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踏雪寻梅 ...

  •   邺都,大长公主府邸。
      夜来落了一场大雪,今朝便见庭霰林花,琼妆素裹。
      堂隍院宇,高台曲池,碧瓦拱门,尽皆镀上一层银白,恍若人间广寒殿,有不胜仙境之感。
      碎石小径虽已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见半点污雪,走在上面还是稍嫌有些湿滑。
      绿萼打了个寒噤,想起自己待会儿要做的事,又觉得身上一阵接一阵止不住的哆嗦。她轻轻呼出一口白气,冻得快要僵掉的手指紧紧抱着怀中的梅瓶,脚下越发小心。她知道自己生得很美,又到了这个年纪,有些事愈是逼到眼前了。纵然是心灵手巧,战战兢兢,服侍得再好又如何呢?她能像甄姑姑一样一辈子不嫁陪在大长公主身边?还是等主子一时心血来潮把她像个物件般赏出去?若是遇着贵人,哪怕是为妾为婢,或者总有出头之日,最怕的是被指给某个管事仆役……她想起前日里周大娘拉着她一阵好夸,话里话外提到她那个管着马厩的侄子,周大娘是大长公主身边的老人,若是开口要了她去……绿萼咬紧了发白的嘴唇,她自小没了爹娘,只能自己为自己打算,那位…那位公子爷是最为风雅不过的人,又谦和温润,极受大长公主宠爱,若是、若是能入了他的眼……绿萼心头一片火热,凭空生出巨大的勇气,无论如何,她总要千方百计试上一试方才甘心。
      穿过一片竹林,便见幽幽静静一处梅园,园中红梅应时盛放,隔着矮矮一截白墙,可见虬枝诘曲,红英匼匝,疏密相间,宛若天造。此情此景,若有风雅公子,芳菲淑女,行那踏雪寻梅之韵事,作才子佳人之偶遇,成就一段风流佳话也未尝可知。
      可惜的是,偏有人大煞风景的捷足先登。
      一个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丫鬟,正站在一块石墩子上,攀了矮墙,踮起脚尖,伸手去折那红梅。乌鸦鸦的双髻,一身的大红袄子,衬着四面里晶莹的雪色,鲜亮得跟什么似的,虽是背影,却也叫人觉得生动美好。
      似听得动静,那小丫鬟回转身来,约莫十四五岁样子,瞧着甚是眼生,长相虽是普普通通,难得的是生着一双妙目,又长又弯的眼尾,似汪着一滩儿池水,流转间,波光袅袅,薄雾蔼蔼,极是动人。
      望着人来,小丫鬟手一松,那梅枝弹回去,簌簌落雪扑了她一头一身,那人也不惊慌,眨眨眼睛,朝绿萼灿烂一笑,招呼道:“可巧了,这位姐姐也是来折梅花的?”那嗓音,竟似黄莺初啼般娇嫩婉转。
      绿萼心头懊恼,寻思着要赶紧把这个小丫鬟支开,却又不知她底细,于是微微皱起眉头,问道:“你是哪里新来的丫头,不知道这儿的梅花是不能随便折的么?”
      那人眼珠一转,嘻嘻笑道:“这个我却不知,只我家练师最喜欢梅花风姿,想折几枝回去插瓶,好姐姐,你且便宜与我几枝吧。”
      绿萼心下一沉,闻说府中近日来了位女冠,颇得大长公主青眼相加,竟拨了金仙楼与其居住,莫不就是这位练师?如此,倒不能明着赶人了……
      绿萼抱着梅瓶的手紧了又松,口中说道:“既是如此,那便不劳妹妹费心了,待我折下花来,自叫人送到练师处所。”
      “甚好,甚好,”那人一脸欢喜地拍手笑道,溜下石墩,极为热情地凑到她面前,“小妹阿容,不知这位姐姐如何称呼?”
      “绿萼。”绿萼笑容微僵,不甘不愿地答道。
      “啊呀,姐姐真真是人如其名,美得跟那画上的仙女儿一样。”
      “阿容妹妹说笑了,”绿萼心急如焚,只盼她快走,“妹妹怎还有心思在此闲逛,若是练师要人服侍如何是好?”
      谁知其人换了一脸羞怯的表情,小声言道:“绿萼姐姐说的甚是,实不相瞒,阿容为了寻这几枝梅花,却是迷路了,幸而遇着姐姐,还望姐姐指点我才是。”
      绿萼几近仰倒,哪有心思与她细说,咬牙胡乱指了个方向,又催促了几句,那人方才道了个谢,闲庭漫步般悠悠然晃了过去。
      经此一段,绿萼早失了先前想好的定数,心头七上八下的,勉强按捺着四下里暗暗望过一回,见无人来,不禁又是失望又是迷茫,呆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不远处,恰好对着一座垂花门,连着抄手游廊。景窗下,立着一位年轻公子,身量颇高,披着一件黑色皮毛大氅,面容清瘦,眉宇间,似有凝结不去的惆怅。此时,他按着胸口,收回目光,轻声对着旁边说道:“甄姑姑,我们走吧。”
      甄娘含笑应了一声,行走间,却不着痕迹地落后一步,微微示意身后侍女,那侍女便曲了曲膝,自行去了。
      “公子前段时间的咳嗽可好些了?”
      “有劳姑姑挂心,子颐用了几味药,现时已是好多了。”
      “天气愈见寒冷了,最怕反复,公子可要爱惜身体才是。公主今早还在说起,叫奴婢送几支百年的老参过府,如今正好叫马车一块儿捎回去。”
      “婶娘对我关怀备至,子颐时时念起,只觉得无以为报……”周子颐语气隐隐怅然。
      “公子说哪里话,”甄娘掩口一笑,“只要公子爷常来常往,公主她便比什么都高兴。”
      周子颐也是一笑:“婶娘身边,还是多亏了甄姑姑照应。”
      “哎呀,这也是奴婢的份内事,哪里敢贪功。”甄娘说得谦恭,笑容却透着暖意。
      “姑姑,”周子颐顿了顿,似有些迟疑,“府中新来的练师,莫不就是婶娘帖子里提到的妙叶居士?”
      “正是,”甄娘含笑道,“公子有所不知,那妙叶居士着实是个妙人儿,也难怪身边的丫头也伶俐可人。”
      周子颐唔了一声,耳根微微泛红,闭口不再说话。
      甄娘不动声色,跟着又说起大长公主今日如何如何,把这一段盖过不提。她是何等人物,早把周子颐立在窗下痴看的情状收在眼中,现时听他复又提及,心中更是明了几分。
      要说她也觉得有几分蹊跷,那丫头虽长得不甚出挑,眉目上确有几分旧人影子,也难怪了……可惜不是府中家奴,此事还须禀过大长公主,甄娘暗忖,又思及那原本侍候针线的丫鬟绿萼,不由眉稍一沉,这等不省事的,少不得要赶紧打发了了事。

