能在我李应危难之时去而复返,你这个朋友,我李应是交定了!”

      “李庄主高抬石秀了。”石秀道,“庄主还是早作迎敌准备。”

      李应马上召集庄中人马,教皆披挂了,又命人抬出自己的浑铁点钢枪与飞刀,穿戴整齐,便与石秀要出门迎敌。还未出庄门,只听马蹄声响,一匹四蹄踏雪枣红马载着一人冲在李应跟前。

      但见马上此人,乌发蝉鬓,娥眉青黛,明眸流盼,朱唇皓齿,一身浅绿的短襟配上银白的轻甲,柔荑执鞭,温婉与飒爽毫不突兀地融合一身。此女非是旁人,乃是李应府上千金李鸾珂姑娘。

      “爹爹!珂儿听闻祝家庄来攻我庄上,愿为爹爹打这头阵。”李姑娘道,音色动听,犹如天籁。

      李应点点头:“好珂儿!瑜儿呢?”

      “瑜儿要来,我怕仗势凶险,便教他守家。”李鸾珂道。

      李应带着石秀和女儿率领庄上人马前去迎敌。来到庄前,只见祝家庄的人马已经一字列开,旗帜鲜明,门旗下一男一女两员将,女的骑一匹白鬃红花马,墨色软甲,紫色战袍,背背一对日月双刀;男的浅铜色盔甲,猩红的斗篷迎风猎猎,二人立在一处,威风凛凛,好一对璧人。

      “爹爹,是扈三娘。”李鸾珂见了那女将道,“另一个是谁?以前未曾见过,是祝家找来的新庄客?”

      李应未及回答,对面扈三娘高声道:“李应!祝家庄待你不薄,为何要与梁山贼人勾结与我二庄为敌?”

      李应闻言怒道:“扈三娘,汝乃小辈,直唤吾名,扈兴老儿未曾教你礼仪乎?”

      扈三娘大笑道:“李应!你现为我祝扈两庄之敌,何须尊称?今日我便拿了你回去!”说罢手执双刀拍马上前。

      “爹爹,这扈三娘好生无礼!待女儿教训与她。”李鸾珂亦催动□□四蹄踏雪驹,挥鸾凤金丝枪上前战那扈三娘。二马错蹬,双刀对上长枪,两员女将真真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缠斗处香风阵阵,娇叱声声,一时间难分难解,无辩上下。

      石秀在旁观敌掠阵,暗叹柳姑娘妙计。原来那日离营,柳画桥暗递锦囊,叮嘱按锦囊之计行事,即使李应要不出杨雄,也可早破祝庄,救出杨雄。石秀打开锦囊看罢便对柳画桥又加了佩服,虽是手段不免不太磊落,却真是好计策,驱虎吞狼,既折了祝家庄羽翼,又得李应一员大将上梁山入伙,可谓一举两得。于是他入庄之前先偷偷潜入李应内宅绑走了李应的一个小妾,安置完毕这才正面求见扑天雕请求相救杨雄。果然祝家庄如柳画桥所料并不放人,李应面上挂不住亲自出马要人,却被祝彪所伤,两家终于撕破脸皮。

      不过石秀没想到的是连老天都帮他,一是原来早有提亲李鸾珂一事为引闹出祝李不和;二是李应之子李贤瑜与石秀分外亲近,李应又最宠此子,几乎言听计从。如此一外一内两件事使得石秀顺利实施离间计。

      今日祝家庄来攻,乃是最后的契机。既不能叫祝家庄抓了李应去,又得借此机会最终使力让李应下定决心上梁山。

      目前看扈三娘功夫似乎与李鸾珂不相上下,即使稍有优势,己方也应不会吃亏。只是不知那门旗下另一人武艺智谋如何,莫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

      石秀思忖间,战场上形势起了变化。原来二女若说武艺本是不相上下,甚至李鸾珂因着学得耐心,还要稍胜一筹,但扈三娘自小娇纵,那里肯败于人下?眼见许久未能胜出,焦急之中心生一计。她拉了一个败式,拨马便要回转,李鸾珂见自己占了上风,也不疑有他,策马便追。哪知扈三娘回身射出三只袖箭。二人距离太近,李鸾珂姑娘施展浑身解数人身脱险了,却有一只袖箭正扎在马颈上。那马长嘶一声,整个直立起来,李鸾珂没有防备,从马上滚落。

