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四十八章 恰是雨连天(四) ...

  •   屋内昏暗一片,已是子夜时分。沉霖安然睡于床上,看似已安寝,实则还未眠。睡前甘兰为她的眼睛刚上过药,如今尚隐隐作痛,但这并非她难以入眠的原因。

      难得这几日来头一次雨停,苍茫大地上是死一般的沉寂。恰逢子夜,更是静夜阑珊。

      如此沉寂,令她于烦闷之中多了一丝宁静,思绪不由得飘远。那是何时?也是这般怅然难眠,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甚至是不同的时空,只是心情如一。

      很想起身去窗边小伫片刻,紧攥着棉被一角的手不安地晃动着,却迟迟未拉开。她很犹豫,与其说是犹豫着是否要走到窗边,不如说是犹豫着是否放纵自己胡思乱想。

      这些天来她太纵容自己了,才会无止无境地任自己伤怀,感叹。一想到那个令她爱恨不能的人,她便不由得将被单抓得更紧。比起无奈,她更愤恨一些:他凭什么占有她的思念?

      她不愿提起这个名字,因为这个人,甚至是名字都也隐瞒了她七年。算如今,她仍无法肯定他是否还在欺骗着她。或许,连现在的名字也是假的,她不知道,如甘兰所言,她所知甚少。她只知道自己不能心软。

      窗外寒蛩不住鸣,月满窗棂,照亮雨后薄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他的?星光零乱,一如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一个标准。

      是溪水潺潺,相伴落花?是阳春三月,桃之夭夭?是芳草连天,碧色满园?是月下花前,流萤漫天?是携手闯荡,共同患难?还是从相见起,她便已倾心而不自知。

      寂夜无人,她无需再强作伪装,心里的防线还是于刹那间崩溃。她无法克制这源源不断的思念。也罢,也罢,既是无法相爱,能如此惦念着,也是一种庆幸。她的嘴角欣然弯起了一抹微笑。今夜,她静然思念着。来日再见时,已是陌路人。

      隐隐约约,似有一阵洞箫自远方而来。她不谙音韵,只有好听和不好听两种评价。而这声声箫鸣,分明令她才稍平静又,勾起无尽怅然。她轻笑,既是能入人心底,又怎会不是佳曲呢?

      朦胧中,她倏地跳起身来,方才太过大意,才沉迷于箫音中而不多加思虑。这清箫是何人所奏?是敌是友?这处驿站本于沐雨城外,四下并无人烟。渊与甘兰不曾吟啸,那这箫声究竟从何而来?

      悄然,她小心翼翼地推开窗子。月色入户,满照于她略显苍白的脸上,惆怅一览无遗。箫声不减,却不见人影,惟有幽幽月华与她两相对望。

      细细辨来,这箫声似是自屋内传来,她不觉生疑。再一细听,始觉似是从渊窗边飘来。她方略略安心了些,却又好奇。

      箫声戛然而止,她尚未回过神来,眼前便已多了一个人。渊一袭素缟,墨发如瀑,左手执一翠色玉箫。皓月之下,微风过处,翻起他雪白衣袂、墨黑长发,眉似卧梅,眸若明月。她一时看呆,竟觉他恍若自天上而来的仙人。

      渊微微笑着,嘴角弯起的弧度里,嵌了凉薄月色。他轻声问道:“可是惊扰了你入睡?”声音也仿佛自天边而来,飘渺,茫远,让她觉着有些不真切了。

      很快,她便回过了神,摇摇头道:“本便睡不着,听了这箫声,觉着好奇,便出来看看。这几日来阴雨连天,屋子里闷,既是恰逢雨停,也正好透透气。”

      渊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再过些时日,我们便要北上了,你能休息的时间也不多。”

      对话有些枯燥,她一时不知如何答道,才想起正题,便问道:“这曲中分明哀怨多,你又是为何事而劳心呢?”