      赵萱溜溜达达围着园子绕了小半圈,欣赏了欺霜傲雪的梅花,惊飞了蒹葭丛中一群宿鸟,砸破了迎仙湖畔的一块浮冰,终是逛得累了,寻思着还是须得再找个人问路,遂老老实实蹲在某个路口守株待兔。嗳,她不过是出来散个小步,顺便被若有若无的梅香吸引,看那梅花开得尚可,想随手折几枝回去插瓶而已,不想绕来绕去的,反倒找不着回去的方向了。还有那什么叫做绿萼的丫鬟,看着长得挺不错的,却是目光闪烁,言辞可疑,果然,是胡乱给她指的路吧?若非她闲来无事,随便逛逛也无所谓,倒叫人误了去了……嗳~赵萱继续叹气,想不到兜兜转转,又教她回到了京城,原本还指望着回家过个年呢——话说,她家在安仁坊,大长公主府邸在安兴坊,两下里隔着不过半条街,可如今她寄人篱下,不对,是寄人篱下的篱下,自然不能太过放肆,即便想回去瞅瞅怕不也是困难重重,真是脉脉一水间,盈盈不得语啊,她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此如何不泪垂……
      我们亲爱的赵童鞋的思维还是一如既往的跳脱发散,可惜,不待她长吁短叹完毕,便叫一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婆子阿嬷,把她当作是哪里偷懒耍滑的小丫头,双手叉腰地逮个正着。幸而她早有准备了一番说辞,又善于扯虎皮做大旗,倒绕得那婆子亲身引了她回去不提。

      金仙楼,原是大长公主清修之所,青竹堆琼,璇台玉榭,庭造假山奇石以为蓬莱,室供宝象珍龛以奉天宫,俨然一座华丽的微型道观。
      说起来,关于这位大长公主的传闻么,赵萱倒也略知一二。
      大长公主,名冶,字玄玄,今上之姑母,曾尚临汝周源。源死,又无儿女,先帝拟召范阳卢氏子更嫁,主拒曰:“金石诗画为伴,何不乐也?岂来婚姻误。”帝无奈随之。
      这位乐于金石诗画的大长公主,虽寡居在府,然风姿超然,性喜玄学,曾欲舍家入道,先帝不许,于是退而求其次,不惜费钱数十万,修造金仙楼以供其日常清修。
      赵冶生平风雅,虽是半入道门,显然却并不影响她结交文人雅士,加之其酷爱收藏,府中真迹无数,时不时举办雅集清谈,文人墨客,权贵子弟,无不趋之若骛。其公主府邸,清贵往来如过江之鲫,时人以文章华彩、音律娴熟得大长公主荐,是以出入宫廷者,多矣。
      邺都之中,有了这般崇学好士的名声,自然非同一般……
      赵萱走上台阶,站在门前拍了拍衣袖,望着底下一片华美的人工山水咂咂嘴。想来,依着这位大长公主的性子,她以前的那些熟人们说不定很快就见得着了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3章 踏雪寻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