      如此战况双方都看在眼里。此时董平阵上应令人迅速上去捉回李鸾珂,然而董平却有意啧啧赞叹了一番扈三娘好本事,然后看见石秀拍马上去救人了才一副恍然醒悟的样子叫庄丁们上去抢人。

      扈三娘气得七窍生烟。她好不容易将李鸾珂掀于马下,董平却白白浪费了抓人的好时机,只得活生生看着对方将李鸾珂救回去。

      石秀救回李鸾珂,跟李应打了个招呼便上去迎战扈三娘。扈三娘恨董平错失良机,正在气头上,见方才救走李鸾珂的男人纵马上来,便挥着日月双刀要上。却听身后马蹄声响,一个声音道:“扈姑娘,且下去休整,待董平来会他一会。”话音未落,一人一马已如闪电般疾驰到扈三娘身侧,挡在石秀与她之间。

      扈三娘也想看看董平究竟有什么本事,恨恨道:“你最好将功赎罪,若是输了这场,看你还有什么颜面在祝家庄待下去!”说罢拨马回归本队。

      董平看着她一乐:“姑娘生气起来真是别有一番美态。”

      扈三娘听见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无奈马已走得离他远了,阵前自己人叫骂无疑衰了士气,只得心中暗骂:“好你个董平!竟敢言语上轻薄于我,看我回去怎么整死你。”

      董平迎着石秀上前,大声道:“来者通名,董平枪下不死无名之鬼!”

      石秀上下打量了一番董平,果真端的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石秀心中疑惑,自己从梁山来李家庄之前,听闻是祝家庄还抓了梁山上两个人,一个是位叫做“小络”的姑娘,另一个就是董平。那么这个“董平”可是那个“董平”?若是,为何却为祝家攻打李家庄?石秀加了小心,道:“在下‘拼命三郎’石秀。”

      董平点了点头,不再多话,挺双枪与石秀站在一处。

      石秀与董平一交手,心中暗吃一惊,没料想这董平这般武艺高强,今日自己要想取胜实非易事。正胡思乱想,董平双枪缠住石秀的刀,要夺过去。石秀哪里肯让,双方抢夺间,两匹马马打盘旋,二人近身,石秀忽听董平低声道:“董平亦水泊梁山之人,我有计策逼李应上山,你佯败于我,我速追去,好与你细说。”

      石秀闻言,心中掂量了一下董平的话。他没说他诈败让石秀去追,而是让石秀诈败他来追确实表示了诚意。石秀不动声色,仍与董平夺刀,董平却一下感觉到石秀手上松了劲,知道他应允了,便不客气将石秀的刀夺下,扔在地上。

      石秀失了武器,只得从腰间抽出佩剑迎董平双枪。二人又战十合,石秀虚晃一剑,拨马便向一旁小树林中去了。

      李应见石秀败了,急忙要命人鸣金,重新换了马回来前阵的李鸾珂道:“爹爹不必惊慌,石叔父未曾败回本阵,而是往那树林中去应是有法对敌,我等应该趁对方只有扈三娘一人上前厮杀一阵。”

      “好女儿!”李应点头赞许自己文武双全的女儿,手中令旗一挥,身后庄丁们得令,拿刀拿枪冲向对面扈三娘的阵营。

      扈三娘见石秀败走,董平去追石秀看在眼里。她是个非胜不可的主儿,若对方败绩,她也定会追赶,所以并未觉得有甚不妥,相反还稍稍对董平刮目。阵上敌对,看得出董平武艺确实了得,心中暗哼一声,心道你董平也终于有些可取之处,若抓回石秀,那本姑娘就不跟你计较放走李鸾珂之事。

      扈三娘心中正想着,没料对方阵上却一忽儿厮杀过来,急忙也挥了手中令旗。双方人马立时混战起来。庄丁们互相厮杀。祝家庄的人马常日里操练,临阵比李家庄的要勇猛许多,李应见未曾占得便宜,石秀又迟迟未归,急令收兵,与女儿带人马逃回庄里。

      扈三娘胜了一阵,见李应收兵逃走,正要教人追赶,却见董平一人一马回来,扈三娘柳眉一竖,道:“怎的?那贼人石秀呢?”