      渊不答她的话,只是绕开了话题,说道:“夜凉,你的脸色也不太好,早些休息罢,我先走了。”显然,他并不想回答她的问题。

      既是对方不愿答,她也没有法子,怀着疑问合上了窗,躺于床上,满脑是烦乱。渊异样的举动,让她很是好奇,却又猜不出个究竟来,只得于床上辗转反侧,始终难以入眠。

      窗外,渊执着玉箫伫立一旁,恬淡月光映照于他宁和的脸上,是温柔的笑颜。望着视线透不过的窗扉,似乎有一种不明情愫正潜滋暗长,他轻轻摇头,自言自语道:“我也和他一样了吗?”清风里的问话,却无回答。他只得转身离去,白色身影似尚残留于她的窗前,伴她一同入眠。

      翌日,竟是阳光满园。初睁开眼时,她不由得诧异这晴好天气,心情也蓦地好了起来。阴雨纵是令人压抑,之后也总会有晴阳暖人心扉。

      怀着愉悦的心情,她第一次走出了屋子。屋外只有一圈低矮围栏,老旧的木头斜倚于黄土之上,于阳光之下蒸腾着微尘。园子里已满是荒草,可见确是久久无人居住了。

      踏于被雨水浸润得松软的泥土之上,她感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在这世上。尽管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也终有一片乐土,让她聊以静息片刻。

      蓦然间,她觉得自己似乎老了。活了这么多年,风雨漂泊中,那颗满目疮痍的心已麻木厌倦了拼搏的生活,她仿佛不再渴望立于权势的最顶端,让所有欺骗过她、伤害过她、背叛过她的人俯首称臣。

      又似乎是尚未长大,这一世她还未满十六岁。隐村舒缓平淡的生活节奏,磨平了她生冷的锐刺,如同一只浸润于温水中的青蛙,不知危险已悄然而至,还享受着所谓静好岁月。

      既是天真善良的,又是世故多谋的,她不知哪一个才是真的她。一如此刻心情,复杂,难以言喻。

      她蹲于园子角落的老树下。几十年风霜已褪去了它的光华,如今只余一干枯枝,几星败叶,颓然于微冷晨风中瑟缩着。她望着这棵老树,她的命运最后是否也如这棵老树一般,凄零凋敝呢?

      身后蓦然响起一声呼唤,她不经意间回头。渊仍是一身素缟,衣带似雪,墨发随束。他一手负于身后,一手隐于广袖之中。暖阳铺洒于他素色的袍子之上,泛着光。那一瞬,她几乎觉得那不是阳光,而是他自身散发出的光芒,如此耀眼,亦梦亦幻。

      清晨时分,碧空如洗,风轻云净,暖阳怡人,骤雨已歇。荒芜院落中,惊鸿一瞥,如同失散多年的故人,似曾相识,却又茫然不知。如此异样之感令她感到晕眩。

      渊连忙上去扶住她,责怪道:“你血气甚虚,不宜久蹲,怎又忘了呢?”尽管隔着衣袖,她还能感受到他掌间传来的余温。

      她尚未从晕眩中清醒过来,只得任由他扶着,无意识地呢喃着渊的名字。

      渊低头询问:“怎么了?”他低垂的发散落于她的额角,彼此呼出的气息纠缠在一起,别有芳香。

      她摇了摇头,说道:“没事,休息一会儿便可。”不动声色地推开了渊扶着她的手。清晨露华正浓,尚有些阴凉。晨风灌入渊蓦然空了的衣袖,凄寒的,不是冷风,是她推拒的态度。

      如果说如此唐突的推却令他有些伤怀,那么转角处甘兰的出现,便令他内疚了。

      甘兰面色很是平淡,似乎并不诧异于两人有些暧昧的姿势,只是默默迎上前去,扶着她进屋。渊紧跟其后,心中五味杂陈,道不出其中滋味。

      屋内空气似乎因阳光过多而有些闷热,不然他为何觉得一时胸闷?甘兰端来一碗清凉茶水,她微笑着接过。缓缓流过喉头的,既是解暑的凉茶,也是稍稍舒缓的情绪。闭上眼,她想沉醉于这片刻的安宁。

      甘兰示意渊让她一人休息一会,两人双双步出了她的房间。

      沉默,还是沉默,两人并无言语、甘兰淡然神色中甚至带着一丝微笑,而渊却是满脸凝重,两人的角色仿佛对调了一般,让人奇怪。

      良久,渊方缓缓开口道:“清漪,你可曾怨我?”