      董平一伸胳膊:“我中了他暗器,跑了。”果见董平左臂上插着一支袖箭,袖子已被鲜血染红。

      扈三娘骂了一句“没用”,再看李家庄的人已然逃回庄内,便也收兵,退出半里,安营扎寨。

      @

      却说李应与女儿率兵逃回庄内,公子李贤瑜迎着,见姐姐落马受了伤,急忙叫庄里郎中来看。又不见了石秀,便问父亲。李应叹口气正欲开口,忽然庄丁来报说石秀回来了。大家看到石秀完好无损地回来,都松了口气。

      李应便问石秀情况如何,石秀道:“那董平枪法了得,我一时无法取胜,便学了那扈三娘对付鸾珂姑娘的一招,佯败引他近身,觑准机会用袖箭伤他,没料他精明的要死,一直奔出甚远我才有了机会,如今他负伤而去。”说完情况,石秀又问李应战况。听完了石秀皱眉不语。

      大公子李贤瑜平日敬重石秀,见石秀不语,若有所思,便问道:“石叔父想到了什么?“

      石秀摇摇头道:“容我再思。瑜儿你还是去看看那些受伤的庄丁,好生安抚吧。”

      李贤瑜应了,便去探望受伤的庄丁。受伤的人被安置在一个平日里待客的院子里,李公子刚走到门口,只听一个声音道:“我来庄上本是为了混口饭吃,哪知今日真的动刀动枪还伤成这样,早知这样,真不该来……”此话一出,周围顿时有许多原本正疼得哼哼的庄丁纷纷附和。

      李公子愣了愣,抬起的脚收了回来,不知自己是不是该进去。忽然觉得有只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回头一看,却是姐姐李鸾珂。李鸾珂阵上摔下马匹,还好只是受了些轻伤,蹭破了些皮,无有大碍,她生性良善,心里也想着来看看受伤的庄丁们,没想到走到门口见弟弟在门口发呆,她也听见了方才庄丁们的言语。

      拍了拍弟弟的肩,李鸾珂走进屋里去,一股血腥味道扑面而来,她丝毫没有在意,朗声向大家道:“今日大家奋勇杀敌,鸾珂在此先谢大家了。”说罢深深一礼下去。刚才说话抱怨的庄丁们此刻都不说话了。

      只听李鸾珂继续道:“大家在李家庄的时间也不短了。平日里爹爹如何待你们,想必你们心中亦是有数。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今祝家庄来袭,大家难道不应为庄上出一份力么?今日受伤之人,皆有银钱补偿,所以请大家也莫再抱怨。”

      众庄丁听了如此说,也觉心中羞愧,诺诺而应。

      李鸾珂皱眉离去,李贤瑜追上,道:“姐姐真是厉害,瑜儿何时才能赶上呢。”

      见弟弟一脸崇拜看着自己,李鸾珂舒展了眉头,笑着望了望他已经超过自己的个头,道:“瑜儿再长大一些就会比我,比石叔父,比爹爹都要厉害的。”

      @

      是夜。一轮圆月。李家庄外忽然响起了一阵阵悠扬的口哨声,飘忽着随着夜风,飞入庄内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有没睡着的庄丁听了这曲子,忽然流着眼泪推醒身旁的人;睡梦中听见这曲子的,竟在梦中流了泪;清醒过来的人们,会吹口哨的,加入了吹曲子的行列,不会吹的也跟着轻轻和唱起来。

      李鸾珂心事满腹未曾成眠,听见这口哨声,猛地从床上坐起身子,心里一片疼痛,竟也跟着落下泪来。听着清扬的哨声和隐隐的歌声远近呼应,从零落到连绵。她知道,爹爹这李家
      庄,到了今日,终是要散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