      甘兰回过头来,直视着渊柔和的眼,字字铿锵有力:“又有何可怨呢?你曾多次问我是否后悔,我可曾回答过一个是字?我只是想告诉你,无论你是何种身份,哪个名字,我始终如一。即便你不再坚持多年来的复仇心愿了,我也可以放弃。十六年余了,我的命是你救的,武功也是你教的。于我而言,你不仅是指腹为婚的青梅竹马,是师父,是救命恩人,是友亦是兄。追随你,我并无悔怨。”

      甘兰目光如炬,渊有些不敢正视,只是幽幽长叹一声:“苍天造化弄人,你既是如此,我又怎好负你一片心意呢?”稍顿了顿,又道:“事成之后,前尘过往,随它去罢。这世上不再会有渊,天涯海角,我且相随。”

      甘兰笑问道:“此话可是当真?”话中的期盼不言而喻。

      渊也回之一笑道:“你说呢?”

      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笑,所有言语皆化作一抹微笑,于两人心中铭刻。

      再睁眼时,她才恍然似乎已小睡片刻。脑中昏昏沉沉,什么也记不起似的,她也不愿记起,所逝多是些不愉快的记忆,忘了也好。可忘了,又谈何容易?

      不想也罢,她起身整了整妆容,步出门外。空荡荡的,似乎只余她一人在驿站,也不知渊和甘兰去做甚了。

      空旷大地上,只余她一人伫立着。放眼望去,是望不见尽头的地平线。她张开双臂,微风过处,她仿佛已融入尘埃之中,几欲飘飞起来。

      便是如此罢,多好呢。她闭着眼在心中暗想,或许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定数,爱也罢,恨也罢,皆不由人,又何需庸人自扰呢?

      一滴,两滴,乍晴还雨,夏日的清凉于她额角蔓延开去,似是源源不断的慰藉,带着家乡的味道。她蓦然渴望回到隐村,如同所有高飞的大雁,倦了,总归是思归的。

      也不知爹娘眼下身在何方。前些日子她曾询问过渊,渊只说他也不知。不知也应是好事罢。细雨中,她眺望远方,暗自祈祷。

      然后,她甩了甩头,落下的除了发梢上的雨珠外,还有那些烦躁不安。所有她欲舍弃的,统统于纷飞落雨中灰飞烟灭。她雀跃地在雨中旋转了几圈,仿佛获得新生一般,心中满是释然。

      只是如此旋转几圈罢了,她自知体弱,不宜于雨中久伫,很快又回到了屋子。若是再不回来,被渊和甘兰见着了,定是又要责怪一番。

      回到房间,她以方巾拭干了面上水渍,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整个人感觉焕然一新。梳洗一番罢,她翩然转身,看着镜中裙袂飘舞的少女,愉悦的心情一览无遗。

      小茶几上摆了一个棕色的小藤篮,密密麻麻的藤竹上铺洒着深绿色的茶叶。她眯起眼来细细观察,确定是茶而非药之后,拾起一小撮,放入一旁的小茶杯中。手里空空的,她才意识到没有热水。想想数次钻木取火失败,她有些灰心了。

      所幸她在厨房里寻着一壶尚残余热的水,欢喜地倒入杯中。水流将细碎的茶叶卷入漩涡中,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沉浓的馥郁。她将前两杯水倒掉,第三杯才最有味道。那甘香、清甜袅袅回旋上升,如茫远的洞箫之音,于月夜下嘶鸣。

      一阵朦胧漫上窗扉,不知是热茶清气,还是细雨水雾,让人看不清。隐约地,她听见了一阵急促而又悠然的马蹄声。穿过窗扉,她还能依稀看见马上少年飘逸的身影,以及从旁少女的灵动。

      她不知为何会想用“从旁”一词形容甘兰,只是如此觉得,他们两人的关系似乎是不对等的,无法以“并肩”来描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